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点10 硫元素及其化合物-备战2023年高考化学考试易错题
展开易错点10 硫元素及其化合物
易错题【01】二氧化硫的性质
((1)SO2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将S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成红色,但不褪色。
(2)SO2使溶液褪色不一定表现漂白性:SO2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氯水、碘水褪色,体现其还原性。
(3)SO2通入BaCl2(或CaCl2)溶液,不产生白色沉淀:由于H2SO3的酸性比HCl弱,H2SO3不能与BaCl2(或CaCl2)反应,故不能产生白色沉淀。
易错题【02】浓硫酸的特性
(1)明确金属与浓硫酸的反应情况:加热时,浓硫酸能与大多数金属(Au、Pt除外)反应生成SO2。
(2)注意硫酸的浓度变化引起反应改变:①浓硫酸与活泼金属(如Mg、Zn等)反应,开始生成气体是SO2,最后可能反应生成H2;②加热时,浓硫酸与不活泼金属(如Cu)反应,开始时产生的气体是SO2,变为稀硫酸后,反应不再进行。
(3)浓硫酸在反应中可能体现酸性、强氧化性、脱水性等。
易错题【03】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同种元素相邻价态的粒子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S和H2S、S和SO2、SO2和浓硫酸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当硫元素的高价态粒子与低价态粒子反应时,一般生成中间价态,如2Na2S+Na2SO3+3H2SO4==3Na2SO4+3S↓+3H2O。
(1)-2价硫的化合物间的转化
(2)+4价硫的化合物间的转化
SO2→H2SO3→NaHSO3→Na2SO3―→BaSO3
(3)+6价硫的化合物间的转化
SO3―→H2SO4―→NaHSO4―→Na2SO4―→BaSO4
(4)氧化还原反应转化链
SOSO(BaSO3BaSO4)
典例分析
例1、探究Na2SO3固体的热分解产物。
资料:①4Na2SO3Na2S+3Na2SO4。
②Na2S能与S反应生成Na2Sx,Na2Sx与酸反应生成S和H2S。
③BaS易溶于水。
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无水Na2SO3固体得到黄色固体A,过程中未检测到气体生成。黄色固体A加水得到浊液,放置得无色溶液B。
(1)检验分解产物Na2S
取少量溶液B,向其中滴加CuSO4溶液,产生黑色沉淀,证实有S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检验分解产物Na2SO4
取少量溶液B,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盐酸,沉淀增多(经检验该沉淀含S),同时产生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由于沉淀增多对检验造成干扰,另取少量溶液B,加入足量盐酸,离心沉降(固液分离)后, (填操作和现象),可证实分解产物中含有SO42—。
(3)探究(2)中S的来源。
来源1:固体A中有未分解的Na2SO3,在酸性条件下与Na2S反应生成S。
来源2:溶液B中有Na2Sx,加酸反应生成S。
针对来源1进行如图实验:
①实验可证实来源1不成立。实验证据是 。
②不能用盐酸代替硫酸的原因是 。
③写出来源2产生S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实验证明Na2SO3固体热分解有Na2S、Na2SO4和S产生。运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分析产物中S产生的合理性: 。
【答案】(1) S2-+Cu2+=CuS↓ (2)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3)①向溶液2中加入KMnO4溶液,溶液仍呈紫色
②盐酸中Cl元素为-1价,是Cl元素的最低价,具有还原性,会与KMnO4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KMnO4溶液褪色,干扰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③ Sx2-+2H+=H2S↑+(x-1)S↓
(4)根据反应4Na2SO3Na2S+3Na2SO4可知,Na2SO3发生歧化反应,其中的S元素化合价即可升高也可降低,能从+4价降为-2价,也应该可以降到0价生成硫单质
【解析】(1)Na2S和CuSO4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硫化铜和硫酸钠,离子方程式为S2-+Cu2+=CuS↓。
(2)由题意可知,Na2S能与S反应生成Na2Sx,Na2Sx与酸反应生成S和H2S。取少量溶液B,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盐酸,沉淀增多(经检验该沉淀含S),同时产生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说明B溶液中含有Na2Sx,Na2Sx与酸反应生成S和H2S,由于沉淀增多对检验造成干扰。另取少量溶液B,加入足量盐酸,离心沉降(固液分离)后,除去生成的S单质,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可证实分解产物中含有SO42—。
(3)①实验可证实来源1不成立。根据分析,溶液2为H2SO3,向溶液2中加入少量KMnO4溶液,H2SO3具有还原性,酸性条件下KMnO4具有强氧化性,二者混合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KMnO4溶液要褪色,但实际上仍为紫色,说明溶液B中不含Na2SO3。
