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综合素质达标(单元测试)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54579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七单元综合素质达标(单元测试)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54579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七单元综合素质达标(单元测试)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54579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七单元综合素质达标(单元测试)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七单元综合素质达标(单元测试)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共10页。
第七单元综合素质达标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题 号一二三四五总 分得 分 一、基础训练营 (33分)1. 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8分)贝多芬来到yōu jìng( )的lái yīn( )河畔,在一间散发微弱zhú guāng( )的máo wū( )里,他为máng gū niɑng( )兄妹俩按起了qín jiàn( ),pǔ xiě( )出了闻名于世的《月光曲》。这动听的乐曲使兄妹俩深深地táo zuì( )了。2. 先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填序号)。(6分)①( )歌( )舞 ②余音( )( )③妙笔( )( ) ④( )( )之音今天我去听了一场音乐会,那美妙的音乐堪称是____________,时而如瀑布飞泻之壮丽,时而如小溪潺潺之悠闲,听后有“____________,三日不绝”之感!(2分)3.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12分)(1)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 蜀中有杜处士,好(hào)书画,所宝以百数(shù)。B. 小姑娘弹(tán)琴的声音戛(jiá)然而止。C. 她尴尬(ɡān ɡà)一笑说:“入场券(quàn)太贵了,我……我买不起。”D. 这首曲(qǔ)子多难弹哪(nɑ)!(2)下列对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今乃掉尾而斗(掉落) B. 志在太山(心志,情志)C. 处士笑而然之(认为他说得对) D. 拊掌大笑(拍手)(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B.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C.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D.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4)下列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与其在别人的生活里________,还不如精彩做自己。②原来,这俩人一个唱红脸一个________,等大家明白过来,这两个骗子已经逃之夭夭了。③别看他年龄小,也没读过几年书,但说起话来有理有据,做起事来____。④弟弟告诉我,这彩色的袜子、蓝色波浪卷的假发和两套精心设计的西装就是他参加新年联欢会的全部________。A. 亮相 对台戏 科班出身 压轴 B. 亮相 唱白脸 字正腔圆 行当C. 跑龙套 唱白脸 有板有眼 行头 D. 跑龙套 对台戏 唱念做打 捧场(5)下列句子中没有展开联想和想象的一项是 ( )A. 啊,老香樟,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村口站了几百年了吧?B. 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C. 春天来了,天空又一次飘满缤纷的风筝。D. 蜜蜂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般流了出来。(6)回顾《月光曲》,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表现了音乐家贝多芬善良的品格以及他对穷苦人民的同情。B. 展现了贝多芬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才华。C. 说明了美妙的乐曲创作不仅靠丰富的想象力,还源于高尚而真挚的情感。D. 说明了学习音乐需要具备经济基础。4.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7分)(1)古语说:“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农民,织布的事应该去问纺织的婢女。”这是不会更改的。(根据译文,写出《书戴嵩画牛》中对应的句子)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人都想听贝多芬弹奏这首优美的《月光曲》。(改为双重否定句)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一根虚拟的马鞭,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用上加点词仿写句子)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综合展示厅 (6分)5. 书法是我们的国粹,散发着艺术的魅力,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珍视。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书法吧!(1)上面的作品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我还知道的著名书法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4分)(2)我认为练习书法的好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写两点) (2分)三、课本直通车 (9分)6. 