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最新学历案24.月迹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53881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最新学历案24.月迹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53881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最新学历案24.月迹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53881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4* 月迹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4* 月迹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学习目标,评价任务,资源与建议,学习过程,检测与作业,学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24.月迹备课人:主题与课时人民教育出版社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一课时)一、课标要求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2.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3.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二、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悄、累、袅、嫦、娥、嫉、妒、瓷”,读准多音字“悄、累”,用多种方法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默读课文,找寻月迹出现在哪里,体会月亮的动态美,感受孩子们心情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体会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 三、评价任务1.完成学习任务一中的(一)(二)(检测目标1)2.完成学习任务二中的(一)(二)(检测目标2)3.完成学习任务三中的(一)(二)(三)(检测目标2.3)4.完成学习任务四中的1.2(检测目标3)四、资源与建议1.《月迹》是贾平凹散文的代表作,最初发表在《散文》1980年第11期,后编入散文集《月迹》。这篇散文描写了童年时代的一段美好往事,按照“盼月亮——寻月亮——议月亮”的顺序展开。中秋之夜,一群孩子从堂屋追到院子,从院子追到河滩,寻找月亮的踪迹,充满童趣。月亮的足迹都出现在哪里呢?在穿衣镜上,在院子里,在河里,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2.本篇是一篇略读课文,应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读懂阅读提示,在此基础上,了解文章内容。此外,本文儿童化的语言,充满童趣,教师还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关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句子,并品味积累。亮不断变化,充满动态美。五、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至少3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用不同的符号标出文中的生词。2.收集描写月亮的诗句或词句。 3.查阅资料,了解贾平凹的生平事迹。课中学习 学习任务一:认识字词,理解运用。(检测目标1)(一)导入新课: (1)月亮,自古以来就是诗人吟诵的对象,你能吟诵有关月亮的诗句吗?(2)作家贾平四也写了一篇有关月亮的散文,题目是“月迹”。(二)这写词语我会读:(指向目标1) 累累 袅袅 嫦娥 嫉妒 瓷花盆儿相觑 倏忽间 悄没声儿 锨刃儿1.看屏幕上的词语,各种形式分行练读,提醒易读错的字音。2.认识多音字“累、悄”,并分别用不同的音组词。 学习任务二:自主阅读,探寻月迹(检测目标2)(一)默读课文思考:月亮的足迹都出现在了哪里呢?你觉得哪些地方特别有趣、好玩?默读课文,完成表格。(指向目标2) 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生自主阅读,圈画自己觉得有趣的句子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注重有感情朗读指导。 月迹 有趣、好玩的地方 月亮的足迹都出现在了:穿衣镜上、院子里、河里、眼睛里 预设一:镜中月 1.关键词“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等词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月亮的调皮可爱,进而感受月亮的情态特别有趣。 2.穿衣镜上的月亮变化多,特别有趣:从白道儿——半圆——满盈——亏了——没了踪影。 3指导朗读,体会月亮爬竹帘格儿的动态描写。 预设2:院中月 抓住关键词“玉玉的,银银的,”写出了月光的颜色美 静态描写。 指导朗读:边督边想象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感受静态月光的柔美。 3.院子里月亮的样子和给我的感受特别有趣:“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个什么东西”,“似乎我们已在月里了,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1. 院子里月亮的足迹特别有趣: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 2.指导朗读:当我们真的在院里找到月亮时,感觉妙极了,要读出奇妙的感觉。 预设3 :河中月 1.河里月亮的足迹特别有趣:既可以在上湾找到,又可以在下湾找到。 2.结合关键词“大呼小叫”读出兴奋、激动的心情。 预设4 : 眼中月 1.体会眼睛里月亮的足迹特别有趣。 2.我有所发现并有了感悟,要读出满足、愉悦的心情。 (二)梳理感情变化(指向目标2) 1.文中写孩子们寻月的全过程,也交织着孩子们的感情。你能将他们的感情变化梳理出来吗? 高兴——紧张——失望——羡慕嫉妒——越发觉得奇了——来了兴趣—— 2.带着这样的心情,读好月亮有趣、好玩的句子。 提示:设身处地,带着人物的心情来读,就能读好。 重点指导朗读镜中月这一段话时,要关注到我们的心情是有变化的,先是高兴,再是紧张,最后是失望。朗读的时候,注意读出心情的起伏,读出心情从高兴——紧张——失望的变化,月亮带给我们的奇妙感觉就出来了。 学习任务三:发现奥秘,学习写法(检测目标3) 1.探究写法。(指向目标3) 一次寻月,月亮竟带给大家如此新奇、有趣的感受,这其中又蕴含着怎样的写作奥秘呢?观察表格填写内容,小组讨论一下。 2.汇报。 (1)写出变化。 作者的笔下的月亮充满动态美,带给我们无尽的趣味。从表格中发现,作者正是一路将月亮的变化展现在读者面前,才会带给人新奇有趣的感觉。 (2)拟人手法。 可以从描写中发现,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月亮写得富有情态,甚是可爱。 (3)侧面描写。 可以从作者细腻的感受中发现,运用侧面描写,用自己的感受来衬托月迹的新奇有趣,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3.总结写法。 作者正是通过写出月迹的变化,用拟人和侧面描写的手法,将月亮的动态美、月迹的新奇有趣展现在读者面前。 学习任务四:拓展运用,尝试练笔(检测目标3) 1. 《月迹》写出了月迹的变化,富有动态美。我们来读读《三亚落日》,你发现落日有哪些变化呢? 提示:落日既有形态的变化,又有颜色的变化,起先金红一色,热烈一片,像一个快乐的孩童,接着收敛了光芒,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 2.它们和《月迹》有何异曲同工之妙。 提示:都写了景物的变化,都能发挥想象,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好玩、有趣。 六、检测与作业1.完成《同步练习册》中的基础部分。2.摘抄文中你认为有趣的地方,再有感情的朗读。七、学后反思1、通过学习我知道月亮的足迹在-------------------------这些地方2、思考:明月寄相思,作者回忆童年的一个中秋节,是为了什么呢?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二单元5 搭石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学习目标,评价任务,资源与建议,学习过程,检测与作业,学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1 白鹭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学习目标,评价任务,资源与建议,学习过程,检测与作业,学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6 忆读书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学习目标,评价任务,资源与建议,学习过程,检测与作业,学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