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天津和平区高一上学期线上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天津市和平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线上期末质量检测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 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 食盐水 B. 蒸馏水 C. 胶体 D. 硫酸铜溶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A.食盐水属于溶液,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不选A;
B.蒸馏水是纯净物,不是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不选B;
C.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选C;
D.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硫酸铜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不选D;
选C。
2. 下列元素不属于主族元素的是
A. 氢 B. 氯 C. 铝 D. 铁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氢是第一周期ⅠA族元素,故不选A;
B.氯是第三周期ⅦA族元素,故不选B;
C.铝是第三周期ⅢA族元素,故不选C;
D.铁是第四周期Ⅷ族元素,铁不是主族元素,故选D;
选D。
3. 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A. 蔗糖 B. C. 盐酸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蔗糖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蔗糖是非电解质,故不选A;
B.是金属单质,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故不选B;
C.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故不选C;
D.溶液能导电,是电解质,故选D;
选D。
4. 用NaOH固体配制250mL1.00mol/LNaOH溶液时,不必用到的仪器是( )
A. 试管 B. 烧杯 C. 胶头滴管 D. 容量瓶
【答案】A
【解析】
【详解】用NaOH固体配制250mL1.00mol/LNaOH溶液时,先用天平称量,再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洗涤玻璃棒和烧杯,将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振荡,加蒸馏水离刻度线1-2cm,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到刻度线,上下颠倒摇匀,故实验过程中使用不到试管,A符合题意。
答案为:A。
5. 下列关于钠元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钠有很强的金属性 B. 钠离子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C. 钠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过氧化钠 D. 钠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
【答案】B
【解析】
【详解】A.钠原子容易失电子,钠有很强的金属性,故A正确;
B.钠离子难得电子,钠离子氧化性很弱,故B错误;
C.钠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故C正确;
D.钠的焰色为黄色,钠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故D正确;
选B。
6. 下列各组物质,按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 、、漂白粉 B. 、、乳浊液
C. 、、液氯 D. 、、盐酸
【答案】A
【解析】
【详解】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为混合物。
A.SO2是酸性氧化物,Fe2O3是碱性氧化物,漂白粉中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氯化钙,次氯酸钙,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是混合物,故A正确;
B.CO与碱不反应,CaO是碱性氧化物,乳浊液是混合物,故B错误;
C.SO2是酸性氧化物,CaO是碱性氧化物,液氯是纯净物不是混合物,故C错误;
D.CO2是酸性氧化物,Na2O2与酸反应生成盐、水和氧气不是碱性氧化物,盐酸是混合物,故D错误。
本题正确答案为A。
7.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本质原因是( )
A. 中子数逐渐增多
B. 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
C. 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D 元素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导致元素性质(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化合价和原子半径大小等)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因此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本质是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C符合题意。
答案为:C。
8.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Fe与溶液反应:
B 稀盐酸与KOH溶液反应:
C. 与稀盐酸反应:
D. FeO与稀硫酸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电荷不守恒, 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故A错误;
B.HCl、KOH、KCl都是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稀盐酸与KOH溶液反应可以用H++OH-=H2O,故B正确;
C.碳酸钙难溶于水不能拆,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故C错误;
D.FeO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水,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9. 下列各组离子可以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 B. 、、、
C. 、、、 D. 、、、
【答案】B
【解析】
【详解】A.、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不选A;
B.、、、相互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选B;
C. 、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不选C;
D.、反应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不选D;
选B。
10. 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下列物质属于合金的是
A. 氧化铜 B. 硬铝 C. 水银 D. 钠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氧化铜是纯净物,不属于合金,故A错误;
