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训练题全册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检测试题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检测试题含答案,共22页。
第五章 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9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回答1~2题。
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2.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土壤
解析:1.B 2.A 第1题,根据材料,“3月25日”正值初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说明当地的自然植被冬季落叶,初春萌发,为温带落叶阔叶林。第2题,制约常绿灌木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温。
骆驼刺是一种沙漠植物,根可以扎十几米深,而地上部分只有一点点。据此回答3~4 题。
3.骆驼刺反映出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 )
A.光照强烈,地势平坦
B.植被稀少,土壤肥沃
C.气候干旱,日较差大
D.水源充足,矿物质多
4.骆驼刺所在区域的自然植被主要属于( )
A.温带草原 B.温带荒漠
C.寒带苔原 D.热带草原
解析:3.C 4.B 第3题,地势平坦,无法体现出来,A错误。骆驼刺是一种沙漠植物,沙漠地区植被稀少,土壤贫瘠,B错误。沙漠地区,降水少,多晴朗天气,气候干旱,日较差较大,C正确。该地气候干旱,地表景观以荒漠为主,水源短缺,D错误。第4题,骆驼刺所在区域属于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对应的自然植被为温带荒漠,B正确。
风滚草是植物中的“流浪汉”,当干旱来临时,其根部从土层中收起,植株形成团状,随风滚动(图1)。在风滚草找到合适环境后,重新扎根,发出新芽。移动中的风滚草受栅栏、建筑等阻挡堆积(图2),对生活、生产和生态产生广泛影响。读图,回答5~6题。
5.风滚草的主要习性为( )
A.耐寒 B.耐旱 C.耐风 D.耐渍
6.导致风滚草移动的主要因素是( )
A.旱灾 B.水源 C.大风 D.障碍物
解析:5.B 6.C 第5题,据材料可知,当干旱来临时,风滚草根部从土层中收起,植株形成团状,随风滚动,说明风滚草能适应干旱的环境。第6题,据材料可知,其随风滚动,说明导致风滚草移动的主要因素是大风。
下图为陆地自然植被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图。读图,回答7~8题。
7.下列对图示自然植被分布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沿X方向热量增加 B.沿X方向降水增加
C.沿Y方向热量增加 D.沿Y方向降水增加
8.甲、乙对应的自然植被类型可能是( )
A.热带草原和温带落叶阔叶林
B.热带草原和亚热带硬叶林
C.热带雨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
D.热带雨林和亚热带硬叶林
解析:7.D 8.A 第7题,依据图示自然植被类型的分异状况可以判断:沿X方向热量减少,沿Y方向降水增加。第8题,结合上题分析可推断出甲为热带草原、乙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北京北海团城是中国古代雨水利用的综合示范工程,建于湖中孤岛,城内面积5 760平方米,高出湖面5.64米。团城内除建筑物、古树外,其余均由多气孔的梯形青砖铺筑。由于团城设计巧妙(下图),使得城内数十棵古树无须人工浇灌而百代常青。据此回答9~10题。
9.团城内的植被属于( )
①自然植被 ②人工植被 ③落叶阔叶林 ④常绿阔叶林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冬季含水涵洞对古树生长的作用是( )
A.吸纳土壤的水分,避免古树烂根
B.稀释土壤污染物对古树的危害
C.为土壤提供养分,维持古树生长
D.营造古树生长适宜的温湿环境
解析:9.B 10.D 第9题,团城内的植被是人工营造的,属于人工植被,②正确;北京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植被主要是落叶阔叶林,③正确。故选B。第10题,冬季北京地区降水少,结合图中箭头方向,冬季含水涵洞对古树生长的作用是为土壤提供水分,营造古树生长适宜的温湿环境;冬季含水涵洞的水补给土壤水,土壤污染物不易被带走,减轻污染物对古树的危害作用小;含水涵洞不能为土壤提供养分。故
选D。
茶树是富锰植物,茶叶中积累了大量的锰,且茶中近30%的锰能通过Mn2+的形态溶入茶水中,因此,饮茶是人体摄取锰的重要来源。根据理想土壤成分的体积分数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不考虑人类活动的影响,茶叶的锰元素主要来自土壤成分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12.森林中的枯枝落叶绝大部分变成了土壤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11.A 12.B 第11题,根据题意“锰元素”为矿物元素,因此来源于成土母质。结合示意图,比重最大的为成土母质。第12题,根据题意“森林中的枯枝落叶”为有机质的来源,结合示意图,比重最小的为有机质。
读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示意图,回答13~14题。
13.下列有关生物与土壤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成土母质与土壤肥力的关联最密切