②不能用盐酸代替硫酸的原因是盐酸中Cl—具有还原性,会与KMnO4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KMnO4溶液褪色,干扰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③来源2认为溶液B中有Na2Sx,加酸反应生成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Sx2-+2H+=H2S↑+(x-1)S↓。
(4)根据已知资料:4Na2SO3Na2S+3Na2SO4,Na2SO3中S为+4价,Na2SO4中S为+6价,Na2S中硫为-2价。Na2SO3发生“歧化反应”,其中的S元素化合价即可升高也可降低,能从+4价降为-2价,也应该可以降到0价生成硫单质。
例2、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俗称保险粉,白色晶体,可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暴露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成亚硫酸氢钠或硫酸氢钠,75℃以上会分解。
(1)Na2S2O4的制取(实验装置如图):
在甲酸钠(HCOONa)的甲醇溶液中,边搅拌边滴加Na2CO3的甲醇溶液,同时通SO2,反应放热,保持温度为60~70℃,即可生成Na2S2O4,同时生成另一种气体。
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与普通分液漏斗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
②三颈烧瓶中生成Na2S2O4离子方程式为 。
③为了使反应充分进行,得到更多更纯的产品Na2S2O4,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
A.控制水浴温度不超过75℃
B.加快通SO2的速率
C.加快滴加Na2CO3的甲醇溶液的速率
D.充分搅拌,使反应物充分接触
E.用乙醇洗涤产品,减少因溶解导致的损失
F.在通入SO2前还应该通入一段时间N2,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2)Na2S2O4的性质:
取纯净的Na2S2O4晶体,隔绝空气加热,Na2S2O4固体完全分解得到固体产物Na2SO3、Na2S2O3和气体产物_____(填化学式)。请设计实验验证Na2S2O4固体完全分解后的固体产物中有Na2S2O3存在,完成下表中内容。(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稀硝酸、BaCl2溶液、KMnO4溶液)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①
②
(3)Na2S2O4应用
六价铬对人体有毒,Na2S2O4可以用于处理含铬废水,使含六价铬的离子浓度降低而达到排放标准,即含六价铬的离子浓度≤0.5mg·L-1。具体操作是在含六价铬()的酸性废水中先加入Na2S2O4,再加入过量的石灰水,生成的沉淀主要有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答案】(1)①恒压滴液漏斗 平衡气压,使液体能顺利滴下
②2HCOO-+4SO2+CO32—=2S2O42—+H2O+3CO2 ③ADEF
(2)SO2 ①取少量Na2S2O4完全分解后的固体产物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②若有淡黄色沉淀生成,则说明产物中有Na2S2O3存在
(3)Cr(OH)3、CaSO4
【解析】在甲酸钠(HCOONa)的甲醇溶液中,边搅拌边用恒压滴液漏斗滴加Na2CO3的甲醇溶液,由于产物Na2S2O3暴露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成NaHSO3或NaHSO4,在通入SO2前还应该通入一段时间N2,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75℃以上会分解,且反应放热,用水浴加热,保持温度为60~70℃,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可知二氧化硫将甲酸钠转化为二氧化碳,即可生成Na2S2O4和CO2,由于Na2S2O4微溶于乙醇,用乙醇洗涤产品,减少因溶解导致的损失,再进行尾气处理吸收CO2。
(1)①根据仪器的形状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恒压滴液漏斗,与普通分液漏斗相比,其优点是平衡气压,使液体能顺利滴下。
②三颈烧瓶中是甲酸钠溶液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Na2S2O4,根据硫元素的化合价从+4价降低到+3价,得到一个电子,碳元素的化合价从+2升高到+4价,失去两个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得到2SO2~ Na2S2O4,根据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离子方程式。
③由于Na2S2O4在75℃以上会分解,故控制水浴温度不超过75℃,可以提高产品的纯度,A错误;加快通SO2的速率,可以加快反应速率,由于反应放热,会使温度超过75℃,会使Na2S2O4分解而降低产率,B错误;加快滴加Na2CO3的甲醇溶液的速率,可以加快反应速率,由于反应放热,会使温度超过75℃,会使Na2S2O4分解而降低产率,C正确;充分搅拌,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可使反应充分进行,提高产率,D正确;由于Na2S2O4可溶于水,微溶于乙醇;用乙醇洗涤产品,减少因溶解导致的损失,E正确;由已知信息,Na2S2O3暴露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成亚硫酸氢钠或硫酸氢钠,在通入SO2前还应该通入一段时间N2,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F正确。
