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秋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后提能训练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2022秋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后提能训练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1页
    2022秋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后提能训练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2页
    2022秋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后提能训练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当堂达标检测题,共6页。
    【学考过关练】
    一、选择题
    1.“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在上述建议下,出现了( )
    A.“百家争鸣”B.“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D.“三教合一”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的建议,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故C项正确。
    2.“凡文之不关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此材料主张( )
    A.“天人合一”B.“经世致用”
    C.“罢黜百家”D.“天人感应”
    【答案】B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顾炎武的思想,主张经世致用,故B项正确。
    3.“这场扫荡权威、破除偶像的文化革命,为后来解放思想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创造了条件。”“文化革命”是指( )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答案】C
    【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在本题中只有新文化运动扫荡了权威,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破除了偶像, 为后来解放思想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创造了条件,所以“文化革命”是指新文化运动,故C项正确。
    4.在孔子以前,“君子”专指贵族男子。而孔子赋予它新的意义,比如忠诚、守信、仁慈、坚定的品质。这表明孔子的思想( )
    A.具有阶级色彩B.追求标新立异
    C.蕴含立德意识D.体现有教无类
    【答案】C
    【解析】材料“忠诚、守信、仁慈、坚定”都是高尚道德的表现,孔子把这些意义赋予“君子”,说明孔子的思想蕴含着立德意识,故C项正确。
    5.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一主张体现了( )
    A.天人合一观念B.朴素辩证思想
    C.逍遥自由观念D.朴素唯物史观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道法自然”可知,老子强调顺应自然,属于朴素的唯物史观,故D项正确;老子强调的是顺应自然规律,不是天人合一,故A项错误;朴素辩证思想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逍遥自由观念与庄子相符而非老子,故C项错误。
    6.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表明岳飞( )
    A.认为人应该树立起自己的尊严
    B.强调人应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C.深受“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
    D.非常推崇程朱倡导的修身养性
    【答案】B
    【解析】材料“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故B项正确;材料表达了积极进取的思想,与树立自己的尊严无关,故A项错误;明清之际思想家提出“经世致用”思想,岳飞是宋代人,故C项错误;岳飞去世时,朱熹才12岁,所以岳飞不可能推崇朱熹的主张,材料也与“修身养性”无关,故D项错误。
    7.唐代诗人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兴盛,这也反映了中华文化的( )
    A.融合性B.独特性
    C.包容性D.脆弱性
    【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诗句极言寺庙之多,反映了佛教的兴盛,体现了中华文化对外来文化极大的包容,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不同文化的融合,也没有体现出中国文化受外来文化冲击而衰弱的情况,更不能说明中华文化的独特性,排除A、B、D三项。
    8.丝绸之路成为中国当下“一带一路”倡议的切入点,这说明了( )
    A.中华文化的深远影响B.汉唐帝国的盛世辉煌
    C.平等互利的外交策略D.农业文明的巨大活力
    【答案】A
    【解析】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到今天仍然可以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切入点,穿越了时空,说明了丝绸之路代表的中华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故A项正确;丝绸之路泛指中西方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通道,不仅存在于汉唐,排除B项;丝绸之路不涉及外交策略,排除C项;丝绸之路与农业文明关系不大,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孔子)以“仁”作为礼乐精神的内核,“对中国文化而言,是承先启后的一大创举”……礼乐的推行对个体而言,是为了道德的完善,成为仁德之人;对群体而言,是为了“爱人”,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赵玉敏《以“仁”释礼,援“仁”入乐——孔子对周礼人文精神的重构》
    材料二 宋明理学又进一步把社会秩序的礼等同于“天理”。……具有浓厚宗教性的“礼”与统治者所宣扬的“天命信仰”“王权神授”相结合,同时也就上升为论证君主专制的合理性,从精神上对人们进行思想控制的官方意识形态。
    ——蒋传光《略论中国古代社会的“礼治”秩序》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礼”的实质,并概括指出孔子推行“礼”的价值追求。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明理学对“礼”的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理学的社会功能。
    【答案】(1)实质:“仁”。
    价值追求:完善个人道德,和谐人际关系。
    (2)发展:把三纲五常上升为“天理”。
    社会功能:理学发展成为官方意识形态,维护君主专制;理学强调人的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起到积极作用(注重气节、品德,讲究自我节制等)。
    【选考过关练】
    一、选择题
    1.有一位同学收集某地考古资料后得出这样的认识:这一文明存世的时间与中原的夏、商、周王朝所处时代大致相近,但不论是玉器,还是金器、铜器,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形成了具有地方特征的文化。你觉得他研究的主题应是( )
    A.中华文化的整体统一B.中华文化的多元发展
    C.不同文化的相互排斥D.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这一文明存世的时间与中原的夏、商、周王朝所处时代大致相近,但不论是玉器,还是金器、铜器,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形成了具有地方特征的文化”可知,材料的主旨强调中华文化的多元发展,故B项正确。
