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大同平城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九科)
2021大同平城中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大同平城中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文件包含山西省大同市平城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山西省大同市平城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学期高中新课程模块考试试题(卷)高一地理(湘教版)(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2018年1月31日晚,天空中上演了一场万众瞩目的月全食。因为这是一个月全食+“蓝月亮”+“超级月亮”的组合亮相。天空中出现152年来的首次“超级蓝色月全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 “超级月亮”属于( )A. 星云 B. 卫星 C. 行星 D. 恒星2. “超级月亮”所处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 )A. 太阳系 B. 地月系 C. 银河系 D. 总星系2019年7月10日出现了土星冲日现象。冲日是指某行星和太阳正好分处地球的两侧,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 下列不会出现冲日现象的天体是A. 水星 B. 火星C. 木星 D. 海王星4. 土星冲日现象体现了行星公转运动的A. 方向相同 B. 轨道近圆C. 轨道共面 D. 安全稳定下图是NASA拍摄的“太阳笑脸图”。如果你把头向右边倾斜,你从这张照片上会清楚地看到太阳的两只眼睛、鼻子、嘴以及颧骨。科学家表示,“两只眼睛”可能是太阳活动活跃的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 “两只眼睛”位于A. 光球层 B. 色球层C. 日冕层 D. 地球内部6. 太阳活动周期大约为A. 11年 B. 18年C. 20年 D. 23年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是唯一适合生物生存的行星。读某同学制作的太阳系模型(通电后太阳可发光)图,完成下列各题。7. 该模型模拟地球上生物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是A. 地热能 B. 重力势能C. 太阳辐射 D. 太阳活动8 该模型中有待改进之处有①太阳位置需要上移 ②行星数量需要增加③公转轨道未能显示 ④行星大小比例不当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下图是我国30°N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9. 下列四地中,太阳辐射总量差异最大的两地是( )A. A地与B地 B. A地与C地C. C地与D地 D. B地与C地10. 由图可知,下列四地最适宜建设太阳能发电站的地点是( )A. A地 B. B地C. C地 D. D地11. 造成C地比A地太阳辐射总量低的原因主要是( )①地形 ②河流 ③降水 ④纬度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下图是在山东沂蒙山区的费县、平邑县等地发现的裸露于山体中的化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2. 该化石所在地层形成于 ( )A 显生宙 B. 古生代 C. 中生代 D. 第四纪13. 当时山东沂蒙山区的地质环境是 ( )A. 山地丘陵 B. 高原盆地 C. 平原谷地 D. 温暖海洋读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14.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演变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生物进化促进了环境的演变 B. 环境的演变促使生物不断进化C. 生物大规模灭绝与环境的演变无关 D. 环境的演变可能导致生物大规模灭绝15. 动物由海洋向陆地发展的时期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太阳不像地球,它没有全球性的偶极磁场,不过通常太阳两极的磁性是不同的,并且在每个太阳活动周期中,大约当太阳活动达到峰值时,两极磁性会发生转换。这种转换并不会给地球带来显著的直接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16. 太阳活动会引起地球大气电离层扰动而导致( )A. 极夜现象 B. 降水增多 C. 耀斑 D. 无线电短波通信衰减或中断现象17. 下列现象的出现与地球磁力混乱相关的是( )A. 旱涝灾害频发 B. 候鸟迁徙迷途 C. 有线电视转播中断 D. 竹林开花死亡下图为“某道路红绿灯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太阳能是该红绿灯的主要能源,太阳巨大的能量来源于( )A. 核聚变反应 B. 核裂变反应C. 化学反应 D. 电能转化19. 有人注意到在一周白天中,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其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A. 海拔 B. 电网供电 C. 交通流量 D. 天气阴晴状况读“地壳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20. 图中的各层中,构成岩石圈的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21. 