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2022学年山东省高青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收心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山东省高青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收心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高青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收心考试地理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为世界某地的气温累计、降水距平图(距平:与平均值的差值),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该地区对应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2.对该地区自然植被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植被高大茂密,种类丰富,结构复杂 B.有明显季相变化,夏季盛叶冬季无叶C.终年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 D.叶子坚硬,叶面多有蜡质层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映的是何种地域分布规律( )A.山地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 B.从赤道向两级的地域分布规律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布规律 D.非地带性分布规律巴丹吉林沙漠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40~80mm,蒸发量3000mm。沙漠东南部腹地星罗棋布地点缀着常年有水的湖泊70多个,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大沙山(海拔1080~1590m)环抱湖泊的景观。苏木吉林湖就是其中之一,湖区全年降水量为163.6mm,全年蒸发量1261mm。下图示意苏木吉林湖区湖泊补给量和排泄量动态变化曲线。完成下面小题。 4.据图文信息判断,苏木吉林湖的主要补给类型及排泄方式是( )A.大气降水补给径流排泄 B.地下水补给蒸发排泄C.冰雪融水补给蒸发排泄 D.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5.苏木吉林湖近些年面积比较稳定,若不考虑下渗因素的影响,推断此湖非降水补给量约为( )A.1260mm B.1600mm C.2800mm D.1100mm6.根据图文信息判断,湖泊面积最大的时段是(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可调节,为使集热效率达到最高,应保持正午太阳光与集热板垂直,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应为(90°-H)。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宝应一年中调节杆高度最小的月份是( )A.12月 B.9月 C.6月 D.3月8.集热板与地面夹角从最小增大到最大期间( )A.宝应县日落时间不变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小C.宝应县正午楼房的影长逐渐增大 D.宝应县昼短夜长,且昼渐长读7月某地地理资料示意图,其中右侧阴影部分为海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下列关于图中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①该地区位于北半球 ②该地区位于南半球③图中河流流向东南方向 ④图中河流流向西北方向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该地区所属气候类型(或自然带)和季节最有可能是( )A.温带季风气候夏季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夏季C.热带草原冬季 D.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冬季下图为非洲西部局部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1.关于图中各处说法正确的是( )A.甲风带的风向为东南风 B.乙气流因受动力因素影响而上升C.丙风向形成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D.丁风带为大陆西岸带来充足水汽12.图示季节,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A.南亚此时盛行东北风 B.东亚此时盛行东南风C.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 D.地中海沿岸地区温和多雨当印度洋某海域上升流(洋流)如图所示时。读图,完成下面问题。13.此时印度孟买的盛行风为(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14.有关甲海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的上升流主要是向岸风影响形成的 B.该地海洋捕捞业产量夏季鱼获量最多C.此时洋流使沿岸地区增温增湿 D.该地为寒暖流交汇处,形成大渔场图为某山脉南、北坡1月和7月气候统计资料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该山脉南坡为( )A.阴坡、迎风坡 B.阴坡、背风坡 C.阳坡、迎风坡 D.阳坡、背风坡16.该山脉山顶多灌丛草甸,很少有高大的乔木,原因是山顶( )A.风力大 B.水分条件差 C.温度低 D.土壤发育差奎屯河发源于新疆天山北坡,向北注入艾比湖。下图为奎屯河流城及将军庙水文站近20年气温、降水量及径流量距平(均值)曲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推测奎屯河各河段主要补给来源是( )A.上游春季积雪融水 B.上游地下水 C.下游湖泊水 D.中游大气降水18.将军庙水文站附近的奎屯河( )A.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小 B.径流量总体下降C.径流量年际变化较大 D.气温在逐渐上升山地生态系统复杂、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拥有丰富的生态多样性资源,常成为研究生物带、气候带及生物分布的绝佳区域。天山呈东西走向,北坡山地高差悬殊,气候的垂直地带差异显著,具有完整的山地垂直带谱,下表中数据示意天山北坡不同垂直自然带及土壤的部分理化性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自然带项目山地荒漠带山地草原带山地森林带亚高山草甸带高山草甸带冰雪带海拔(m)166518942214298836503737有机碳(g/kg)15.99±0.7031.77±1.80169.38±9.9245.02±0.9137.78±1.963.29±0.51温度(℃)23.42220.915.28.14.2湿度(%)35.343.53956636919.天山北坡海拔较低处形成山地荒漠带,关键是因为( )A.位于背风坡,气温高 B.人类活动集中C.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D.土壤质地黏重20.与山地森林带相比,天山北坡亚高山草甸带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小,主要原因是( )A.