(2)Na2S2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固体完全分解得到固体产物Na2SO3中硫的化合价为+4价,是还原产物、Na2S2O3中硫的化合价为+2价,是氧化产物,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可知气体是二氧化硫;根据反应Na2S2O3+2HCl==2NaCl+S↓+SO2↑+H2O可知,取少量Na2S2O4完全分解后的固体产物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若有淡黄色沉淀生成,则说明产物中有Na2S2O3存在。
(3)在含六价铬()的酸性废水中先加入Na2S2O4,由于具有强氧化性,具有还原性,二者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为++6H+==2+2+
3H2O,再加入过量的石灰水,和,和会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的沉淀主要有Cr(OH)3、CaSO4。
例3、实验室利用SO2合成硫酰氯(SO2Cl2),并对H2SO3和HClO的酸性强弱进行探究。已知SO2Cl2的熔点为-54.1℃,沸点为69.1℃,在空气中遇水蒸气发生剧烈反应,并产生大量白雾,100℃以上分解生成SO2和Cl2.实验室合成SO2Cl2的原理:SO2(g)+Cl2(g)SO2Cl2(l) ΔH<0,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仪器已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装置A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
(2) 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 在冰水浴中制备SO2Cl2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 为了测定SO2Cl2产品纯度(杂质不参与反应),称取a g SO2Cl2产品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反应。用c mol·L-1 AgNO3溶液滴定反应后的溶液,滴几滴K2CrO4溶液做指示剂,当生成Ag2CrO4砖红色沉淀时,认为溶液中Cl-沉淀完全,此时消耗AgNO3溶液的体积为V mL。
①用棕色滴定管盛装AgNO3溶液,其原因是___________。
②该SO2Cl2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
(5)选用下面的装置探究酸性:H2SO3>HClO,其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能证明H2SO3的酸性强于HClO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
【答案】(1)P2O5(或无水CaCl2、硅胶等) (2)催化剂
(3)反应放热,且SO2Cl2沸点低,冰水浴有利于生成和收集SO2Cl2
(4)①AgNO3溶液见光易分解 ② %
(5)C→B→E→D→F 装置D中品红不褪色,装置F中产生白色沉淀
【解析】SO2Cl2遇水发生剧烈的水解反应,故二氧化硫与氯气在干燥环境中反应生成SO2Cl2,活性炭可能起催化剂作用,A中干燥剂干燥二氧化硫, SO2Cl2沸点低、易挥发,反应在冰水浴下进行。探究次氯酸和亚硫酸酸性强弱时,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不能利用二氧化硫与次氯酸钙直接反应判断亚硫酸与次氯酸的酸性强弱,先验证亚硫酸酸性比碳酸强,再结合碳酸酸性比HClO强进行判断。
(1) 装置A中的试剂用于干燥二氧化硫,故选用酸性或中性的固体干燥剂,可以是P2O5(或无水CaCl2、硅胶等)。
(3) 已知:SO2(g)+Cl2(g)SO2Cl2(l) ΔH<0,SO2Cl2的熔点为-54.1℃,沸点为69.1℃,100℃以上分解生成SO2和Cl2,故在冰水浴中制备SO2Cl2。
(4)①用棕色滴定管盛装AgNO3溶液,其原因是AgNO3溶液见光易分解。
②按质量守恒定律知,
,SO2Cl2产品的纯度 %。
(5)A装置制备二氧化硫,由于盐酸易挥发,制备的二氧化硫中混有HCl,用饱和的亚硫酸氢钠除去HCl,再通过碳酸氢钠溶液,可以验证亚硫酸酸性比碳酸强,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硫,用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碳中二氧化硫是否除尽,再通入漂白粉溶液中,则装置连接顺序为其连接顺序为:A→C→B→E→D→F。其中装置E的作用是除去SO2气体,D中品红不褪色,F中出现白色沉淀,能证明H2SO3的酸性强于HClO的实验现象为:装置D中品红不褪色,装置F中产生白色沉淀。
1.(2022·北京·和平街第一中学三模)硫酸盐(含、)气溶胶是的成分之一。近期科研人员提出了雾霾微颗粒中硫酸盐生成的转化机理,其主要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硫酸盐气溶胶呈酸性
B.该过程包含了硫氧键的断裂与形成
C.是生成硫酸盐的氧化剂
D.是一种含S、O、N元素的化合物
2.(2022·广东深圳·一模)部分含硫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及部分物质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明的是
A.a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
B.工业上由b制备e的路线:bcd
C.c造成的酸雨雨水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pH会增大
D.f、g正盐的阴离子可以在碱性溶液中共存
3.(2022·江苏镇江·高三开学考试)下图为实验室制备并验证其氧化性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中控制甲装置滴加硫酸溶液的量,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用装置甲产生气体
B.装置乙中应通入过量的
