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三峡——翻译文言语句六种方法- 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阅读考点精练(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3528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0、三峡——翻译文言语句六种方法- 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阅读考点精练(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3528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0、三峡——翻译文言语句六种方法- 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阅读考点精练(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35287/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0、三峡——翻译文言语句六种方法- 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阅读考点精练(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35287/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0、三峡——翻译文言语句六种方法- 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阅读考点精练(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35287/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9 三峡课后作业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9 三峡课后作业题,文件包含10三峡翻译文言语句六种方法-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阅读考点精练解析版docx、10三峡翻译文言语句六种方法-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阅读考点精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阅读文言文,只有先疏通文意,才能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而疏通文意的一条有效途径就是要学会翻译文言语句。
【考点解读】
翻译文言语句,是中考文言文阅读的重要考点之一。
其考查主要集中在:
①文中有深层意义,表现力强、反映主旨的句子;
②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等句式特殊的句子;
③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特殊现象的句子。
常见的考查题型: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技法点拨】
01.留字法: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专有名词(国号、年号、庙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等),保留不译。例如:“自三峡七百里中”,“三峡”为地名,保留不译
02.对译法:将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改为双音节词,对译出来。可在原来单音节词的基础上加一个同义或近义语素,组成一个双音节词;也可把原来的单音节词换成一个新的双音节词。例如:“虽乘奔御风”,将“虽”译为双音节词“即使”
03.拆字法:文言文中连用的两个单音节词,有时恰好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双音节词,翻译时要把这两个单音节词拆开翻译,不可直接翻译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例如:“尔辈不能究物理”(《河中石兽》),“"物理”为两个单音节词,“物”译为“事物”,“理”译为“道理、规律”,翻译时应拆开。
04.增补法:增补文言句子中省略的成分或词语活用后新增的内容。例如:“清荣峻茂”,翻译时应补充省略的主语,即(水)清(树)荣(山)峻(草)茂。
05.删字法:文言文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有的是语气助词,有的表示停顿或补足音节,有的起连接作用,翻译时可删除。例如:“久之,目似瞑”(《狼》),其中的“之”补足音节,无实际意义,不译
06.调序法:文言文中的倒装句,主要有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翻译这些句子时,需要把倒装的成分调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例如:“问女何所思”(《木兰诗》)为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应为“问女所思何”,译为“问木兰在想什么”
【真题演练】
(一)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二十六日。发大溪口,入瞿唐峡。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仰视天如匹练然。水已落,峡中平如油盎①。过圣姥泉,盖石上一罅②,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晚至瞿唐关,唐故夔州,与白帝城相连。关西门正对灔澦堆③。堆,碎石积成,出水数十丈。土人云:“方夏秋水涨时,水又高於堆数十丈。”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①油盎:油瓶。②罅:裂缝。③灔澦堆:在瞿塘峡口,是江心突出的巨石。
01.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
02.[乙]文段写出了江水相对于灔澦堆在不同季节水位的高低变化:作者到瞿塘关时, ;等到夏秋水涨时, 。
03.[甲][乙]两个文段都描写了三峡的山,画线句子分别突出了山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二)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扇。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十二,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①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选自苏轼《放鹤亭》有删减)
[注]①傃(sù):朝、向。
0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
02.【甲】、【乙】两文中所写景物的共同特点有哪些?请结合文本简析。
03.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按水势涨落的顺序,描绘了三峡四季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三峡的喜爱之情。
B.【乙】文中彭城山的特点是山势连绵、山岗从四面合拢,放鹤亭就建在该山的山顶上。
C.【甲】、【乙】两文语言风格相似,都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D.联系作者,通过揣摩,我们可知【乙】文的着眼点不在“亭”也不在“鹤”,而在赞颂它们高雅的主人。
(三)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回答问题。
【一】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二】
江水又东,径①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②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石既高,加以江湍纡③回,虽途径信宿④,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节选自《水经注•黄牛滩》)
【注】①径:经过。②成就:造就。这里是“自然”的意思。③纡:弯曲、绕弯。④信宿:连宿两夜。
01.把语段(一)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02.语段(一)写出了三峡夏天和春冬之时“水”的什么特点?请概括。
03.两个语段的篇末都引用了歌谣,请简析其作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三峡课时作业,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根据提示默写填空,选出翻译有误的一项,下列句中加粗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2023中考复习翻译文言语句知识讲解,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常见问法,解题技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列夫·托尔斯泰综合训练题,文件包含08列夫托尔斯泰外貌描写方法-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阅读考点精练解析版docx、08列夫托尔斯泰外貌描写方法-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阅读考点精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