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浙科版 (2019)第五节 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备课课件ppt
展开1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物质变化(1)细胞呼吸是将葡萄糖中的碳氧化为① ,游离的O2则被还原为② 中 的O。
(2)光合作用则是将CO2还原为③ ,将H2O中的O氧化为④ 。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能量变化(1)细胞呼吸是一个⑤ 反应,它将储存在葡萄糖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 利用。(2)光合作用是一个⑥ 反应,它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转变为糖,并将能量储 存在糖分子内,即光合作用是一个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特别提醒 尽管光合作用从总反应上看好像是细胞呼吸的逆转,但光合作用不是 细胞呼吸的逆反应。与细胞呼吸比较,光合作用过程更加复杂,并不像它的反应式所表示的那样简单。
2 |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
1.适用生物:主要为绿色植物和蓝细菌。光合作用反应式:⑦2.运用氧的同位素18O标记的CO2和H2O进行实验。结果发现,只有供给⑧ 时, 光合作用释放的才是18O2,由此证实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H2O中的O。3.叶绿体结构与功能(1)结构a.两层膜:内膜、外膜。b.基粒:类囊体堆叠而成。⑨ :组成类囊体的膜,含有叶绿素和其他光合色素及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的多种蛋白质;在类囊体的空腔内含有多种酶,这些酶与⑩ 有关。
CO2+12H2O C6H12O6+6O2+6H2O
c.基质:类囊体悬浮在其中。基质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少量的 。(2)功能: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4.叶绿体中光合色素的种类、颜色和功能(1)光合色素的种类及颜色a.叶绿素a(蓝绿色)和叶绿素b(黄绿色),都是含镁的有机分子,主要吸收红光和蓝 紫光。b.叶绿体中还有许多种黄色、橙色和红色的色素,合称为 ,其中最多的是胡萝卜素(橙色)和叶黄素(黄色),它们都是由碳氢链组成的分子,主要吸收蓝 紫光。(2)叶绿体中色素功能:吸收可见光,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用于有机物的合成。5.吸收光谱:以某种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 (可用百分率表示)为纵坐标,以 为横坐标,所绘制的曲线。
3 |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1.实验原理(1)提取色素原理:光合色素是一类脂溶性物质,可用 等有机溶剂溶解、提取色素。(2)分离色素原理:各种色素在 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扩散得慢,从而使各种色素相互分离。
3.正常实验结果(色素带)分析(1)从色素带的宽度可推知色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2)从色素带的位置可推知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大小:胡萝卜素>叶黄素>叶
绿素a>叶绿素b。(3)在滤纸上相邻色素带间,距离最近的色素带是叶绿素a与叶绿素b,相邻距离最 远的是胡萝卜素与叶黄素。
4 |光反应和碳反应
5 |光合作用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1.光合速率(光合强度):指一定量的植物(如一定的叶面积)在单位时间内进行的光 合作用,如释放多少氧气、消耗多少二氧化碳。2.表观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光照条件下,植物从外界环境吸收的CO2总量。3.真正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光照条件下,植物从外界环境吸收的CO2量+细胞呼 吸释放的CO2总量。4.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1)光强度:光合速率随光强度的增加而 ,但在强度达到全日照之前,光合作用已达到 时的速率,即光强度再增加,光合速率也不会增加。因为在光饱和点的光强度下,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已达到最快的速率,所以光强度再增加 也不能使光合速率增加。(2)温度:一定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光合作用对温度比较敏感,温度过高 则酶的活性减弱或丧失,所以光合作用有一个 。
(3)CO2浓度:CO2直接影响 速率。空气中CO2浓度的增加会使光合速率加快。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在提取液中加入无水CaCO3可提高光合色素的溶解度,加入SiO2可以防止色素 破坏。 ( )2.滤纸条上的色素从上至下的顺序是叶黄素、胡萝卜素、叶绿素b、叶绿素a。 ( )
在提取液中加入无水CaCO3可防止光合色素的破坏。加入SiO2使研磨充分。
3.类胡萝卜素中仅包含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它们都是由碳氢链组成的分子。 ( )4.水在光下裂解形成的氢(H+和e-)在光下将NADP+还原为NADPH。 ( )5.1分子的二氧化碳与1个五碳糖结合,形成2个三碳酸,然后2个三碳酸被还原成2 分子三碳糖,这个过程需要经过1轮卡尔文循环。 ( )
类胡萝卜素中最多的是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它们都是由碳氢链组成的分 子”这句话是对的。
水在光下裂解为H+、O2和电子,水中的氢(H+和e-)在光下将NADP+还原为 NADPH。
1分子的二氧化碳与1个五碳糖结合,形成1个六碳分子,随后,这个六碳分子分 解成2个三碳酸分子,然后这2个三碳酸分子被还原成2分子三碳糖,经过1轮卡尔 文循环。
