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物理人教版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综合与测试教案设计
展开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1.通过实验观察,了解有关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
2.从能量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知道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3.学会连接简单电路,能识别并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4.了解断路、通路、短路的概念。
5.学会正确使用电流表。
6.会测量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并能根据实验结果归纳出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7.能分辨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本章是九年级物理课的第十五章,是从认识电荷开始,探究“电流和电路”,研究基本的串、并联电路,让学生学习一些基本测量,经历科学探究过程,领会科学探究方法,并在电流和电路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动手连接电路多认识到电器要工作就要有电流通过用电器。让学生体会到电流和电路的关系,体会到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
本章是初中电学知识的开篇,是后续电学部分的基础,对于学好电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本章处于重要的基本地位。其中电流的概念是学习电学其他概念和规律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本章的另一重点内容是串联和并联的知识,它是进一步学习所有电路知识的基础;电流表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电学测量仪器,学会测量电路中的电流是电学实验中学生必须具备的技能之一,所以电流表的使用和读数是本章的重点,然而电流表的面板刻度比普通刻度尺稍复杂,它有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加上电流表的接入也增加了电路的复杂性,所以用电流表测串、并联电路的电流也成为本章的难点。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一些有关声、光、热、力的基础知识,对物理现象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于生活中的“电”非常熟悉,有较深的感性认识。初中生的思维特点是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学生的思维还主要是形象思维,对学生而言,电的知识抽象而陌生,涉及的内容比较灵活和广泛,这些往往会造成学习障碍,学生在学习中能否学会识别电路、连接电路、会画电路图,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电流,将直接影响到下面各章电学知识的学习。因此,教师可从学生学习兴趣、认识规律和探究的方便出发,不过分强调学科自身逻辑体系和概念规律的严密性。
1.让学生在了解电流、电路有关知识的同时,要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进而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七环节。
2.本章可用到的教学方法有:
(1)类比法:“类比法”是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主要应用于概念的引入,结论的得出。在本章的教学过程中,可大量应用类比法。在讲电流的形成时,类比水流的形成;在讲“电流”概念时,类比水流多使概念明了,浅显易懂。在让学生理解串、并电路的电流特点时类比水流进行理解等。
(2)类比归纳法:在讲电荷时,可让学生将物体带电的三种方法进行比较归纳,将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归纳总结;在讲串、并联电路时,可让学生将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串、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进行比较归纳,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巩固。
(3)等效法:识别串、并联电路是学习电学的基础,在有些较复杂的电路中,接入一些电表,会使电路变得复杂难辨,这时可让学生采用“等效法”,画出“等效”电路图,就会使原来难以分辨的电路,显得简洁明了。第1节 两种电荷
摩擦起电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是进一步深入学习电学、理解许多电现象的基础,电荷量的概念是后面理解电流概念的关键,因此本节课作为初中电学的起始课,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本节课采用演示实验为主的方法,突出物理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同时多启发、多诱导,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渗透物理科学方法,让学生在探索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领会物理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性素质。
本节课中的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学生在小学自然常识课中曾经学过,初中阶段应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实验分析,使学生了解“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逻辑思维过程,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3.了解原子结构,认识电子、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过程与方法
在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注意观察静电现象,对电荷种类的探究产生兴趣,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实验。
重点
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电荷量及其单位、电荷的定向移动。
难点
自然界电荷只有两种电荷的推理确认。
实验演示法、讨论法。
一、新课引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声学、光学和热学的知识,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有关电的知识。提到电,同学们并不陌生,日常生活中的电灯、电扇、电视都要用到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重要,因此了解一些电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多媒体展示:“怒发冲冠”、“女孩头发竖起来”。
师: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衣服会粘在皮肤上;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呢?学习完本节内容我们就可以找到答案。
二、新课教学
电荷
1.摩擦起电。
学生实验:用经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子、圆珠笔等,靠近碎纸片、乒乓球等轻小物体,观察现象。
生:摩擦过的塑料尺子、圆珠笔能吸引碎纸片等轻小物体。
师:说明摩擦过的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电荷。习惯上把带了电的物体叫做带电体。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师:在空气干燥的时候,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衣服会粘在皮肤上呢?
