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2《归园田居(其一)》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2《归园田居(其一)》课件第1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2《归园田居(其一)》课件第2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2《归园田居(其一)》课件第3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2《归园田居(其一)》课件第4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2《归园田居(其一)》课件第5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2《归园田居(其一)》课件第6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2《归园田居(其一)》课件第7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2《归园田居(其一)》课件第8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7(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7.2* 归园田居(其一)教案配套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7(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7.2* 归园田居(其一)教案配套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误落尘网中”,“性本爱丘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晋人多放达,独渊明有忧勤语,有自托语,有知足语,有悲愤语,有乐天安命语。——沈德潜须信采菊东篱,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辛弃疾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鲁迅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梁启超
    活动任务二:知人论世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名潜,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非朝廷所赠,是私谥,他去世后由刘宋著名诗人颜延之所谥),东晋著名文学家。他是我国田园诗的鼻祖,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有《陶渊明集》。他的曾祖陶侃是东晋初名将,握强兵镇守长江中游,都督八州军事,封长沙郡公,声威煊赫一时。死后追赠大司马。祖父陶茂官至太守,父亲也曾做官。陶氏为东晋元勋之后,地位虽不如南下名族高贵,也是浔阳的大族。只是陶渊明这一支,因他年幼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便日渐败落。他从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就归隐。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四十一岁再出为彭泽令,八十三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诗人曾几度出仕做官、归隐,在官僚与隐士中徘徊。直到公元405年,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郡督邮来县巡察,县吏告诉他,应该穿戴得整整齐齐地去恭迎郡督邮。陶渊明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授印去职 。辞彭泽县令,是陶渊明一生前后两期的分界线。
    此前,他不断在官僚与隐士这两种社会角色中做选择,隐居时想出仕,出仕时要归隐,心情很矛盾。此后他坚定了隐居的决心,一直过着隐居躬耕的生活。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
    少无 适 俗韵,性本 爱 丘山。误落 尘网 中,一去 三十 年。羁鸟 恋 旧林,池鱼 思 故渊。开荒 南野 际,守拙 归 园田。方宅 十余 亩,草屋 八九 间。榆柳 荫 后檐,桃李 罗 堂前。暧暧 远人 村,依依 墟里 烟。狗吠 深巷 中,鸡鸣 桑树 颠。户庭 无 尘杂,虚室 有 余闲。久在 樊笼 里,复得 返 自然。
    诵读诗韵1.边诵边读,用“/”划分朗读节奏;用“  ”标出这首诗的韵脚,并说明这首诗押韵的特点。
    任务活动三: 诵读全文
    偶数句押韵,一韵到底(全押ɑn韵)。
    “归园田居”这个标题的题眼是那个字?
    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3、归向何处? 4、归去如何?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诗中还有哪些词语能表达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既然“性本爱丘山”,为何还要出仕?
    入仕做官,非本性使然,而是一次失误。
    诗句: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尘网”指官场;“误”错误的,写出了他进入官场是错误的,一个“误”字写出了诗人进入官场的悔恨之深。“三十年”实际上是“十三年”,诗人这里用夸大的数字说明了时间之长,痛苦之深。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把官场说成是尘网,写出了官场对他的束缚,表露出对官场的厌恶之情。
    诗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把自己说成是羁鸟、池鱼;旧林、故渊是指田园、家乡;“思”、“恋”写出了诗人想像鸟和鱼一样自由快乐,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淳朴宁静 朴素自然 清新恬淡 充满情趣
    方宅、草屋,榆柳、桃李 。
    (以动衬静,更显宁静、 和平 )
    白描:白描法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只用线条勾描,不着颜色,不加渲染地勾画出物体的特征。 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以简洁、质朴的语言,不加烘托,粗线条勾画景物轮廓的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绘景,往往能取得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总之,这八句话,捕捉住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事物,用白描手法简笔勾勒出优美的田园风光,由近到远,视听结合,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情景交融,描摹了诗人心中的桃园——朴拙自然、宁静中不失生机的乡村图景。而这一切又与诗人在官场上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里诗人用歌颂田园,无言地批判了官场的倾轧、争斗、混乱、险恶,表明了诗人追求恬淡生活和宁静和谐的心境。
    由此可见作者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样的?
