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19 父爱之舟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19 父爱之舟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学习目标,评价任务,学习任务五,检测目标3,学习过程,检测与作业,学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父爱之舟》备课人:主题与课时 人民教育出版社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课时)一、课标要求1.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2.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二、学习目标1.认识“茧、栈”等14个生字,会写“蚕、考”等14个生字,会写“渔船、报考”等19个词语。2.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抓住文中描写父爱的场景和细节,把握字里行间蕴含的浓浓父子深情。3.学会从平凡的小事中感受父爱的伟大与深沉,理解题目的内涵。 三、评价任务1.完成学习任务一,检测目标1。2.完成学习任务二、学习任务三,检测目标2。3.完成学习任务四、学习任务五,检测目标3。 四、资源与建议1.本文是著名画家吴冠中写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文章紧紧围绕“父爱”,选取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写出父亲深沉的爱子之情,抒发了儿子对父亲的怀念与对父爱的感激之情。重点是体会这种父子深情。2.课前可通过拼读教材中的拼音或查阅工具书,独立学习生字和新词,选择印象深的句子完成摘录笔记,有助于对文章情感的理解。3.学习课文时,要抓住场景描写和具体细节描写先自读感悟,理解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为表情达意服务这一方法,有助于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至少3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用不同的符号标出文中的生词及二类词语。2.查工具书解释不理解的词语,摘记在便利贴上。3.将本课生字每个练写两遍,圈出自己认为难写的或易错的生字。4.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 课中学习学习任务一:认读字词,理解运用(检测目标1)(一)这些词语我会读: 看屏幕上的词语,分行练读词语,提醒易读错的字音。 (1.小组内轮读,相互纠正字音小组汇报。2.展示自己预习时书写的生字,交流易写错的字。)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住一宿 宿舍 丢三落四 大大落落 落榜生 凋落(二)这些词我会写: 1.小组内轮读,相互纠正字音小组汇报。2.展示自己预习时书写的生字,交流易写错的字(三)课文我会读:出示句子,朗读体会: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不大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 ……醒来,枕边一片湿。学习任务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检测目标2)(一)默读课文,理清场景: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在我的梦中出现了哪些难忘的画面?试着给它们起个小标题。2.这一个个画面,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有活动,这就是——场景。总结概括场景的方法。3.小组交流明确,展示成果:阅读相关段落,抓住关键词句,联系整段内容进行简要概括。(二)浏览全文,理清结构:1.浏览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的开头和结尾分别写了什么?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2)整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3)思考文章可以分为哪几部分?小组内讨论,概括段意。(4)作者为什么要以梦境的形式回忆往事。2.学生汇报交流。 学习任务三——聚焦场景,体会父爱(检测目标二)(一)小组合作学习:1.选择两三处印象深刻的场景,把感触最深的语句画出来,并做简单批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感受。2.小组内讨论,记录,展示成果。 (二)朗读置身庙会中的场景,体会:1.知背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农村地区,丰年都吃不饱饭,穿不暖衣,荒年就得卖儿卖女。中原地区多次爆发大饥荒,饿死的人不计其数,逃荒的农民上百万。2.听读逛庙会,谈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对“我”的爱?结合文中语句谈理解。 3.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是小冠中,爸爸带你参加两年一度的庙会,你是什么感受? 4.朗读中感受父爱: 你们能把自己的感受用朗读表现出来吗?读出印象最深、感受最深的地方。 (二)朗读体会凑钱上学的场景中的情感:1.知背景:吴冠中是家中长子。母亲生过九个孩子,成群的兄弟姐妹日渐长大,生活越来越困难。母亲常年患病,要不断服汤药。父亲不仅要上班,还要种田、养桑贴补家用。2.自由朗读,谈谈从哪些语句中可以感受到父亲对“我”的爱?3.小组交流理解“新滋味”: 为什么“我”感到“十分心酸”?“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指的是什么?展示有感情朗读(三)低头缝补的场景1.聚焦“永难磨灭的背影”谈感受。(1)看着父亲的背景,小冠中会想到什么? (2)为什么船舱里的背影分外明显,永难磨灭了呢? 2.讨论能否画出“载着父爱的小船”。 读:不仅是背影时时在我眼前显现……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 (1)小组讨论:你们觉得作者能画出这只小船来吗?为什么? (2)欣赏课文配图——吴冠中的绘画作品,你有什么新的感悟?学习任务四——学会写法,迁移运用(检测目标三)(一)小组讨论: 1.结合小冠中梦中的这些场景,思考父亲为“我”做的这些事算不算大?为什么? 2.既然父亲为“我”做的这些都是小事,为什么却让“我”永生难忘呢? (二)小组交流展示成果: 1.小结写法:这篇文章选取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但这些琐碎的小事中蕴含着父亲对儿子深切的爱,这种写法叫作“以小见大”。 2完成小练笔:请同学们试着运用以小见大的写法,描写母亲的一个片断。 学习任务五——拓展材料,升华情感 1.思考总结:作者为什么以“父爱之舟”为题呢?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理解。 2.拓展阅读诗歌《孩子啊,我是多么爱你》。 全篇文章1500余字,却不见一处对父亲的语言描写。冰心老人说父亲的爱如果说出来,那就不叫父爱了。但是想听听父亲内心的声音吗? 六、检测与作业1.把文中生动的语句多读几遍。 2.完成《同步练习册》。3.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与父亲经历的一个片段,用场景描写与细节描写展示你与爸爸的情感。七、学后反思1.通过学习《父爱之舟》这篇回忆性散文,我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__。2.小事中承载着深沉而美好的爱,我和爸爸的情感在__________________(小事或细节)里!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二单元5 搭石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学习目标,评价任务,资源与建议,学习过程,检测与作业,学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1 白鹭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学习目标,评价任务,资源与建议,学习过程,检测与作业,学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6 忆读书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学习目标,评价任务,资源与建议,学习过程,检测与作业,学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