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分子热运动教案
展开课题
第十三章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的表述:
通过看书P2-3,能够说出物质的构成。
通过观看演示二氧化氮实验和其他扩散实验视频,初步了解固液气都能发生扩散现象,并能列举和解释生活中的扩散现象。
通过墨水在冷水和热水中的扩散快慢实验,学会运用想象和转换等研究方法,知道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温度越高。
通过观看分子之间有引力实验视频及课本P4-5,能够举出分子间作用力在生活中的例子,并归纳出分子模型及特点。
学习重点:知道生活中的扩散现象并总结归纳分子热运动的特征。
学习难点:对分子间作用力的理解。
设置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了解分子热运动的一些特点。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教材分析:本节课介绍了分子动理论,并用物质微观结构的知识来解释宏观热现象,为从分子结构观点理解物体内能的本质打下基础。
3.学情分析:学生在八年级已经学过物态变化,已经接触了一些宏观热现象。但并不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不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扩散现象暗含的物理道理。并不能用微观模型解释宏观现象。
评价任务的设计:
目标1——通过学生表述物质的构成,或对相应习题的解答情况进行评价,预期达成度100%。
目标2——通过学生解释生活中的扩散现象,或对相应习题的解答情况进行评价,预期达成度100%。
目标3——通过学生表述分子运动与温度的关系,或对相应习题的解答情况进行评价,预期达成度100%。
目标4——通过学生解释生活中的分子间作用力的例子,或对相应习题的解答情况进行评价,预期达成度90%。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实验,引起学生对生活中的扩散现象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并有意识的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通过探究活动,从复杂的宏观热现象里面分析出其微观机制,尝试用微观模型解释宏观现象。
教 学 设 计
学习目标
学习活动
评价标准
教师活动
目标达成情况
反思与评价
一、引入新课
(对应目标)
1.通过看书P2-3,能够说出物质的构成。
二、新课教学
(对应目标)
2. 通过观看演示二氧化氮实验和其他扩散实验视频,初步了解固液气都能发生扩散现象,并能列举和解释生活中的扩散现象。3. 通过墨水在冷水和热水中的扩散快慢实验,学会运用想象和转换等研究方法,知道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温度越高。4. 通过观看分子之间有引力实验视频及课本P4-5,并归纳出分子模型及特点。
三、复习小结
学生观察现象,看课本P2-3后回答问题。
学生思考讨论后提出猜想
学生思考后举出生活中扩散现象的例子并对此解释
学生预习课本P4-5后思考讨论回答
归纳总结
能够说出常见的物质构成,并会描述分子的大小
猜想能说出依据,合理即可
举例和解释能说出依据,合理即可
能正确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展示图片提出问题:通过预习课本P2-3你都知道了什么?
总结:常见物质由分子、原子构成。分子非常小,人们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都分辨不出,必须借助电子显微镜观察。
构成物质的分子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1)引导学生通过下列问题,提出猜想。
问题1:气体之间是否发生扩散现象?
问题2:液体之间是否发生扩散现象?
问题3:固体之间是否发生扩散现象
(2)演示二氧化氮实验并组织学生观看其余的实验视频
(3)总结: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气体、液体、固体之间都会发生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热运动。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温度越高。
(4)提出问题:你能举出日常生活中扩散的例子吗?并尝试解释一下。
(5)对学生所举的例子进行指导、点评、总结。
(6)提出问题:既然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那么固体和液体中的分子为什么不会飞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呢?
例如:
1.固体和液体中的分子为什么没有像沙子一样散开。
2.铁丝、铅笔为什么不易拉断。
提出问题:
1.分子间的作用力都有么?
2.什么时候表现为斥力?什么时候表现为引力?
3.固体液体气体分子模型的特点是什么?
(3)教师总结:
1.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分子间距较大时表现为引力,分子间距较小时表现为斥力。
3.固体分子间距小、作用力强,不易被压缩或拉伸;气体分子间距大、分子间作用力微弱,容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液体介于两者之间,难压缩,且具有流动性。
教师提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
四、形成性练习
五、布置作业
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运动的是( )
A.扫地时,灰尘满屋 B.煮饭时,米粒翻滚
C.洒水时,水雾飞舞 D.炒菜时,满屋飘香
2、下列现象说明分子间有斥力作用的是( )
A.煤堆在墙角时间长了,墙内部变黑了 B.打开醋瓶后,很快嗅到醋味
C.有手压面包,面包体积变小了 D.封闭在容器中的液体很难被压缩
3、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B.破镜难圆,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C.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尘土飞扬,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课本第6页动手动脑学物理4、5题;
2.完成资料相关习题。
初中物理第1节 分子热运动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a href="/wl/tb_c8374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1节 分子热运动教案</a>,共5页。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全册<a href="/wl/tb_c8374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1节 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a>,共8页。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分子热运动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分子热运动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