生:是因为梳子、衣服在摩擦过程中带了电的缘故。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1)摩擦起电。
请同学们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摩擦起电的例子。
(2)接触带电。
除摩擦外,用接触的方法也可以使物体带电。女孩头发能够竖起来,是因为人体与带电体接触而使头发也带了电。
(3)感应起电。
3.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演示实验:
(1)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它,观察现象。
(2)将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观察现象。
(3)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观察现象。
引导学生分析: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各种各样的物质带电。带电后的物体凡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排斥;凡是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排斥。就是说物体带的电荷要么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相同,要么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相同,没有第三种可能。
归纳:(1)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为了研究方便,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对这两种电荷做出规定: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叫做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叫做负电荷。(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4.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师:用什么仪器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呢?
生:验电器。
出示验电器实物,介绍验电器的主要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师:为什么用验电器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或带电的多少呢?
学生分组实验: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观察验电器金属箔是否张开,用力多摩擦几下玻璃棒,再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观察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的变化;换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重做上面的实验。
师生共同总结:验电器是实验室里常用的一种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它是利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原理制成的,当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上,这两片金属箔由于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不同,反映了带电体传给验电器的电荷的多少不同。
5.电荷量。
师: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电荷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
师:库仑是一个比较大的单位。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量,大约只有10-7库仑。
原子的结构 电子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以了解原子的结构、电子的概念。
教师介绍:原子结构认识历史。
原子包括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电子:带有负电的最小的电荷。
原子对外不显带电性质: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
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
1.演示实验:取两个验电器A和B,用金属杆把A和B连接起来,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A,可以看到A和B的金属箔都张开了。改用橡胶棒把A和B连接起来,重做上面实验,可以看到只有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开,而B仍然闭合。
师生共同总结:
实验现象说明:电荷在金属杆中定向移动。
2.导体和绝缘体。
师: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
师:能列举一些常见的导体吗?
生:各种金属,人体,大地,石墨,各种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师: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师:能列举一些常见的绝缘体吗?
生:橡胶、玻璃、沥青、塑料、陶瓷等。
教师拓展:
1.导体导电的实质:导体中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
2.摩擦起电的实质: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负电荷)的转移。注意:摩擦起电现象中,转移的只能是带负电的电子。
思考:1.毛皮与橡胶棒摩擦过程中,转移的电荷是什么?从哪个物体转移到哪个物体?
2.比较用绝缘体包裹金属棒和直接用手拿金属棒做实验的不同,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讨论得出导体和绝缘体的不同,借助于学生日常经验举出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三、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本节知识要点: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比较,并结合历史上的大量实验结果归纳得出: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同时认识到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然后学习了验电器、电荷量的概念和电荷在导体中的定向移动、导体和绝缘体等。
四、作业设计
见练闯考第23页课内精练
第1节 两种电荷
1.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摩擦起电
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3.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4.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验电器
5.电荷量的多少叫电量,单位是库仑(库),符号是C
电子:带有负电的最小的电荷