C.装置丙中溶液颜色发生变化,体现了具有氧化性
D.用装置丁吸收尾气
4.(2022·江苏·高考真题)实验室制取少量水溶液并探究其酸性,下列实验装置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气体 B.用装置乙制取水溶液
C.用装置丙吸收尾气中的 D.用干燥pH试纸检验水溶液的酸性
5.(2022·广东·高考真题)若将铜丝插入热浓硫酸中进行如图(a~d均为浸有相应试液的棉花)所示的探究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与浓硫酸反应,只体现的酸性
B.a处变红,说明是酸性氧化物
C.b或c处褪色,均说明具有漂白性
D.试管底部出现白色固体,说明反应中无生成
6.(2022·浙江·高考真题)亚硝酸钠俗称“工业盐”,其外观、口感与食盐相似,人若误服会中毒。现将适量某样品(成分为亚硝酸钠或氯化钠)溶于水配成溶液,分别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实验。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先加入少量溶液,再加溶液和足量稀硝酸,振荡
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样品为亚硝酸钠
B
加到少量溶液中,再加硫酸酸化,振荡
若溶液褪色,则样品为亚硝酸钠
C
先加到少量溶液中,再加入稀盐酸酸化,振荡
若溶液变黄色,则样品为亚硝酸钠
D
先加入少量溶液,再加入溶液和稀硝酸,振荡
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样品为亚硝酸钠
7.(2022·山东青岛·模拟预测)以含钴废渣(主要成分CoO、Co2O3,还含有Al2O3、ZnO等杂质)为原料制备Co2O3的一种实验流程如下:
下列与流程相关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备“酸浸”所需的SO2
B.用装置乙配制“酸浸”所需的1mol·L-1H2SO4溶液
C.用装置丙过滤“沉钴”所得悬浊液
D.用装置丁灼烧CoCO3固体制Co2O3
8.(2022·广东广州·模拟预测)实验室中利用洁净的铜片和浓硫酸进行如下实验,经检测所得固体中含有和白色物质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溶液显无色 B.NO和Y均为还原产物
C.浓硫酸在反应中表现出氧化性和酸性 D.NO与Y的物质的量之和可能为2mol
9.(2022·山西晋城·二模)探究浓硫酸和SO2性质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下列现象预测与解释或结论存在错误的是
选项
仪器
现象预测
解释或结论
A
试管1
冷却后,把液体倒入水中,溶液为蓝色
铜被氧化,转化为Cu2+
B
试管2
紫红色溶液由深变浅,直至褪色
SO2具有还原性
C
试管3
注入稀硫酸后,出现黄色浑浊
SO2具有氧化性
D
锥形瓶
溶液红色变浅
NaOH溶液完全转化为NaHSO3溶液
10.(2022·江西·临川一中模拟预测)一种由前20号主族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总和为44,Y、Z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化合物具有氧化性
B.ZY2因其具有强还原性而使品红褪色
C.简单离子半径:Z>W
D.WX与X2Y反应能生成X2
11.(2022·江苏泰州·模拟预测)某化学兴趣小组以含钴废渣(主要成分CoO、Co2O3,还含有Al2O3、ZnO等杂质)为原料制备Co2O3的一种实验流程如下。下列与流程相关的原理、装置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酸浸”中的SO2作还原剂,用装置甲制取
B.“酸浸”所需的250 mL 1.0 mol·L-1 H2SO4溶液用装置乙配制
C.“萃取”的目的是除去Zn2+,用装置丙,振荡时分液漏斗下端应向下倾斜
D.“沉钴”时向萃取液中缓慢滴加沉淀剂,用装置丁过滤所得悬浊液
12.(2022·北京·北大附中三模)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证明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了SO2
将铜单质与浓硫酸在试管中加热,产生的气体通入石蕊溶液,观察石蕊是否变红
B
检验浓硫酸催化纤维素水解的产物含有还原性糖
向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新制Cu(OH)2浊液,加热,观察是否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C
检验Na2SO3是否变质
向Na2SO3溶液中加入Ba(NO3)2和稀硝酸,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D
证明1—溴丁烷发生了消去反应
将1—溴丁烷与NaOH醇溶液共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观察溴水是否褪色
13.(2022·广东广州·模拟预测)某化学实验小组探究与溶液的反应。
实验一: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备,并将足量通入溶液中,溶液迅速变为血红色;停止通入气体,将血红色溶液密闭放置5小时后,溶液变为浅绿色。
(1)制备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__。
(3)某同学取适量酸性于试管中,滴入几滴血红色溶液,溶液的紫色褪去,据此推断血红色溶液中含有,此结论___________(填“正确”、“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
实验二:探究血红色溶液产生的原因
实验过程如下表:
实验序号
假设
实验内容
结论
①
取上述血红色溶液,滴入溶液,溶液又变为黄色
假设不成立
②
和增大
在溶液中,滴入溶液,溶液呈血红色,再逐渐滴入溶液,出现_____________现象
假设不成立
③
或增大
在溶液中加入溶液,立即变为血红色
