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第四节 鱼教案
展开第四节 鱼
知识与技能 | 1.说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 2.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明鱼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
过程与方法 | 1.通过对鱼的形态特征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2.通过鱼呼吸和游泳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 3.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和比较,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概括能力、合作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通过鲫鱼形态结构等知识的学习,进一步确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体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观察鲫鱼的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同学间的合作意识 3.增强学生保护环境、保护生物资源的思想意识 |
教学重点:鱼类的主要特征;鱼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中鱼的呼吸的实验,说明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方式。
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课件、鱼的骨骼标本、解剖盘、玻璃缸、活鲫鱼若干条、颜色明显的蔬菜汁、小烧杯、吸管、一支毛笔。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鱼游泳的视频:《人与自然》中海洋鱼类的视频。
教师提问:同学们,生活中你们最了解、最常见的水生动物是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过渡:鱼有哪些主要特征?它是怎样适应水中生活的?与人类的生活又有怎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鱼的知识。
二、探究新知
探究一 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1.带领学生回顾前面学过的几类动物,展示鲫鱼的骨骼标本,指导学生观察脊柱和脊椎骨。
2.列举几种有脊柱的动物和无脊柱的动物,并进行比较。让学生尝试说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概念,推测脊柱的功能。
学生仔细观看骨骼标本和骨骼图片,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回答问题。
3.师生一起归纳总结:除鱼类外,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在身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我们之前学习的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教师过渡: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脊椎动物中的第一个代表——鱼类。
探究二 多种多样的鱼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9-21的内容,并展示淡水鱼和海水鱼图片。
教师讲述:鱼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类群,占脊椎动物种类一半以上。有的生活在海洋中,有的生活在河流、湖泊和池塘等淡水中。
教师提问:(1)多种多样的鱼都生活在水中,它们是怎样适应水中生活的?又有哪些主要特征?
(2)如果我们人类在水中生活,会遇到哪些问题?
学生自由讨论回答。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强调鱼之所以能够生活在水中,有两个特点至关重要:一是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在水中呼吸。
2.指导学生完成教材P22“观察与思考”。(也可播放观察鲫鱼的实验视频)
学生分小组观察鲫鱼,提示观察方法(由表及里)。
思考:①鲫鱼的身体分成哪几部分?②卿鱼的外形有什么特点?是否有利于克服水的阻力?③鲫鱼体表有什么覆盖物,用手摸一摸鱼的体表,感觉体表特点,这些特点对鱼的生活有什么作用?④鱼的运动器官是什么?⑤结合教材P20鱼的结构标注图,填写各鱼鳍名称。 ⑥鲫鱼的运动是只靠鳍就能完成吗?鲫鱼哪些部位的肌肉最发达?还有哪些结构与运动有关?
学生小组合作,依据问题有目的地进行观察,思考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特征。
归纳总结:鲫鱼身体分头部、躯干部、尾部三部分;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鱼在水中运动时遇到的阻力;体表有鳞片覆盖,鳞片上有黏液;鱼的脊柱能支撑整个身体,它的两侧附着有发达的肌肉,对运动起着重要作用;鱼在水中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3.用吸管吸取一些蔬菜汁,慢慢滴在鱼口前约1 cm处,观察蔬菜汁流入鱼口后,从哪里流出来?
学生分组观察,说出鱼的口和鳃盖后缘是交替张合。观察实验现象,说明水从鱼口流入,从鳃盖后缘流出。
教师提问:流入的水和流出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会有哪些变化?(播放视频:鱼鳃的作用)
学生观看视频学习,明确鱼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鳃。流出鱼的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增多,进而明确鱼的口和鳃盖后缘交替张合主要是在进行呼吸。
4.指导学生观察:轻轻掀起鳃盖,看一看鳃的形态和颜色,对照鳃的结构图。
思考:鳃为什么是鲜红色的?鳃丝为什么既多又细?
指导学生观察并归纳总结鱼鳃适于水中呼吸的两个重要特点:第一,鳃呈鲜红色,毛细血管丰富,利于气体交换。第二,鳃丝既多又细,在水中完全展开,增大与水的接触面积。
5.教师进一步提问:鱼离开水后,很快就会死亡,原因是什么?
进行模拟实验:用毛笔的笔头模拟鳃丝,演示其在水中展开和出水黏连的状态,并给学生提示。
学生观察毛笔在水中和出水的状态,体会鳃丝在水中展开扩大接触面积而离开水后相互黏连,减少接触面积的特点。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归纳总结鱼适于水中生活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6.多媒体展示红烧鱼、年年有余(鱼)的年画、剪纸等图片,引导学生说出鱼与人类生活有哪些关系。
7.多媒体展示人类活动对水域环境破坏的相关图片或播放相关视频,引导学生结合资料,分析鱼类生存面临严重威胁的主要原因。展示我国在保护渔业资源上的做法,引导学生谈感想。
三、小结
本节课通过观察鲫鱼,学习了鱼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并引导学生总结鱼的主要特征。请学生们谈一谈对本节课的收获。
鱼
见课件
生物课堂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这既是生物学科特点的必然体现,也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的表现。在课堂讲授中,教师应尽量列举大量的生产生活中的实例,向学生介绍现代科技知识,这样可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 加强课堂演示实验教学,除了课本上必做的演示实验外,教师应当善于观察,挖掘生活实例中的生物原则,设计一些实验装置在课堂上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四节 鱼教案: 这是一份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四节 鱼教案,共3页。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第四节 鱼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第四节 鱼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四节 鱼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四节 鱼教案,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基本信息,教学目标,学习者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流程图,教学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