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记承天寺夜游》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4108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1课《记承天寺夜游》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4108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1课《记承天寺夜游》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4108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1课《记承天寺夜游》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41089/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1课《记承天寺夜游》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41089/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1课《记承天寺夜游》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41089/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1课《记承天寺夜游》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41089/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1课《记承天寺夜游》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41089/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图文ppt课件
展开苏轼(1037—1101) 字____,号________,____(朝代)四川眉山人,与其父_____、其弟_____,并称“三苏”,为“唐宋八大 家”之一。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感情
对照注释,并借助工具书自译全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欣然:
相与: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解开衣服,正打算睡觉,(看见)月光照进门里,我高兴地起来走出户外。想到没有人与我共同游乐,于是来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两人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哪一夜没有月色?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无事可做的人,此指清闲的人。
再读课文,与文本对话本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找出本文写景的句子,说说它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这句描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澄澈的月光比成积水,用交错其中的水草比喻竹柏的影子,虚实相生,相映成趣。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文章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闲人”: 闲极无聊,无所事事之人( )拥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具有闲情逸致,兴趣高雅之人( )壮志难酬,一贬再贬,身居闲职之人( )
苏轼生活的时代大兴“新法”,改革之风大盛。由于他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调离出京。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因御史李定、何正臣等说他写诗讽刺了“新法”而被捕入狱。这就是当年有名的“乌台诗案”(乌台,指当时的御史府)。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这个职位相当低微,他甚至带领家人在城外东坡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 “东坡居士” 之号便得于此时。元丰七年离开黄州贬去汝州。 张怀民当时也被贬官黄州,住于城南承天寺。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面对挫折逆境的豁达,面对孤独人生的感慨…… ──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
面对逆境,要豁达开朗,乐观积极。
重要的,不是别人是否理解欣赏我们;而是我们能不能寻找到真正的自我。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
拓展延伸 读《记承天寺夜游》,我懂得了:
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执着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感,表达了面对逆境乐观豁达的处世态度。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课文配套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写作背景,记承天寺夜游,宋·苏轼,何谓闲人,碧水之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示范课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走近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苏轼,自主释词译句通文意,第二课时,研习课文,积水空明,藻荇交横竹柏影,月光如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记承天寺夜游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记承天寺夜游备课ppt课件,共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记承天寺夜游,问与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