B.硬铝是镁铝的合金,故B正确;
C.水银是金属单质,属于纯净物,不属于合金,故C错误;
D.钠是金属单质,属于纯净物,不属于合金,故D错误;
故选B。
11. 现有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钡三种溶液,只用一种试剂,通过一步实验就能加以区分,这种试剂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无现象,和碳酸钠溶液反应有气泡冒出,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无现象,A项错误;
B.氯化镁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和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B项错误;
C.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无现象,和碳酸钠溶液反应有气泡冒出,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C项正确;
D.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和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钡溶液不反应,D项错误;
答案选C。
12. 下列物质中,只含有极性共价键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水的结构式为H-O-H,只含有极性共价键,A项正确;
B.氯气的结构式为Cl-Cl,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B项错误;
C.氯化镁为离子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C项错误;
D.硫酸锌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D项错误;
答案选A。
13. 下列物质中不能通过化合反应直接生成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 金属钠和氧气可以直接化合生成过氧化钠,故A不符合题意;
B. 氢氧化亚铁和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Fe(OH)2+O2+2H2O=4Fe(OH)3,故B不符合题意;
C. Fe与硫酸铁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故C不符合题意;
D. 硫酸铝不能通过化合反应直接生成,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4. 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各元素化合价都不变,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不选A;
B.,Na2O2中氧元素化合价改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H2O中元素化合价不变,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故选B;
C.,水中H元素化合价降低,水是氧化剂,故不选C;
D.,水中H元素化合价降低,水是氧化剂,故不选D;
选B。
1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 常温下,铝不与氧气反应。
C. 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可制得沉淀
D. 氧化铝与水反应可制得氢氧化铝
【答案】C
【解析】
【详解】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故A错误;
B.常温下,铝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故B错误;
C.和过量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氯化铵,故C正确;
D.氧化铝与水不反应,故D错误;
选C。
16. 把铁片放入下列溶液中,铁片溶解,溶液质量增加,但没有气体放出的是
A. 稀硫酸 B. Fe2(SO4)3溶液 C. CuSO4溶液 D. AgNO3溶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A.Fe与稀硫酸发生的反应为Fe+H2SO4=FeSO4+H2↑,铁片溶解,溶液的质量增加,有气体放出,不符合题意;
B.Fe与Fe2(SO4)3溶液发生的反应为Fe+Fe2(SO4)3=3FeSO4,铁片溶解,溶液的质量增加,没有气体放出,符合题意;
C.Fe与CuSO4溶液发生的反应为Fe+CuSO4=FeSO4+Cu,溶解56gFe的同时析出64gCu,溶液的质量减小,不符合题意;
D.Fe与AgNO3溶液发生的反应为Fe+2AgNO3=Fe(NO3)2+2Ag,溶解56gFe的同时析出216gAg,溶液的质量减小,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17. 下列转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化合价升高,若需加还原剂,则原物质为氧化剂,化合价降低,A、C、D中氢元素、硫元素、氯元素化合价都升高,只有B中铜元素化合价降低,答案选B。
18. 下列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 和 B. 液态水和水蒸气
C. 金刚石和石墨 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
【详解】A.和由氢元素的不同同位素原子组成的氢气分子,故不选A;
B.液态水和水蒸气是水的两种不同存在状态,故不选B;
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金刚石和石墨属于同素异形体,故选C;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化合物,故不选D;
选C。
19. 下列关于Na2O和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都具有漂白性 B. 都可以作供氧剂
C. 常温下都为淡黄色固体 D. 与水反应后的溶液均呈碱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A.Na2O没有强氧化性,不具有漂白性;Na2O2有强氧化性,具有漂白性,A叙述错误;
B.Na2O与水或二氧化碳反应,不能生成氧气,不能作供氧剂;Na2O2与水或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氧气,可以作供氧剂,B叙述错误;
C.常温下Na2O是白色固体,Na2O2是淡黄色固体,C叙述错误;
D.Na2O和Na2O2都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使溶液呈现碱性,D叙述正确;
答案选D
20.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的溶液均呈碱性,所以可以共存
B. 用于呼吸面具,活性炭用于防毒面具,两者原理不同
C. 铁路工人利用铝热反应来焊接钢轨,是利用反应中放出的大量的热将还原出来的铁熔化为铁水,对钢轨缝隙进行灌注
D. 和分别溶于等量且足量的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答案】A
【解析】
【详解】A.NaOH与NaHCO3不共存:NaOH+NaHCO3= Na2CO3+ H2O,A不正确;
B.Na2O2与CO2反应产生O2是化学反应,而活性炭是吸附有毒气体是物理变化,所以二者原理不同,B正确;
C.铁路工人利用铝热反应来焊接钢轨是利用反应中放出的大量的热将还原出来的铁熔化为铁水对钢轨缝隙进行灌注,C正确;
D.62g Na2O和78g Na2O2分别溶于等量且足量的水中,溶质均为2molNaOH,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增加质量为78g-16g = 62g,溶液质量相同,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正确;