假设成立
(4)实验①中,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实脸②中现象是___________。
(5)为了进一步探究血红色物质产生的主要原因,又进行了以下实验:在的溶液中,加入浓度相同的溶液,溶液并混合均匀,改变、的值并维持进行多组实验,测得混合溶液的吸光度与出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吸光度越大,溶液颜色越深)。
①维持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②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14.(2022·北京·高考真题)煤中硫的存在形态分为有机硫和无机硫(、硫化物及微量单质硫等)。库仑滴定法是常用的快捷检测煤中全硫含量的方法。其主要过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在催化剂作用下,煤在管式炉中燃烧,出口气体主要含。
(1)煤样需研磨成细小粉末,其目的是___________。
(2)高温下,煤中完全转化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通过干燥装置后,待测气体进入库仑测硫仪进行测定。
已知:库仑测硫仪中电解原理示意图如下。检测前,电解质溶液中保持定值时,电解池不工作。待测气体进入电解池后,溶解并将还原,测硫仪便立即自动进行电解到又回到原定值,测定结束,通过测定电解消耗的电量可以求得煤中含硫量。
①在电解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测硫仪工作时电解池的阳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4)煤样为,电解消耗的电量为x库仑,煤样中硫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已知:电解中转移电子所消耗的电量为96500库仑。
(5)条件控制和误差分析。
①测定过程中,需控制电解质溶液,当时,非电解生成的使得测得的全硫含量偏小,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测定过程中,管式炉内壁上有残留,测得全硫量结果为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15.(2022·全国·高考真题)硫化钠可广泛用于染料、医药行业。工业生产的硫化钠粗品中常含有一定量的煤灰及重金属硫化物等杂质。硫化钠易溶于热乙醇,重金属硫化物难溶于乙醇。实验室中常用95%乙醇重结晶纯化硫化钠粗品。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常用芒硝()和煤粉在高温下生产硫化钠,同时生成C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溶解回流装置如图所示,回流前无需加入沸石,其原因是_______。回流时,烧瓶内气雾上升高度不宜超过冷凝管高度的1/3.若气雾上升过高,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
(3)回流时间不宜过长,原因是_______。回流结束后,需进行的操作有①停止加热 ②关闭冷凝水 ③移去水浴,正确的顺序为_______(填标号)。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①③②
(4)该实验热过滤操作时,用锥形瓶而不能用烧杯接收滤液,其原因是_______。过滤除去的杂质为_______。若滤纸上析出大量晶体,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5)滤液冷却、结晶、过滤,晶体用少量_______洗涤,干燥,得到。
16.(2022·湖南·高考真题)某实验小组以溶液为原料制备,并用重量法测定产品中的含量。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可选用试剂:晶体、溶液、浓、稀、溶液、蒸馏水
步骤1.的制备
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溶液,经一系列步骤获得产品。
步骤2,产品中的含量测定
①称取产品,用水溶解,酸化,加热至近沸;
②在不断搅拌下,向①所得溶液逐滴加入热的溶液,
③沉淀完全后,水浴40分钟,经过滤、洗涤、烘干等步骤,称量白色固体,质量为。
回答下列问题:
(1)Ⅰ是制取_______气体的装置,在试剂a过量并微热时,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Ⅰ中b仪器的作用是_______;Ⅲ中的试剂应选用_______;
(3)在沉淀过程中,某同学在加入一定量热的溶液后,认为沉淀已经完全,判断沉淀已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
(4)沉淀过程中需加入过量的溶液,原因是_______;
(5)在过滤操作中,下列仪器不需要用到的是_______(填名称);
(6)产品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1.D【详解】A.硫酸盐(含、)气溶胶含有,结合雾霾微颗粒中硫酸盐生成的转化机理中有水参与,表明可在水中电离,所以硫酸盐气溶胶呈酸性,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通过水桥进行电子转移,而电子转移促进了中S-O键的解离,进而形成,最后转化为,结合反应机理示意图,可以判断出形成了S-O键,所以该过程包含了硫氧键的断裂与形成,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依据雾霾微颗粒中硫酸盐生成的转化机理可知,反应中转化为,转化为,N元素化合价下降了,作为生成硫酸盐的氧化剂,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结合反应机理示意图可知,是与一分子的反应得到,为带有一个负电荷的微粒,D错误,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为D。