图中的各层中,在海底部显著变薄甚至缺失的是( )A. ①硅铝层 B. ②硅铝层 C. ①硅镁层 D. ②硅镁层下图是一款新型太阳能衣服。衣服用天然纤维制成,内纳有太阳能电池板,可以给很多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和GPS装置)充电。读图,回答下面小题。22. 我国下列地区中,太阳能衣服使用效率最高的是A. 四川盆地 B. 青藏高原 C. 东北平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23. 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活动B. 太阳辐射与地震、水旱灾害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C. 能够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循环、大气运动及生物循环D. 太阳辐射的电磁波对地球磁场影响明显,产生“磁暴”现象下图是摄影爱好者拍摄的“银河与极光交相呼应”的照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4. 该照片拍摄地点位于A. 扬州郊区 B. 青藏高原C. 赤道附近 D. 极地附近25. 为了取得最佳拍摄效果,拍摄者应提前查询的信息是A 太阳辐射强度 B. 太阳活动周期C. 夜晚最低气温 D. 八大行星位置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科学家利用各种办法寻找“地外文明”,在人类发射的宇宙探测器上,携带了“人类信息图”,介绍了人类与地球最基本的情况,还把各民族的经典音乐放在太空中不断播放,以引起其他天体上生物的共鸣;在地球上修建了大容量的电磁波接收装置,用来捕获来自“地外文明”的电磁波……2016年是利用科学寻找外星生命的第56年,下面两幅图是英国科学家霍金构想的外星人的样子。材料二设想在距离地球50万亿千米(5.29光年)的地方有一颗存在生命物质的行星。有一天,地球上某太空信息接收站收到了该行星发来的求救信号——“亲爱的外星朋友,你们好!我们是X星球上的居民,我们的星球将于10年后毁灭,因此我们打算移居外星球。贵星球可以接纳我们吗?”(1)如果宇宙探测器向霍金构想的外星人播放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你认为该如何说?(2)有人看到材料二中的信息后悲观地说:“我们不用给X星球上的居民发信号了。”他为什么这样说?(3)若X星球上真有地外文明,那么该星球应该具备什么条件?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无处不在,“低碳经济”悄然融入百姓生活,下图是某城市太阳能路灯街道景观。材料二:我国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1)仅从自然条件考虑,比较而言在兰州、贵阳、海口、昆明四个城市中推广太阳能路灯条件最差的是 。(2)兰州的纬度比广州高,但太阳年辐射总量比广州丰富,简要分析原因。(3)“蜀犬吠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四川盆地太阳能资源的状况,结合图示简要分析其太阳能资源状况形成的原因。(4)太阳能在生活中的应用,除了材料中提到的“太阳能路灯”之外,还有哪些?(至少列举两例)2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18年1月15日,英国《自然通讯》杂志在线发表了沈阳师范大学胡东宇教授、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研究员的研究团队的一项科研成果。他们发现了一个和鸟类亲缘关系很近的恐龙新属种—巨嵴彩虹龙。下图为巨嵴彩虹龙复原图。(1)恐龙生活在________代,这一时期被称为“________动物时代”。(2)简要说明恐龙生活的时期生物进化的表现。(3)在白垩纪,发生了________事件,恐龙也从地球上消失,成为________的标志。(4)恐龙是地球历史上体型最大的动物,有的恐龙为植食性动物,有的恐龙为肉食性动物,在6600万年前,恐龙突然灭绝。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科学家提出了很多猜想,代表性的有“陨星撞击说”“火山爆发说”“气候变化说”等。请从以上几种猜想中任选一种分析恐龙灭绝的原因。。29. 下图“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________波,B表示________波(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________面,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该面以上C代表________,该面以下E代表________。(3)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________,地震波B速度________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F面以上的E物质状态呈________态,以下的G物质状态呈________态。F表示________面。(4)G层表示________,H层表示________。地球的岩石圈包括地壳和__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西省大同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本卷命题范围, 由图示可知, 图中的出现,主要是因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西省大同市平城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问答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西省大同市平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