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五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53301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语文园地五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53301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语文园地五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53301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语文园地五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533013/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语文园地五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533013/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语文园地五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533013/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语文园地五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533013/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语文园地五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533013/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语文园地五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533013/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园地五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533013/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园地五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533013/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部编版语文六下PPT课件全套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优质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优质ppt课件,文件包含语文园地五pptx、语文园地五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五单元 语文园地 内容分析本单元语文园地安排了四个板块的内容。“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对六年来养成的语文学习习惯进行归纳与总结,交流自己习得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语文学习方法,并为中学的学习莫定基础。“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第一题引导学生根据文言文里学过的字的意思来推想词语的意思。第二题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引用的好处,了解引用是以他人的观点作为旁证,从不同角度证明自己的观点,增强说服力,并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在习作中引用名人名言的经验,鼓励学生运用引用的方法。“书写提示”编排了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颍的代表作之一《三门记》,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交流发现赵孟颍楷书作品的特点,提升审美情趣,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日积月累”编排了四句关于发展和创新的名言,引导学生体会创新的价值,激发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探索和创新。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 人文主题:科学精神 阅读训练要素:体会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交流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 积累有关革新、发展的古语名言,大致了解这些古语名言的意思。过程与方法1.借助文言文中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相关词语的意思。2.从整体布局、运笔风格、结构安排等方面欣赏书法家赵孟的楷书作品。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引用名人名言的好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借助文言文推想成语的意思。教学难点交流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媒体选择图片教学活动小组交流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交流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2.借助文言文中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相关词语的意思。3.体会引用名人名言的好处。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谈话,导入“交流平台”。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贯如自然。” ——《汉书·贾谊传》谈话:孔子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小时候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天生的一样牢固)今天我们来围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话题进行交流。2.读一读,结合实际交流。(1)启发引导:同学们,如果在学习中遇到问题,你们会怎么办?预设:遇到问题,随时向人请教,或者读书、查资料,琢磨解决问题的办法。小结:对啊,勤问勤查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它能让我们学到不少知识,也能让我们获得好的学习方法。(2)自读交流。①同学们默读“交流平台”的内容,教师提出自读要求: 一边读一边思考:除了“勤问勤查”,还提到了哪些学习方法? 重点的句子做标记。②学生交流学习方法,读出相关的句子。 勤问勤查的习惯 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 坚持课外阅读的习惯 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3.联系实际,拓展交流。(1)引导交流:在学习中,除了上面提到的四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你们还有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请大家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谈一谈。(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点拨。预设:课前预习的习惯、举手发言的习惯、写日记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等。(3)小结:同学们,希望大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习效率。【设计意图】怎样通过“交流平台”的教学,让学生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有更深的认识呢?