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三单元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同步练习2022-2023 部编版历史 七年级上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教师
      第三单元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同步练习(教师版)2022-2023 部编版历史 七年级上册.docx
    • 学生
      第三单元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同步练习(学生版)2022-2023 部编版历史 七年级上册.docx
    第三单元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同步练习(教师版)2022-2023 部编版历史 七年级上册第1页
    第三单元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同步练习(教师版)2022-2023 部编版历史 七年级上册第2页
    第三单元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同步练习(教师版)2022-2023 部编版历史 七年级上册第3页
    第三单元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同步练习(学生版)2022-2023 部编版历史 七年级上册第1页
    第三单元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同步练习(学生版)2022-2023 部编版历史 七年级上册第2页
    第三单元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同步练习(学生版)2022-2023 部编版历史 七年级上册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一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一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测试题,文件包含第三单元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同步练习教师版2022-2023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docx、第三单元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同步练习学生版2022-2023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填主干
    1. 西汉的建立: 公元前 年, (即汉高祖)建立汉朝,定都 。
    2.休养生息政策:
    (1)目的: 和稳定社会局势。
    (2)措施。
    ①下令“兵皆罢归家”,让 还乡务农。
    ②将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 。
    ③采取 的政策,减轻农民的 ,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
    (3)作用:使汉初的 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3.“文景之治”:
    (1)时期: 和汉景帝时期。
    (2)措施。
    ①经济上:注重农业生产,提倡 ,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 。
    ②政治上:重视“ ”,废除一些严刑峻法;提倡 ,反对奢侈浮华。
    (3)表现: 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 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 。
    易错字:休养生息、奴婢、轻徭薄赋、奢侈浮华。
    抓基础
    知识点一 西汉的建立
    1.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指出:“中国人至今仍然称自己为‘汉人’,他们因为是汉代首次确立的典型中国文化和帝国伟大传统的继承者而甚感骄傲。”“汉代”的开创者和时间分别是( )
    A.禹 约公元前2070年
    B.周武王 公元前1046年
    C.秦始皇 公元前221年
    D.刘邦 公元前202年
    2.“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针对于此,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
    A.加强中央集权B.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C.“以德化民”D.提倡节俭
    知识点二 休养生息政策
    3.《史记》载:“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史料中的“皇帝”“为天下兴利除害”的措施有( )
    ①让士兵还乡务农
    ②将部分奴婢释放为平民
    ③轻徭薄赋
    ④废除一些严刑苛法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④
    4.据《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饥荒)。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毛色一样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这一现象陆续得到改变应该归功于下列哪些帝王的努力( )
    ①汉高祖②汉文帝
    ③汉景帝④秦始皇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5.《汉书·景帝纪》记载:“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材料说明( )
    A.汉统治者吸取秦朝灭亡教训
    B.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取得成效
    C.文景之治是西汉最强盛时期
    D.儒家治国思想正统地位确立
    【知识链接】休养生息政策是指大动荡或长期战乱以后,统治者不实行劳民伤财、严刑酷法的统治,改以宽刑薄赋,保养民力,增殖人口,以达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目的。
    知识点三 “文景之治”
    6.汉文帝时贾谊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薄赋敛”。文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这主要说明“文景之治”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
    A.减免徭役B.以德化民
    C.以农为本D.严刑峻法
    拓展延伸:正确认识“文景之治”
    (1)“文景之治”局面的出现,是建立在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基础之上的,而汉初休养生息政策是在吸取秦亡教训的基础上实行的,其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
    (2)“文景之治”只是政治相对清明。在封建社会里,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剥削是必然的,即使在“文景之治”时期,农民的负担也较为沉重,生活十分困苦,轻徭薄赋只是把封建剥削限制在农民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7.汉文帝说:“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者,奚可甚哀……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材料主旨是( )
    A.轻徭薄赋B.无为而治
    C.崇尚节俭D.减轻刑罚
    8.“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的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以上这段文字描述的是“文景之治”的( )
    A.原因B.表现C.措施D.意义
    提能力
    9.下图是秦末到“文景之治”时期人口数量比较图,下列与“文景之治”期间人口变化无关的是( )
    A.注重农业生产
    B.减轻赋税和徭役
    C.废除严刑峻法
    D.战乱频发
    10.在中国古代,皇帝的勤与惰、明与昏、仁与暴往往和国家的兴与亡有很大的关系。请结合下列有关秦汉时期的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史论话秦亡】
    材料一 及至始皇……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以弱天下之民……
    ——贾谊《过秦论》
    (1)材料一中“废先王之道”是秦亡的原因吗?你认为秦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观点话治理】
    材料二 汉初,一批有识之士经常对汉高祖提出忠告,有人曾说:“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2)请概括材料二的观点。基于这种认识,汉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统治政策?
    【政策兴汉室】
    材料三 (汉文帝)曰:“农,天下之本,其开籍田,朕亲率耕。”
    材料四 (汉景帝)曰:“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令郡国务劝农桑。”
    (3)材料三、四反映的相同思想是什么?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文帝、景帝实践这一思想所采取的措施。这些措施使汉朝出现了什么局面?
    【对比谈感悟】
    (4)说一说秦亡汉兴给你的感悟与启示。

    相关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同步练习: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同步练习: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三字经》中“嬴秦氏,始兼并,“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馀财,看漫画,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同步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同步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一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一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当堂检测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