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人教版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PPT课件+试卷全册
- 5.1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课件+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课件 0 次下载
- 5.2 细胞的能量“货币”ATP(课件+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课件 0 次下载
- 5.4.1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课件+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课件 0 次下载
- 5.4.2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课件+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课件 0 次下载
- 6.1 细胞增殖(课件+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课件 0 次下载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图片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图片课件ppt,文件包含第5章第3节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pptx、第5章第3节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3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3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与应用1.杜绝酒驾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交警检查酒驾等违章行为时,可用于检测司机呼出的气体是否为酒精的试剂是( )A.0.1%溴麝香草酚蓝溶液 B.本尼迪特试剂C.5%重铬酸钾溶液 D.澄清的石灰水2.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水分子参与反应的过程和生成水分子的过程分别在( )A.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B.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C.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 D.第三阶段和第二阶段3.如图表示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化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①、②依次是H2O和O2B.图中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C.用18O标记葡萄糖,则产物水中会检测到18OD.图示过程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4.需氧呼吸必须有氧参加,氧气把糖分子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真核生物在进行需氧呼吸时,吸收的O2用于( )A.在线粒体内合成CO2B.在线粒体内与[H]结合生成水C.部分与丙酮酸反应形成CO2D.部分在细胞溶胶中与[H]结合生成水5.在呼吸作用过程中,若有CO2产生,则可以判断此过程 ( )A.一定是有氧呼吸 B.一定不是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C.一定不是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 D.一定是无氧呼吸6.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CO2B.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C.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ATPD.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增加酸味的产生7.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不断从环境中吸收水。下列有关植物体内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根系吸收的水有利于植物保持固有姿态B.结合水是植物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C.细胞的有氧呼吸过程不消耗水但能产生水D.自由水和结合水比值的改变会影响细胞的代谢活动8.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室温下进行了酵母菌厌氧呼吸的探究实验(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滴管中冒出的气泡是CO2B.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C.若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则气泡释放速率将下降D.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少部分转移至ATP中,其余以热能的形式释放9.在适宜环境中正常活动的小鼠,安静状态下和剧烈运动时,其细胞产生CO2的场所分别为( )A.线粒体和线粒体 B.线粒体和细胞溶胶C.细胞溶胶和线粒体 D.细胞溶胶和细胞溶胶10.需氧呼吸是人体细胞获得能量供应的主要方式,但是在缺氧条件下细胞也会进行厌氧呼吸。若人体骨骼肌细胞正在进行上述两种类型呼吸,则产物一定不会出现( )A.酒精 B.丙酮酸 C.水 D.乳酸11.蔬菜、水果在保存过程中由于有机物消耗,导致品质下降。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的“充氮保鲜”方法,其具体做法是:将蔬菜、水果放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排尽其中的空气,然后充入氮气,这样能有效地将蔬菜、水果的保存期和保鲜期延长。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通常情况下,蔬菜、水果长期储存会使环境中的湿度增加,微生物容易繁殖,可能导致果蔬的霉烂,这是由于细胞进行______________而产生______________的缘故。(2)在充氮无氧的环境中,植物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源来自于______________,进行该过程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3)除充氮保鲜外,利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也可以实现对蔬菜、水果的长期保存,这是由于低温降低了植物细胞内_______________的活性,从而减少了有机物的消耗。(4)请利用已学过的细胞呼吸知识,尝试为蔬菜、水果的保存提出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下图是真核细胞内呼吸作用过程的图解,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物质X是______________。物质Y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发生的颜色变化为由蓝色变成绿色再变成______________。②和⑤过程中物质Y产生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体内不能进行____________(填序号)过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细胞呼吸过程中,实现的能量转换是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花盆里的土壤板结后,需要及时松土,其目的是促进______________(填序号)过程的进行,从而产生大量能量,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的吸收。参考答案及解析1.C【解析】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可以用来检测CO2,不能检测酒精,A错误;本尼迪特试剂可以用来检测还原糖,不能检测酒精,B错误;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可用于检测司机呼出的气体是否含酒精,C正确;澄清的石灰水可以用来检测CO2,不能检测酒精,D错误。