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8.古诗二首 部编版 (共30张PPT)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8.古诗二首 部编版 (共30张PPT)第1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8.古诗二首 部编版 (共30张PPT)第2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8.古诗二首 部编版 (共30张PPT)第3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8.古诗二首 部编版 (共30张PPT)第4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8.古诗二首 部编版 (共30张PPT)第5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8.古诗二首 部编版 (共30张PPT)第6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8.古诗二首 部编版 (共30张PPT)第7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8.古诗二首 部编版 (共30张PPT)第8页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8.古诗二首 部编版 (共30张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8.古诗二首 部编版 (共30张PPT),共30页。


    4祖国风光8 古诗二首4课前预习篇新课导入 每一首古诗都是一幅精美的画卷,凝结着诗人真挚而浓烈的情感。本课所选的两首古诗,都是美与情结合的精品。王之涣和李白都是非常有名的诗人,他们写过许多脍炙人口的古诗。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学习他们的《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目标导学 2. 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重点) 3.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描述的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难点) 1. 会认“楼、依”等12个生字,会写“楼、依”等10个生字。作者简介 生平简介:王之涣(688—742),字季凌,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人。 文学成就:善写边塞风光,其诗意境雄浑,多为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 主要作品:《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生平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 文学成就:李白是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创造出了古代浪漫主义文学高峰,歌行体、七绝达到后人难及的高度。 主要作品:《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知识链接 鹳雀楼 又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 始建于北周,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周围风景秀丽,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其中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最负盛名。字词识记篇 我会写的字 我会认的字(“楼、依、尽、层、炉、烟、川”见我会写的字) 词语天地读写易错提示多音字辨别近、反义词正音:楼层(cén céng) 食欲(yù yǜ) 照射(zhào zào)辨形:“黄”字的中间是“由”,不是“田”。“挂”字的右部是两个“土”,不是“主”。...尽jìn(尽力)jǐn(尽管)运用:尽(jǐn)管我这次模拟考试尽(jìn)心尽(jìn)力了,但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近义词欲——想 照——射尽——完 看——望反义词白——黑 入——出 上——下香——臭 前——后 落——升√ √ √ 词语听写楼层  依靠  尽头  黄河 日照  香炉  紫烟  悬挂  山川方法目标重点方法写作方法修辞手法阅读方法学习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比喻、夸张边理解诗句边阅读其他方法运用联想的手法描写景物课文品读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①依②山尽③,黄河入海流④。❶ 【句解:诗的前两句写登楼所见,由远望“白日”到俯瞰“黄河”,诗人融情于景,营造了景象壮阔、气势雄浑的意境,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都容纳其中,表现出诗人宽大的胸怀。】 诗意:夕阳依傍着群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水朝着大海的方向汹涌奔流。❷❸欲⑤穷⑥千里目,更⑦上一层楼。 【句解:这两句诗是诗人登楼所思。诗中的“千里”“一层”都是虚数,可理解为更远、更高之意,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这两句话已成为千古流传的佳句。】课文讲解篇名师赏析①白日:指傍晚的太阳。②依:紧挨着,靠着。③尽:完。这里指太阳依着群山渐渐落下去,最后看不见了。④入海流:黄河最终流入大海。⑤欲:想要。⑥穷:尽。⑦更:再,又。⑧生:升腾。⑨紫烟: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⑩遥看:从远处看。⑪挂前川:瀑布看上去像一条大河挂在山前。川:河流。❶思考:作者在鹳雀楼上看到了哪些景物? 白日、山、黄河、海。❷思考:诗人登上了鹳雀楼看到了(B)的景象,由此诗人想到了(C),告诉人们(A)。A.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B.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C.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意:若想看到更远的风景,需要登上更高的楼层。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⑧紫烟⑨,遥看⑩瀑布挂前川⑪。 (比喻)❹❸品析:这首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得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融合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❺品析:“飞流直下三千尺”是诗人所见,“疑是银河落九天”是诗人所想。“三千尺”是虚数,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强调了山的高耸,“疑是银河”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出瀑布水流飞驰、一泻千里的壮观景象。❻拓展:从这两首诗中挑选一首或一句,展开想象,用自己手中的笔,画出古诗展现的画面。⑫飞流:形容瀑布流得很快,像飞一样。⑬九天:天空的最高处。 【句解:“遥看瀑布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起来,谁能将这样巨大的瀑布挂起来呢?只有大自然。“生”“挂”这两个字用得巧妙,静中有动,生机勃勃。这两句诗饱含着作者对神奇、伟大的大自然的赞颂之情。】飞流⑫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⑬。 (夸张)(比喻)❺❻ 【句解:“飞流”二字表现出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是虚数,极其夸张地写出了山的高峻和瀑布飞流的壮观。一个“疑”字道破这是诗人的想象,令人感到意味深长。】 诗意:瀑布从很高很高的山峰上直泻而下,使人以为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❹思考:《望庐山瀑布》中前两句诗描写了哪些景物?哪个字描写出了瀑布的雄奇壮观? 太阳、香炉峰、峰顶云雾、瀑布。 “挂”字写出了瀑布的雄奇壮观。结构图示登楼所见登楼所思登鹳雀楼融情于景太阳落山(实景)黄河入海(想象)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望庐山瀑布遥看动态——飞流直下三千尺联想——银河落九天香炉生紫烟瀑布挂前川雄伟壮丽主题感悟 主题归纳 《登鹳雀楼》一诗描写了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的壮美山川和所感所悟,写出了诗人积极向上的态度,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望庐山瀑布》一诗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瀑布的赞美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感悟心语 登鹳雀楼,放眼远望,令人襟怀豪放,顿生积极进取之心;望庐山瀑布,气象万千,宛如山水写意,引发浪漫瑰奇想象。大自然不仅能给我们美的视觉享受,还能带给我们启发性的心灵触动。让我们走进大自然,去感受它的美丽,去倾听它的私语。主写法练笔 写作特点:《望庐山瀑布》一诗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说明香炉峰高,瀑布水长,突出了瀑布的壮丽形象和雄伟的气势。 仿写思路:夸张也叫夸饰或铺张,是一种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 我的练笔: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改写“教室里非常安静”。课后习题解答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朗读指导:《登鹳雀楼》具有音乐性,节奏鲜明,在朗读古诗时,要字字清楚,有节奏感。《望庐山瀑布》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朗读基调是舒展、奔放的;语气舒畅豪放,惊叹新奇,语调激昂。 背诵指导:背诵时,可播放乐曲,引领学生想象画面,感悟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积累背诵。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朗读比赛,在活动中背诵积累。 ◎读诗句,想画面,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参考答案:夕阳依傍在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水朝着大海的方向汹涌奔流。 瀑布从很高很高的山峰上直泻而下,使人以为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读一读,记一记。  dié穷尽  山穷水尽  层叠  层林叠翠烟云  烟消云散  山川  名山大川课后作业篇 教师指导:要在朗读中发现构词方式的不同,如“穷尽、层叠”都是由两个意思相近或相对的字组成的,“烟云、山川”是由两个意思相对的字组成的。它们构成的四字词语格式也很相似,如“山穷水尽、烟消云散”,都是第一个字与第三个字相对,第二个字与第四个字相近或相对。课后习题解答拓展阅读听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完成练习: 1. 听一听,说说这首诗是哪个朝代的哪位诗人写的。 2. 借助译文了解诗意,明白诗中阐明的道理,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跟着录音多读几遍,试着背诵这首古诗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