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课时作业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课时作业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课时作业含答案,文件包含第二课时氧化剂和还原剂docx、第二课时离子反应docx、第一课时氧化还原反应docx、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类docx、第二课时物质的转化docx、第一课时电解质的电离docx等6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4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一课时 物质的分类课时作业巩固选题表考查点合格考等级考物质的组成和分类1,26,7,11分散系和胶体3,48,10综合应用59合格考题组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A.元素的存在形态只有两种:化合态和游离态B.我们平时生活中出现的“加碘食盐”“增铁酱油”等商品,这里的碘、铁应理解为元素C.同一元素,呈化合态时其化合价一定比游离态时高D.屠呦呦因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分子式为C15H22O5)获得诺贝尔奖,青蒿素属于有机物解析:同一元素,呈化合态时其化合价不一定比游离态时高,如HCl中Cl为-1价,比游离态时低。2.科研团队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N4属于一种新型化合物B.N4转化为N2属于物理变化C.N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D.N4与N2互为同素异形体解析:N4是一种单质,与N2互为同素异形体,两者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N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6。3.下列按溶液、浊液、胶体的顺序排列的是( B )A.食盐水、牛奶、豆浆B.碘酒、泥水、血液C.白糖水、食盐水、茶叶水D.Ca(OH)2悬浊液、澄清石灰水、石灰浆解析:A项,牛奶属于胶体;C项,食盐水属于溶液,茶叶水是溶液;D项,Ca(OH)2悬浊液、石灰浆属于浊液,澄清石灰水属于溶液。4. 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D )A.都呈黄色、透明B.分散质微粒相同C.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都较稳定,密封静置不会产生沉淀解析:FeCl3溶液呈黄色,分散质是FeCl3,Fe(OH)3胶体呈红褐色,分散质是Fe(OH)3胶粒;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和胶体都是比较稳定的分散系,密封静置也不会产生沉淀;故选D。5.物质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1)如图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名称是 。 (2)人体胃液中含有胃酸(0.2%~0.4%的盐酸),起杀菌、帮助消化等作用,但胃酸的量不能过多或过少,它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当胃酸过多时就会出现“吐酸水”“烧心”“胃部隐隐作痛”等症状。目前市场上的抗酸药主要有:①吸收性抗酸药,如NaHCO3等;②非吸收性抗酸药,如CaCO3、MgO等。物质类别酸碱盐氧化物氢化物化学式 ①将上述所举抗酸药填入上表对应类别。②写出CaCO3与胃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化学方程式: ,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 。 答案:(1)树状分类法(2)①物质类别酸碱盐氧化物氢化物化学式 NaHCO3、CaCO3MgO ②CaCO3+2HClCaCl2+H2O+CO2↑ (3)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溶液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 nm等级考题组6.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SO2、C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B.烧碱、纯净矿泉水、盐酸都是混合物C.胆矾、冰水混合物、四氧化三铁都是纯净物D.CH3COOH、Cu2(OH)2CO3、Na2CO3分别属于酸、碱、盐解析:SO2、CO2为酸性氧化物,CO为不成盐氧化物,故A错误;矿泉水是含有多种矿物质的饮用水,盐酸是HCl的水溶液,因此纯净矿泉水、盐酸都是混合物,烧碱为NaOH,是纯净物,故B错误;胆矾、冰水混合物、四氧化三铁都是纯净物,故C正确;所有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属于碱,Cu2(OH)2CO3含有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属于碱式盐,故D错误。7.下列各项中的物质能满足如图所示阴影部分关系的是( B )选项①②③④ANaClK2SO4KCl(NH4)2SO4BNa2SO4K2SO4KClNH4ClCNaClK2SO4KClNH4ClDNa2SO4K2SO4KCl(NH4)2SO4解析:①中的盐既属于钠盐又属于硫酸盐,可排除A、C两项,④中的盐既属于铵盐又属于盐酸盐,排除D项,故选B。8.下列不属于胶体的是( D )A.淀粉在水里形成的透明液体B.氧化钴(CoO)分散在普通玻璃里形成的蓝色玻璃C.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得到的分散系D.将0.1 g蔗糖加到10 mL蒸馏水中,振荡后形成的无色液体解析:淀粉在水里形成的淀粉溶液、氧化钴(CoO)分散在普通玻璃里形成的蓝色玻璃、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100 nm,都属于胶体;蔗糖为小分子,将0.1 g蔗糖加到10 mL蒸馏水中,振荡后形成的无色液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 nm,属于溶液。9.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A.X、Z烧杯中分散质相同B.利用过滤的方法,可将Z中固体与液体分离C.Y中产生的气体为CO2D.Z中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解析:X是氯化铁溶液,分散质是氯化铁,Z是氢氧化铁胶体,分散质是氢氧化铁胶粒,故A错误。10.(1)“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催化剂及军事科学中。所谓“纳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出的微粒直径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填字母)。 A.能全部透过滤纸 B.有丁达尔效应C.所得液体呈胶状 D.所得物质一定是悬浊液(2)某同学欲探究河流中的泥沙是否能形成胶体,将泥沙加入水中充分混合,静置,过滤,获得上层清液,鉴别是不是胶体可以利用的方法是 。 (3)如图所示是在实验室中进行Fe(OH)3胶体丁达尔效应实验的示意图,该图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 ,原因是 (试从分散系的分类进行说明)。 (4)欲在树林中观察丁达尔效应,你认为一天中最有可能观察到该现象的时间是 ,理由是 。 (5)去树林观察丁达尔效应有诸多不便,聪明的你想出了许多在家里看到丁达尔效应的方法,请设计一个你认为最简单、最环保的方法: 。 解析:(3)进入烧杯前,光穿过空气,空气不是胶体,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所以该图中的明显错误是空气中也出现了光柱。(4)清晨,树林中存在水雾,雾是胶体,阳光透过树叶间隙形成光束,穿过这些水雾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所以一天中最有可能观察到该现象的时间是清晨。(5)打开暖瓶(加热水)让水汽升腾起来,用一束光照射即可。答案:(1)AB (2)用一束可见光照射液体,从侧面看到液体中有一条光亮的“通路”,则为胶体 (3)空气中也出现了光柱 进入烧杯前,光束穿过的空气不是胶体,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4)清晨 清晨树林中存在水雾,雾是胶体,光束穿过这些水雾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5)打开装有热水的暖瓶,用一束光照射升腾的水汽即可11.零食的包装袋中经常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其主要成分是生石灰(CaO)。(1)生石灰属于哪种类别的物质? 。 (2)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的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生石灰还可以跟酸及酸性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请写出生石灰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小纸袋中的物质能否长期作干燥剂?为什么? 。 解析:(1)关于CaO的类别,从不同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答案,例如由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又因为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另一种是钙元素,因此还是金属氧化物,同时也是一种碱性氧化物等。(2)生石灰吸水并能和水反应生成Ca(OH)2,因此生石灰可以作干燥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3)CaO是碱性氧化物,能与盐酸反应生成CaCl2和H2O,化学方程式为CaO+2HClCaCl2+H2O。(4)由于生石灰吸水并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若生石灰完全反应,则固体不再具有干燥作用,故小纸袋中的物质不能长期作干燥剂。答案:(1)化合物、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等(答案合理即可)(2)CaO+H2OCa(OH)2(3)CaO+2HClCaCl2+H2O(4)不能,因为生石灰全部变为Ca(OH)2后,小纸袋中的物质就不能再起到干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