贝多芬是________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____________”。7.《京剧趣谈》一文介绍了京剧中最有代表性的道具__________,以及京剧中的一种表演动作__________。8.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波粼粼的海面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亮越升越高,穿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忽然,海面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四、阅读检阅台 (22分)(一) 课内阅读。(9分)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9.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这句话中“善”的意思是( ) (2分)A. 擅长 B. 善良,慈善 C. 好 D. 熟悉10. 人们根据伯牙和锺子期的传说,把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叫作“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1. 锺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绝弦,终生不再弹琴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下列诗句与伯牙和锺子期的传说无关的一项是( ) (3分)A. 锺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B. 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C. 锺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D.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二) 课外阅读。(13分)梅兰芳练功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小时候是一个有志气、有毅力的孩子,他曾拜吴菱仙老先生为师。吴先生对梅兰芳要求很严,有时还采取十分严苛的训练方法,但梅兰芳总是按老师要求的那样,努力完成练功任务。当时,吴先生最厉害的一手是跷功①。他搬来一条板凳,上面放一块砖,让梅兰芳踩着跷站在砖头上,并要求一次站一炷香的工夫。起初,梅兰芳站上去总是战战兢兢的,不到三分钟,就腰酸脚疼支撑不住了。可他刚跳下来,又必须马上再站上去,因为一炷香没有烧完,是不准下来休息的。为了练出过硬的功夫,梅兰芳的腿都站肿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基本功训练,梅兰芳的跷功有了很大的长进。但他没有满足,又积极主动地设法增加训练难度。秋去冬来,他在庭院里找了一块地方浇了一个冰场,冰面非常光滑,人走上去都免不了摔跤,可梅兰芳偏偏要踩着跷,到冰场上去跑。跷本来重心就高,支撑面又很小,再加上冰滑,梅兰芳经常摔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吴先生看了有些怜惜和心疼,就对梅兰芳说:“休息几天再练吧!”梅兰芳却坚定地说:“不行。先生,您不是常常说‘练功练功,一日不练三日空’吗?”吴先生无奈,只好让他继续练下去。冰上踩跷的功夫,使梅兰芳受益甚大。他晚年时曾多次说:“幼年练踩跷,颇以为苦,但使我腰腿力量倍增。我在六十多岁时仍能演出《贵妃醉酒》《穆柯寨》一类花旦、刀马旦戏,这不能不说是当年严格训练跷功的好处。真可谓‘不受一番冰霜苦,哪得梅花放清香’啊!” 【注】①跷功:京剧称旦角踩着木质的小脚走路、舞蹈叫“踩跷”,这种功夫叫“跷功”。13. 梅兰芳是著名的____________艺术家,曾拜____________老先生为师,练习过________________。(3分)14. 读第1自然段,吴先生是怎样教梅兰芳练功的?请用横线画出有关句子。梅兰芳又是怎样刻苦练功的?请用波浪线画出有关句子。(2分)15. 冰上踩跷的功夫,使梅兰芳得到了什么益处?(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 “练功练功,一日不练三日空”的意思是( ) (2分)A. 一日不练功,三日就空闲。 B. 一日不练功,好几天不长进。17. “不受一番冰霜苦,哪得梅花放清香”可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五、习作百花园 (30分)18. 以《我的艺术家之梦》为题,写一篇作文。
第七单元综合素质达标一、1. 幽静 莱茵 烛光 茅屋 盲姑娘 琴键 谱写 陶醉 2.①轻 曼 ②绕 梁 ③生 花 ④天 籁 ④ ② 3.(1) A (2) A (3) C (4) C (5) C (6) D 4.(1)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2)没有人不想听贝多芬弹奏这首优美的《月光曲》。(3)示例:披上这件神奇的披风,可以上天,可以入地;可以变得比大象还大,可以变得比蚂蚁还小。二、5. (1)王羲之 示例:颜真卿 柳公权 欧阳询 (2)示例:①培养耐心和自信心;②提高文化素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三、6. 德 乐圣 7. 马鞭 亮相 8. 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刮起了大风 卷起了巨浪四、(一) 9. C 10.真正了解自己 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11.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2.D(二)13. 京剧表演 吴菱仙 跷功 14.他搬来一条板凳,上面放一块砖,让梅兰芳踩着跷站在砖头上,并要求一次站一炷香的工夫。起初,梅兰芳站上去总是战战兢兢的,不到三分钟,就腰酸脚疼支撑不住了。可他刚跳下来,又必须马上再站上去 为了练出过硬的功夫,梅兰芳的腿都站肿了。15. 冰上踩跷的功夫,使梅兰芳的腰腿力量倍增,使他在六十多岁时仍能演出《贵妃醉酒》《穆柯寨》一类花旦、刀马旦戏。16. B17.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五、18. 思路点拨:先确定自己最感兴趣的艺术是什么,再结合该艺术的特点,联系自己学习该艺术的经历,谈谈自己为实现梦想所付出的努力。 例文略。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