2.C【详解】a为硫的氢化物,S元素化合价为-2价,则a为H2S,b为单质,则b为硫,c为氧化物,其硫元素化合价为+4价,则c为二氧化硫,d为氧化物,其硫元素化合价为+6价,则d为三氧化硫,e为酸,硫元素化合价为+6价,则e为硫酸,f为盐,硫元素化合价为+4价,则f为亚硫酸盐,g为盐,硫元素化合价为-2价,则为硫化物。
A.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A正确;
B.工业上由硫黄制备硫酸的路线为硫黄,B正确;
C.溶于水生成,会被空气氧化生成硫酸,pH降低,C错误;
D.与在碱性溶液中不发生反应,D正确;
故答案选C。
3.B【详解】由实验装置图可知,装置甲中亚硫酸钠与70%硫酸溶液反应制备二氧化硫气体,装置乙中二氧化硫与氯酸钠、稀硫酸混合溶液反应制备二氧化氯气体,为防止具有还原性的二氧化硫与二氧化氯反应,干扰二氧化氯与碘化钾溶液的反应,通入的二氧化硫必需适量,不能过量,装置丙中盛有的碘化钾溶液与二氧化氯气体反应生成单质碘,溶液变蓝色用于验证二氧化氯的氧化性,装置丁中盛有的氢氧化钠溶液用于吸收二氧化氯,防止污染空气。
A.由分析可知,装置甲为二氧化硫的制备装置,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装置乙中二氧化硫与氯酸钠、稀硫酸混合溶液反应制备二氧化氯气体,为防止具有还原性的二氧化硫与二氧化氯反应,干扰二氧化氯与碘化钾溶液的反应,通入的二氧化硫必需适量,不能过量,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装置丙中盛有的碘化钾溶液与二氧化氯气体反应生成单质碘,溶液变蓝色用于验证二氧化氯的氧化性,故C正确;
D.由分析可知,装置丁中盛有的氢氧化钠溶液用于吸收二氧化氯,防止污染空气,故D正确;
故选B。
4.C【详解】A.60%硫酸和NaHSO3(s)可发生反应:H2SO4+2NaHSO3=Na2SO4+2SO2↑+2H2O,因此装置甲可以制取气体,A正确;
B.气体通入液体时“长进短处”,装置乙可以制取水溶液,B正确;
C.SO2不会与饱和NaHSO3溶液发生反应,因此装置丙不能吸收尾气中的,C错误;
D.水溶液显酸性,可用干燥的pH试纸检验其酸性,D正确;
答案选C。
5.B【详解】A.铜和浓硫酸反应过程中,生成CuSO4体现出浓硫酸的酸性,生成SO2体现出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故A错误;
B.a处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其原因是SO2溶于水生成了酸,可说明SO2是酸性氧化物,故B正确;
C.b处品红溶液褪色,其原因是SO2具有漂白性,而c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其原因是SO2和KMn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O2体现出还原性,故C错误;
D.实验过程中试管底部出现白色固体,根据元素守恒可知,其成分为无水CuSO4,而非蓝色的CuSO4·5H2O,其原因是浓硫酸体现出吸水性,将反应生成的H2O吸收,故D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的是B项。
6.C【详解】A.样品若为NaCl,依然会出现白色沉淀,A错误;
B.氯化钠电离出的氯离子也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而使其褪色,B错误;
C.亚硝酸有氧化性,可以把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溶液变为黄色,C正确;
D.稀硝酸可以把亚硫酸根离子氧化为硫酸根离子,再加入氯化钡可以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D错误;
故选C。
7.C【详解】由流程可知,加入硫酸酸浸并通入二氧化硫,可发生Co2O3+SO2+H2SO4=2CoSO4+H2O,同时生成硫酸铝、硫酸锌等,调节溶液的pH,可生成氢氧化铝沉淀而除去铝离子,然后再除去锌离子,再加入碳酸钠沉钴,可生成CoCO3固体,最后灼烧生成Co2O3,以此分析解答。
A.浓硫酸与铜反应需要加热,无法反应制取SO2,故A不符合题意;
B.胶头滴管使用时应悬于容量瓶上方,不能伸入容量瓶内,会污染试剂,故B不符合题意;
C.用装置丙可以过滤“沉钴”所得悬浊液,且装置中操作符合题意,故C符合题意;
D.灼烧CoCO3固体应用坩埚,不能在烧饼中直接灼烧固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8.C【详解】由图知,铜与足量浓硫酸反应生成Cu2S和白色物质X,无气体生成,生成Cu2S时铜元素从0价升高到+1价、硫元素从+6价降低到-2价,则按得失电子数守恒、必定存在其他产物(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按元素质量守恒只能为CuSO4,则白色物质X为CuSO4,配平得到该反应方程式为:5Cu+4H2SO4(浓)3CuSO4+Cu2S+4H2O,据此回答。
A.据分析,白色物质X为CuSO4,溶液为蓝色,故A错误;
B.Cu2S和白色物质CuSO4加稀硫酸和稀硝酸时溶解,存在反应:3Cu2S+16H++4NO=6Cu2++3S↓+4NO↑+8H2O,Y为S单质,则NO为还原产物、Y为氧化产物,故B错误;
C.由5Cu+4H2SO4(浓)3CuSO4+Cu2S+4H2O可知,硫元素从+6价降低到-2价时表现氧化性,有硫酸铜生成表现出酸性,故C正确;
D.由5Cu+4H2SO4(浓)3CuSO4+Cu2S+4H2O知,3molCu生成0.6molCu2S,0.6molCu2S发生反应3Cu2S+16H++4NO=6Cu2++3S↓+4NO↑+8H2O得到0.8mol NO与0.6mol S,NO与S物质的量之和为1.4mol,故D错误;
故选C。
9.D【详解】实验中浓硫酸和铜丝反应生成二氧化硫,酸性高锰酸钾可检验二氧化硫的还原性,稀硫酸和ZnS生成H2S,H2S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单质S,体现了SO2的氧化性,最后过量的SO2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钠,溶液显酸性。
