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太原五中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及答案(九科)
2022太原五中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太原五中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北京时间2021年4月29日、5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和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先后在海南文昌(19°N,111°E)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并与天和天舟组合体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空间站轨道高度为400-450千米,航天员进驻天和核心舱,将完成为期3个月的在轨驻留并开展相关工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神舟十二号发射升空过程中( )
A. 气温先降低后升高B. 气压先降低后升高
C. 最终进入到平流层D. 终点高层大气稀薄
2. 在这三次发射期间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 长江口海水盐度逐渐升高B. 文昌落叶阔叶林郁郁葱葱
C. 酒泉日出时物影朝向西南D. 北极极夜区可观赏到极光
受“热穹顶”的影响,2021年6月底,一向冬不冷夏不热的美国西北部与加拿大西南部不约而同地遭遇了极端高温天气,部分地区出现49℃的历史最高温。左图示意“热穹顶”的形成原理,右图示意北美受“热穹顶”影响范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从形成原理看,与“热穹顶”最为相似的气压带是( )
A. 赤道低气压带B. 副热带高气压带C. 副极地低气压带D. 极地高气压带
4. 受“热穹顶”影响区域易形成极端高温的原因是( )
①太阳高度大②气流下沉增温③气流受热抬升④冷空气受排斥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
5. 随着“热穹顶”东移,专家预测美加两国的农业生产将受严重影响。受“热穹顶”影响最大的农作物是( )
A. 冬小麦B. 春小麦C. 棉花D. 水稻
“雷打雪”是指因冷暖空气交汇产生强对流,导致降雪时常伴有闪电、打雷的天气现象。“雷打雪”发生时当地一般会出现逆温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雷打雪”发生时( )
A. 暖湿空气被迫下沉B. 强冷空气被迫抬升
C. 大气水平运动显著D. 大气垂直运动显著
7. “雷打雪”的闪电、打雷现象主要发生在( )
A. 逆温层之上B. 逆温层之下
C. 逆温层顶部D. 逆温层底部
8. “雷打雪” 发生前,当地( )
A. 气温偏高、湿度偏大B. 气温偏低、湿度偏大
C. 气温偏高、湿度偏小D. 气温偏低、湿度偏小
下图为某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9. 图中
A. 1月份①常被大陆上的低压切断B. 6月份气压带、风带向低纬移动
C. ②、③控制的地区多形成对流雨D. ④是带来较少降水的东北信风带
10. 冬至日前后
A. 地中海沿岸主要受①控制B. 内蒙古高原主要受②控制
C. 西欧平原主要受③的控制D. 华北平原主要受④的控制
下图示意某地某天气系统过境时不同天气要素的变化。读图回答下面三题。
11. 据图判断影响该地天气系统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12. 该天气系统南下可能给江南地区带来的灾害性天气是( )
A 寒潮B. 干旱C. 暴雨D. 台风
13. 下列天气现象与该类天气系统相符合的是( )
A.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B.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 亭亭白桦,悠悠碧空,微微南来风D.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秦岭北麓的华山气候多变,常形成云顶较平、面积较大、可观赏的云海,其形成与湿度、降水、风向、风速等气象条件有关。下图示意1981-2010年华山云海频次与云顶高度的月平均分布。云顶高度是云海顶部与华山气象站(海拔2065m)的相对垂直高度。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观赏云海应远眺俯视。10月,爬山者既节约体力又能观赏云海的海拔位置是
A. 1400mB. 1600mC. 1800D. 2000m
15. 稳定天气状况有利于云海持久发展。推测云海易形成的时间及气压状况是
A. 降水前一天,低压控制B. 降水后一天,低压控制
C. 降水前一天,高压控制D. 降水后一天,高压控制
16. 某摄影团队欲在华山进行为期10天的云海拍摄,宜选择的月份是
A. 3月B. 5月C. 8月D. 11月
下图为2021年4月18日15时我国局部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甲乙丙丁四处风力最小的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
18. 下列关于北京和和银川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北京为西南风B. 银川为东南风
C. 北京为东北风D. 银川为西北风
平流雾是指暖湿空气平流到较冷的下垫面上,水汽冷却形成的雾。下左图是平流雾形成示意图,右图为某日拍摄到的山东烟台平流雾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9. 下列属于此次烟台平流雾形成条件的是( )
①气温上冷下热②暖湿空气与地表间有较大温差
③合适的风向、风速④夏季蒸发旺盛,水汽充足
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①③
20. 关于平流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海南岛东部易出现平流雾景观
B. 平流雾容易扩散,对交通运输影响小
C. 平流雾持续时间很短,常伴随晴朗天气
D. 平流雾多发生在冬春季节