6.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
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
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
通过本节学习活动,使学生能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但本节内容比较抽象,要反复强调才能使学生掌握。对于一些知识要先从感性认识,过一段时间再从理论上进行解释。一些实验现象不明显,想办法用同等的实验加以说明。第2节 电流和电路
本节课内容包括电路各组成部分基本作用;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电路元件的符号;简单的电路图。其中会画简单的电路图和根据简单的电路图连接电路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全章的重点之一。
通过探究式的教学活动设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终身探索的兴趣。抓紧每一个机会将学生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到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学生第一次接触电学的物理量——电流;第一次学习连接电路;第一次学习画电路元件符号;第一次学习画简单的电路图。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知道电流的方向。
2.通过动手实验,认识断路、通路、短路,知道电路的组成;能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从电路的组成认识开关的作用;能画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
3.结合小电风扇、电子门铃、手电筒等电路的实际连接,学会按实物电路的连接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过程与方法
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学习观察实验现象,学习从现象中分析归纳出规律的方法。知道用电器符号、电路图可把具体的电路连接情况简洁明了地表达出来,这也是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之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认识电路组成,研究各元件的作用的兴趣;在学习连接电路、画电路图等基本技能的实践活动中,培养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
重点
让学生认识简单电路,能动手连接简单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培养学生良好的电学实验习惯。
难点
1.电流的形成。
2.“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和“根据电路画电路图”。
探究法、实验法、讨论交流法。
一、新课引入
师:先请大家猜个谜语:“一根藤上结白瓜,生根结果在你家,年年看瓜瓜不长,夜夜看瓜瓜开花。”打一生活常见的东西。
生:是电灯泡。
师:真棒,电流通过电灯泡会发光,其实电的作用还远不止这些,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它的踪影。电给了人类一片生机,那么什么是电路?要形成电流要什么条件呢?今天就从电流和电路来认识电。
二、新课教学
电流
教师出示小灯泡、小电动机、音乐门铃各一个,一个开关、两节电池(带电池盒)和一些导线。
师:动脑筋先后分三次连接电路,分别使灯泡亮、电动机转、门铃响。灯泡、电动机、门铃要受开关的控制。
师: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
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回检查指导。
师:很高兴看到小灯泡亮了、电动机转了、门铃响了,你们的实验很成功。想想它们为什么会亮、会转、会响呢?
生:因为有电流流过它们。
师: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电流是如何形成的。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37页的内容,找出答案。
师生共同总结:导线、灯泡的灯丝都是金属做的。金属里有大量自由电子,它们可以自由移动。平时它们运动的方向杂乱无章,可是接上电池后,它们就受到了推动力,出现了定向移动,于是形成了电流。即: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师:马路上有车流,江河里有水流,它们都有方向的,电流有方向吗?
生:物理学中,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师:那么负电荷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什么关系呢?
生:负电荷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
师:请同学们思考,按照这个规定,当电路闭合时,电流在电源外部的流动方向是什么呢?
生: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的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
多媒体展示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流动方向
同学们见过二极管吗?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了解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及常见的二极管。
电路的构成
多媒体展示前面电铃的连接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师:我们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就叫电路。最简单的电路是由几部分组成的呢?
生:最简单的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
师:能够提供电能的装置是电源,我们熟悉的电源有哪些?
生: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等都是电源。
师:消耗电能的装置是用电器,哪些都是用电器呢?
生:日光灯、电视机、灯泡、电动机、电铃等都是用电器。
师:开关在电路中起什么作用呢?
生:开关是控制电路通断的元件。
师:导线在电路中的作用是什么呢?
生:导线是连接电路的元件。
师:下面我们来了解实验室常用的电源。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小资料,了解实验室常用的电源干电池和学生电源。
电路的三种状态
师:电铃有电流通过,满足什么条件?
生: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
1.电路中有电源提供电流;2.电路闭合为通路。
师:你能否以同样的方法连接电路,使小灯泡发光呢?
学生分组实验连接单灯电路,闭合开关,观察灯泡是否发光。针对有些组灯不亮的现象,及时讨论提问,并且分析一下灯泡不亮的原因。
师:在前面的分组实验过程中,有的同学把小灯泡、导线、开关连接起来后,闭合开关,灯却没亮,这是什么原因呢?
演示断路现象:在演示板上把小灯泡(故意用断丝灯泡)、开关、干电池用导线连接起来,合上开关,小灯泡不亮。
讨论:灯泡不亮,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演示:把小灯泡从灯座上取下,灯泡尾部的金属触点直接接触干电池的两极,用导线把灯泡螺丝套和电池的负极相连,灯泡不亮,说明灯丝断了。
演示通路现象:换上一只好的灯泡,把它用导线、开关和电池相连。
师:有什么办法使小灯泡熄灭?
