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大气的压强课时训练
展开2.3 大气的压强
【知识网络】
【知识掌握】
大气的压强
1、大气压强的存在:
A.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B.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大气压强是很大的。
2、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高度高,空气密度小。
3、流速大,压强小(气体/液体)。
4、大气压强的单位:帕 一个标准大气压为1.01*105帕,或等于760毫米汞柱(105m高水) 1mmHg=133Pa
5、大气压的大小常用空盒气压计或水银气压计进行测量。
6、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
在同一海拔高度,同一地方,晴天时气压高;阴雨天时气压低。
在相同高度上,气压高的区域叫高压区,气压低的区域叫低压区。
高压区:空气下降,天气晴朗,空气干燥
低压区:空气上升(遇冷) 多为阴雨天气
大气压与沸点的关系: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降低,沸点减小
【例题精析】
例1.在科学实验中,常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药品。下列现象中,“吸”的科学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
A.拔火罐时罐子“吸”在皮肤上
B.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容易“吸”灰尘
C.磁铁“吸”引铁钉
D.地球周围的物体被地球“吸”引
例2.如图,小徐同学用吸管吸饮料时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她用力吸也不能将饮料吸上来。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所用吸管太细
B.液面上方的吸管壁有破损
C.当时大气压偏小
D.吸管浸入液面部分太长
例3.小特在玻璃杯内盛满水,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不留空气),然后托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或倾斜,水都不流出,纸片也不掉下(如图所示)。该活动所研究的问题是( )
A.大气压强有多大
B.水的重力与大气压力之间的关系
C.大气对各个方向是否都有压强
D.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例4.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实验:先在烧瓶中装满沸水,再倒掉沸水,然后在烧瓶口放入去壳的鹌鹑蛋(不留缝隙),将烧瓶口向右或向左或向下,发现鹌鹑蛋一直向烧瓶底部运动该兴趣小组的实验目的是为了探究( )
A.大气压的存在
B.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C.大气各个方向压强都相等
D.大气的压强与热水温度的关系
例5.小科利用小风扇、矿泉水瓶等材料自制了一个简易吸尘器,连上电源后能吸走桌上的纸屑、灰尘。下列事例与简易吸尘器原理相同的是( )
A.磁铁“吸”铁钉
B.用吸管“吸”饮料
C.与头发摩擦过的橡胶棒“吸”轻小物体
D.两个表面削干净、削平的铅柱压紧后“吸”在一起
例6.某品牌的酸奶吸管侧面有一条明显的凹槽,而一般的酸奶吸管大多外壁平整光滑,两种吸管的截面形状如图所示。这两种吸管都能吸饮料,是利用 工作的, (填“有”或“没有”)凹槽的吸管吸酸奶时更省力,且酸奶盒不易变瘪。
例7.380年前,意大利物理学家托里拆利通过玻璃管证明了真空的存在以及水银高度和大气压的关系,但水银有毒。在老师建议下,科学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方案,并使用镓基合金(一种金属材料)代替水银来探究大气压与液体压强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组同学采用镓基合金来代替水银进行该实验,可以推测镓基合金应具备哪些优点? (至少写出两条)。
(2)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实验时,小组成员查询了两种物质的密度如表所示:
水银密度 | 镓基合金密度 |
13.59×103kg/m3 | 6.5×103kg/m3 |
讨论比较后提出需要对玻璃管的长度进行调整,应选择长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760毫米。
(3)如果使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将玻璃管稍微倾斜一点,液柱的长度不变
B.将玻璃管换成更粗的玻璃管,液柱的高度降低
C.若有少量空气残留在玻璃管内,液柱的高度降低
(4)小组同学在原装置基础上,如果把这套装置移入如图乙所示的装置中(足够大的玻璃钟罩内),用抽气机逐渐抽出里面的空气,将会看到的现象和原因是 。
例8.小明用注射器测量大气压强时,发现注射器筒壁与活塞之间始终存在摩擦,导致测量结果与真实值存在差别。为了探究不同规格注射器的摩擦力对大气压强测量值的影响,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用气压计测定当时的大气压p0,根据注射器的容积V和刻度部分长度L,计算活塞横截面积;
步骤二:事先在注射器内吸入水,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再用橡皮塞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步骤三:用细绳一端连接注射器活塞尾部,另一端连接拉力传感器,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如图所示。当注射器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拉力传感器的示数为F:
步骤四:计算大气压强的测量值。
步骤五:取下注射器小孔处橡皮塞,用步骤三的方法水平匀速拉动活塞,读出拉力传感器示数,记为f。
步骤六: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当时的大气压p0=1.008×105pa | ||||
注射器容积V/mL | 刻度部分长度L/cm | 拉力传感器示数F/N | 大气压强测量值p/×105Pa | 筒壁对活塞的摩擦力f/N |
2.5 | 4.00 | 7.50 | 1.200 | 1.20 |
5 | 4.15 | 13.74 | 1.141 | 1.60 |
20 | 6.75 | 32.27 | 1.089 | 2.40 |
100 | 12.40 | 85.49 | 1.060 | 4.20 |
(1)本实验中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有拉力传感器和 。
(2)“步骤四”中计算大气压强测量值的表达式为 (用F、L和V表示)
(3)小明发现,随着注射器规格由小变大,虽然筒壁对活塞的摩擦力也越来越大,但是大气压强的测量值却越米越接近真实值。请分析表格中的数据,解释该现象。 。
【巩固提高】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在玻璃杯中盛满水,用张纸片盖着,再倒过来,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这是因为( )
A.纸片太轻 B.杯中水太少
C.纸片粘住了杯子 D.大气压力托住纸片
