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性质因素综合探究(必考型)(无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53656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性质因素综合探究(必考型)(无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53656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性质因素综合探究(必考型)(无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53656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性质因素综合探究(必考型)(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性质因素综合探究(必考型)(无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g,1mg/m3),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性质因素综合探究(必考型)(考频:★★★★★)1. 甲烷(CH4) 与CO、H2的性质有诸多相似处:难溶于水、具有可燃性等。而CO、H2都能还原金属氧化物,那么甲烷(CH4)能否还原氧化铜?若能反应,产物有哪些?校兴趣小组针对于此,称取4.0g氧化铜粉末,展开探究: (1) [查阅资料]①无水CuSO4为一种白色固体,其遇水变蓝; ②Cu和Cu2O均为红色固体,且 。 [进行实验]甲同学组装装置并检查其气密性良好。通入纯净、干燥的CH4后,乙同学提醒CH4有可燃性,在点燃A处酒精喷灯前,需从C装置后尖嘴导管处收集气体并________。D处燃着酒精灯的作用主要是处理多余的CH4,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 [实验现象] A中黑色粉末逐渐变红; B中白色固体变蓝; 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产物分析]结合实验现象,可以判断:甲烷能够还原氧化铜。 甲同学认为:实验后,装置A中所得红色固体全部为单质铜,并结合装置B、C实验现象,书写出甲烷与氧化铜反应完全转化为单质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乙同学认为:实验后,装置A中所得红色固体并不一定全部为单质铜,理由是________。 (3) [定量测定] 小组同学待装置冷却后,停止通CH4 , 测得A中红色粉末的质量为3.4g.若CH4将4.0g,氧化铜完全还原为铜单质,则理论上所得铜单质的质量应该为________;故所得红色粉末中一定含有氧化亚铜。 (4) 另一小组为进一步确定该红色粉末中氧化亚铜的质量,该小组同学将上述3.4g红色粉末置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加热并充分振荡,静置。观察到:红色固体逐渐减少,但未完全溶解,溶液由无色变蓝色。再将实验所得物质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最终所得红色固体的质量为2.4g。通过计算确定原3.4g红色固体中氧化亚铜的质量(请写出计算过程) 2. 某研究小组发现,将适量淀粉放人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加快。对于此现象,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淀粉能否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作出猜想]淀粉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 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①向试管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再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试管中小木条不复燃②向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0.5g淀粉,再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小木条复燃③将②中反应结束,将试管中的剩余物质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固体物质0.5g④将③中所得固体放放试管中,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小木条复燃(1)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③④证明淀粉的________和________在反应前后均未发生变化。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2) 写出淀粉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3) [实验拓展] 该小组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对比淀粉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实验均以生成25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忽略不计,相关教据见下表: 实验编号3%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其他物质质量待测数据I20mL淀粉0.5gaII20mL二氧化锰0.5gb上述实验中的“待测数据”是指________;最后结果表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较好,则a________b(填“<”、“>”或“=”)。 (4) 小明用坩埚钳夹取少量光亮的铜丝,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表面变黑后,迅速插入一只装有20mL3%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观察到试管内迅速产生大量气泡。且变黑的铜丝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于是得出结论:氧化铜可以加快过氧化氢分解。 有同学认为这个结论不可靠,原因是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加快还可能与________有关。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证明________ 3. 探究高锰酸钾的性质 (1)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为防止试管破裂,实验中采取的安全措施是________(写一点)。 (2) 维生素C能使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常温下,利用如图实验测定苹果汁和橙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相对多少,要得出正确结论,实验过程中需要进行控制的条件有______(填标号)。 A . 烧杯中溶液的体积和浓度 B . 胶头滴管每次吸取果汁的体积 C . 两个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体积 (3) 酸性KMnO4(相对分子质量为158)溶液可以测定居室内甲醛(CH2O)的含量是否超标(国家标准:成人允许的最高浓度为0.1mg/m3)。 实验步骤如下: ①检查如图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关闭止水夹________(填“a”或“b”,下同),打开________,用注射器抽取新装修的室内空气;接着关闭止水夹________,打开 ________,将气体全部推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重复上述操作,至抽取到空气样品0.5m3与溶液中的高锰酸钾恰好完全反应。 ③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居室内空气中含甲醛的浓度,写出计算过程。 (反应原理为4KMnO4+5CH2O+6H2SO4=2K2SO4+4MnSO4+5CO2+11H2O。) 由此判断该居室内甲醛含量_______(填“有”或“没有”)超标。 4.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下图所示的实验,若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探究物质的成分、探究物质的性质、探究物质的含量、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关系等。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探究1 ]探究常见物质的组成元素:用图A所示装置电解水实验,该反应生成氧气和________,可以说明水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按照实验目的该实验可与图________(选填实验字母序号)所示实验归为一类。 (2) [探究2]探究物质的性质:用图B所示装置将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装有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___。用图D所示装置把二氧化碳气体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下层蜡烛的火焰先熄灭,上层蜡烛的火焰后熄灭。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通常情况下,________;在本实验中,放置高低不同的两支蜡烛的目的是________。 (3) [探究3]测定实验:用图C所示的装置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该实验采用化学方法消耗密闭容器内的________,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少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用图F所示的装置可测定稀硫酸和氯化钡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按照实验目的可将图C和图F所示的实验归为一类,依据是两个实验都进行的是________(选填“定量”或“定性”)实验。 5. (1) (一)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用以下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实验完毕天平保持平衡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 (二)实验完毕,兴趣小组的同学将B、C实验的废液(含C中的蓝色沉淀)混合,得到蓝色沉淀及无色溶液。过滤,并对无色滤液的成分进行以下实验分析: 【做出猜想】猜想I:只含NaCl; 猜想II:含有NaCl、________; 猜想III:含有NaCl与NaOH; 猜想IV:含有NaCl、NaOH与Na2CO3。 (3) 【进行实验】 a.步骤④的操作是:在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然后________,读出pH值。 b.步骤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c.根据步骤①,可确定无色滤液的溶质除了NaCl外还含有________,如果步骤④的结果是溶液pH=11,则溶液C除了NaCl外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结合步骤①可确定猜想________成立。 6.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的金属M表面会被锈蚀,于是他们一起探究金属M锈蚀的原因。经检测,锈蚀物中除含有M元素外,还含有C、H、O三种元素。 (1) 甲同学依据锈蚀物中的组成元素,推测空气中________肯定参加了反应,但不能确定空气中的氧气是否参与反应。为了确认空气中的氧气是否参加反应,设计如图系列实验,你认为其中必须要做的对照实验是________(填字号)。 若观察到________(填现象),证明氧气参加了反应。 (2) 若金属M是铜,铜器据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生成绿色铜锈,它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铜Cu2(OH)2CO3)。小组同学欲探究Cu2(OH)2CO3的性质。 查阅资料:①Cu2(OH)2CO3的化学性质与Cu(OH)2和CuCO3混合物的性质相同 ②Cu(OH)2受热分解生成CuO和H2O,CuCO3的化学性质和CaCO3相似 ③白色CuSO4粉末遇水变蓝色 结合以上信息分析Cu2(OH)2CO3加热分解产物为________。 (3) (实验探究) 为进一步验证Cu2(OH)2CO3受热分解产物,从如图中选择部分装置进行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实验结论)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性质因素综合探究(压轴型)(无答案),共10页。
这是一份2022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性质因素综合探究(突破型)(无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g变为46, 请根据材料与要求回答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性质因素探究(拔高型)(无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实验探究一, 用科学方法去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