    2.据《汉书》载,汉武帝之孙刘贺,幼年继承王位,公元前74年登基为帝,不久因种种劣迹、不学无术被废黜,后被封为海昏侯。近年,海昏侯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迄今发现最早的孔子像。依据材料,可以得出( )
    A.郡国并行制已废除
    B.《汉书》的记载不足为据
    C.儒学已成为正统思想
    D.《论语》成为儒家经典
    【答案】C
    【解析】材料“汉武帝之孙刘贺,幼年继承王位”“海昏侯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迄今发现最早的孔子像”可知,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故C项正确;A、D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刘贺墓出土儒家简书、孔子像,而非《汉书》的可信度,排除B项。
    3.相较于程朱理学,王阳明提出“良知”说,反对教条主义的束缚。此外,他还提出了人人皆可为圣人的“成圣”论,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社会阶层的意识形态界限。据此可知,王阳明的心学( )
    A.摆脱儒学思想束缚B.彰显人的自我意识
    C.维护纲常伦理道德D.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答案】B
    【解析】王阳明反对教条主义的束缚,提出人人皆可为圣人,这彰显了人的自我意识,故B项正确;王阳明的心学是对传统儒学的继承发展,仍是儒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排除A项;材料与纲常伦理道德无关,排除C项;心学是对传统儒学的继承发展,其本质是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排除D项。
    4.夏商时期,人们相信上天和鬼神;周朝时,周公提出“敬天保民”;春秋时期,孔子提倡“仁”,对鬼神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这一变化反映了( )
    A.中华文化“人本”色彩逐渐加强
    B.神权政治色彩得到淡化
    C.神权遭到王权冲击
    D.中华文化具有一定民主色彩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夏商时期,人们相信上天和鬼神,商人每遇事必示鬼神、问吉凶;周朝提出“敬天保民”,认为上天只把统治人间的天命交给那些有德者,表明了他对民众的力量以及民众在社会政治生活上的作用予以高度的重视;春秋时期,孔子提倡“仁”,主张“仁者爱人”,对鬼神“敬而远之”,这一变化表明中华文化中“人本”的色彩逐渐加强,故A项正确。
    5.孟子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这体现了孟子( )
    A.重视人才选拔B.主张主权在民
    C.宣扬兼爱尚贤D.倡导道法自然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见贤焉,然后用之”可知,孟子重视人才选拔,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孟子重视人才选拔,与主权在民无关,排除B项;墨子主张兼爱尚贤,排除C项;D项是道家思想,排除。
    6.中华文化主张和而不同。西周末年太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他认为不同事物之间彼此配合达到平衡。孔子、孟子则提出了“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思想。这反映了( )
    A.传统文化突出共性否定个性
    B.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C.求同存异是中华文化的根本
    D.传统的道德准则形成于西周
    【答案】B
    【解析】材料“西周末年太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孔子、孟子则提出了‘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体现的是不同时期对“和”的解释有所不同,强调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故B项正确。
    7.明清之际思想家们从明朝衰亡的教训出发,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务实学风,主张经世致用,由此形成了一股积极进步的新思潮。该新思潮( )
    A.具有爱国与民主意识B.摆脱了儒学束缚
    C.是对程朱理学的否定D.受启蒙思想影响
    【答案】A
    【解析】材料“从明朝衰亡的教训出发”体现出明清之际的新思潮具有爱国意识,“批判君主专制”体现出新思潮具有民主意识,因此明清之际的新思潮具有爱国与民主意识,故A项正确;明清时期的新思潮是对儒学的批判继承,并没有摆脱或否定儒学,排除B、C两项;新思潮没有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排除D项。
    8.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内容。虽然在封建社会没有实现的条件,但它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还是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下列言论中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启迪作用的是( )
    ①“政在得民” ②“民贵君轻” ③“存百姓” ④“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A.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答案】D
    【解析】“政在得民”“民贵君轻”属于孟子的“仁政”学说,“存百姓”属于唐太宗贞观之治的思想主张。因此,①②③都体现了古代民本思想,故D项正确;④“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指统治者对人才的重视,排除A、B、C三项。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董仲舒)利用“天”的观念和“家国同构”理论,对忠、孝的合理性作出了新的解释,使儒家所提倡的忠、孝伦理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同时也为汉代以后的中国社会提供了一种全民的伦理信仰。
    ——李佳哲《董仲舒的忠孝理论与汉代忠孝伦理制度》
    材料二 阳明继起,发为学贵自得之论,言语行为皆纯由个人自决。良知学说似远承孟子,而含有打破偶像,摇动传统思想权威之倾向。
    ——摘编自萧公权著《中国政治思想史》
    材料三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提出了相当接近民主制度的设计,以为君民之间,不是主从尊卑,政府是为民而设。地方发展,犹如诸侯,有相当的自主权。学校是议政的场合,其所议定,由地方长吏付之实行。这一构思,俨然是代议制,而且是地方自治的民主政治!
    ——许倬云著《历史大脉络》
    (1)根据材料一,指出董仲舒为后世提供的伦理信仰。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为提高儒学地位采取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分析阳明心学蕴含的思想价值。
    (3)根据材料三,归纳黄宗羲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答案】(1)伦理信仰:忠、孝。
    主要措施:罢黜百家,尊崇儒术;设立五经博士;兴办太学。
    (2)思想价值:强调个性解放,动摇了传统思想的权威。
    (3)主张:倡导君民平等,反对君主专制;提出地方自治,学校是议政场所。
    历史进步性:对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重要意义,对以后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斗争起推动作用。

    相关试卷

    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同步达标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同步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