演示短路现象:在发光的灯泡两端并联一根导线,在短路的瞬间,灯泡熄灭了,拆掉这根导线后灯泡又亮了。
师:在发光的灯泡两端并联一根导线,灯泡为什么不亮呢?这是因为电流直接从导线和开关中流过,而灯泡中几乎没有电流,因此灯不亮。不仅如此,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上,电路中会有很大的电流,可能把电源烧坏,还可能引起火灾。这是绝对不允许的。这种情况叫短路。
师生共同总结:断开的电路叫做开路;接通的电路叫做通路;直接用导线把电源的两极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短路。
多媒体展示:正确连接电路时应注意的问题:
1.不能短路;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3.检查连接无误后方可闭合开关。
电路图
师:如何把演示板上的电路连接情况反映出来呢?用画实线代替导线,画出课本实物的连接图。
师:如果都用实物连接图来表示电路连接情况是费时、费力的,其连接情况也不易识别。下面我们用统一的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中的各元件。
多媒体展示电池、开关、灯泡、电铃、电动机等元件的符号,要求同学跟着一起画。
教师示范门铃电路的电路图画法。仔细观察电路图,归结电路图作图规则。
再要求学生把课本的实物连接图画成电路图,及时反馈,同时指出同学画图当中出现的错误。
小结: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强调画电路图的要求:(1)要用统一符号表示;(2)连线时要画得横平竖直;(3)元件不能画在拐角处(变阻器除外);(4)线路要画得简洁、整齐、美观、布局合理。
师:电路图不仅画起来比实物图方便,而且看起来也方便,所有复杂的用电器的电路都有电路图。
三、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四、作业设计
见练闯考第25页课内精练
第2节 电流和电路
1.电流
(1)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是有方向的: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电源外部:正极→用电器→负极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要有电源且电路是通路
2.电路
基本组成: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
作用:
(1)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
(2)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
(3)开关是控制电路的通断
(4)导线是电流的路径
3.电路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
4.电路图:用规定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本节课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电路元件,使学生充分体现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简单电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物理道理,有助于学生活用所学知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及创造性思维很有帮助。第3节 串联和并联
这节课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电路和电路图及电路元件”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究活动,是学习电学知识的重要基础。这部分知识既是电路知识的深化,又是进入各种实际电路的起点。正确地识别和连接串、并联电路,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是本节课的关键性的环节。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电学部分的第一次探究,为后面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奠定了基础。通过分组实验、合作交流,让学生体会一些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通过一定程度地放开课堂,让学生自主学习、设计简单实际电路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和学习成就感。
学生在生活中看到的用电器很多,但对于这些电器的电路连接情况却知之甚少,对生活中接触到的形形色色的不同的用电器仅仅是在感性上的认识,并没有从理性上真正地理解,所以在他们的头脑中必然会形成一些概念,而这些概念中正确的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但还有一些错误的则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正常学习,让一些学生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
知识与技能
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连接的特点,会连接串联和并联电路,会画简单的串联、并联电路图。
过程与方法
在动手实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分析归纳串联、并联电路在结构、开关中的作用、用电器间关系等方面各自的特点,从而学习识别串、并联电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认识串、并联电路的兴趣;积极主动找出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识别方法,能联系生活中的串、并联电路,体会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及其价值。
重点
通过探究发现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难点
规范地画出串、并联电路,动手连接串、并联电路。
实验法、讨论法。
一、新课引入
在黑板上挂两串彩灯,一串同时亮,另一串交替亮。
师:请同学们观察、对比这两串彩灯。想让它们同时亮,应怎样连接?交替亮又该怎样连接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
二、新课教学
串联和并联
师:请同学们考虑一下:现有一个电源和两个灯泡,要使两个灯泡同时发光,有几种接法?
生:可以把两个小灯泡一前一后串起来试一下。
生:我觉得是把两个小灯泡并起来,让电流一块流入,再一起流出。
师:大家动手画出每组的电路图,讨论一下是否正确。
(学生画电路图,老师给予指导)
多媒体展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路图
师:第一个图我们设计的是两个小灯泡前后串接,也就是用电器“首尾”相连接,我们称为串联电路。第二个图我们设计的是两个小灯泡“首首、尾尾”相接,我们叫并联,因为两个灯泡“并列地”连接在一起。
师:两种方案都能让两个小灯泡同时发光吗?下面我们验证这两个图,看看是否正确,但别忘了和上节一样,注意实验警钟: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源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
(学生分组连接电路,教师给予帮助、指导)
师:同学们完成实验了,哪组同学愿意把你们的实验演示给大家?
