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9.1 陈情表课后作业题
展开陈情表
课后·训练提升
一、语言运用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夺:改变。
B.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吊:安慰。
C.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除:授官。
D.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薄:落下。
答案:D
解析:D项,薄:迫近。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B.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D.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答案:B
解析:A项,用在动词前,有指代作用,可译为“我”。B项,助词,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C项,介词,因为。D项,连词,表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3.下列句子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
A.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B.而刘夙婴疾病
C.吾属今为之虏矣
D.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答案:D
解析:D项是介词结构后置。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B.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C.郡县逼迫,催臣上道
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答案:C
解析:A项,古义指不能走路;今义指不可以。B项,古义指辛酸悲苦;今义指辛劳苦累。C项,紧紧地催促,古今同义。D项,古义指申诉(苦衷);今义指说给人,使人知道。
5.对下列词语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期功强近”中的“期”指穿一年孝服的亲族;“功”指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
B.“察臣孝廉”“举臣秀才”中的“察”“举”是推荐的意思,这是古代的察举制,汉代开始,推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担任官职。
C.“表”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情谢贺。因为“表”的阅读对象是皇帝,所以一般都态度诚恳,措辞谦恭。
D.“除臣洗马”中的“除”是授予官职;“拜臣郎中”中的“拜”也是授予官职,两者没有实质的区别,可以换用。
答案:D
解析:“拜”和“除”虽然都是授予官职,但“除”一般是免去原官,再授予新职,而“拜”没有这种用法。
6.下面是一段赏析《陈情表》的文字,在语法、用词、标点等方面有不当的地方,请找出并修改。
文笔简捷流畅,语言生动形象,是“陈情表”的最大特色。诸如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形容孤苦无依,用“星火”形容形势急迫,用“奔驰”形容迫不及待,用“狼狈”形容进退两难,用“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形容生命垂危之状,都异常生动形象。通过这些生动形象的语言,恰当地表达了思想感情,提高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这些富有生命力的语言,至今还被人们引用,可见影响之深远。
(1)
(2)
(3)
(4)
参考答案:(1)“简捷”应改为“简洁”;(2)“陈情表”的引号应改为书名号;(3)在“通过”前面加上“作者”;(4)“提高”应改为“增强”。
解析:(1)“简捷”形容直截了当,简便快捷;“简洁”指说话、行文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2)“陈情表”作为篇目名应用书名号。(3)“通过……表达了……”缺少主语。(4)“提高……感染力”动宾搭配不当。
7.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另写一段话,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陈情表》的语言是有形的,有声的,因为它是有情的。读《陈情表》我们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恻,帝王微笑背后的恼怒,作者诚惶诚恐的怖惧。
读《陈情表》我们可以听到:
答案:示例少年孤苦无依的哀叹,老人痛苦无奈的呻吟,官吏急切严厉的呵责,孝子忠诚恳切的哀告。
解析:可以从文章中作者的申告、祖母的呻吟、官吏的呵斥等角度思考。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清化:清明的教化。
B.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陨首:头落地,指不惜性命。
C.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宦达:官职显达。
D.宠命优渥,岂敢盘桓
盘桓:盘旋。
答案:D
解析:D项,盘桓:犹疑不决的样子。
9.下列句子编成四组,都能表现朝廷对李密的“恩情”的一项是( )
①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②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
④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⑤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⑥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③⑤⑥ D.①④⑥
答案:A
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③④表现朝廷逼迫之急,没有表现朝廷对李密的“恩情”;⑥是李密对自己的评价,与朝廷的“恩情”无关。排除这三句即可。
10.下列对文章节选部分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一句,表面看是对晋武帝的赞颂,实际上是对晋武帝的最大嘲讽。
B.“诏书切峻,责臣逋慢”句中,“切”“峻”“责”都准确鲜明地刻画了当时晋武帝的心态。
C.“臣欲奉诏奔驰”句中的“奔驰”用得绝妙,它形象地显示了作者希望赴京效劳的心情。
D.“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这个比喻形象地表明了祖母大限临头,这也是作者无法奉诏的原因。
答案:A
解析:A项,理解错误,“逮奉圣朝,沐浴清化”一句中有对晋武帝的最高赞美,也有作者对深受其恩的感激,没有嘲讽的意思。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2)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3)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参考答案:(1)我(把自己的苦衷)在奏表中一一呈报,辞谢而不去就职。