故答案选A。
21. 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中2KMnO4K2MnO4+MnO2+O2↑,还原产物是
A. K2MnO4 B. MnO2 C. K2MnO4和MnO2 D. O2
【答案】C
【解析】
【详解】反应中Mn元素化合价从+7价分别降低到+6价和+4价,得到电子被还原,因此还原产物是K2MnO4和MnO2。
答案选C。
2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分子间形成的氢键是一种分子间作用力
B. ⅠA族元素的金属性比Ⅱ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C. 第三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
D. 同周期非金属元素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答案】A
【解析】
【详解】A.分子间形成的氢键不属于化学键,是一种分子间作用力,其强度大于范德华力,比化学键弱得多,A正确;
B.同一周期ⅠA族元素的金属性比Ⅱ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但不是同一周期就不一定了,如Ca的金属性比Na强,B错误;
C.第三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阳离子半径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阴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但阴离子因为比阳离子多一个电子层,半径也大于阳离子,C错误;
D.同周期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不是最高价就不一定了,如HClO小于H2SO4等,D错误;
故答案为:A。
23. 已知原子序数,可以推断原子的
①质子数②中子数③质量数④核电荷数⑤核外电子数⑥原子结构示意图⑦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A. ①②③④⑥ B. ①④⑤⑥⑦ C. ②③④⑤⑦ D. ③④⑤⑥⑦
【答案】B
【解析】
【详解】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核外电子数,结合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得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由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是质量数,所以②③无法确定,答案选B。
24. 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 酸性;H2SO4>H3PO4
B. 非金属性:Cl>Br
C. 碱性:NaOH>Mg(OH)2
D. 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S>P,则酸性:H2SO4>H3PO4,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A错误;
B.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则非金属性:Cl>Br,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B错误;
C. 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Na>Mg,则碱性:NaOH>Mg(OH)2,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C错误;
D. 碳酸氢盐易分解,碳酸盐难分解,所以热稳定性:Na2CO3>NaHCO3,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25. 下列有关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均可用作食用碱和工业用碱
B. 俗称小苏打,俗称苏打
C. 常温下,的溶解度比的溶解度小
D. 与足量盐酸反应得到等量的时,消耗的质量比多
【答案】A
【解析】
【详解】A.和溶液都呈碱性,均可用作食用碱和工业用碱,故A正确;
B.俗称苏打或纯碱,俗称小苏打,故B错误;
C.常温下,的溶解度比的溶解度大,故C错误;
D.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与足量盐酸反应得到等量的时,消耗的质量比少,故D错误;
选A。
26. 能验证某溶液中含有,不含的实验事实是
A. 向溶液中滴加溶液,溶液变红
B. 向溶液中滴加溶液,无明显变化;再滴加几滴氯水,溶液变红
C. 向溶液中依次滴加氯水、溶液,溶液变红
D. 向溶液中滴加少量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答案】B
【解析】
【详解】A.向溶液中滴加溶液,溶液变红,说明含,故不选A;
B.向溶液中滴加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不含;再滴加几滴氯水,溶液变红,说明被氯气氧化为,故选B;
C.氯水能把氧化为,向溶液中依次滴加氯水,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中含有或,故不选C;
D.和OH-反应生成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向溶液中滴加少量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证明含有,故不选D;
选B。
27. 下列有关离子检验的结论正确的是
A. 在进行焰色试验时,透过蓝色钴玻璃看到紫色火焰,证明含,不含
B. 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含
C. 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说明一定含有
D. 向某无色溶液中先加入盐酸无现象,再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
【答案】C
【解析】
【详解】A.在进行焰色试验时,透过蓝色钴玻璃看到紫色火焰,证明含,可能含,故A错误;
B.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含或,故B错误;
C.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可能是硫酸钡、碳酸钡、氯化银,所以不能说明一定含有,故C正确;
D.向某无色溶液中先加入盐酸无现象,由于加盐酸引入,再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说明原溶液含,故D错误;
选C。
28. 下图是实验室制备K2FeO4的实验装置图,其中甲为制氯气的装置。(资料:K2FeO4为紫色固体,微溶于KOH,具有强氧化性)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乙中所用试剂为饱和食盐水
B. 丙和丁中均会发生反应:Cl2+2OH-=Cl-+ClO-+H2O
C. 丙中产生紫色固体,说明碱性条件下,Cl2氧化性强于K2FeO4
D. 若取反应后丙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硫酸产生Cl2,则证明了K2FeO4具有氧化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甲中发生反应为: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乙中装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HCl气体,丙中制备K2FeO4,丁为尾气处理。
【详解】A.甲中生成的氯气中含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乙中装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HCl气体,正确,A不符合题意;
B.丙中有KOH,丁中有NaOH,均与氯气发生反应,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正确,B不符合题意;