(两个组的同学分别上台把串联、并联两种电路演示一遍)
师:通过实验能得出什么结果呢?谈谈你们的体会吧!
生:要使两个灯泡同时亮,既可以串联也可以并联。
生:我们要先设计电路,画出电路图,经过思考,正确后再动手连接电路,每一步都要认真。
师:刚才你们手头只用了一个开关,如果再给你们一个开关,两个灯泡,两个开关,又会是什么样子呢?每个灯泡都用一个开关去控制,再对比串、并联电路有什么区别吗?
生:很有趣。串联电路中,再加一个开关,和原来结果一样。我认为,用电器首尾相接,像串糖葫芦,一个开关足够,一管到底,所以合上开关,电灯全亮,断开开关,电灯全灭。
师:你的分析很对。大家看到的全亮的彩灯就是串联的。
生:并联时,情况不一样。我发现两个开关分别和灯泡连在一起,两条路径互不影响。当闭合或断开一个开关时,和它相连的灯发光或不亮,但另一个小灯泡不受影响。
师:你得出的结论正是并联电路的特点。下面请大家总结一下串、并联电路的不同之处。
总结:
1.串联电路的特点:
①电流只有一条路径,通过一个元件的电流同时也通过另一个。②电路中只需要一个开关,且开关的位置对电路没有影响。③用电器互相有影响,一处断开,整个电路停止工作。
2.并联电路的特点:
①电流有两条(或多条)路径。②各支路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影响。③干路的开关控制整个干路,支路的开关只控制本支路。
师:刚才我们经过共同努力,得出了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谁还能举一些生活当中串、并联电路的实例?
生:我们家过年时候挂的彩灯。
生:家里的电灯和电视机、冰箱互不影响,是采用了并联电路。
生:晚上,马路上的灯有亮有灭,它们是并联的。
生:教室里的日光灯互不影响,采用的是并联方式。
生:工厂车间各台机器都要用电,它们工作要互不影响,也要并联。
多媒体展示以上的实例演示给同学们看,对照一下结论的正确性。
三、课堂小结
师:通过你的学习,你认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有哪些不同?试着用对比的方式写出来。
学生思考后,尝试归纳,教师指导。
串联电路:电流的路径只有一条;用电器同时工作同时停止;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
并联电路:电流路径有两条以上;用电器互不影响;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开关控制本支路用电器。
四、作业设计
见练闯考第27页课内精练
第3节 串联和并联
串联
并联
定义
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
特征
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路径,一处断开所有用电器都停止工作
电路中的电流路径至少有两条,各支路中的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开关
作用
控制整个电路
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中的开关控制该支路
电路图
实例
装饰小彩灯、开关和用电器
家庭中的用电器、路灯
为了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教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眼、动脑来学习物理。学生通过小组分析、归纳、总结,从而体现出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第4节 电流的测量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刚认识简单的串、并联电路的基础上,引入电流的强弱的学习。学会用电流表,只有熟练使用电流表,才能为下节课完整地“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做充分准备,也为学生以后学习电压表的使用打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
把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纳入课堂教学中,启发学生在类比中领悟知识。重视学生的学习经历和体验,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培养技能,引导学生在实验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
学生对电学物理量的学习处在启蒙阶段,对电流这个量的认识很肤浅;虽然学生连接过简单的电路,但电流表有三个接线柱,因此既要考虑量程的选择,还要考虑电流的方向,把电流表连入电路是个教学难点。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电流的大小,知道电流的单位、符号,关心生活中有关用电器工作的电流值。
2.知道电流表的用途、符号,知道正确使用电流表的规则,并会将电流表正确接入电路,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3.能认识电流表的量程,正确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过程与方法
在认识和使用电流表的过程中,学会阅读说明书,对照实物,掌握正确使用测量工具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注意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和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重点
正确使用电流表。
难点
正确连接电路。
实验法、类比法。
一、新课引入
多媒体展示:
下雨天狂风暴雨和淅淅沥沥的小雨对比,黑夜里闪电的光亮和街上彩灯的闪亮对比,水龙头出水多与少对比。
师:自然界中强与弱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如大雨与小雨;强光与弱光;水龙头出水的多少,即水流有强弱。那么电流是否也有强弱呢?