A.冷却后将液体倒入水中,溶液为蓝色,说明Cu被浓硫酸氧化,生成了硫酸铜溶液,A正确;
B.酸性高锰酸钾可氧化二氧化硫,紫红色溶液由深变浅,直至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B正确;
C.加入稀硫酸后,稀硫酸与ZnS反应生成H2S,H2S和SO2反应生成单质S,出现黄色浑浊,体现了SO2的氧化性,C正确;
D.NaHSO3溶液是酸性的,酚酞溶液应该褪色而不是颜色变浅,D错误;
故答案选D。
10.B【详解】由图分析可知,X为H元素,Y为O元素,Z为S元素,W为K元素,据此答题。
A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HSO4,硫原子的化合价为+6价,最高价只能降低则具有氧化性,A项正确;
B.SO2具有漂白性,其漂白原理为SO2能与有色物质如品红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后恢复原来的颜色,B项错误;
C.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C项正确;
D.KH能与H2O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氢气,化学方程式为,D项正确;
答案选B。
11.D【详解】由流程图可知:加入硫酸酸浸并通入二氧化硫,可发生Co2O3+SO2+H2SO4=2CoSO4+H2O,同时生成硫酸铝、硫酸锌等,调节溶液的pH,可生成氢氧化铝沉淀而除去铝离子,然后再除去锌离子,再加入碳酸钠沉钴,可生成CoCO3固体,最后灼烧生成Co2O3,据此解答。
A.Cu与浓硫酸反应需要加热,图甲不能制取得到SO2气体,A错误;
B.定容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容量瓶中,B错误;
C.萃取振荡时,分液漏斗下口应倾斜向上,由流程图可知:除铝时把铝离子除去了,萃取的目的则是除去Zn2+ ,C错误;
D.沉钴时应缓慢滴加碳酸钠溶液,生成CoCO3沉淀,图中过滤可分离出CoCO3固体,操作合理,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12.D【详解】A.不宜用石蕊溶液检验SO2,因为SO2在溶液中易被氧化生成H2SO4,H2SO4也会使石蕊溶液变红;应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到品红溶液中,若品红溶液褪色后受热又恢复红色,则说明该反应产生了SO2,A错误;
B.使用新制Cu(OH)2浊液检验还原性糖时,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故浓硫酸催化纤维素水解后,应先加入NaOH溶液至溶液呈碱性,再加入新制Cu(OH)2浊液,加热,观察是否有砖红色沉淀生成,B错误;
C.向Na2SO3溶液中加入Ba(NO3)2和稀硝酸,会被氧化为,会产生BaSO4白色沉淀,则不能说明Na2SO3是否变质,C错误;
D.将1-溴丁烷与NaOH醇溶液共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到溴水中,若溴水褪色,由于醇溶剂与溴水不反应,说明将1-溴丁烷与NaOH醇溶液共热产生了丁烯,即1-溴丁烷发生了消去反应,D正确;
故选D。
13.(1)Na2SO3+H2SO4=Na2SO4+SO2↑+H2O
(2)球形干燥管
(3) 不正确 溶液中的、、、、都能使高锰酸钾褪色
(4) 变黄
(5) 使的浓度保特不变 主要和形成络合物使溶液变成血红色
【解析】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在溶液中部分电离,亚硫酸溶液中存在的分子有亚硫酸、二氧化硫,存在的离子有氢离子、亚硫酸氢根、亚硫酸根,实验一用亚硫酸钠固体和70%的硫酸溶液反应制备二氧化硫气体,将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铁溶液中探究溶液颜色的变化,实验二探究溶液中的微粒对溶液产生血红色的影响。
(1)由实验装置图可知,制备二氧化硫的反应为亚硫酸钠固体和70%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硫气体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H2SO4=Na2SO4+SO2↑+H2O,故答案为:Na2SO3+H2SO4=Na2SO4+SO2↑+H2O;
(2)由实验装置图可知,仪器a的为球形干燥管,故答案为:球形干燥管;
(3)血红色溶液中含有的氯离子和可能存在的二氧化硫、亚硫酸、亚硫酸氢根、亚硫酸根也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使溶液褪色,则将溶液滴入适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的紫色褪去不能说明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故答案为:不正确;溶液中的,、、都能使高锰酸钾褪色;
(4)由假设可知,实验①探究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对血红色产生的影响,由变量唯一化原则可知,向血红色溶液中滴入的酸Y为盐酸;实验②探究二氧化硫和亚硫酸浓度对血红色产生的影响,由实验结论可知,加入的盐酸与亚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和亚硫酸对实验无影响,则反应的实验现象应与实验①相同,溶液又变为黄色,故答案为:HCl;变黄;
(5)①由变量唯一化原则可知,探究亚硫酸氢根或亚硫酸根浓度对血红色产生的影响时,应保持溶液总体积不变达到溶液中铁离子浓度不变的目的,故答案为:使的浓度保特不变;
②由图可知,混合溶液中亚硫酸氢根离子的体积分数越大,吸光度越小说明产生血红色的原因是铁离子和亚硫酸根离子形成络合物使溶液变成血红色,故答案为:主要和形成络合物使溶液变成血红色。
14.(1)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反应更加充分
(2)2CaSO42CaO+2SO2↑+O2↑
