







北师大版 (2019)第三节 神经冲动的传递课堂教学ppt课件
展开阐明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通常以化学方式完成。
1.科学探究:借助实验和示意图加深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理解。2.科学思维:结合模式图分析兴奋传递的过程及特点。
一、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相联系
二、神经冲动在突触处以化学方式传递
1.概念(1)突触小体:神经元的 末梢经多次分支,每个小分支的末端膨大形成的小球状。(2)突触:突触小体与其他神经元的 或 相联系而形成。传出神经末梢与其所支配的 或某些 细胞之间也是通过突触联系的。(3)突触小泡:突触 的内侧一些球形小泡。
3.突触的常见类型(1)轴突—细胞体型,表示为 。(2) 型,表示为 。
(1)神经元的树突末梢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 )(2)突触后膜可以是下一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或轴突膜( )(3)神经肌肉接点的突触间隙中充满组织液( )
(1)突触一般包括轴突—细胞体型(甲)、轴突—树突型(乙),少数情况是轴突—轴突型(丙)。
(2)突触间隙中充满了组织液,故属于内环境成分。
1.下列关于突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B.突触常见类型有轴突—细胞体型和轴突—树突型C.突触只存在于神经元之间D.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解析 突触除存在于神经细胞之间,还可以存在于神经元与肌肉或腺体之间,C错误。
2.如图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中内容物为神经递质B.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C.在图示结构中,电信号直接从一个神经元传 递到下一个神经元D.③可以是肌肉细胞或者腺体细胞的膜
解析 ①是突触小泡,内容物为神经递质,A正确;由于突触间隙的存在,电信号不能直接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C错误;③可以是肌肉细胞或者腺体细胞的膜,D正确。
1.传递过程 _________→突触间隙→ 上的特异性_____→某些离子通道 →离子进入突触后膜内侧→突触后膜的_____变化→神经递质被 或被 。2.信号转换:电信号→ →电信号。
3.传递特点(1) 传递,原因是神经递质储存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__________释放,然后作用于 上的特异性受体。(2)在突触处的传递远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突触延搁)4.神经递质的种类(1) 性递质,如谷氨酸等。(2) 性递质,如甘氨酸等。(3)既是兴奋性递质也是抑制性递质,如乙酰胆碱等。
5.影响因素(1)神经递质的 与 。(2)神经递质受体的 与 。(3)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对离子的 等。
(1)神经递质通过胞吐作用释放,因此神经递质是大分子有机物( )(2)兴奋传递过程中,突触后膜上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3)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就会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
(1)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是胞吐,主要利用膜的结构特性——流动性,此过程需要消耗能量(ATP),注意神经递质一般是小分子物质。(2)兴奋传递过程中,突触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突触小体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突触后膜上的信号转换是化学信号→电信号。(3)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会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1.据图1和图2分析,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导致的结果分别是什么?
提示 图1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图2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抑制。
2.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常为兴奋性递质)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当α-银环蛇毒和有机磷农药起作用时,突触后膜的反应分别是怎样的?
提示 α-银环蛇毒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后,乙酰胆碱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突触后膜不能兴奋;有机磷农药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后,乙酰胆碱酯酶不能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从而使突触后膜持续处于兴奋状态。
3.(2021·四川成都高二月考)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该过程 需要消耗能量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 主动运输C.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其中含有神经递质D.若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
解析 a为突触小体,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A正确;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为胞吐作用,B错误;
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至②突触间隙中,突触间隙里的液体为组织液,C正确;若①中内容物神经递质使突触后膜兴奋,则兴奋处产生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D正确。
4.止痛药(如“杜冷丁”)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在阻断兴奋传递过程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试推测它的作用机制是A.与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结合B.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C.抑制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的释放D.抑制突触小体中神经递质的合成
解析 如果与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结合,则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会减少,A错误;止痛药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后,阻碍了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从而达到阻断神经冲动传递的目的,B正确;如果抑制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的释放,则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会减少,C错误;抑制突触小体中神经递质的合成,则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会减少,D错误。
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二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二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图文ppt课件
北师大版 (2019)第四节 脑和脊髓对反射活动的协同调节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 (2019)第四节 脑和脊髓对反射活动的协同调节课文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素养要求,条件反射,人的语言活动,网络构建,课时对点练,内容索引,教材梳理,非条件,大脑皮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授课课件ppt,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适宜刺激,bc=ce,兴奋性递质,兴奋剂,可卡因,推断假说与预期,思维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