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4章振动和波光第2课时光的折射全反射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4章振动和波光第2课时光的折射全反射学案,共1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光的折射定律 折射率,全反射 光导纤维,光的色散现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光的折射定律 折射率
1.折射定律
(1)内容:如图所示,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eq \a\vs4\al(正)比。
(2)表达式:eq \f(sin θ1,sin θ2)=n。
(3)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折射率
(1)折射率是一个反映介质的光学性质的物理量。
(2)定义式:n=eq \f(sin θ1,sin θ2)。
(3)计算公式:n=eq \f(c,v),因为v1,解得i1>r1,所以折射光线向右偏折;根据折射定律有n=eq \f(sin i2,sin r2),r1=r2,解得i1=i2,所以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故选项C正确。
2.(2018·全国卷Ⅰ)如图,△ABC为一玻璃三棱镜的横截面,∠A=30°。一束红光垂直AB边射入,从AC边上的D点射出,其折射角为60°,则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为________。若改用蓝光沿同一路径入射,则光线在D点射出时的折射角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60°。`
解析: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在AC面由空气射入玻璃三棱镜,入射角为60°时,折射角为30°。
根据光的折射定律有n=eq \f(sin i,sin r)=eq \f(sin 60°,sin 30°)=eq \r(3)。
玻璃对蓝光的折射率比对红光的折射率大,沿同一路径入射时,r角仍为30°不变,对应的i角变大,因此折射角大于60°。
答案:eq \r(3) 大于
3.(2021年1月新高考8省联考·重庆卷)将自然光引入室内进行照明是一种新型的绿色能源技术。某科技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种接收太阳光的实验装置,如图2为过装置中心轴线的截面,上部的集光球是半径为R的某种均匀透明材料的半球体,下部为导光管,两部分的交界面是PQ。若只有PQ上方高度h=eq \f(\r(3),2)R范围内的光束平行于PQ射入后,能直接通过PQ面进入导光管(不考虑集光球内表面的反射),求该材料的折射率。
解析:由于不考虑集光球内表面的反射,所以最上面的一束光线的光路图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知
sin θ=eq \f(h,R)=eq \f(\r(3),2)
解得θ=60°
可知入射角θ1=θ=60°
折射角θ2=eq \f(θ,2)=30°
根据折射定律可知,材料的折射率n=eq \f(sin θ1,sin θ2)=eq \r(3)。
答案:eq \r(3)
4. (2018·全国卷Ⅲ)如图,某同学在一张水平放置的白纸上画了一个小标记“·”(图中O点),然后用横截面为等边三角形ABC的三棱镜压在这个标记上,小标记位于AC边上。D位于AB边上,过D点做AC边的垂线交AC于F。该同学在D点正上方向下顺着直线DF的方向观察,恰好可以看到小标记的像;过O点做AB边的垂线交直线DF于E;DE=2 cm,EF=1 cm。求三棱镜的折射率。(不考虑光线在三棱镜中的反射)
解析:如图所示,过D点作AB边的法线NN′,连接OD,则α、β分别为O点发出的光线在D点的入射角和折射角,根据折射定律有n=eq \f(\a\vs4\al(sin β),sin α)
由几何关系可知
β=60°
θ=30°
在△OEF中有OE=2EF=2 cm
所以△OED为等腰三角形,可得
α=30°
解得n=eq \r(3)。
答案:eq \r(3)
考点二 全反射
全反射现象的四点理解
1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是相对而言的。同一种介质,相对于其他不同的介质,可能是光密介质,也可能是光疏介质。
2如果光线从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则无论入射角多大,都不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3在光的反射和全反射现象中,均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光路均是可逆的。
