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7.3* 复数的三角表示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7.3* 复数的三角表示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类题通法,巩固练习1,巩固练习2,巩固练习3,巩固练习4,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7.3 复数的三角表示》教学设计本小节内容选自《普通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人教A版(2019)第七章《复数》的第三节《复数的三角表示》。以下是本章的课时安排:第七章 复数课时内容7.1复数的概念7.2复数的四则运算7.3 复数的三角表示所在位置教材第68页教材第75页教材第83页 新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基于之前所学的数系的发展历程,由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问题导入,将数学扩充到复数范围,并研究复数的概念,为复数的运算打好基础。上一节我们把实数集扩充到了复数集,引入新数集后,就要研究其中的数之间的运算,即复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及其几何意义。前面我们研究了复数及其四则运算,本节内容是复数的三角表示,是复数与三角函数的结合,是对复数的拓展延伸,这样更有利于我们对复数的研究。 核心素养培养了解数系的扩充过程,理解复数的概念和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培养学生数学抽象和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通过实例,明确复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发展数学运算素养.经历复数四则运算的几何意义的形成过程,提高直观想象的核心素养,发展逻辑推理素养.通过复数的几何意义,了解复数的三角表示,发展学生的数学抽象的核心素养;通过了解复数的辐角及辐角的主值的含义,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的核心素养。教学主线复数的概念、复数的运算 前面学习了复数及其四则运算,本节课主要掌握复数的三角形式,进而利用复数三角形式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探究复数的乘法、除三角形式的运算法则及其几何意义。1.通过复数的几何意义,了解复数的三角表示,培养数学抽象的核心素养;2.了解复数的辐角及辐角的主值的含义,培养数学抽象的核心素养;3.了解复数的代数表示与三角表示之间的关系,培养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4.会利用复数三角形式进行复数乘、除运算,培养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 1.重点:了解复数的三角表示、复数的辐角及辐角的主值的含义 了解复数乘、除运算的三角表示2.难点:了解复数的代数表示与三角表示之间的关系. 了解复数乘、除运算的几何意义. (一)新知导入1. 探索交流,解决问题前面已经学习过了复数的两种表示.一是代数表示,即z=a+bi(a,b∈R);二是几何表示,复数z既可以用复平面上的点Z(a,b)表示,也可以用复平面上的向量来表示.现在需要学习复数的三角表示,即用复数z的模和辐角来表示复数.问题 复数的三角形式在复数的运算中有怎样的作用?提示 复数的三角形式是彻底解决复数乘、除、乘方和开方问题的桥梁,相比之下,代数形式在这些方面显得有点力不从心,因此,做好由复数的代数形式向三角形式的转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复数的三角表示1.复数的三角形式一般地,任何一个复数z=a+bi都可以表示成r(cosθ+isinθ)的形式,其中,r是复数z的模;θ是以x轴的非负半轴为始边,向量所在射线(射线OZ)为终边的角,叫做复数z=a+bi的辐角,r(cos θ+isin θ)叫做复数z=a+bi的三角表示式,简称三角形式,为了与三角形式区分开来,a+bi叫做复数的代数表示式,简称代数形式.2.辐角主值规定在0≤θ<2π范围内的辐角θ的值为辐角的主值,通常记作argz.【思考1】复数的辐角有怎样的特征?【提示】 任何一个不为零的复数的辐角有无限多个值,且这些值相差2π的整数倍,复数0因为它对应着零向量,而零向量的方向是任意的,所以复数0的辐角也是任意的.【思考2】你能根据复数的三角形式来解释i2=-1的几何意义吗?【提示】 i本身可以用坐标平面上y轴的点(0,1)表示.而i2=i×i表示把y轴上的点(0,1)绕原点逆时针转90度,就变为x轴上的点(-1,0).3.复数三角形式的乘法两个复数相乘,积的模等于各复数模的积,积的辐角等于各复数的辐角的和.r1(cos θ1+isin θ1)·r2(cos θ2+isin θ2)=r1r2[cos(θ1+θ2)+isin(θ1+θ2)].4.复数三角形式的除法两个复数相除,商的模等于被除数的模除以除数的模所得的商,商的辐角等于被除数的辐角减去除数的辐角所得的差.=[cos(θ1-θ2)+isin(θ1-θ2)]. 【做一做】1.复数1+i的辐角主值为( )A. B. C. D.