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基本性质》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53614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和性质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和性质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环节一,教学环节二,教学环节三,教学环节四,教学环节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华小学:孔远学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分数基本性质的记忆和沟通分数与比、除法之间的联系,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2.能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3.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并使学生认识事物之间都是存在内在联系的。
【教学重难点】
理解比的基本性质,并运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弄清比、分数、除法的联系
【教学准备】
1.教材相关课件。
2.练习本、草稿本。
【教学环节一】:自学质疑
独立观察,思考:比的前项、后项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学环节二】:讨论领悟
1.出示例2:观察下面的比是怎样变化的。
= = =
↓ ↓ ↓ ↓
200∶240=20∶24=10∶12=5∶6
分组讨论:看看上面的这个例子,想一想:在比中有什么样的规律?
学生进行小组总结后,小组间交流汇报。 通过交流总结出比的基本性质。
2.概括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3.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1)让学生在例2中找出你认为最简单的整数比,明确什么是最简整数比。
(2)出示例3:化简下面各比。
①15∶12②14∶56
③30∶60∶120
师生共同观察,找出各组比的特征,然后进行分析 、化简。
第①题:这个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如何化简?(用比的前、后项分别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直到前后项是互质数为止)
第②题:这个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什么数,怎样才能把它们转化成整数比?(学生观察分析后,独立探索化简的方法,再交流优化的化简方法)
【教学环节三】:展示分享
学生讨论后交流汇报,教师进一步作小结:
1.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分数的,一般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乘两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把它们转化成两个整数比,再进一步化简。
2.第③题:这个比有什么特点?(三个数的连比)又如何化简呢?化简两个整数比的方法对于化简三个整数连比是否适用呢?
3.学生讨论后尝试化简,填在书上。
4.教师提示:在三个数的连比中,比号不表示除号。
【教学环节四】:检测巩固
1.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试着将第67页“试一试”中的比化成最简整数比。
2.出示练习题:化简下面各比,并求出比值。
比最简单的整数比比值
9:54 34∶67 5.8∶2.9 200∶150∶26
讨论:化简比与求比值有什么区别?(求比值就是求“商”,得到的是一个数,可以写成分数、小数,有时也能写成整数。而化简比则是为了得到一个最简单的整数比,可以写成真分数或假分数的形式,但是不能写成带分数、小数或整数)
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五第3题,完成后用投影仪集体订正。
4.拓展练习。
(1)六(3)班男生人数是女生的1.2倍,男、女生人数的比是(),男生和全班人数的比是(),女生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2)一个长方形周长是30厘米,长与宽的比是7∶3,求长与宽各是多少厘米?
【教学环节五】:评价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比的基本性质
例2 = = =
↓ ↓ ↓ ↓
200∶240=20∶24=10∶12=5∶6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浙教版六年级上册3、比的基本性质优质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生成问题,探索交流,解决问题,巩固应用,内化提高,回顾整理,反思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比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合理猜测,自主验证,实践运用,提高能力,巩固知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冀教版六年级上册1.比优质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合理猜测,自主验证,实践运用,提高能力,巩固知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