微生物作用变强 B.枯枝落叶数量减少C.土壤含水量增大 D.成土母质层变薄我国西部某县某传统古村落在旅游开发中借鉴外地经验采用了青瓦地面(铺地的青瓦部分是从破损废弃的老建筑物上拆下的旧品),如下图。青瓦铺地不仅仅是建筑装潢的艺术,也是人类在建设家园过程中寻找的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该景区路面选择用青瓦竖立铺设,主要作用在于( )①增加下渗,减少积水②路面粗糙,雨天防滑③造型多样,视觉美观④素雅古朴,人地和谐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2.经测量发现在夏季烈日暴晒的情况下,青瓦地温度要明显低于水泥地表面( )A.青瓦地粗糙,增强路面的反射 B.青瓦地缝隙大,通风散热快C.青瓦地透水性强,比热容较大 D.青瓦地地基低于草地,升温慢23.青瓦地多见于( )A.华北平原 B.江南水乡 C.东北雪原 D.川西牧区在热带气旋移动过程中,副热带高压是一个重要的牵引力。下图示意近地面风场与气压场的关系,图中等压距为5百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4.M线的气压值、N处的天气状况分别为( )A.1000 晴朗 B.1000 阴雨 C.1010 晴朗 D.1010 阴雨25.如果P是一个台风,它最有可能的行进方向是( )A.偏东 B.偏西 C.偏南 D.偏北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气候条件是影响物种丰富度的重要因素。贺兰山位于我国温带草原与温带荒漠两大植被区域的过渡带上,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山体大致为东北一西南走向,海拔2000m是针叶林带与下部疏林灌丛带的分界线。下图为贺兰山不同海拔段的物种丰富度变化曲线。(1)描述贺兰山物种丰富度随海拔高度变化的特点。(2)分析贺兰山物种丰富度的峰值出现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原因。(3)推测贺兰山东西两坡物种丰富度的差异,并说出其原因。2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巴拉圭河是南美洲第五大河流,是巴拉那河的主要支流。科伦巴以上为中、上游,以下到与巴拉那河交汇处为下游。巴拉圭河上游位于巴西高原,中下游均位于低洼的巴拉圭平原,流域内地表多为黏重的土壤。巴拉圭河中上游沿岸沼泽湿地为世界上最大的湿地,生物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人类过度占用资源,湿地被大量改造开垦,保护湿地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下图为巴拉那一巴拉圭河流域图和科伦巴附近气候统计图。(1)巴拉圭河中上游沿岸多沼泽湿地,说明该处多沼泽湿地的主要原因。(2)巴拉圭河科伦巴以下河段水体透明度高,试说明其原因。(3)分析巴拉圭河中上游沼泽湿地大量开垦对下游河段水文特征的影响。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锋前增温”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冷空气到来之前,处在冷锋前部的地方,为暖湿气流控制,随着冷锋逼近,冷空气把原来占主导地位的暖气团迅速挤压到狭窄区域聚集增温。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地区某日8:00的海平面等压线分布。(1)在图中适当位置用锋面符号绘制锋面示意图,并指出“锋前增温”现象发生的区域(2)据图判断此次天气现象产生的季节,并说明判断依据(3)指出“锋前增温”现象与冷气团强弱的关系,并阐释产生该现象的原理。2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焚风是出现在山脉背风坡,由山地引发的一种局部范围内的空气运动形式,是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而变得干热的一种地方性风。太行山东坡的焚风是当地气候的显著特征,对太行山东坡及山前平原有明显的增温效应。下图为冬季某月太行山东坡地形暖脊示意图。 (1)指出图示该月太行山东坡地形暖脊的空间分布特征。(2)分析图示该月太行山东坡地形暖脊的形成过程。(3)研究发现,冬季太行山东坡夜间焚风强度明显大于白天。试说明理由。
答案 1-10 BCABD BCCCD 11-20 CBCBC ADCCB 21-25 CCBCB 26.【答案】(1)整体呈单峰状,海拔2000m左右物种丰富度最高;海拔1300-2000m左右物种丰富度随海拔上升较快;海拔约2200-2700m间,随高度的上升物种丰富度下降较快;海拔约2700以上,随高度的上升,物种丰富度逐渐下降。(2)贺兰山山麓年均降水量约200mm,低海拔地区气候干旱,不适宜多数物种生存,高海拔地区气候严寒,也不适宜多数物种生存。海拔2000米左右的中海拔区域多受地形影响,降水较多,蒸发较少,湿润程度较高,且位于草原和荒漠生态过渡带上,导致不同生态带的生物在此交汇;所以物种丰富度相对其它丰富度最高。(3)差异:东坡物种丰富度高于西坡。原因:东坡为阳坡,冬季风的背风坡,热量条件好;东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丰富。(或从西坡分析:西坡为冬季风的迎风坡,热量条件差;西坡为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稀少。)27.【答案】(1)中上游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量大且季节变化大,河水易泛滥;上游支流众多,河流流量大;中游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流域内土壤黏重,地表水下渗量小等。(2)中上游流经沼泽湿地,下游流经平原,流缓慢,泥沙沉积;沼泽湿地对水体过滤、净化;流域内土壤黏重,水土流失弱等。(3)湿地对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下游径流流量季节变化增大;湿地对泥沙的拦蓄作用减弱,导致下游河段含沙量增大等。28.【答案】(1)绘图见下图所示;左侧(西侧)槽线为冷锋,右侧(东侧)槽线为暖锋。锋前增温现象发生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冷锋的锋前地带;该区域在图中主要是浙江省中部和江西省中部地区。(2)冬季。依据:北部受高气压中心(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控制,图中大部分地区盛行偏北风;海洋上形成相对低气压中心,而陆地上则为相对高气压中心(海洋上气温较高气压较低陆地上气温较低,气压较高)。(3)关系:“锋前增温”现象与冷气团强弱呈正相关。原理:冷气团势力强,对暖气团挤压速度快,使暖气团快速在狭窄区域聚集增温。29【答案】(1)南北狭长分布;平行于太行山走向(或呈东北-西南走向);暖脊等温线数值南高北低,等温线向北凸出。(2)冬季,来自较高纬度的冷气团移经太行山区时,一部分在山脉西侧受阻挡堆积;另一部分受山地抬升作用翻越山顶到达东侧背风坡,在太行山东坡及山前平原地区下沉,增温明显,形成暖脊。 (3)夜间太行山东坡坡面辐射冷却快,气流沿山坡下沉,形成山风,与焚风风向一致,焚风随之加强;白天山地东坡增温快,气流沿山坡上升,与焚风风向相反,有抵消和抑制作用,故焚风强度较弱。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云南省弥勒市第四中学高二上学期8月收假收心考试(开学考)地理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 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易县中学高二上学期收心考试地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四川省泸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