6.离开卡尔文循环的三碳糖大部分运至叶肉细胞外,转变成蔗糖,再运至其他细 胞,供植物体所有细胞利用。( )7.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光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强度达到全日照时,光合作 用才刚达到光饱和点时的速率。 ( )
离开卡尔文循环的三碳糖在叶绿体内能作为合成淀粉、蛋白质、脂质的原 料。大部分三碳糖运至叶绿体外,转变成蔗糖,才能从叶肉细胞运至其他细胞。 供植物体所有细胞利用。
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光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强度达到全日照之前,光 合作用已达到光饱和点时的速率。
1|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提高实验效果的方法或措施及目的
情境 科学家在探究不同光照处理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时,以生长状况相同的 天竺葵为材料设计了A、B、C、D四组实验。各组实验的温度、光照强度和CO 2浓度等条件相同、适宜且稳定,每组处理的总时间均为135 s。A组:先光照后黑 暗,时间各为67.5 s;B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 各为7.5 s;C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3.75 ms(毫秒);D组(对照组):光照时间为135s。处理结束时测定各组材料中光合作用 产物的含量:A为50%,B为70%,C为94%,D为100%。
问题1.光照几毫秒后停止光照,光反应和暗反应是不是都会马上停止?
2.光照停止后,短时间内NADPH、ATP、三碳酸、五碳糖的量如何变化?
停止光照后,光反应马上停止,暗反应在消耗完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后会停止。
NADPH、ATP会减少,三碳酸增多,五碳糖减少。
对光反应与碳反应认识的5个误区(1)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碳反应不是独立的,而是息息相关的两个过程,没有光反 应,碳反应也无法进行。(2)光合作用的场所在真核生物中一定为叶绿体,在原核生物中为光合膜。(3)光合作用中,ATP提供能量和磷酸基团;NADPH提供能量和作为还原剂,也是氢 的载体,提供氢。(4)三碳糖或五碳糖组成元素中含有磷。
环境改变时,短时间内光合作用的中间产物和终产物含量的变化
注意:(1)以上分析只表示条件改变后短时间内各物质相对含量的变化,而非长时间。(2)以上各物质变化中,三碳酸和五碳糖含量的变化是相反的,NADPH和ATP含量 变化是一致的。
在适宜反应条件下,用白光照射离体的新鲜叶绿体一段时间后,突然改用光 照强度与白光相同的红光或绿光照射。下列是光源与瞬间发生变化的物质,组合 正确的是 ( )A.红光,ATP下降B.红光,未被还原的三碳酸上升C.绿光,NADPH下降D.绿光,五碳糖上升
思路点拨根据光源的改变→推导光能的吸收量→光反应产物(NADPH和ATP)的变化→暗 反应过程中物质含量的变化。解析 在适宜反应条件下,用白光照射离体的新鲜叶绿体一段时间后,突然改用 光照强度与白光相同的红光,光反应增强,产生NADPH和ATP的速率加快,三碳酸 还原加快,而二氧化碳固定速率暂时不变,因此三碳酸含量减少,五碳糖含量增 加。如果在适宜反应条件下,用白光照射离体的新鲜叶绿体一段时间后,突然改 用光照强度与白光相同的绿光,光反应减弱,产生NADPH和ATP的速率减慢,三碳 酸还原减慢,而二氧化碳固定速率暂时不变,因此三碳酸的含量增加,五碳糖含量 减少。如果改用红光,ATP会增加,未被还原的三碳酸下降,A、B错误。光合色素 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而几乎不吸收绿光。如果改用绿光,由于色素几乎不吸收绿光,因此NADPH下降,C正确。如果改用绿光,由于色素几乎不吸收绿光,光反应几乎不能产生NADPH和ATP,三碳酸还原形成五碳糖受阻,而二氧化碳固定短时间内仍然进行,因此五碳糖含量减少,D错误。
3|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情境 大棚蔬菜的最主要优点就是可以种植反季节蔬菜,利于对于温度、湿度等 一些因素的控制,让蔬菜更早投入市场,从而产生更大的效益。
问题1.光强度如何影响大棚菜的产量?光强度影响光反应产生ATP和NADPH的速率,而ATP和NADPH在碳反应中将三碳酸还原成三碳糖,三碳糖是形成淀粉、蛋白质和脂质的物质。2.管理大棚蔬菜时可通过哪些措施以提高产量?施用有机肥、适当提高室内CO2浓度、增加昼夜温差等。
光强度、CO2浓度、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分析
水和营养元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分析(1)水:是光合作用重要的反应物,又可影响气孔的开闭,间接影响CO2的吸收,还可 影响光合产物的运输,从而影响光合速率。(2)营养元素:影响细胞内许多化合物的合成,从而影响植物体的光合作用,如氮是 构成细胞内叶绿素、酶、ATP等物质的基本元素,可以促进叶面积的增大和叶片 数量的增多,从而影响光合作用。 多因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1)曲线解读:P点时,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应为横坐标所示因素,随该因素的不断 增强,光合速率不断提高;Q点时,横坐标所示因素不再影响光合速率,若要提高光 合速率,可适当提高图示其他因素的强度。(2)应用①温室栽培植物时,在光强度一定条件下,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可增加与光合 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提高光合速率,也可同时适当补充CO2进一步提高光合速 率;②当温度适宜时,可适当增加光强度和CO2浓度以提高光合速率。
将桑树和大豆分别单独种植(单作)或两种隔行种植(间作),测得两种植物的 光合速率如图所示(注:光饱和点是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时所需的最低光照强 度)。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大豆植株开始积累有机物时的最低光照强度单作大于间作B.与单作相比,间作时两种植物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均增大C.间作虽然提高了桑树的光合速率但降低了大豆的光合速率D.与单作相比,间作时两种植物的呼吸强度均没有受到影响