演示:由一节和两节电池分别供电的一盏灯的发光情形。
师:灯为什么会亮?灯光亮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生:灯亮是因为有电流流过灯丝。用两节电池比一节电池灯的亮度大,表示电流流过灯丝的强。
师:电流与水流一样,也有强弱的不同,怎样表示电流的强弱呢?我们本节课就来学习电流的强弱,即电流。
二、新课教学
1.怎样表示电流的强弱
师:刚才的演示实验中,灯泡发光说明电路中有电流,灯泡的亮度不同说明流过的电流强弱不同。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部分内容。
师:电流就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通常用字母I表示,它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
教师简介安培:安培是法国的科学家,他在物理、化学、数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安培在电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尤为突出,被后人称为“电学中的牛顿”。为了纪念他,物理学中用安培作为电流的单位。希望同学们能向安培学习,刻苦钻研,勇于开拓和创新。
师:除了安培之外,还有其他单位吗?
生:还有毫安、微安。
师:它们如何换算呢?
生:1 A=1000 mA I mA=1000 μA
师:不同的用电器工作时,电流大小一般不同。请阅读课文中的小资料。
教师组织学生看课本上“常见的电流数据”,让学生读数据并讲明意义,比较不同单位的电流值,体会日常电路中的电流值。
2.怎样连接电流表
师:小资料中的电流值是怎样得来的呢?我们用什么测量电流的强弱呢?
生:利用电流表来测量电流的强弱。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你桌上的灯泡、导线、电池组成电路。先用一节电池供电,再用两节电池供电,灯泡亮度怎样变化?说明了什么?
生:用两节电池供电时灯泡亮一些,说明电流大。
师:现在每组发一个能直接测出电流值的电表——电流表。在刚才的电路中,再接入电流表,就可以测出灯泡的电流值。不过,大家要先阅读课本,讨论一下,要注意什么原则才算正确连接电流表?
讨论之后,总结出以下几条规则:
规则1:使用前要校零;
规则2: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
规则3:电流必须从“+”接线柱流进去,从“-”接线柱流出来;
规则4: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学生用电流表有两种量程,电流值小于0.6 A时用标着“0.6”的接线柱和“-”接线柱;电流值大于0.6 A且不超过3 A时用标着“3”的接线柱和“-”线柱;
规则5: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使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师:掌握电流表的连接后,两人一组开始把电流表接入电路中,要注意规则。
(学生实验,教师给予帮助和指导)
3.怎样在电流表上读数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
总结:要能读出电流表的读数,应该看清三点:一是看清选用了哪个量程,从而知道满偏度所表示的电流值;二是看清每一大格分成几个小格,以及它们各表示的电流值;三是看清测量时表针停在哪个大格、哪个小格上。
学生活动:安排两个同学一组做游戏,用印刷的无指针的表头当电流表,竹签当指针,一个同学指一个刻度,并说出选择哪个量程,让另一个同学读数;或一个同学说出一个电流值,另外一个同学指出选择哪个量程,并把指针指到相应的位置。看谁读数准确、迅速,看哪个小组合作好、学习愉快,作为奖励,让这样的小组在展示台示范。
师: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如果灯泡上不标电流值,那么我们该怎样测量?