(2)凡是元老旧臣,均受到怜惜养育,何况我的孤苦,(情况)特别严重。
(3)祖孙二人,相依为命,正是因为这种感情,我不能停止奉养而远离祖母。
解析:第(1)句是省略句,要合理补充;第(2)句翻译的重点是“故老”“蒙”“矜育”等词;第(3)句翻译的重点是“更”“区区”“废远”等词。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改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①。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臣以险衅……
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
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选自《晋书·李密传》)
注①游夏:孔子的学生子游、子夏,两人都有非凡的才能。两人均位列“孔门十哲”。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B.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C.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D.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答案:B
解析:这段文字中有不少官名、人名,可据此断句。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郎,郎官,为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等官员的统称。秦设置郎中令,执掌护卫陪从、随时建议等。东汉以尚书台为行政中枢,设置尚书郎,职权范围扩大。魏晋南北朝时期,郎官之制,略同于汉。
B.疏,古代奏议的一种。奏议是古代文武百官向帝王或上司进呈的奏章的总称,包括奏、议、疏、表等。
C.出,京官外调。另外,“迁”表调动官职;“转、调、徙”也表调动官职;“补”表补充空缺官职;“改”表改任官职。这些词语在古时都是官员调动用词。
D.东堂,东堂决策,该制度兴盛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晋朝皇帝朔望听政于东堂,而门下省官员“评尚书奏事”也在东堂。如此东堂慢慢演变成帝王与其大臣进行政治决策的地点。
答案:B
解析:B项,“奏议是古代文武百官向帝王或上司进呈的奏章的总称”有误。奏议,指古代文武百官向帝王上奏。
1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李密几岁大的时候就成了孤儿,是祖母刘氏把他抚养成人,他曾拜谯周为师,周的门人把他比作子游和子夏。
B.李密因为孝敬祖母而闻名,也因祖母年老,无人奉养,上疏《陈情表》“辞不就职”;皇帝看后,停止征召他为太子洗马。
C.李密在祖母去世后,服孝期满,到朝廷任洗马的官职,实现“先尽孝,后尽忠”忠孝两全的夙愿。
D.李密做温县县令时,因讨厌下属官吏而被告发,司隶因为他在温县做官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
答案:D
解析:D项,“因讨厌下属官吏而被告发”说法与原文不符。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2)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
参考答案:(1)有空闲的时间就讲学,忘记了疲劳,并且拜谯周为师,谯周的学生把他比成子游、子夏一样的人才。
(2)和孔明说话的人中没有人能和孔明的水平相当,因此(孔明的)言论教诲就要具体琐碎。
解析:暇:空闲。事:侍奉,师从。方:比作。(2)敌:对手。碎:具体,琐碎。
参考译文李密,字令伯,是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他的另一个名字叫虔。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何氏改嫁。当时李密只有几岁,他恋母情深,性情至孝,思念成疾。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顺和恭敬闻名当时。祖母刘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候祖母身旁,夜里未曾脱衣。为祖母端饭菜、端汤药,他总要尝过之后才让祖母用。有空闲的时间就讲学,忘记了疲劳,并且拜谯周为师,谯周的学生把他比成子游、子夏一样的人才。
他年轻时在蜀汉做郎官。多次出使吴国,颇有辩才,吴人称赞他。蜀汉平定后,泰始初年,晋武帝委任他为太子洗马。他因为祖母年高,无人奉养,没有接受官职。于是上表说:臣子因命运不好……
晋武帝阅读《陈情表》后说:“李密的名声,不是虚的。”于是就停止征召他。
后来刘氏去世,李密守丧期满除去丧服,朝廷再一次征召他到洛阳做太子洗马。司空张华问他:“安乐公这人怎样?”李密说:“可以和齐桓公相并列。”张华问其中的缘故,李密回答:“齐桓公得到管仲而称霸诸侯,用竖刁而使自己死了不得埋葬,尸虫流出户外。安乐公得到诸葛亮而抵抗魏,任用黄皓却丧了国,由这知道成败是同样的原因。”张华接着问:“孔明的教诲为什么那么细碎具体?”李密说:“过去舜、禹、皋陶相互说话,所以言辞简洁优雅;《大诰》中与普通人说话,适宜细碎具体。和孔明说话的人中没有人能和孔明的水平相当,因此(孔明的)言论教诲就要具体琐碎。”张华认为他的话对。
李密由京官外调做温县县令,憎恨一个担任从事的下属,曾经在写给人的信中说:“庆父不死去,鲁国的灾难不会结束。”他的下属把信的内容禀告了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的名声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李密很有才能,常常希望能调到京城任职,可是朝中没有人帮助他,于是被调任汉中太守,自己认为失去了万分重要的机会,心怀怨恨。等到在东堂赐宴饯别,皇上下诏命令李密赋诗,诗的末章说:“人们有这样的话,有因才有缘。做官却朝中无人,不如回家种田。圣明的皇帝(武帝)高高在上,(我的)这番话哪会正确啊!”武帝很生气,在这种情况下,都官从事上奏免除李密的官职。后在家中死去。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9(陈情表 *项脊轩志)9.1 陈情表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第三单元9(陈情表 *项脊轩志)9.1 陈情表同步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2 *石钟山记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2 *石钟山记同步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运用,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选择性必修 下册11 *种树郭橐驼传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语文选择性必修 下册11 *种树郭橐驼传随堂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运用,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