思路点拨 解析 据图分析可知,大豆植株开始积累有机物时的最低光照强度单作大于间作,A正确;与单作相比,间作时桑树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较大,而大豆的光饱和点小,B错误;由图可知,大豆在弱光时的光合速率间作比单作还高,C错误;曲线显示大豆间作时呼吸强度比单作时小,D错误。
4|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综合分析
情境 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这两种生理作用 在植物体内是密切联系的。植物的光合作用为细胞呼吸提供有机物和氧气,细胞 呼吸又可以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和水。因此,光照条件下测得植物有机物的 量并非光合作用实际制造的有机物的量,而是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细胞 呼吸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的差值,即有机物的积累量,由此所测得的光合作用速率 为净光合速率或表观光合速率。
净光合速率、真正光合速率和细胞呼吸速率三者的关系如图所示。
问题1.实验直接测定出来的光合速率是真正光合速率还是净光合速率?2.描述测定真正光合速率的实验思路。
在光照条件下测得净光合速率,在黑暗条件下测得细胞呼吸速率,由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细胞呼吸速率,得到真正光合速率。
实验直接测定出来的光合速率是净光合速率。
自然环境及密闭容器中植物光合作用曲线及分析(1)自然环境中一昼夜植物光合作用曲线:
①开始进行光合作用:B点时。②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C点、E点时。③开始积累有机物:C点时。④有机物积累量最大:E点时。
(2)密闭容器中一昼夜植物光合作用曲线:①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D点、H点时。②该植物一昼夜表现为生长,其原因是I点时玻璃罩内CO2浓度低于A点时玻璃罩 内CO2浓度,说明经过一昼夜,密闭容器中CO2浓度减小,即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 机物总量>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植物表现为生长。
如图表示叶面积指数与光合作用产物量、呼吸消耗量等的关系(叶面积指数 是指植物单位面积中叶片面积的数量,此数值越大,叶片交叉程度越大)。下图中 曲线1、2、3及D点所代表的生物意义依次为 ( )
A.光合作用产物量、呼吸作用消耗量、光合作用积累量;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等于 零B.光合作用产物量、光合作用积累量、呼吸作用消耗量;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等于 零C.光合作用积累量、光合作用产物量、呼吸作用消耗量;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大于零D.呼吸作用消耗量、光合作用产物量、光合作用积累量;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小于 零
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节 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节 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备课ppt课件,共5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基础认知,课堂·重难突破,素养·目标定位,随堂训练,3温度①曲线,2举例,典例剖析,答案B,答案C,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节 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节 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优秀课件ppt,文件包含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pptx、35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第三课时光合作用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学案浙科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doc、35+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第一课时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学案浙科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doc、35+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第二课时光反应+碳反应+学案浙科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doc、1氧来源探究实验swf、2光反应swf、3碳反应swf、4光合作用全过程swf等8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节 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节 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优秀ppt课件,文件包含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pptx、1氧来源探究实验swf、2光反应swf、3碳反应swf、4光合作用全过程swf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