B.绿色植物促进了土壤的形成
C.植物是土壤肥力的唯一来源
D.森林根系很深,树冠高大,直接提供土壤表层有机质多
14.下列有关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热带森林地区温度高,植物生长量大,但土壤有机质低于温带草原地区
B.湿润地区微生物分解快,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干旱地区
C.江南丘陵水热条件好,红壤有机质含量高于黄河三角洲冲积土
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青藏高原寒漠土
解析:13.B 14.A 第13题,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土壤肥力的产生与生物的作用密切相关,但土壤中矿物养分来自成土母质;森林直接提供土壤表层的有机质较少,故选B。第14题,土壤有机质的多少取决于枯枝落叶多少和热量高低,温度较低的地区,微生物分解作用慢,有机质积累得多,高温湿润的地区虽然生物的生长量大,但由于微生物活动旺盛,土壤有机质较少,故选A。
读甲、乙两地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回答15~16题。
15.甲地与乙地的土壤相比较( )
A.甲、乙两地的土壤养分来源相同
B.甲、乙两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同
C.甲地的土壤比乙地肥沃
D.甲、乙两地的土壤矿物质含量相同
16.下列关于乙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分析,正确的是( )
A.全年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B.年均温较低,土壤有机质丰富
C.地表径流丰富,水源充足
D.地势平坦,土层较厚
解析:15.A 16.B 第15题,甲地与乙地的土壤相比较,甲、乙两地的土壤养分来源相同,A正确。根据圆圈大小和箭头粗细可知,甲、乙两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同,B错误。甲地的淋溶作用损失养分多,土壤比乙地肥力差,C错误。受供给、释出、淋溶作用量不同影响,甲、乙两地的土壤矿物质含量不同,D错误。第16题,乙地淋溶作用弱,说明年均温较低,土壤有机质丰富。
下图为我国两个不同区域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深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和地质 B.气候和岩石
C.气候和生物 D.成土母质
18.对①②两种土壤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为草原土壤,可能位于我国青藏高原
B.②为草原土壤,可能位于我国内蒙古东部
C.①为森林土壤,可能位于我国海南岛中部
D.②为森林土壤,可能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解析:17.C 18.B 第17题,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而生物的生长状况又取决于当地的气候。故选C。第18题,一般而言,森林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要低于草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因此①最可能为森林土壤,②为草原土壤,A、D错误。且②土壤有机质含量很高,因此最可能位于草场资源丰富的内蒙古高原东部,海南岛中部为山地丘陵,土层薄、土壤深度小,故选B。
浙江境内多丘陵山地,下图为西天目山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19~20题。
19.图中M处的成土母质类型主要是( )
A.洪积物、冲积物 B.残积物、坡积物
C.洪积物、残积物 D.冲积物、坡积物
20.N处发育的土壤类型是( )
A.黑土 B.红壤
C.寒漠土 D.冲积土
解析:19.B 20.B 第19题,图中M处位于山坡处的凹凸位置,其上的径流沉积物在此因地形阻挡会有一定的堆积,本身亦有坡地沉积物堆积,因此该地成土母质类型主要是残积物、坡积物。第20题,N处的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对应亚热带季风气候,发育的土壤类型是红壤。
科学家在黄土高原某地考察,研究土壤剖面发现最上面是黄土,下面土壤发红,最下面含有大量的鹅卵石,下图为黄土高原地区某沟谷剖面图。据此回答21~22题。
21.鹅卵石的存在说明在黄土形成之前,这里的地理环境是( )
A.荒漠 B.水乡 C.森林 D.草原
22.土壤发红反映当时的气候特点是( )
A.炎热干燥 B.温暖湿润
C.寒冷潮湿 D.寒冷干燥
解析:21.B 22.B 第21题,据图并结合材料可知,黄土高原地区最上面是黄土,下面土壤发红,最下面含有大量的鹅卵石,且图中有流水沉积物,鹅卵石的存在说明在黄土形成之前,这里的地理环境流水作用较强,应为水乡,B正确。第22题,由碳酸盐类或含其他富铁铝氧化物的岩石在湿热气候条件下风化形成的土壤,一般呈红色,所以土壤发红反映当时的气候特点是温暖湿润,B正确。
台湾岛上森林资源丰富,其中樟树是特色树种,其叶片具有革质特征。樟树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宜生长在年均温16 ℃以上、1月平均气温在5 ℃以上的地区,其抗寒能力不强。如图为台湾岛植被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23~24题。
23.图中台湾岛森林分布特征的主要成因是( )
A.受海洋影响显著
B.南北纬度跨度大
C.受林业发展区划影响显著
D.受地形影响显著
24.樟树叶片具有革质特征,该特征有利于( )
A.减少水分蒸腾 B.抗寒
C.减轻病虫危害 D.增强光合作用
