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1)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1),共8页。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一、积累与运用(40分) 看拼音,按句子出现的顺序,把字词写在格子中(4分)爷爷在池边的一mǔ空地上,施肥、bō种、jiāo水。到了秋天,柿子挂满枝头,使人一见就生爱mù之心,qīng chéng的池水倒映着小灯笼般的柿子,这一方池水好像是为它们设计的jìng xiá。 2.按要求填空(2.5分)“韵”音序是___,部首是____,字典解释:好听的声音;韵母;情趣。“押韵”中选_____;“韵致”中选______;“松声竹韵”中选_____。3.在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词语后面打“√”,错的打“×” (2分)A.鸟喙huì ( )B.铿锵jiāng( )C.簔suō毛( )D.缠cán绕( ) 4.下面句子空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 (1分)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____的丛林一样安全。 繁茂 B.神秘 C.幽静 D.深幽 下列是诗句中,有关朋友之间离别的一项是( )(1分)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6.与“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表达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1分)
A.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B.白鹭色素的搭配,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C.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7.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2.5分)
(1)琦君的《桂花雨》,不仅带着童年的快乐回忆,也寄托了她浓浓的思乡之情。( )(2)“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这本小说中人物心理描写很细腻。”这两个句子中“细腻”的意思是一样的。( )(3)制定班级公约的一般步骤是:分组讨论,形成小组意见→全班表决,形成公约→提出班级建设的目标。( )(4)叶圣陶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对比,突出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品格。( )
(5)“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中的“实在”一词意思是“的确”。( )
8.根据积累的课文片段和自己的理解填空。(26分)(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切都很适宜。(2)那__________________,那_____________________,那_________,那_______,增之一分则_________,减之一分则______,________则嫌白,_________则嫌黑。(3)《落花生》一文是按种花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写的,其中________是主要内容,作者详写了这部分。这篇课文借写________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章用了__________的写作方法。(4)“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_____在桂花香里的。”谈谈对填入字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琦君借写故乡的桂花茶、桂花糕,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5)“我”是怎样得到珍珠鸟信赖的?起先,珍珠鸟来我家,“我______________;“我”很少____________,它们渐渐敢伸出脑袋瞅“我”;三个月后,它们有了雏儿,“我”___________;渐渐“小家伙”胆子大了,跑到“我”的稿纸上,“我”___________;再后来它完全放心了,有一天,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二、阅读理解(30分)(一)墨梅(9分)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______________,只留清气满乾坤。【注释】1.墨梅:水墨画的梅花。2.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3.乾坤:天地。9.在原文填写诗句(1分) 10.写墨梅色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写墨梅气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1分)11.用自己话写出第三、四句的意思。(2分)——————————————————————————————————------12.画中的墨梅长在__________,“痕”字让我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13.下面是三位同学对这首诗的理解,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借墨梅抒发了作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B.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C.借墨梅表现了诗人孤芳自赏。(二)玻璃之王 (10分)①195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杜威兹教授等人用制造玻璃的方法,将高温金-硅合金熔体喷射到高速旋转的铜轴上,以每秒100万摄氏度的冷却速度快速冷却熔体,第一次制造出了不透亮的玻璃。当时的一位物理学家看到这种刚诞生的合金材料时,曾嘲讽的说这是一种“愚蠢的合金”。这种不透亮、看起来“愚蠢的”的东西,就是在材料科学领域开辟出一条新道路的“玻璃之王”--金属玻璃。
②金属玻璃形成的原理是什么呢?通常情况下,金属及合金在从液体凝固成固体时,原子总是从液体的混乱排列转变成整齐的排列,即成为晶体。但是,如果金属或合金的液体凝固速度非常快,原子来不及排列整齐便被冻结住了,最终的原子排列方式仍类似于液体,是混乱的,这就是非晶态合金。因为非晶态合金原子的混乱排列情况类似于玻璃,所以又被称为金属玻璃。
③那么在实际生产中金属玻璃又该如何获得?研究人员发现,单一的金属液体凝固形成非晶态所需的冷却速度要远远高于其它物质液体。 例如,普通的玻璃液体只要慢慢冷却下来,得到的玻璃就是非晶态的;而单一的金属液体则需要每秒高达1亿摄氏度以上的冷却速度才能形成非晶态,这个速度是普通玻璃的无数倍。由于目前工艺水平的限制,实际生产中难以达到如此高的冷却速度,也就是说,单一的金属难以在生产上被制成非晶态的金属玻璃。但是,合金弥补了单一金属的缺憾。合金具有这样两个重要性质:第一,它的熔点远低于纯金属,例如,纯铁的熔点为1538℃,而铁硅硼合金的熔点一般在1200℃以下;第二,液体状态的合金原子更加难以移动,在冷却时更加难以整齐排列,也就是说,更容易被“冻结”成非晶体。这样,人们在实际生产中就将金属与其它物质混合形成合金后再来获得非晶态的金属玻璃。 ④目前,金属玻璃已经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因为它具有较强的韧性、刚性、优良的磁性、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等,人们赞扬它是“敲不碎、砸不烂”的“玻璃之王”。金属玻璃已被用于制造高档录音机、录像机的高耐磨音频视频磁头。因为具有良好的磁学性质,金属玻璃还被用于制造高压容器、火箭等重要部位的零部件。科学家们还预言,凭借其耐腐蚀、抗撞击、耐冷热的特性及优异的力学性能,金属玻璃在将来可能会成为航天、军事及民用领域的理想候选材料。 14.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 (1分)15.按文章结构和内容,填写表格(4分)第1节第2、3节第4节 16.文章第三节画线语句运用了一些说明方法,下列哪一种没有运用到 _____(1分)
A.举例子 B.打比方 C.列数字 D.作比较
17.下列关于金属玻璃的形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2分)
A.与普通玻璃相比,金属玻璃形成的关键是液态冷却时的速度要求更高。
B.金属玻璃的最终原子排列方式,仍然是混乱无序的,与液态时相似。
C.单一的金属无法被制作成金属玻璃,只有合金才可以
D.液体状态下,合金的原子更难运动,冷却成金属玻璃时更难整齐排列
18.“科学家们还预言,凭借其耐腐蚀、抗撞击、耐冷热的特性及优异的力学性能,金属玻璃在将来可能会成为航天、军事及民用领域的理想候选材料。”中“可能”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三) 访 兰 (11分)贾平凹①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一趟,带回些野兰来培栽。几年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余品种,像要作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就都跑来观赏,父亲并不因此而得意,反而倒有几分愠怒。以后又进山去,可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事使我很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有一次再进山的时候,要我和他一块:“访兰去吧!”