生:可以用试触法解决,即两根导线和电流表的两个接线柱只要一接触(不要固定),就可看出电流表的表针是否超过你估计的量程。如表针正好在你估计的量程内,你只要把导线固定好读数即可;相反,不在你估计的量程内,则换成另一量程的两个接线柱即可。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1.可以用电流来表示电流的强弱。
2.正确连接电流表:使用前要校零;电流表与被测用电器要串联;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进,“-”接线柱出;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不要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3.正确读出电流表的读数。
四、作业设计
见练闯考第31页课内精练
第4节 电流的测量
一、电流
1.定义:电流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
2.符号:I
3.单位:安、A
1 A=1000 mA I mA=1000 μA
二、电流表
1.作用:测量电路中电流的仪表
2.接线规则
3.正确读数
初中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而且还应重视技能的训练,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认识过程。学生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就能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所学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第5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初步了解电路和电流的概念以及认识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在观察中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论证、评估交流等自主活动,让学生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本节是对串、并联电路的深入学习,是后续学习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阻关系等知识和学习分析电路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也是训练学生电学实验技能的重要实验课。
本节的内容从三个层次上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培养学生的物理知识素养、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让学生经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如何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为此要抓住学生看到表面现象就对事物本质下结论的思维惯性,从观察到的现象入手,引发思维冲突进而引起学生的困惑,从而激发学生探究事物本质的热情,让学生在经历困惑、实践、解惑的过程中完成本节内容的学习,并初步培养学生懂得探究事物本质的一般步骤和设计探究实验的能力。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知道串、并联电路的连接,能够顺利连接串联电路,但部分学生对于并联电路的连接不够熟练,正确使用电流表还有一定困难。大部分学生对科学探究方法有一定的认识,但根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设计实验方案,有一定的困难。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2.会分析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出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的过程中,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科学探究的步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体会交流合作的重要和成果共享的喜悦。
重点
在实验中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难点
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真观察、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探究法、实验法、讨论法。
一、新课引入
多媒体展示:串并联电路
师:观察一下,这两个电路中都有哪些元件?这些灯泡是什么连接方式?
师:用桌子上的实验器材把两个电路连接出来。(先连第一个,看哪个小组连得又快又好)
师:闭合开关,观察灯泡的亮度,思考灯泡为什么会发光,它们发光时亮度是否相同,电路中各点的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今天学习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二、新课教学
探究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有什么关系
1.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电路。根据前面学过的知识,我们知道这是两个小灯泡组成的串联电路,电路中各点的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
2.猜想或假设
师:大家现在先来猜想一下各点的电流有什么关系?
生:电流是由大到小的,电流每经过一个小灯泡,就消耗一部分电能,回到负极时就小了。
生:小灯泡一样亮,电路中各点的电流应该相同。
生:我觉得电流有时大有时小。如大灯泡较亮,它需要的电流大,小灯泡暗,需要的电流就小,好像与用电器有关。
生:我想靠近电源正负极的地方应大些,应该与电源位置有关。
生:我的想法是导线粗的地方电流大,导线细的地方电流小。像粗水管中的水流大,细水管中水流小一样。
师: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我们设计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
3.设计实验
师:既然同学们的猜想这么多,又都坚持己见,下面分成五个组,讨论一下我们的猜想应如何设计实验才能得到证实。
学生按五种猜想分成了小组,兴致很高,很快都制订了自己的实验计划。
甲组:学生用电源、导线、开关和三个灯泡组成串联电路,然后在电路图1中取A、B、C、D四点分别串联电流表就可得出结论。
乙组:我们组用电源、导线、开关和两个灯泡组成了串联电路,然后在A、B、C三点分别串联接入电流表,如图2所示。
丙组:我们组用电源、导线、开关和四个灯泡组成两个串联电路。第一次用两个小灯泡组成串联电路,第二次换用两个稍大的灯泡再做一次,电路图和乙组一样。
丁组:我们设计的和乙组一样,也是取了A、B、C三点,然后用电流表测其值。
戊组:我们的设计和乙组大体相同,只是又换成不同导线做了一次。
4.进行实验
师:大家的实验计划都制订好了,一定急着要亲自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到底如何。不过,同学们要注意电流表的连接。
学生开始动手实验,教师给予指导。
5.分析与论证
师:同学们的实验做完了,现在总结一下自己实验的结论吧!
