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6 千人糕9-部编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54402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6 千人糕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6 千人糕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你有什么收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科语文年级/册二年级(下)教材版本统编版课题名称第二单元 6《千人糕》教学目标能说说米糕要经过哪些劳动才能做成,知道一块小小的米糕来之不易。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 知识点本身内容复杂:米糕要经过哪些劳动才能做成的,这是一个复杂的、艰辛的社会劳作过程,这么庞大的劳动系统,这是孩子以往根本没有想过的,因此,理解一块小小的米糕的确来之不易有一定的难度。难点分析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小,空间思维想象力较弱,主要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学生很难理解普普通通的一块米糕为什么需要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做成的,体会一块小小的米糕来之不易,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方法 通过问题导入、讲授、多媒体课件、合作探究、感情读文等方法让学生理解千人糕是要经过哪些劳动才能做成的,感受制作米糕时的工序的复杂、人员的繁多、劳动的艰辛,知道一块小小的米糕来之不易。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一、 理解什么是千人糕?1、出示平常吃的米糕,如:蛋糕、发糕、桂花糕、绿豆糕来引入理解什么是千人糕。2、 提出问题:千人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能做成的?课文解读(难点突破)二、学习第6—11自然段,重点了解千人糕的制作过程。(一)、感受米的来之不易。1、默读课文第6-11自然段,思考:米糕是有哪些材料做成的?(孩子说:“是把大米磨成粉做的,还加了糖。”)2、了解大米生产所需的劳动。① 了解什么是农具?② 从标点符号入手:在第八自然段中,有个省略号,想一想:爸爸还有哪些话没有说出来。③ 出示“种植水稻”的图文资料,了解农民种植水稻要经过“犁田、播种、育苗、插秧、施肥、防虫、除草、灌溉、收割”等劳动过程。④ 出示《悯农》,感受粮食粒粒皆辛苦。(二)、了解熬糖所需的劳动。 1、出示甘蔗、甜菜、熬糖图,了解熬糖的劳动过程。2、从第二次出现的省略号入手,想一想:要做成糖,除了文中写的,还需要哪些人的劳动?(三)、 理解米糕做好了,到摆到人们的餐桌上又需要哪些人的劳动?就算米糕做好了,到摆到人们的餐桌上,还需要很多人的劳动,从关键词“就算、还得、又”突出这个劳动过程的不容易。(四)、 理解“千人糕”的寓意,升华情感。1、从句子中理解寓意。爸爸说:“你看,一块平平常常的米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孩子说:“爸爸,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2、从交流中升华情感:假如你是文中的孩子,现在吃着米糕,还会觉得它很平常吗?你想说什么呢?(五)、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六)、能借助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米糕要经过哪些劳动才能做成的。 拓展延伸(难点巩固)三、联系生活,体会其他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交流:生活中,我们穿的衣服、用的文具等,都经过了很多人的劳动,举个例子说一说。1、以一件衣服为例,借助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一件普通衣服的由来。2、情感升华。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物品也是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做成的,来之不易,我们要尊重、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小结四、你有什么收获?1、课文通过爸爸给孩子讲述“千人糕”的制作过程,告诉孩子,一块平平常常的米糕需要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做成,从而让孩子认识到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这些劳动成果来之不易,要尊重、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2、做一做。课后可以跟爸爸一起自己动手做一做米糕。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千人糕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阅读理解,制作切糕,总结与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6 千人糕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联系生活,导入新课,突破难点,写好生字,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课文26 千人糕教案设计,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