②我们走了半天,一直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一道瀑布,从几十丈高的山崖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的响声,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天,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丽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着了一层寒烟;香气浓烈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③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又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培栽,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类、形状的呢!
④父亲却把我制住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呢?”
⑤我说:“这里的好!”
⑥“怎么好呢?”
⑦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的确比这里的看着好看,这里的却比家里的清爽。“是味儿好像不同吗?”
⑧“是的。”⑨“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儿?”⑩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原气,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一经培栽,便成了玩赏的盆景。”
⑪“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更大了呢!”
⑫“样子是似乎美了,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
⑬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么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欣赏它呢?
⑭“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人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得叶纯,开得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灵性。”
⑮我再也不敢去挖这些野兰了。欣赏它的这种纯朴,后悔以前为什么喜爱着它而却无形中就毁了它呢!
⑯父亲拉我坐在潭边,我们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着兰,也在看着我,说:“做人也是这样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了品格;低俗的人不会给社会有贡献的。”
⑰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从那以后,已经是15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却过。
19.文章说:“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儿?”为什么?(3分) —————————————————————————————————————
20.为什么父亲成功培植兰草“并不因此而得意”,“反而倒有几份愠怒?(3分) 21.纵观全文,父亲带我到深山去“访兰”,其真正意图是什么?(3分) 2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有关表述正确的两项是( )( )(2分)
A.全文短小精悍,含蓄隽永且虚实相间,既有对兰草的细腻描写和刻画,又有对人生感悟的诠释,情理并茂,发人深省。
B.文章开篇设置悬念,既激起了读者急切的期待心情,又使行文跌宕起伏,并为下文“访兰”蓄势。C.“我”和父亲花了半天时间才到空谷兰草之地,崎岖的山路、直下的瀑布、轰轰隆隆的水声,既表明“访兰”之艰辛,又体现了兰草生长环境之恶劣。
D.“我再也不敢去挖这些野兰了”这句话既表现了“我”对空谷兰草的崇敬之情,也体现了“我”对大自然美景的怜惜和热爱之情。
E.文章中,“我”由空谷兰草之状之味产生联想,从优美到崇高,咏物以明志,既坦陈了为人处世的意义,又反映了“我”不与世俗同流的人格魅力。 三、习作表达(30分)琦君笔下故乡的梅花,冯骥才眼中可爱的珍珠鸟,想想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写写它是什么样子的,你是怎么得到的,为什么会成为你的心爱之物。把自己的喜爱之情融入到字里行间,题目自拟。 答案 亩 播 浇 慕 清澄 镜匣 Y 音 ② ③ ① √ × × × D C B √ × × × √ (1)色素的配合 身段的大小 (2)雪白的蓑毛 全身的流线型结构 铁色的长喙 青色的脚 嫌长 嫌短 素之一忽 黛之一忽 (3)收花生 尝花生 议花生 议花生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借物喻人 (4)浸 思乡之情(5)把吊兰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 扒开叶蔓瞧它们 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 不动声色地写 不要人夸颜色好 朵朵花开淡墨痕 只留清气满乾坤 不需要别人夸它颜色好看,只将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洗砚池边 梅花的朴素淡雅 C 金属玻璃 金属玻璃的诞生史 金属玻璃的原理 金属玻璃如何获得 金属玻璃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B C 不能删。因为“可能”只是预测,如果删去,就变成一定,不符合说明文的科学性、严谨性。 因为它们生长的环境不一样。盆景里的兰草经过人的精心裁培,只是供人玩赏,样子虽美,但太甜、太媚,格调也俗气。而山间幽兰则吸天地之灵气,秉大自然之毓秀,有自己的特色、富有灵性。 方圆几十里的人们(包括“我”)只知观赏兰花的外在美,而忽视了它的“本质”,不懂父亲的良苦用心。 让“我”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人活在世上,不可失去“本质”,不要献媚迎合,拍马逢迎,应保持自己的节操,否则就会失去人格,这样也不会对社会对人类有所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