甲组:我们组用了三个小灯泡,猜想的是回到负极时电流会变小,实际结果A、B、C、D四点的电流值相同。
乙组:我们组猜想的是电流相同,而结果也是相同。
丙组:我们猜想大、小灯泡的电流不同,但换了灯泡后,发现A、B、C三点电流趋于相等。
丁组:我们组猜想靠近两极的点电流应大些,但结果A、B、C三点电流一样大。
戊组:我们组用粗、细导线做了两次实验,结论稍有偏差,但导线相同时,A、B、C三点的电流值相等:
师:经过同学们的努力实践,现在可以统一意见了: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相等。这一结论经过了同学们的探究和实践活动,已经得到了验证。下面大家谈一些自己的收获吧!
6.评估与交流
生:我们不管如何设计,最终达到了我们的目的:得出了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师:实际上,这也是我们探究的目的,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
生:我们学会了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和前几次的探究实验相比,今天的探究过程都是我们自己设计的。
生:我们在实验中,应该不怕困难,大胆去验证结果。
师:同学们的收获不少,大家都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也学习了科学探究的方法,给我们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为我们的收获和合作成功鼓掌!
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师:我们一起合作对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进行了探索,大家都迫不及待想动手实验,以找出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我们就开始吧!
1.提出问题
师:请同学们仿照上次探究的提问方式进行提问。
生:并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有什么关系?
2.猜想和假设
师:同学们都知道,串联电路只有一条路径,并联电路有多条路径。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实际上我们只要探究干路和支路电流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接下来,同学们猜想一下干路和支路电流的关系吧!
生:我在想,是不是和串联时一样,电流相等。
生:看起来干路电流分配给两条支路,两支路电流的和应等于干路电流。
生:我猜想如果灯泡不一样,两支路电流的和会超过干路电流。
3.设计实验
师:同学们仿照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设计,对以上猜想设计一下实验。
甲组:用电池、导线、一个开关、两个灯泡组成并联电路。然后在干路上的A点接入电流表,测出A点的电流;再在两条支路上分别接入电流表,测出两条支路中B点、C点的电流,这样就可得出干路A点电流与支路B点、C点电流的关系了,我们组设计的电路图如下:
只要按照设计的电路图实验一下,就会得出结果了。
乙组:我们组设计的电路和甲组一样。我们觉得A点的电流应等于B点电流和C点电流之和。
丙组:我们组设计的电路和别的组一样,我们觉得换成大灯泡,两支路电流要超过干路电流。
师:大家的电路设计大致相同,只是猜想的结论不同。现在大家根据设计好的电路图可以动手实验了。
4.进行实验
学生动手实验,教师给予指导。
5.分析与论证
师:同学们都做完了实验。我相信结果已经出来了,请几位同学说一下你们组的结论吧!
甲组:我们的结论是A点的电流约等于B点和C点电流的和。我们发现并联电路中电流和串联电路中电流关系不同。我们分析,A点即干路电流比两支路电流之和稍小些,是由于导线也消耗了一点电能。
师:你们分析得有道理,说明你们不只是做了实验,还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并且找到了问题的原因,你们这份执著探究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同学们用掌声给予鼓励!
乙组:我们组的结论和刚才的结论一样,也和我们猜想的结果相同。数据出入很小,干路上电流应等于两支路电流的和。
师:你们组的猜想是正确的,同学们也为你们的成功表示祝贺!
丙组:我们组用的灯泡比他们的都大一些,我们发现灯泡换成大的,电池没变,电流变小了,但规律没变;干路中A点的电流等于支路B点和C点的电流和。
师:你们组的结论和别的组相同,也就是我们得到了统一的结论。我想你们组一定在考虑为什么换了灯泡电流变小,希望大家课后继续探讨。
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6.评估与交流
师:回想今日自己所做实验,作出评估,同学们之间进行交流,总结经验。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1.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2.并联电路中干路和支路之间的电流关系。
四、作业设计
见练闯考第33页课内精练
第5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这节课学生是真正的主角,教师在其中只是起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对于学生,亲身体验而获得经验远比从书本上或教师传授丰富得多;作为教师,体验到了和学生一起学习的乐趣。
初中物理第2节 电流和电路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2节 电流和电路教案,共1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引入,新课教学,课堂小结,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2节 电流和电路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2节 电流和电路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4节 电流的测量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4节 电流的测量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