2022年2月4日至20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由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联合举办。甲、乙、丙、丁四图示意四种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能反映张家口气候特征的气候资料图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
22. 北京冬奥会举办期间,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 俄罗斯索契的针叶林大规模落叶B. 加拿大温哥华港口水面封冻
C. 意大利都灵某葡萄园内葡萄丰收D. 美国西部盐湖城大雪纷飞
地表湿润指数是衡量区域气候特征的指标,一般用年降水量与年可能蒸发量的比值表示。下图是某研究小组绘制的我国华北地区1960~2017年湿润指数空间变化率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结合华北地区的湿润指数,该地区近60年的( )
A. 降水增加B. 光照增强C. 湿度降低D. 气温降低
24. 长此以往,华北平原可能会出现( )
①极端天气多发②空气质量恶化③水土流失减轻④生物多样性增加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
苏木吉林湖地势低洼,周围被明显的沙山分水岭圈闭,形成局部流域。下图示意苏木吉林湖区等水位线及苏木吉林湖区湖泊补给量和排泄量动态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25. 苏木吉林湖( )
A. 湖面水位稳定B. 湖盆呈漏斗状C. 位于青藏高原D. 处于湿润地区
26. 与南方平原地区的湖泊相比,图中湖泊冬季蒸发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①冬季冰封期长,盐度低 ②离冬季风发源地远,沿湖地区植被茂盛
③湖盆内湖面风速小 ④纬度、海拔较高,气温低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当印度洋某海域上升流(洋流)如图所示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7. 此时太原的盛行风为( )
A. 东南风B. 东北风C. 西南风D. 西北风
28. 有关甲海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地的上升流主要是向岸风影响形成的B. 该地海洋捕捞业产量季节差异大
C. 此时洋流使沿岸地区增温增湿D. 该地为寒暖流交汇处,形成大渔场
温盐环流是一个依靠海水的温度和含盐密度驱动的全球洋流循环系统(下图)。表层海水在水平压强梯度力作用下做水平运动。研究发现,全球气候变暖对温盐环流影响很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 图中①处表层海水下沉的主要原因不可能是( )
A. 海水北上不断向大气释放热量使水温降低
B. 洋流在向北流时因水汽蒸发而使盐度逐渐升高
C. 纬度位于60°附近,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多
D. 海水结冰使盐度升高
30. 若图示海区温盐环流减弱,则会导致( )
A. 北美大陆东部地区气温降低
B. 欧洲西部地区夏季降水增加
C. 北海渔场渔业资源更加丰富
D. 欧洲西部地区冬季降水增加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3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1年5月14日傍晚,我国苏州和武汉出现龙卷风,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湿热气团强烈抬升,产生了携带正电荷的云团,一旦正电荷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在地面就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
材料二 下图为龙卷风及其物理模型。
(1)读图文材料,指出龙卷风抬升的原因。
(2)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龙卷风春季多发的原因。
(3)从龙卷风来临前、发生时等角度,提出减少龙卷风灾害的措施。
3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体效应主要指隆起地块的热力效应,形成相同海拔山体内部比外部气温高的现象。山体效应对山体的雪线和林线有显著影响,山体内外温差越大,山体效应越强。青藏高原作为亚欧大陆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3000—5000m,其山体效应显著,甚至比西欧的阿尔卑斯山脉(平均海拔3000m左右)更强。下图为山体效应模型图。
(1)从山体效应原理对比分析青藏高原边缘与内部山地的整体林线高低。
(2)根据“地气系统辐射平衡”原理,分析山体效应形成机制。
(3)推测青藏高原的山体效应比阿尔卑斯山脉更强的原因。
3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秘鲁鳀是栖息于东南太平洋近岸30海里50m水深内的海域的冷水性鱼类,其生命周期短、生长迅速、洄游和游泳的能力都较弱,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单鱼种,环境变化极大地影响鱼种的资源变动。甲图为秘鲁渔场渔汛前期(实线)和末期(虚线)水温分布,乙图为秘鲁北部、中部和南部渔场渔汛前期和末期捕鱼量的相对值(将渔汛前期中部和南部区域渔场的捕获量视为100%)。
(1)指出渔汛前期和末期捕获量变化的原因。
(2)秘鲁附近海域上升流过强或过弱均不利于秘鲁鳀大量生长,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3)简述“厄尔尼诺”现象对秘鲁鳀生长的不利影响。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太原五中2023学年第二学期月考地理试题,共5页。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太原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山西省太原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地理试题docx、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