故选C。2.B【解析】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故水分子是在第二阶段参与,在第三阶段产生。B符合题意。故选B。3.A【解析】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物质①是H2O,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物质②是O2,A正确;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因此产生[H]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错误;根据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含18O 的葡萄糖中的18O 到了丙酮酸中,再根据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含18O 的丙酮酸中的18O 到了二氧化碳中,即18O 转移的途径是: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产物水中不会检测到18O,C错误;植物细胞的有氧呼吸作用不需要光照,有光无光均可进行,D错误。故选A。4.B【解析】结合分析可知,需氧呼吸过程中吸收的氧气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该阶段氧气与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结合生成水,场所为线粒体内膜。B符合题意。故选B。5.B 【解析】由于有氧呼吸过程和酒精发酵都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在呼吸作用过程中,若有CO2放出,则过程可能是有氧呼吸,也可能是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的无氧呼吸,但一定不是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B正确,故选B。6.B【解析】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无CO2,A错误;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葡萄糖被分解成丙酮酸,丙酮酸在第二阶段转化成乳酸,B正确;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属于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会生成少量ATP,在第二阶段转化成乳酸不会生成ATP,C错误;马铃薯块茎储存时,氧气浓度增加会抑制其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增强,产生的乳酸减少,酸味会减少,D错误。故选B。7.C【解析】水是植物细胞液的主要成分,细胞液主要存在于液泡中,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故根系吸收的水有利于植物保持固有姿态,A正确;结合水与细胞内其他物质相结合,是植物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B正确;细胞的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消耗水,第三阶段产生水,C错误;自由水参与细胞代谢活动,故自由水和结合水比值的改变会影响细胞的代谢活动,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反之亦然,D正确。故选C。8.D【解析】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酒精,滴管中冒出的气泡是反应产生CO2的结果,A正确;分析题图可知,试管中加水的目的是排出空气,制造无氧环境,B正确;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温度下降,酶活性降低,细胞呼吸的速率减慢,气泡释放的速度下降,C正确;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释放出来,另一部存留在酒精中,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D错误。故选D。9.A 【解析】小鼠在安静状态时进行有氧呼吸,剧烈运动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动物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二氧化碳,所以两种活动二氧化碳产生的场所都是线粒体,A正确,BCD错误。故选A。10.A 【解析】人体骨骼肌细胞可以进行需氧呼吸,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也可进行厌氧呼吸,产物是乳酸;其中无论是需氧呼吸还是厌氧呼吸,第一阶段的产物都是丙酮酸。因此一定不会出现酒精,A符合题意。故选A。11.需氧呼吸 水 厌氧呼吸 细胞溶胶 酶 采用薄膜包装或放在保鲜袋中等方式控制水分、采摘后对果实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微生物感染(杂菌污染)等 【解析】(1)由于细胞进行需氧呼吸会产生水,因此通常情况下蔬菜、水果长期储存会使环境中的湿度增加,使微生物容易繁殖,可能导致果蔬的霉烂。(2)在充氮无氧的环境中,细胞的需氧呼吸受抑制,植物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源来自于厌氧呼吸;厌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细胞溶胶)。(3)细胞呼吸需要酶的催化,除充氮保鲜外,利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也可以实现对蔬菜、水果等的长期保存,这是由于低温降低了植物细胞内呼吸酶的活性,从而减少了有机物的消耗。(4)要保存蔬菜、水果,可从降低细胞的呼吸作用强度入手分析:采用薄膜包装或放在保鲜袋中等方式控制水分、采摘后对果实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微生物感染(杂菌污染)等。12.O2 黄色 线粒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 ⑤ 人体缺乏该过程所需的酶 活跃的化学能和热能 ③ 无机盐 【解析】(1)物质X是O2。物质Y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发生的颜色变化为由蓝色变成绿色再变成黄色。②和⑤过程中物质Y产生的场所分别是线粒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2)人体内不能进行⑤(填序号)过程,原因是人体缺乏该过程所需的酶。(3)在细胞呼吸过程中,实现的能量转换是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和热能,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ATP中。(4)花盆里的土壤板结后,需要及时松土,其目的是促进③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进行,从而产生大量能量,有利于无机盐的吸收,无机盐的吸收需要消耗细胞呼吸产生的ATP。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课件ppt,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问题探讨,细胞呼吸的实质,细胞呼吸的方式,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对比实验,有氧呼吸总反应式,思考·讨论,有氧呼吸小结,无氧呼吸的概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公开课课件ppt,文件包含53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第1课时课件pptx、53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第1课时含答案解析docx、53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第1课时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示范课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呼吸作用,一有氧呼吸,二无氧呼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