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创新素养限时练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创新素养限时练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第1页
    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创新素养限时练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创新素养限时练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展开

    这是一份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创新素养限时练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矿床所在岩层岩石最有可能是,有关图中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与图示岩石成因类似的是,岩层水平层理的形成环境最可能是,图中最有可能形成大理岩的地点是,图示区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下图为南半球某岛屿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矿床所在岩层岩石最有可能是  
    A.沉积岩 B.变质岩 C.喷出型岩浆岩 D.侵入型岩浆岩
    2.有关图中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页岩形成的年代最晚不可能有化石
    B.甲处河谷的形成是因为位于向斜顶部容易被侵蚀
    C.乙处岸边河水比对岸河水浅
    D.大坝位于岩性坚硬的背斜顶部福建省东山县的东山风动石以奇、险、悬而居全国60多块风动石之最被古代文人誉为"天下第一奇石"载入《世界地理之最》现在它已经是东山岛的标志性景观(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风动石属于花岗岩按成因分类它对应图中字母  
    A.a B.b C.c D.d
    4.该风动石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读美国亚利桑那州局部景观图,图中岩石水平层理结构明显,完成下面小题。5.与图示岩石成因类似的是   A.砂岩 B.花岗岩 C.安山岩 D.片麻岩6.岩层水平层理的形成环境最可能是   A.板块挤压碰撞处  B.风力作用强烈C.水动力条件微弱  D.板块张裂明显下图示意某区域地质剖面,读图完成下列小题。7.图中最有可能形成大理岩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8.图示区域   A.Q岩石形成时间晚于M岩石 B.断层因甲岩层弯曲形成C.N岩浆冷凝速度慢于P岩浆 D.共发生了两次岩浆活动9.Q岩石形成前,可能发生明显地表侵蚀的过程至少有   A.1次 B.2次 C.3次 D.4次10.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东西向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②④处河段属于同一条河流②④处河段均为南北流向。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指出的地貌类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说明甲、乙岩浆体形成时间的早晚并说明理由。
    (3)推断河流是如何从河段流向河段的。
    答案以及解析答案:1.B 2.C
    解析:1.图中矿床所在岩层位于花岗岩的外围花岗岩是高温岩浆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而成外围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化学成分和物理结构发生改变形成变质岩。所以花岗岩外围的岩石往往发生变质。故选B。
    2.页岩属于沉积岩可能含有化石位于砂岩的下层比砂岩形成的年代早A错误;甲处河谷位于向斜部位B错误;乙岸处河流凸岸河水流速较缓泥沙堆积为主对岸位于凹岸河水以侵蚀为主故乙岸河水比对岸河水浅,故选C。答案:3.C 4.C
    解析:3.根据三大岩石的相互关系可知b为若浆c为若浆岩a、d分别为沉积岩、变质岩。风动石属于花岗岩对应围中字母c故选C。
    4.该风动石的基岩是花岗岩属于侵入岩故该风动石首先是岩浆侵入后地壳抬升岩石出露在外力的风化、侵蚀作用下形成独特形态外力搬运于此据此过程,故选C。5.答案:A解析:“岩石水平层理结构明显”,说明该岩石为沉积岩。砂岩为沉积岩,花岗岩为岩浆岩中的侵入岩,安山岩为岩浆岩中的喷出岩,片麻岩为变质岩。A正确,BCD错误。故选A。6.答案:C解析:水平层理是在比较稳定的沉积环境下形成的,C正确;AD项属内力作用,而沉积属外力作用,AD错误;风力作用包括风力侵蚀和风力沉积等,且风力侵蚀作用强烈不利于沉积,B错误。故选C。7.答案:B解析:大理岩是石灰岩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形成的变质岩,最有可能出现在岩浆通道接触的石灰岩分布区,即乙地,B正确,排除A、C、D。故选B。8.答案:A解析:Q岩石在最上层的砂岩形成之后形成,可判断形成时间晚于M岩石,A正确;断层形成于甲岩层弯曲之后,与其弯曲无关,B错误;N岩浆喷出地表,冷凝速度快于P岩浆,C错误;图中显示的岩浆岩形成于三个不同时期,D错误。故选A。9.答案:B解析:图中下部,弯曲的砂岩地层表层被侵蚀过;图中断层的右侧上部石灰岩所在岩层顶部也发生过侵蚀,所以至少发生了两次明显的地表侵蚀过程,B正确,排除ACD。故选B。10.答案:(1)①为向斜山是由于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的;③为断块山是断层发生后相对上升的岩块形成的。
    (2)甲晚于乙。理由:甲岩浆体侵入了粉砂岩和粗砂岩说明甲晚于粗砂岩和粉砂岩的形成乙未侵入粉砂岩和粗砂岩说明乙形成于粉砂岩和粗砂岩之前。
    (3)由于河段高于河段说明河段流向河段根据北半球右岸侵蚀、左岸堆积且结合堆积物分布可以判断河段处自南向北流,④河段处自北向南流河段从图中断块山北侧绕过流向河段。解析:(1)结合材料信息分析可知,①为向斜山,是由于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的;③为断块山,是断层发生后,相对上升的岩块形成的。(2)从图中可见甲岩浆体侵入了粉砂岩和粗砂岩,说明甲晚于粗砂岩和粉砂岩的形成;乙未侵入粉砂岩和粗砂岩,说明乙形成于粉砂岩和粗砂岩之前,因此甲晚于乙形成。(3)观察图片可知,由于②河段高于④河段,说明③河段流向④河段,根据北半球右岸侵蚀、左岸堆积且结合堆积物分布可以判断②河段处自南向北流,④河段处自北向南流,故②河段从图中断块山北侧绕过流向④河段。

    相关试卷

    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创新素养限时练自然界的水循环:

    这是一份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创新素养限时练自然界的水循环,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创新素养限时练洋流:

    这是一份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创新素养限时练洋流,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陆坡流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下列关于图示信息表述错误的是,埃塞俄比亚咖啡种植的生产特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创新素养限时练土壤:

    这是一份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创新素养限时练土壤,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成土因素,比较活跃的是,该地易发育河曲的主要原因有,乙土壤样品取自天然草坪,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