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突破:实验探究题(初高衔接)(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突破:实验探究题(初高衔接)(无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晶体受热会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突破:实验探究题(初高衔接)1.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导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5月18日,我国南海可燃冰试采实现连续187个小时的稳定产气,这是我国首次成功试采可燃冰。这是“中国技术”、“中国装备”凝结而成的突出成就,必将对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产生深远影响。 (资料卡)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CH4)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在高压低温环境条件下,水分子笼中装有甲烷分子而成的“冰块”,可直接点燃.已知,某种可燃冰主要成分化学式为:CH4·8H2O。 请根据相关资料,完成相关问题: (1) 该可燃冰完全燃烧时,将________能转化为热能。 (2) 甲烷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 (3) 甲烷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4) 32kg甲烷中含有________kg碳元素。 (5) 有专家指出,“从实现可燃冰试开采成功到大规模开采之路依然遥远,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下列证据中,支持专家观点的有_____(可多选)。 A . 可燃冰存在于低温与高压环境,稳定性较差。大规模开采时,稍有不慎,海底沉积物会失去稳定,可能引发海底塌方,甚至导致海啸 B . 可燃冰是高效、资源量大的优质能源,开采可燃冰对我国能源生产有重要价值 C . 可燃冰埋藏在海面下600-2000米深,虽然存储总量很大,但分布较为分散,目前开采难度很大 D . 我国已实现可燃冰全流程试采核心技术重大突破,形成了国际领先的新型试采工艺2.不少同学都被蚊虫叮咬过,感觉又痛又痒。蚊虫叮咬时能在人的皮肤内稀放出蚁酸刺激皮肤,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决定对蚁酸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蚁酸分解的产物是什么? [在阅资料] 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名称叫做甲酸,化学式为HCOOH;蚁酸在一定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猜想假设] (1) 小芳同学根据蚁酸的元素组成推测出生成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_; (2) 另一种生成物,小敏提出两种猜想:猜想①:该气体是CO2;猜想②:该气体是________; (3) [进行实验]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下装置(铁架台已略去),观察现象。 I.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①________ (填“成立”或“不成立”); Ⅱ.装置B中的现象是________; 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测②成立 (4) [讨论交流] ①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 ②如B装置中硬质玻璃管(含内容物)实验前质量为112.8g,实验后质量为109. 6g,则参与反应的氧化铜质量为________g。3. 晶体(H2C2O4•2H2O)熔点较低,加热会熔化、气化和分解.草酸(H2C2O4)受热会分解。它与氢氧化钙的反应为:H2C2O4+Ca(OH)2═CaC2O4↓(白色)+2H2O. 甲、乙两同学对草酸受热分解的产物作如下探究: (1) 猜想与假设: 第一种:草酸分解生成CO2和 H2; 第二种:草酸分解生成CO2、CO和 H2O; 第三种:草酸分解:H2C2O4 CO2↑+H2O(未配平); 有同学从理论上就可判断第三种假设不成立,老师也认为这一判断是正确的,该同学判断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 (2) 设计与实验: 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图所示的A、B两套实验装置(图中铁架台略去).甲同学按A装置实验,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认为此现象是由草酸晶体受热分解产生的CO2所导致,此判断________(填“严密”或“不严密”). (3) 乙同学的B装置图方框内的仪器未画完整,请你帮他画完整. (4) 乙同学按B装置实验,看到无水硫酸铜由白变蓝,洗气瓶中溶液变浑浊.在尖嘴管口点燃剩余气体,火焰上方罩一个________烧杯,有白色固体生成,证明产物中有________;换一个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内壁无现象,证明产物中无H2 . (5) 结论与思考:①草酸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若省略B装置方框内的仪器,整套装置也能证明产物中有CO2(假设每步都反应完全),方法是:________.4. 氢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氢化钙 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探究斯小组的同学把一定量的 加入 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经检验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钙。 (1)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Ca(OH)2 猜想三:NaOH、Na2CO3 猜想四:NaOH、Ca(OH)2 、Na2CO3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________。 (2) 【实验验证】实验现象结论①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入少量碳酸钠溶液 无明显现象猜想 ________ 不成立②另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________ 猜想三成立(3) 【反思与拓展】 ①写出氢化钙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若向 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 ,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有氢气和________。 ③登山运动员携带 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携带氢气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 写一条即可 。5. 小雨在进行溶液酸碱性分组实验时,发现将酚酞溶液滴入稀盐酸中,出现白色浑浊,于是他与同桌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出现浑浊的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酚酞:化学式C20H14O4 , 白色至微黄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酒精,难溶于水; ②HCl能与AgNO3反应生成AgCl沉淀和HNO3。 (作出猜想) 猜想一:可能是酚酞放置过久而变质, 猜想二:可能是稀盐酸放置过久已变质, 猜想三:可能是稀盐酸中的HCl的作用, 猜想四:可能是稀盐酸中的水的作用。 (进行实验) 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与解释 1用试管取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入2滴原实验用的酚酞溶液溶液变________色猜想一不成立2向上述变色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原实验用的稀盐酸,振荡溶液颜色逐渐变为无色猜想二不成立,发生反应的化方程式为________。3用试管取原实验用稀盐酸,滴加AgNO3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将混合物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少量酚酞溶液溶液变浑浊猜想三________4用试管取________,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溶液变浑浊猜想四成立 (交流反思)研究表明:水不与酚酞发生反应,但酚酞溶液滴入酸性或中性的水溶液中都会出现浑浊,请你分析溶液中的水使酚酞溶液变浑浊的原因:________。 (实验拓展)实验室欲配制酚酞溶液作指示剂,其操作方法是________。6. 比赛中让意外昏迷的球员快速恢复意识会用到“嗅盐”。同学们对“嗅盐”产生了好奇,并对其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嗅盐是由一种盐类物质和香料(不参与下列探究中的任何反应)组成,能释放出氨味气体,对人体神经会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但过量吸入会危害健康。 ②氯化钙稀溶液与碳酸氢铵稀溶液不发生反应。 ③氨气能与硫酸化合生成硫酸铵。 (提出问题)嗅盐中盐类物质是什么? (实验探究)填写表中空格。实验小军的实验小英的实验 方案 嗅盐与________(填一种物质)混合研磨 现象闻到较浓烈刺激性气味且试纸变蓝________________ 结论嗅盐中含有NH4+ 嗅盐中含CO32﹣确认了小军的实验结论证明溴盐中盐类物质是碳酸铵(质疑)小英认为小军的实验结论不严谨。小英通过补做一个实验(方案见上表),进而确认了小军的结论。小英的实验目的是排除嗅盐中含有________离子的可能性。(继续探究)同学们利用如图装置进一步测定嗅盐中碳酸铵的质量分数。 反应原理:(NH4)2CO3+2NaOH=== X+2NH3↑+2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 (数据记录)实验称取样品质量为m1 , 反应前后装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球形干燥管的总质量分别为m2和m3 , 反应前后烧杯及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分别为m4和m5。 (数据处理)通过测得数据计算出嗅盐中碳酸铵的质量分数。 嗅盐中碳酸铵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 。 (反思与评价)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停止加热后要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否则测定结果会偏小B.倒置漏斗可以增大吸收面积同时防止倒吸 C.可以用浓硫酸替代稀硫酸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突破:实验探究题(突破型)(无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探究醋蛋液,09g/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突破:实验探究题(碱的性质)(无答案),共8页。
这是一份2022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突破:实验探究题(酸碱盐)(无答案),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