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3《现代诗二首》优质课堂教学设计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3《现代诗二首》优质课堂教学设计第1页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3《现代诗二首》优质课堂教学设计第2页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3《现代诗二首》优质课堂教学设计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语文第一单元3 现代诗二首秋晚的江上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第一单元3 现代诗二首秋晚的江上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3* 现代诗二首 【教材分析】《现代诗二首》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秋晚的江上》是近代诗人刘大白1923年的作品,收录在开明书店1926年版《邮吻》诗集中。这是一首描写秋天的新诗,归鸟低飞,残阳斜照,浅滩芦苇,微风嬉水,一派秋晚江上的景色。此诗形散而意浓,隽永而优美。《花牛歌》是诗人徐志摩的作品,这首诗歌使我们体会到了童年时的乐趣。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让我们在诗的世界里享受着生活的乐趣。【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巢、苇、罗”等6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景物和画面,感受秋晚江上的美景、花牛的悠闲。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把不同的画面连起来进行整体想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教学重点】  边读边想象,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景物和画面,感受秋晚江上的美景、花牛的悠闲。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愿望的美好。 【教学难点】掌握诗歌的特点,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交流导入。1.同学们,走过了春天,度过了夏天,我们迎来了带着凉意的秋天。提到秋天,你会想到什么?(落叶、丰收) 2.从古至今,很多诗人对秋天也是情有独钟的。在他们笔下,秋天是怎样的呢?现在我们就一起交流一下,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自己找到的关于秋天的诗。 (出示课件1)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刘大白的《秋晚的江上》和徐志摩的《花牛歌》。(板书:秋晚的江上 花牛歌) 设计意图:激趣谈话,激发学生学习现代诗的兴趣。二、初读诗文,学习生字。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出示课件2,读准生字“巢、苇、罗、眠、霸、占”并分别组词。 提示:“眠”的读音是mián,不能读成mín。“巢”可以组词“鸟巢”来帮助理解字义。“霸、占”可以联系词语“霸占”来识记和理解。2.分小节读诗文。设计意图:自学生字,通读全诗,为学诗作准备。三、范读诗歌,整体感知。出示课件3,学生自读诗歌《秋晚的江上》。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现代诗给你的印象。2.引导学生观看课文配图。四、自由读诗,理解诗意。1.出示课件4,学生练习读,教师相机指导朗读,师生评价。 2.出示课件5,欣赏秋晚江上的景色图,想一想,作者会用怎样的笔触去描写呢?出示课件6:《秋晚的江上》。 (1)读诗歌,品诗意。自由读诗歌,圈出诗歌中描绘的景物。指名说一说。鸟儿、斜阳、江、芦苇。(2)师: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预设生1:我仿佛看到一幅“归鸟图”,从“倦、驮”我能感受到鸟儿已经很疲惫了。预设生2:可以给它命名“日落图”,我会表演“双翅一翻”的动作,此时,我的脑海里会浮现出“把斜阳掉在江上”的画面。预设生3:夕阳把白色的芦苇染成了红色,多么美的画面。一边读一边把这几个画面连起来,仿佛看到了晚秋江上的美景。师:诗中写诗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时所看到的情景。这情景好比一幅画,但画面上的事物是动的。作者把芦苇拟人化了,给全诗平添了一些情趣与生气。设计意图:  运用多媒体充分调动视觉器官,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意境美。3.出示课件7,欣赏现代诗《花牛歌》。 (1)读这首诗,讨论诗意。(2)读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预设生1:我脑子中出现四个画面——“坐”“眠”“走”“做梦”。我看到了一幅花牛在草地上闲暇惬意的生活图景。预设生2:通过花牛的两个动作“坐、压”,我感受到了花牛的顽皮。朗读时要稍重些,慢些,表现出花牛的重,还要有些惋惜——把剪秋罗都压扁了。预设生3:一“走”一“甩”很有动感,我能感受到到花牛的顽皮、可爱。通过“眠”和“做梦”,我感受到了花牛的悠闲、自在。(板书:坐 眠 走 做梦 闲暇惬意)设计意图:边读边感受诗歌的意境。五、指导朗读,感受诗情。出示课件8: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花牛歌》,要注意读准字音,读流利。2.指名朗读,尝试读出诗歌的节奏。 3.齐读。边读边想,诗人是怎样表现花牛的悠闲的?4.生谈自己的发现。六、总结拓展,布置作业。 出示课件9:两位诗人通过优美的文字、独特的意境,带给我们生动的画面和美好的感受。通过《花牛歌》一诗想象,花牛在草地上还可能做什么?同学们试着写一写。(要求:只写一小节)设计意图:检验对诗歌的感悟程度,有利于综合能力的发展。【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秋晚的江上 教学《秋晚的江上》,虽然经过反复备课,似乎已经胸有成竹,可是面对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的班级,还是不能灵活地驾驭课堂,有些环节处理上略显急促,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完全体现,留下了不少遗憾。    一、过于注重课堂的完整性,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引导    《秋晚的江上》是首优美的现代抒情诗。诗歌的语言非常优美,运用了夸张和拟人的修辞,所以学生在理解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如何通过文字体会诗人所描绘的意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应要有多种的情境预设,再结合学生实际,灵活创设教学方法。但在实际教学中,我由于时间关系,引导的并不够。     二、侧重教师主导发挥,忽略学生主体调动  课后让自己耿耿于怀的就是诗歌赏析部分,原本的设计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来发挥。可是课堂教学的结果却变成了问答式,而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却成了主体,学生只成了回答者和倾听者。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这种遏制是新课改课堂中一大败笔。其实,即使在学生的理解感悟有障碍时,教师也应多设台阶让学生逐步完成理解和感悟,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又不失课堂结构的完美。     三、侧重教师个人意识,忽略了课堂细节    这堂课里,我太过于重视课堂设计的完整性,教学环节的完成不自觉的在个人意识的主宰下实现,因此也忽视了课堂上出现的细节。细微之处见真功,教学过程中的细节不容忽视,细节的处理得当与否,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  花牛歌花牛歌》是徐志摩的诗作,语言充满了童真童趣给人一种轻快活泼的感觉。四年级的孩子也正处在这个纯真的时期,所以在理解起来也并不是特别难。设计这节课时,我主要侧重以下两点:一、诵读。诵读是诗歌教学的基本方法,也是理解诗歌的钥匙。在备课时,我首先把本课的重点放在了“读”上,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让学生听名家的范读,再是学生个人读,最后是集体读。但在朗读时,有些瑕疵:在听完名家范读后,让学生说说朗读后的感受。学生好像无从下手,一时不知从何说起。课后反思,自我感觉很不好,我的问题设计没有针对性,或者说是要求不明确,过于开放,导致学生思维难以聚焦。如果在朗读以前让学生直接从音乐美的角度思考,而且告诉学生音乐美指的是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可能会取得更理想的效果。    二、通过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在感受诗歌呈现的画面之美时是比较抽象的,我通过展示图片,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结合图片理解文字,或是在学生描述文字反射出的画面时,再在多媒体上展示图片。这样,更方便学生的理解。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1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1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课时安排,课时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0 爬山虎的脚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0 爬山虎的脚教案,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课时安排,课时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二单元7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二单元7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课时安排,课时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