解析:23.D 24.B 第23题,根据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可知,针叶林一般分布于高山或较高纬度地区。中东部地势较高,符合针叶林的生长环境,台湾岛的森林分布受地形影响显著,D对。第24题,樟树叶片的革质特征,不能减轻病虫危害,不能增强光合作用,C、D错。樟树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台湾岛降水丰富,叶片特征与减少水分蒸腾无关,A错。樟树抗寒能力不强,叶片的革质特征主要起抗寒作用,B对。
下图为我国四幅著名林木景观图。据此回答25~26题。
25.关于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
B.乙—冰川广布,土壤冻结
C.丙—黑土肥沃,水源充足
D.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
26.关于图中各地林木主要特征及其所处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根系发达—常年气温较高
B.乙地叶呈针状—常年降水丰富
C.丙地四季常青—常年温度较高
D.丁地生长较快—常年高温多雨
解析:25.A 26.C 第25题,大漠胡杨主要生长在西北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光照充足,A正确。兴安林海位于黑龙江省,冬季积雪覆盖,冻土广布,夏季高温多雨,没有冰川广布,B错误。海南椰林分布在热带季风气候区,土壤为砖红壤,较贫瘠,C错误。黄山迎客松位于湿润的安徽省,流水侵蚀作用强,D错误。故选A。第26题,甲地根系发达,是因该地降水少,植物为吸收地下水,会生长发达的根系,A错误。乙地叶呈针状,是为了应对寒冷的冬天,B错误。丙地四季常青是因为海南常年温度较高,C正确。丁地生长较快是因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D错误。故选C。
研学小组对某地地层考察并采集岩石样品(1~6号由老到新),经过实验室植物孢粉鉴定、统计分析,可推断当地古气候环境及变化趋势。下图为样品分析后得出的植被类型及所占比例统计图。据此回答27~28题。
27.推测该地气候可能是( )
A.由温凉向温暖,半湿润向湿润变化
B.由温暖向温凉,半湿润向湿润变化
C.由温凉向温暖,半干旱向半湿润变化
D.由温暖向温凉,半干旱向半湿润变化
28.推断现代气候与研究区古气候相似的地区是( )
A.东北平原 B.塔里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藏北高原
解析:27.A 28.C 第27题,样品1~6号年龄由老到新,读图1可知,针叶林所占比重最大,气候温凉,自样品1~6,常绿阔叶林比重上升,针叶林比重下降,表明气候由温凉向温暖转变,B、D错误;读图可知,在样品1时期,中生植被比重大,其次是湿生植被,表明当时气候主要为半湿润气候,自样品1~6,中生植被比重下降,旱生植被比重下降,湿生植被比重上升,表明气候由半湿润向湿润变化,C错误,A正确。故选A。第28题,根据样品1时期的植被类型比例可知,在古气候背景下,该地分布有常绿阔叶林。选项四地中,在现代气候背景下有常绿阔叶林分布的只有四川盆地,东北平原、塔里木盆地、藏北高原等地均无常绿阔叶林的分布。故选C。
读图,回答29~30题。
29.下列有关土壤说法错误的是( )
A.土层厚、层次多或分层明显,表明土壤发育程度高
B.土壤的颜色、有机质含量等,可以反映环境因素对土壤形成过程的影响
C.我们到田地中观察到的土壤不全是自然土壤
D.陆地表面的疏松表层就是土壤
30.关于土壤剖面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腐殖质层颜色较深,呈棕色或红棕色
B.淋溶层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
C.淀积层有机质在此积累,含量高
D.母质层为坚硬的岩石
解析:29.D 30.B 第29题,土层厚、层次多或分层明显,表明土壤发育程度高;土层薄、层次少或分层不明显,表明土壤发育程度低。A说法正确。土壤的颜色、有机质含量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环境对土壤形成过程的影响,B说法正确。人类的耕种活动,将自然土壤改造成为各种耕作土壤,如水稻土等,C说法正确。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D说法错误。故选D。第30题,腐殖质层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A错误。淋溶层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B正确。淀积层是淋溶层淋失的矿物质在此沉淀积累,C错误。母质层由岩石风化碎屑残积物或运积物构成,D错误。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读各气候带和风化壳发育阶段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四条曲线中,与风化壳发育的厚度有明显对应关系的是 曲线和 曲线。(2分)
(2)图中B和C纬度地带比较,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是 (填字母),主要是因为 作用缓慢。(2分)
(3)A、D、E三个地带中能形成完整土壤剖面的是 (填字母)地带;即使增加降水量也很难形成完整土壤剖面的是 (填字母)地带。(2分)
(4)D范围内的植被类型是 ,开发该区域的关键性制约因素是 。(2分)