C.丙中发生反应为:2Fe(OH)3+10KOH+3Cl2=2K2FeO4+6KCl+8H2O,Cl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氯气作氧化剂,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Cl2>K2FeO4,正确,C不符合题意;
D.反应后丙中紫色溶液中含有:K2FeO4、KCl、KClO,加入稀硫酸产生Cl2,有可能发生反应为:ClO-+Cl-+2H+=Cl2↑+H2O,不能证明K2FeO4具有氧化性,错误,D符合题意。
答案为:D。
29. 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各自的性质。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 )
A. 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退色,说明有Cl2存在
B. 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
C. 先加入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l-存在
D. 加入NaOH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
【答案】C
【解析】
【分析】氯气通入溶液中,与水反应发生Cl2+H2OHCl+HClO,氯水中存在Cl2、H2O、HClO、H+、Cl-、ClO-、OH-,利用离子、分子的性质来分析。
【详解】A. 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则加入有色布条后,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故A错误;
B. 氯气为黄绿色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则氯水呈浅黄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故B错误;
C. 因AgCl不溶于硝酸,先加入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l−存在,故C正确;
D. 氯气和氢氧化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不能说明有HClO存在,故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氯气通入溶液中,与水反应发生Cl2+H2OHCl+HClO,氯水中存在Cl2、H2O、HClO、H+、Cl-、ClO-、OH-,氯水具有多种成分和性质。
30.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的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1
B. 气体中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0.5
C. 和和的混合气体中含分子数目为0.1
D. 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时,失去电子数目为3
【答案】C
【解析】
【详解】A.的中含有的电子数为,故A错误;
B.非标准状况下, 气体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0.25mol,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不一定0.5,故B错误;
C.氮气、一氧化碳的摩尔质量都是28g/mol, 和和的混合气体中含分子数目,故C正确;
D.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与盐酸完全反应时,失去电子数目为2,故D错误;
选C。
二、填空题(共3题,共40分)
31. 下表列出了①~⑨九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ⅠA |
| 0 | |||||
1 | ①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
2 |
|
|
| ② | ③ | ④ |
|
|
3 | ⑤ | ⑥ | ⑦ |
|
| ⑧ | ⑨ |
|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由①和④两种元素组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用电子式表示由⑤和⑨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形成过程_______。
(2)③、④、⑤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
(3)元素②、③、④分别与元素1组成含10个电子的分子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⑤和⑦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强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
(5)元素⑧的气态氢化物比元素⑨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_______(填“强”或“弱”)。
(6)元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元素⑤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元素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反应,其离子方程式_______
【答案】 ①. ②. ③. Na>N>O ④. CH4 ⑤. NH3 ⑥. H2O ⑦. NaOH ⑧. 弱 ⑨. 2Na+2H2O=2NaOH+H2↑ ⑩. 2OH-+Al2O3=2+H2O
【解析】
【分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知①为H、②为C、③为N、④为O、⑤为Na、⑥为Mg、⑦为Al、⑧为P、⑨为Cl.
【详解】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知①为H、②为C、③为N、④为O、⑤为Na、⑥为Mg、⑦为Al、⑧为P、⑨为Cl.
(1)由①和④两种元素组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的化合物是H2O,电子式为:;⑤和⑨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NaCl,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故答案为:;;
(2)同周期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同主族,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大,故半径关系:Na>N>O,故答案为:Na>N>O;
(3)元素②、③、④分别与元素1组成含10个电子的分子化学式为:CH4、NH3、H2O;
(4)⑤和⑦分别是Na、Al,金属性:Na>Al,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强的是NaOH,故答案为:NaOH;
(5)由于非金属性Cl>P,故磷化氢的稳定性弱于HCl,故答案为:弱;
(6)元素⑤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元素⑤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NaOH,元素⑦的最高价氧化物是,Al2O3,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氧化物不能拆,故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OH-+Al2O3=2+H2O,故答案为:2Na+2H2O=2NaOH+H2↑;2OH-+Al2O3=2+H2O.