4当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往往同时发生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但在全反射现象中,只发生反射,不发生折射。
[典例] (2021年1月新高考8省联考·河北卷)如图,一潜水员在距海岸A点45 m的B点竖直下潜,B点和灯塔之间停着一条长4 m的皮划艇。皮划艇右端距B点4 m,灯塔顶端的指示灯与皮划艇两端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eq \b\lc\(\rc\)(\a\vs4\al\c1(sin α=\f(4,5);sin β=\f(16,37))),水的折射率为eq \f(4,3),皮划艇高度可忽略。
(1)潜水员在水下看到水面上的所有景物都出现在一个倒立的圆锥里。若海岸上A点恰好处在倒立圆锥的边缘上,求潜水员下潜的深度;
(2)求潜水员竖直下潜过程中看不到灯塔指示灯的深度范围。
[解析] (1)设潜水员下潜深度为h,水的折射率为eq \f(4,3),海岸上A点恰好处在倒立圆锥的边缘上,
sin θ=eq \f(1,n)
得临界角正弦为
sin θ=eq \f(3,4)=eq \f(AB,\r(AB2+h2))
解得:h=15eq \r(7) m。
(2)潜水员竖直下潜过程中看不到灯塔指示灯时,灯塔指示灯的光恰好被皮划艇挡住。设入射角为α的光线的折射角为α′,入射角为β的折射角为β′,
则eq \f(sin α,sin α′)=eq \f(4,3),eq \f(sin β,sin β′)=eq \f(4,3)
根据几何关系可知sin α′=eq \f(4,\r(h12+42)),
sin β′=eq \f(4+4,\r(h22+4+42))
解得:h1=eq \f(16,3) m,h2=eq \f(70,3) m
故潜水员竖直下潜过程中看不到灯塔指示灯的深度范围eq \f(16,3) m~eq \f(70,3) m。
[答案] (1)15eq \r(7) m (2)eq \f(16,3) m~eq \f(70,3) m
[集训冲关]
1.(2021·山东新高考模拟)如图所示,由某种透明介质制成的长直细圆柱体置于真空中。某种单色光在介质中传输,经过多次全反射后从右端射出。若以全反射临界角传输的光线刚好从右端以张角2θ出射,则此介质的折射率为( )
A.eq \r(1+sin 2θ) B.eq \r(1+cs 2θ)
C.eq \r(1+cs2 θ) D.eq \r(1+sin2 θ)
解析:选D 设介质中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α,如图,则由全反射临界角与折射率的关系可知:sin α=eq \f(1,n)。由图,经多次全反射后从右端射出时,入射角和反射角满足关系:n=eq \f(sin θ,sin\b\lc\(\rc\)(\a\vs4\al\c1(\f(π,2)-α)))。联立两式可得n=eq \r(1+sin2θ)。
2.(2019·江苏高考)如图所示,某L形透明材料的折射率n=2。现沿AB方向切去一角,AB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为使水平方向的光线射到AB面时不会射入空气,求θ的最大值。
解析:光线不射入空气中,则在AB面发生全反射,有sin C=eq \f(1,n),且由几何关系得:C+θ=90°,得θ=60°。
答案:60°
3. (2019·全国卷Ⅲ)如图,直角三角形ABC为一棱镜的横截面,∠A=90°,∠B=30°。一束光线平行于底边BC射到AB边上并进入棱镜,然后垂直于AC边射出。
(1)求棱镜的折射率;
(2)保持AB边上的入射点不变,逐渐减小入射角,直到BC边上恰好有光线射出。求此时AB边上入射角的正弦。
解析: (1)光路图及相关量如图所示。
光束在AB边上折射,由折射定律得
eq \f(sin i,sin α)=n①
式中n是棱镜的折射率。由几何关系可知
α+β=60°②
由几何关系和反射定律得β=β′=∠B③
联立①②③式,并代入i=60°得
n=eq \r(3)。④
(2)设改变后的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α′,
由折射定律得eq \f(sin i′,sin α′)=n⑤
依题意,光束在BC边上的入射角为全反射的临界角θc,且sin θc=eq \f(1,n)⑥
由几何关系得θc=α′+30°⑦
由④⑤⑥⑦式得入射角的正弦为sin i′=eq \f(\r(3)-\r(2),2)。⑧
答案:(1)eq \r(3) (2)eq \f(\r(3)-\r(2),2)
4.(2020·全国卷Ⅲ)如图,一折射率为eq \r(3) 的材料制作的三棱镜,其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ABC,∠A=90°,∠B=30°。一束平行光平行于BC边从AB边射入棱镜,不计光线在棱镜内的多次反射,求AC边与BC边上有光出射区域的长度的比值。
解析:如图(a)所示,设从D点入射的光线经折射后恰好射向C点,光在AB边上的入射角为θ1,