(5)风化壳发育最好的地区是 (填字母),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作用强烈。(2分)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与风化壳发育的厚度有明显对应关系的是植被生产力和降水量。第(2)题,图中B和C纬度地带比较,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应该是B,该地纬度高气温低,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有机质积累较多。第(3)题,A处为寒冷的极地气候区,D为干旱的荒漠环境,只有E处,降水较多,气温较高,风化壳较深,有一定植被,能形成完整的土壤剖面;A处因为气温极低,即使降水量增多,也很难形成完整的土壤剖面。第(4)题,由D处的气温、降水量、蒸发量数据和对应的极薄风化壳,结合纬度可判断该处为热带荒漠,区域开发的制约性因素是水资源。第(5)题,由图可知,F处为高温多雨的环境,淋溶作用强,生物、化学风化作用强,所以风化壳最厚。
答案:(1)植被生产力 降水量(2分)
(2)B 微生物分解(2分)
(3)E A(2分)
(4)热带荒漠 水资源(2分)
(5)F 生物及化学风化(2分)
3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我国某区域水系分布(图中的M地附近)进行实地考察,并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近三十年来M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图甲为我国某区域水系分布图及M地附近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乙示意该区域治理前后植被覆盖情况。图丙为该区域林区内气温与林区外气温的差值图。
(1)该区域属于我国的 林区,主要以 、 为主。(3分)
(2)从1978年到2008年,图乙反映了该区域植被覆盖以 为主转变为以 为主。(2分)
(3)结合图丙,常绿植被覆盖率高可使当地冬季林内气温比林外气温
,夏季林内气温比林外气温 ,这反映了森林 的作用。(3分)
(4)推测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可能原因。(2分)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M地地处东南丘陵区,属于东南林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第(2)题,据图可知,从1978年到2008年该区域植被覆盖情况从以草地、灌木丛覆盖为主转变为以常绿植被覆盖为主。第(3)题,林区内外气温差的变化规律,反映了森林调节气候的功能。第(4)题,该地可能实行了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林地、草地面积增加,水土流失减轻。
答案:(1)东南 人工林 次生林(3分)
(2)草地、灌木丛 常绿植被(2分)
(3)高 低 调节气候(3分)
(4)该地可能实行了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林地、草地面积增加,水土流失减轻。(2分)
3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植被覆盖度反映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面积的大小以及植被生长的茂盛程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植被的生长状态和生长趋势。我国华北平原光热资源丰富,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高粱等农作物。同一农业耕作区内,不同农作物的植被覆盖度差异明显。下图示意华北平原植被生长期内林地和耕地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
(1)说明该地林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10分)
(2)试推测同一农业耕作区内不同农作物的植被覆盖度差异明显的原因。(4分)
(3)分析该地耕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出现双峰值的原因。
(6分)
解析:第(1)题,读图,根据图示曲线,林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峰值出现在8月份。按季节划分,从春季开始上升,夏季达到最高,此后开始下降,冬季最低。主要因为华北平原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春季气温回升,林地植物开始生长,植被覆盖度上升。8月,水热充足,植物生长旺盛,植被覆盖度达到最大。此后气温降低,降水减少,植被枯萎或叶落,植被覆盖度随之下降。第(2)题,在同一农业耕作区,不同农作物的种植密度、叶片大小、植茎高度均不同,因此植被覆盖度的大小差异明显。第(3)题,根据材料,该耕地生态区位于华北地区,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4—5月正值冬小麦生长后期,植被覆盖度达到峰值。6月是冬小麦的收获期,作物收获后,地表植被覆盖度下降。小麦收获后,播种玉米等作物,8月玉米、高粱等农作物达到生长期峰值,植被覆盖率又出现峰值。
答案:(1)趋势:林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峰值出现在8月份(春季开始上升,夏季达到最高,此后开始下降)。(2分)原因:华北平原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春季气温回升,林地植物开始生长;8月份,水热充足,植物生长旺盛,植被覆盖度达到最大;此后气温降低,降水减少,植被覆盖度随之下降。(8分)
(2)(同一农业耕作区)不同农作物的种植密度(植株密度)、叶片大小、植茎高度均不同,因此植被覆盖度的大小差异明显。(4分)
(3)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4—5月正值冬小麦生长后期,植被覆盖度达到峰值;6月是冬小麦的收获期,植被覆盖度下降;8月玉米、高粱等农作物达到生长期峰值。(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