2.下列实例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
A.用塑料吸盘挂物体
B.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
C.人将新鲜空气吸进肺里
D.用塑料吸管吸饮料
3.在塑料瓶盖上插入连有橡皮管的玻璃管,用止水夹夹住橡皮管,使整个装置保持良好的气密性,在电子天平上称出塑料瓶的质量,然后打开止水夹,用打气筒往塑料瓶内打气,关闭止水夹,再撑出塑料瓶的质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说明空气有质量
B.打气后瓶内气压增大
C.在塑料瓶内装小部分水,过一会儿用止水夹夹住橡皮管、塑料瓶一定变瘪
D.利用图中的部分实验器材还可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4.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把塑料挂衣钩紧贴在光滑的墙上就能挂衣服
B.输液时,瓶口有一软管与大气相连
C.护士在给病人打针时,把药液吸进注射器
D.水放置一段时间变少了
5.铜仁市平均海拔高度459m,该市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做了托里拆利实验,用刻度尺测量水银柱的长度,读出水银柱的长度分别为74.0cm、74.8cm和75.2cm,已知其中一个同学实验时管内混入了空气,另一个同学没有把管放竖直,倾斜着就测量了它的长度,只有一个同学方法正确。请你判断当时的大气压相当于水银柱的高度是( )
A.74.0cm B.75.2cm
C.74.8cm D.这三个数字的平均值
6.图示为一种硅胶制成的免打孔门吸,将其套在门背后的把手上,并使吸盘紧压在门后的光滑墙壁上,门就会被固定。下列事例的工作原理与此门吸原理相同的是( )
A.飞机升空 B.热气球升空
C.用吸管吸饮料 D.用茶壶向茶杯倒水
二.填空题(共1小题)
7.张强同学为研究“吸管中的饮料是被吸上来的,还是被压上来的”这一问题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
(1)当用力推注射器活塞时,广口瓶内的气压将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直玻璃管内的气压,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2)此实验 (填“能”或“不能”)验证“饮料是被气压压上来的”这一结论。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8.在自主学习探究过程中,某同学利用带拉环的吸盘、固定在墙上的平面镜、水、刻度尺来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具体实验步骤是:
①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算出吸盘平面面积为10cm2;
②用弹簧秤测出吸盘自身的重力0.5N;
③将吸盘沾水湿润后,压在平面镜上,排尽吸盘内空气;
④用弹簧秤水平拉动吸盘,直至恰好脱落,读出此时弹簧秤示数为95N;
⑤记录整理数据;⑥算出大气压的值,分析实验结论。实验装置如图。
请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分析:
(1)上叙的实验步骤中,哪一步是多余的 (填序号)。
(2)将吸盘沾水湿润的目的是 。
(3)根据该同学的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的大气压的值等于 。
(4)在实验时,如果拿一个吹风机对着吸盘自上而下吹风,如图乙,则你预计的弹簧秤示数比95N大还是小,并说出你的理由。
9.周末登山活动中,小明和小华想利用随身携带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量程为0﹣5N)、细线、刻度尺、细玻璃管、玻璃瓶等估测大气压.
(1)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在山脚下估测大气压.
①测量中分析研究的是大气对 (选填“针筒”或“活塞”)的压力;
②把活塞推至注射器针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再水平向右缓慢拉动注射器针筒,当用图乙中B注射器测量时,弹簧测力计被拉到5N,注射器活塞仍没有滑动,可改用图乙中的 (选填“A”或“C”)注射器,当注射器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6N,用刻度尺测出 的长度为10.00cm,据此可测得大气压值 Pa.
(2)小华制作了图丙所示的气压计,细玻璃管内水柱高度会随大气压的变化而升降,将该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细玻璃管内水柱会 (选填“下降*上升”或“不变”).
10.
(1)“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实验如1图所示。图甲、乙所示分别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其做 运动。图甲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N,方向水平向 (选填“左”或“右”);图乙中在木块上放置一个砝码,增大了木块与木板之间的 ,接着比较两次摩擦力的大小。
(2)如2图所示,当地的大气压等于 m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若换略粗一点的玻璃管(长度不变)重复实验,则管内、外水银柱面的高度差将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四.计算题(共2小题)
11.小杰家的压力锅锅盖上标有“××铝制品厂压力锅”的字样,高压锅的横截面积为4.0×10﹣2m2,限压阀的质量为100.8g,排气孔的面积为7mm2;求:(g取10N/kg;外界大气压强为1标准大气压取1×105Pa)
(1)锅内气体的压强最大可达多少?
(2)锅盖至少要能承受多大的力才能保证安全?
(3)设锅内压强每增加3.6×103Pa,水的沸点就相应的增加1℃,则锅内的最高温度可达多高?
12.一次台风发生时,屋外的气压急剧降到9×104Pa,因为当时门窗紧闭,可以近似地认为室内的气压是1×105Pa
(1)为什么台风发生时,室外气压急剧下降?
(2)屋内外的大气压强差是多少?
(3)若室内屋顶的面积为100m2,求屋内外的大气压力差是多少?
科学八年级上册第3节 大气的压强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科学八年级上册第3节 大气的压强一课一练,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使用可以使饭菜熟得更快,如图所示,是小明家使用的示意图,家用24cm,拉动活塞,将药水吸入内,是利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上册第3节 大气的压强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第3节 大气的压强达标测试,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大气的压强练习题: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大气的压强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大气的压强答案解析,94N﹣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