折射角为θ2,由折射定律有
sin θ1=nsin θ2①
设从DB范围入射的光折射后在BC边上的入射角为θ′,由几何关系有
θ′=30°+θ2②
由①②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θ2=30°③
nsin θ′>1④
所以,从DB范围入射的光折射后在BC边上发生全反射,反射光线垂直射到AC边,AC边上全部有光射出。
设从AD范围入射的光折射后在AC边上的入射角为θ″,如图(b)所示。由几何关系有
θ″=90°-θ2⑤
由③⑤式和已知条件可知
nsin θ″>1⑥
即从AD范围入射的光折射后在AC边上发生全反射,反射光线垂直射到BC边上。设BC边上有光线射出的部分为CF,由几何关系得
CF=AC·sin 30°⑦
AC边与BC边有光出射区域的长度的比值为
eq \f(AC,CF)=2。⑧
答案:2
考点三 光的色散
各种色光的比较
[典例]某物理兴趣小组用实验探究光的色散规律,他们将半圆形玻璃砖放在竖直面内,在其左方竖直放置一个很大的光屏P,让一复色光束SA射向玻璃砖的圆心O后,有a和b两束单色光射向光屏P,如图所示。他们根据实验现象提出了以下四个猜想,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单色光a的波长小于单色光b的波长
B.在玻璃中单色光a的传播速度大于单色光b的传播速度
C.单色光a通过玻璃砖所需的时间大于单色光b通过玻璃砖所需的时间
D.在光束SA绕圆心O逆时针转动的过程中,在光屏P上最早消失的是a光
[解析] 由题图知,a光的偏折程度小于b光的,所以a光的折射率小于b光的折射率,则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故A错误;由v=eq \f(c,n)知,b光在玻璃砖中传播速度较小,时间较长,故B正确,C错误;由sin C=eq \f(1,n)知a光的临界角较大,b光的临界角较小,则当光束SA绕圆心O逆时针转动过程中,在光屏P上最早消失的是b光,D错误。
[答案] B
eq \a\vs4\al([易错提醒])
不同颜色的光,波长不同,频率不同;同种颜色的光在不同介质中折射率不同,传播速度和波长不同,但频率相同,说明光的颜色由频率决定。
[集训冲关]
1.(2021年1月新高考8省联考·湖北卷)(多选)如图所示,一束复色光经三棱镜后分开成a、b、c和d四种单色光,用这四种单色光分别照射金属钾板,其中c光恰好可从金属钾板上打出光电子;也可以用这四种单色光分别作为双缝干涉实验的光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光的频率最高
B.d光在棱镜中的折射率最小
C.a光产生的干涉条纹宽度最大
D.a光打出的光电子的遏止电压最大
解析:选BD 由光路图可知,a光通过三棱镜的偏折程度最大,则折射率最大,a光的频率最大,d光的折射率最小,则频率最低,选项A错误,B正确;因a光的频率最大,则波长最短,根据Δx=eq \f(l,d)λ可知,a光产生的干涉条纹宽度最小,选项C错误;因为c光恰好可从金属钾板上打出光电子,则a光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因a光的频率最大,则根据Uce=eq \f(1,2)mvm2=hν-W0,可知,a光打出的光电子的遏止电压最大,选项D正确。
2. (2021·南宁二中检测)(多选)如图所示,一束由两种单色光混合的复色光沿PO方向射向一上、下表面平行的厚玻璃平面镜的上表面,得到三束光Ⅰ、Ⅱ、Ⅲ。下列有关这三束光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光束Ⅰ仍为复色光,光束Ⅱ、Ⅲ为单色光
B.光束Ⅱ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光束Ⅲ小
C.增大α角且α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江苏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3章第1节光的折射全反射课时学案,文件包含核心素养人教版音乐七下13《春游》《春天来了》课件pptx、核心素养人教版音乐七下13《春游》《春天来了》教案doc、乐曲欣赏《春天来了》_128kmp3、歌曲伴奏《春游》_128kmp3、歌曲范唱《春游》_128kmp3、春游李叔同mp4、民乐合奏《春天来了》mp4等7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3章第1节光的折射全反射课时学案,共21页。
这是一份鲁科版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11章第1讲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课时学案,共1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光的折射定律,全反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