32. 采用如图装置制取一定量的饱和氯水,并进行氯水的性质实验。
(1)在装入药品前应进行的操作___________。
(2)写出丁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用制得的氯水分别进行下列实验:
①滴入碳酸钠溶液中,有气体生成,说明氯水中发生反应的粒子是___________;
②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的现象为___________。
(4)久置的氯水漂白效果明显不足或消失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
(5)某同学欲用上述实验中所用的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的稀盐酸,需要量取浓盐酸___________。
(6)已知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也可产生氯气,反应如下:
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_,被氧化时,被还原的为___________。
【答案】(1)检查装置气密性
(2)
(3) ①. ②. 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4)
(5)12.5 (6) ①. ②. 1.6
【解析】
【分析】由实验装置图可知,装置甲中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反应制备氯气,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制得的氨气中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装置乙中盛有的饱和食盐水用于除去氯化氢气体,装置丙中氯气溶于水制备氯水,装置丁中盛有的氢氧化钠溶液用于吸收未反应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小问1详解】
该实验涉及气体的制备与反应,则在装入药品前应检查装置气密性,故答案为:检查装置气密性;
【小问2详解】
丁装置中发生的反应为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小问3详解】
①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碳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弱于盐酸,滴入碳酸钠溶液中,有气体生成,说明氯水中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答案为:;
②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溶液呈酸性,溶液中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有机色质漂白褪色,则氯水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的现象为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故答案为: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小问4详解】
久置的氯水漂白效果明显不足或消失的原因是氯水中的次氯酸遇光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次氯酸溶液的浓度减小,漂白能力降低或消失,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小问5详解】
设需要量取浓盐酸的体积为VmL,由稀释定律可得:12mol/L×V×10—3L=0.3mol/L×500×10—3L,解得V=12.5,故答案为:12.5;
【小问6详解】
由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中氯化氢中氯元素化合价部分升高被氧化,氯化氢表现酸性和还原性,若反应中有8mol氯化氢被氧化,设被还原的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amol,由得失电子数目守恒可得:8mol×1=amol×5,解得a=1.6,故答案为:Cl;1.6。
33. 钠是一种非常活泼、具有广泛应用的金属。
(1)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钠在反应中容易______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2)金属钠非常活泼,通常保存在___________里,以隔绝空气。
(3)汽车安全气囊的气体发生剂可由金属钠生产。某汽车安全气囊内含、和等物质。
①当汽车发生较严重的碰撞时,引发分解,从而为气囊充气。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
②产生的立即与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③是冷却剂,吸收产气过程释放的热量。起冷却作用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④一个安全气囊通常装有,其完全分解所释放的为___________。
(4)工业通过电解生产金属钠:(熔融),过程如下:
已知:电解时需要将加热至熔融状态。的熔点为801℃,为降低能耗,通常加入从而把熔点降至约580℃。
①把固体加热至熔融状态,目的是___________。
②粗钠中含有少量杂质,过程Ⅱ除去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③过程Ⅰ中,能发生像那样的电解反应而被消耗。但在过程Ⅰ中却不断地被重新生成,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1)失去 (2)煤油或石蜡油
(3) ①. ②. ③. ④. (约1.15)
(4) ①. 使发生电离 ②. ③. 发生电解生成和,再与发生置换反应,又重新生成
【解析】
【小问1详解】
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所以在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小问2详解】
金属钠非常活泼,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反应,钠的密度小于煤油(或石蜡油)的密度,且不与煤油(或石蜡油)反应,因此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以隔绝空气。
【小问3详解】
①氮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要想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需共用三对电子,因此氮气中氮原子与氮原子之间共用3对电子,其电子式为:。
②置换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均为单质和化合物,因此氧化铁与钠发生置换反应的产物为铁和氧化钠,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③碳酸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稳定的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
④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50g的物质的量为mol,2mol会释放3mol,则mol会释放出mol,约为1.15mol。
【小问4详解】
①把氯化钠固体加热至熔融状态,目的是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
②由图可知,粗钠中的钙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了钠和氧化钙,其化学方程式为:。
③过程I中,能发生像那样的电解反应而被消耗。但在过程I中却不断地被重新生成,原因是钙的金属性比钠强,氯化钙电解生成的钙又与氯化钠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钠和氯化钙:。
天津市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天津市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天津和平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3天津和平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S,常温下,下列物质中易溶于水的是,005 mlB,下列物质含有共价键的是,质量都为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元素或物质推断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