    表现出一种辞官归隐、躬耕田园的喜悦、闲适和自由,表达自己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的独立与自由。
    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主要写诗人摆脱污浊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这种情绪,用一个词组来概括叫做“返璞归真”。第一是“真”,做人要真实正直不虚伪,具有人的本性;第二是“朴”,处世要朴实,不造作,不追求豪华富贵,而是自由自在潇洒之至。这是一种与污浊的官场生活相对立的生活方式,也是历代文人学士所追求的至高至真的境界。
    片段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国的文人里,又有谁能将心澄净到如此境界,以至于只剩下南山之菊?陶渊明选择了归隐之路。这一路走得潇洒,走得清明。然而,陶潜除了饮酒采菊之外,还做了些什么?这或许连他自己都无法回答。归隐之路为中国无数文人选择,但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自我完善式的道德导致了整体上的不道德。”或许是历史的机缘,促成了一座文学的丰碑。但历史的路若要向前延伸,凭千万个陶渊明能够走出吗?
    片段二:是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是那个“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雅人,是那个“戴月荷锄归”的农夫,对!是他,是这享誉文坛百千年的陶渊明。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田园。他忘却了官场的失意,忘却了仕途的不达,却记住了世人的愿望,写出了心中的圣地——桃花源。远离尘世,隐归田园,看花开花落。陶渊明生活很清逸,很自由,像蓝天中的白云,像大海中的鱼鳞,因为有菊,那颗渴望自由的心被官场的牢笼束缚太久了,难道没有什么寄托?选菊吧!清新淡雅,与世无争,不正像他不羁的性格吗?是陶诗将心寄托于菊,寻回了一方心灵的净土,也是陶诗让菊带上了品质高洁,与世无争的高姿态帽子流传至今。
    片段三: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陶渊明大约是很寂寞的,把他引为知己者应该已经很少。人们要关心收入、职称、住房,关心孩子的学习、就业、婚姻,关心上司的意图甚至神情,关心自己的仕途升迁……心被各种现实问题塞满的现代人,哪里有闲工夫如陶老夫子一样去观松赏菊,引酒赋诗呢?特别是在某些以所谓弘道济世、气干青云自诩的人的心中,这“中国第一大隐”官场失意便避世无为的态度更让他们不屑,比起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来,那不啻有霄壤之别。
    片段四:陶渊明是寂寞的,这寂寞就在一个真字,真性情,真言语,真行为。要做到这一个真字,还真需要一番勇气和智慧。在矢志不移和随波逐流之间,在现实利益和神圣价值发生冲突时,选择的天平最终将偏向哪一端?这是一个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的问题。“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人生是短暂的,人生需要旷达。现代人,守住内心的寂寞,别让心灵蒙尘,因为寂寞是一种美丽,寂寞使人诗意地安居!
    曹操横槊赋诗,发志士积极入世之慨;陶潜挂冠而去,抒隐士超脱出世之情。他们做出了各具魅力的生命选择。那么触动你的是志士之慨,还是隐士之情呢?读完这两首诗,你内心升腾起怎样的生命向往呢?拿起你的笔,写下对这两种生命选择的感悟。

    相关课件

    高中人教统编版7.2* 归园田居(其一)教案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7.2* 归园田居(其一)教案配套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归园田居,从何而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2* 归园田居(其一)课前预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2* 归园田居(其一)课前预习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归园田居,诵读感知,学习指导二,为何而归,归向何处,狗吠鸡鸣,归去如何,返璞归真,心灵碰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2* 归园田居(其一)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2* 归园田居(其一)教案配套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陶渊明,题眼“归”,明确“守拙归园田”,归向何处,归去如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