(3) SO2+I+H2O=3I—+SO+4H+ 3I——2e—=I
(4)
(5) I2+I—=I 偏小
【解析】(1)煤样研磨成细小粉末后固体表面积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反应更加充分,故答案为: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反应更加充分;
(2)由题意可知,在催化剂作用下,硫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SO42CaO+2SO2↑+O2↑,故答案为:2CaSO42CaO+2SO2↑+O2↑;
(3)①由题意可知,二氧化硫在电解池中与溶液中I反应生成碘离子、硫酸根离子和氢离子,离子方程式为SO2+I+H2O=3I—+SO+4H+,故答案为:SO2+I+H2O=3I—+SO+4H+;
②由题意可知,测硫仪工作时电解池工作时,碘离子在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碘三离子,电极反应式为3I——2e—=I,故答案为:3I——2e—=I;
(4)由题意可得如下关系:S—SO2—I—2e—,电解消耗的电量为x库仑,则煤样中硫的质量分数为×100%=,故答案为:;
(5)①当pH<1时,非电解生成的碘三离子使得测得的全硫含量偏小说明碘离子与电解生成的碘反应生成碘三离子,导致消耗二氧化硫的量偏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2+I—=I,故答案为:I2+I—=I;
②测定过程中,管式炉内壁上有三氧化硫残留说明硫元素没有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硫,会使二氧化硫与碘三离子反应生成的碘离子偏小,电解时转移电子数目偏小,导致测得全硫量结果偏低,故答案为:偏小。
15.(1)Na2SO4·10H2O+4CNa2S+4CO↑+10H2O
(2) 硫化钠粗品中常含有一定量的煤灰及重金属硫化物等杂质,这些杂质可以直接作沸石 降低温度
(3) 乙醇与水形成共沸化合物,影响后面硫化钠结晶水合物的形成
D
(4) 防止滤液冷却 重金属硫化物 温度逐渐恢复至室温
(5)95%乙醇溶液
【解析】本实验的实验目的为制备硫化钠并用95%乙醇重结晶纯化硫化钠粗品,工业上常用芒硝()和煤粉在高温下生产硫化钠,反应原理为:Na2SO4·10H2O+4CNa2S+4CO↑+10H2O,结合硫化钠的性质解答问题。
(1)工业上常用芒硝()和煤粉在高温下生产硫化钠,同时生产CO,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4·10H2O+4CNa2S+4CO↑+10H2O;
(2)由题干信息,生产的硫化钠粗品中常含有一定量的煤灰及重金属硫化物等杂质,这些杂质可以直接作沸石,因此回流前无需加入沸石,若气流上升过高,可直接降低降低温度,使气压降低;
(3)若回流时间过长,乙醇与水形成共沸化合物,影响后面硫化钠结晶水合物的形成;回流结束后,先停止加热,再移去水浴后再关闭冷凝水,故正确的顺序为①③②,答案选D。
(4)硫化钠易溶于热乙醇,使用锥形瓶可有效防止滤液冷却,重金属硫化物难溶于乙醇,故过滤除去的杂质为重金属硫化物,由于硫化钠易溶于热乙醇,过滤后温度逐渐恢复至室温,滤纸上便会析出大量晶体;
(5)乙醇与水互溶,硫化钠易溶于热乙醇,因此将滤液冷却、结晶、过滤后,晶体可用少量95%乙醇溶液洗涤,再干燥,即可得到。
16.(1) HCl H2SO4(浓)+NaClNaHSO4+HCl↑
(2) 防止倒吸 CuSO4溶液
(3)静置,取上层清液于一洁净试管中,继续滴加硫酸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则已沉淀完全
(4)使钡离子沉淀完全
(5)锥形瓶
(6)97.6%
【解析】装置I中浓硫酸和氯化钠共热制备HCl,装置II中氯化氢与BaS溶液反应制备BaCl2·2H2O,装置III中硫酸铜溶液用于吸收生成的H2S,防止污染空气。
(1)由分析可知,装置I为浓硫酸和氯化钠共热制取HCl气体的装置,在浓硫酸过量并微热时,浓硫酸与氯化钠反应生成硫酸氢钠和氯化氢,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浓)+NaClNaHSO4+HCl↑。
(2)氯化氢极易溶于水,装置II中b仪器的作用是:防止倒吸;装置II中氯化氢与BaS溶液反应生成H2S,H2S有毒,对环境有污染,装置III中盛放CuSO4溶液,用于吸收H2S。
(3)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因此判断沉淀已完全的方法是静置,取上层清液于一洁净试管中,继续滴加硫酸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则已沉淀完全。
(4)为了使钡离子沉淀完全,沉淀过程中需加入过量的硫酸溶液。
(5)过滤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烧杯、漏斗、玻璃棒,用不到锥形瓶。
(6)由题意可知,硫酸钡的物质的量为:=0.002mol,依据钡原子守恒,产品中BaCl2·2H2O的物质的量为0.002mol,质量为0.002mol244g/mol=0.488g,质量分数为:100%=97.6%。
10 硫元素及其化合物——【冲刺2023】高考化学考试易错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10 硫元素及其化合物——【冲刺2023】高考化学考试易错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易错点10硫元素及其化合物冲刺2023高考化学考试易错题解析版docx、易错点10硫元素及其化合物冲刺2023高考化学考试易错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易错点12 硅元素及其化合物-备战2023年高考化学考试易错题: 这是一份易错点12 硅元素及其化合物-备战2023年高考化学考试易错题,共22页。
易错点11 氮元素及其化合物-备战2023年高考化学考试易错题: 这是一份易错点11 氮元素及其化合物-备战2023年高考化学考试易错题,共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