首先,谈话导入,引入交流主题;接着,在老师的启发与引导下,谈到勤问勤查的习惯,以及其他三种学习习惯;最后,让学生联系实际交流自己的好习惯。二、词句段运用1.推想词语的意思。(1)设问引入。师:同学们,词语是汉字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运用的。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有哪些呢?预设:联系上下文、查工具书、联系生活实际、抓重点字等方法。引导:今天我们来学习联系文言文中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词语意思的方法。(2)举例说明。①引导:请联系文言文学过的字的意思,说说词语“赴汤蹈火”的意思。(指名说)②回顾:《两小儿辩日》中“及其日中如探汤”的“汤”是什么意思呢?(热水)③学生试着解释词语。④教师小结:跳进热水之中,踏着烈火,比喻不避艰险,奋不顾身。(3)完成练习。①学生根据刚才的方法,借助文言文中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词语的意思,完成课本第91页的第一题。你能借助文言文中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下面词语的意思吗?走马观花 自愧弗如 声泪俱下不以为然 过犹不及②学生交流。可以运用泡泡提示语中的句式交流。走马观花:走,奔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自愧弗如:弗,不。自感不如别人而内心惭愧。声泪俱下:俱,一起。边诉说,边哭泣,形容极其悲恸。不以为然:然,对。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过犹不及:及,达到。事情办得过火,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2.引用名人名言。(1)谈话引入:请说一说你们知道的名人名言。(可指名回答,也可小组内互相交流)过渡:同学们知道的名人名言真不少。在文章中引用名人名言,往往能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2)体会引用名人名言的好处。①读下面的语段,体会引用的好处。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体会引用名人名言的好处:一是联系上下文,二是比较引用名人名言和去掉名人名言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②教师归纳总结。开头引用名人名言具有提纲挈领、总领全篇、引人入胜、为整篇文章奠定基调等作用。文中引用名人名言可以在说明问题、阐明观点时增强说服力,具有突出中心、富有启发性、使语言精练等作用。而在文章末尾引用名人名言则可以起到画龙点睛、启迪读者的作用。(3)联系实际谈体会。教师提问:你在习作中引用过名人名言吗?通过学习,你有什么体会?学生举例说明,谈体会。教师予以肯定和鼓励,并提出要求。【设计意图】如何让学生体会引用名人名言的好处呢?一是联系上下文,二是作比较。不仅要让学生体会到引用名人名言的好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习作中恰当地引用名人名言。因此,设计了“联系实际谈体会”的教学环节。随堂练习完成本节课习题。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从整体布局、运笔风格、结构安排等方面欣赏书法家赵孟的楷书作品。2.积累有关革新、发展的古语名言,大致了解这些古语名言的意思。教学过程一、书法欣赏1.师:你知道哪些有名的书法家?学生自由讨论,汇报。师:书法史上的“楷书四大家”是指唐代欧阳询(欧体)、唐代颜真卿(颜体)、唐代柳公权(柳体)、元代赵孟(赵体)。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元代书法家赵孟的书法作品。2.书法欣赏。(1)指导欣赏的方法。可以从运笔特点、结构特点、整体感觉等方面欣赏书法作品。(2)欣赏元代书法家赵孟的楷书作品《三门记》。①欣赏作品。②学生说自己的感受。教师提示: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具有行书的笔意;结构严谨端庄,平正宽绰;整体上显得秀丽柔美,稳健大方。③师:欣赏完《三门记》,你对今后的写字有什么想法?学生谈自己的想法。【设计意图】由“楷书四大家”引入,不仅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文化常识,还对书法家赵孟的成就心生敬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积累古语名言1.读一读,了解大意。(1)考考大家:比喻学生的成就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可以用哪一句古语名言来形容?(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读一读下面的古语名言。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礼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淮南子》自由朗读,教师教读,练读,指名读,分组读,齐读。(3)试着说一说每句话的大致意思。①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会发生变化,只有发生变化,事物的发展才不受阻碍,事物才能不断地发展。 说明在面临不断发展的局面时,必须要改变现状,进行变革。②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持之以恒,不停地革新。这句话从勤于省身和动态的角度来强调要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创新不已。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靛青是从蓼蓝里提炼出来的,但是颜色比蓼蓝更深。常用以比喻学生的成就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④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如果对人民有好处, 就不必效法古人的制度; 如果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旧的规矩。(4)这四句话的共同意思是什么呢?(改革创新,发展超越)2.背一背,畅谈体会。(1)引导背诵。(2)拓展说话:学习了以上四句古语名言之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设计意图】对于这四句名言,重点是让学生读读背背,了解大意。老师要教读几遍,让学生以多种形式朗读。读熟了,“其义自见”。学生说一说每句话的大概意思,老师只适当点拨指导。最后,力争让绝大部分同学把这四句古语名言背下来。随堂练习完成本节课习题。 教学反思成功的课堂导入,会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情境,更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欲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次“语文园地”设计了设问导入、谈话导入、图片导入等,效果不错。在教学的过程中,侧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比如,培养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培养学生在习作中运用名人名言的能力,培养学生书法鉴赏和书写的能力。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评课ppt课件,文件包含语文园地五ppt、15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一等奖课件ppt,文件包含人教部编语文2上《语文园地五》第一课时课件pptx、人教部编语文2上《语文园地五》第二课时课件pptx、人教部编语文2上《语文园地五》教案doc、人教部编语文2上《第五单元单元知识小结》doc、人教部编语文2上《第五单元》教案doc、人教部编语文2上《刻舟求剑》mp4、人教部编语文2上《语文园地五》日积月累mp4等7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语文园地五优质课件ppt,文件包含人教部编语文1上《语文园地五》第二课时pptx、人教部编语文1上《语文园地五》第一课时pptx、人教部编语文1上《语文园地五》第三课时pptx、人教部编语文1上《语文园地五》教案doc、人教部编语文1上单元教学总览教案doc、人教部编语文1上《拔萝卜》mp4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