解析 因为复数1+i对应的点在第一象限,所以arg(1+i)=.答案 C2.若z=cos 30°+isin 30°,则arg z2=( )A.30° B.60° C.90° D.120°解析 因为z=cos 30°+isin 30°,则z2=(cos 30°+isin 30°)2=(cos 30°+isin 30°)×(cos 30°+isin 30°)=cos 60°+isin 60°,故arg z2=60°.答案 B (三)典型例题1.复数的代数形式化为三角形式例1.将下列复数代数式化成三角形式:(1)+i;(2)1-i.解 (1)r==2,所以cos θ=,对应的点在第一象限,所以arg(+i)=,所以+i=2.(2)r==,所以cos θ=,对应的点在第四象限,所以arg(1-i)=,所以1-i=. 【类题通法】将复数的代数形式转化为三角形式的步骤:(1)先求复数的模;(2)决定辐角所在的象限;(3)根据象限求出辐角;(4)求出复数的三角形式. 【巩固练习1】复数z=-i的三角形式为( )A.2 B.2C.2 D.2解析 因为r=2,所以cos θ=,与z=-i对应的点在第四象限,所以arg(-i)=,所以z=-i=2.答案 D2.复数的三角形式化为代数形式例2.复数z=化为代数形式为( )A.+i B.-+iC.--i D.-i解析 z==sin +icos =×+i×=-i.答案 D【类题通法】将复数的三角形式化为复数代数形式的方法是:复数三角形式z=r(cos A+isin A),代数形式为z=x+yi,对应实部等于实部,虚部等于虚部,即x=rcos A,y=rsin A.【巩固练习2】将复数z=化为代数形式为________.解析 z==×cos -i×sin =1-i.答案 1-i3.复数三角形式的乘法运算例3. 计算:(1)2×;(2)2(cos 5°+isin 5°)×4(cos 30°+isin 30°)×(cos 25°+isin 25°).解 (1)2×=2=-2i.(2)2(cos 5°+isin 5°)×4(cos 30°+isin 30°)×(cos 25°+isin 25°)=8(cos 35°+isin 35°)×(cos 25°+isin 25°)=4(cos 60°+isin 60°)=2+2i. 【类题通法】直接利用复数三角形式的乘法运算法则进行运算,即两个复数相乘,所得的结果是模相乘,辐角相加.【巩固练习3】计算:(+i)(cos 60°+isin 60°)=________.解析 (+i)(cos 60°+isin 60°)=2(cos 30°+isin 30°)(cos 60°+isin 60°)=2(cos 90°+isin 90°)=2i.答案 2i4.复数三角形式的除法运算例4. (1)设π<θ<,则复数的辐角主值为( )A.2π-3θ B.3θ-2πC.3θ D.3θ-π解析 ==cos 3θ+isin 3θ,∵π<θ<,∴3π<3θ<,∴π<3θ-2π<,故本题应选B.答案 B(2)计算:8÷.解 8÷=2=2=-+i.【类题通法】直接利用复数三角形式的除法运算法则进行运算,即两个复数相除,所得的结果是模相除,辐角相减.【巩固练习4】 计算:2i÷.解 2i÷=2(cos 90°+isin 90°)÷=4(cos 60°+isin 60°)=2+2i. (四)操作演练 素养提升1.将复数i对应的向量绕原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向量,则对应的复数是( )A.+i B.-+iC.--i D.-i2.将复数z=8化为代数形式为________.3.arg=________.4.计算(cos π+isin π)÷=________. 答案:1.A 2.4+4i 3. 4.-+i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本节所学知识,通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感悟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五)课堂小结,反思感悟 1.知识总结:2.学生反思:(1)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2)在解决问题时,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所学内容,提高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完成教材:第86页 练习 第1,2,3题 第89页 练习 第1,2,3题第89 页 习题7.3 第1,2,3,4,5,6,7,8题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7.3* 复数的三角表示优秀教案设计,共7页。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7.3* 复数的三角表示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引入,提出问题,探究过程,应用举例,巩固训练,归纳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A版 (2019)7.3* 复数的三角表示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引入,提出问题,探究新知,应用举例,巩固训练,归纳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