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文件包含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一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参考答案1.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古发掘是研究历史的一手史料,D项正确,神话传说不能直接作为史料来使用,排除A项;BC项属于二手史料范畴,排除。故选D项。2.A【详解】材料“五层面积较大、堆积较厚的灰烬”说明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和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项。3.D【详解】根据材料中“主要食物来源于植物……只是短暂地保持他们的宿营地”可知,当时人类主要依靠采集为生,过着经常迁徙的生活,生产力水平低下,D项正确;农耕和畜牧业产生后,人类才由食物的采集者变成生产者,故A项错误,排除A项;在采集为主的阶段,女子在部落中居主导地位,排除B项;C项原始农业和畜牧业都已经产生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4.B【详解】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的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都属于新石器时代,B项正确;旧石器时代,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明发展阶段。地质时代属于上新世晚期到更新世,从距今约300万年前开始,延续到距今1万年左右止。排除A项;青铜时代处于铜石并用时代之后,早于铁器时代之前,在世界范围内的编年范围大约从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初年。排除C项;铁器时代是继青铜时代之后的又一个时代,它以能够冶铁和制造铁器为标志。排除D项。故选B项。5.C【详解】仰韶文化位于黄河中游,并培植了农作物粟,C项正确;红山文化位于赤峰,排除A项;河姆渡文化位于长江流域,排除B项;大汶口文化位于山东,排除D项。故选C项。6.D【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新石器时代文明的核心是在中原地区,D项正确,排除ABC。故选D项。7.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泰安大汶口墓群随葬品平均数量要高出相对较差墓群的数倍,说明当时已经存在财产私有,D项正确;夏朝出现了王位世袭制度,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出现铁犁牛耕、地主阶级,排除BC项。故选D项。8.C【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属铜石并用时代文化。考古学家们先后对遗址进行多次发掘,取得了一批以精美的磨光黑陶为显著特征的文化遗存。根据这些发现,考古学家把这些以黑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命名为“龙山文化”,C项正确;大汶口文化是分布于黄河下游一带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大汶口遗址而得名。分布地区东至黄海之滨、西至鲁西平原东部、北达渤海北岸、南到江苏淮北一带,基本处于汉族先民首领少昊氏的地区,为山东龙山文化的源头。不符合材料,排除A项;仰韶文化,是指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其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即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持续时长2000年左右 ),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故按照考古惯例,将此文化称之为仰韶文化。不符合材料,排除B项;红山文化,发源于东北地区西南部。起始于五六千年前,分布范围在东北西部的热河地区,北起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南至河北北部,东达辽宁西部,辽河流域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大凌河上游。不符合材料,排除D项。故选C项。9.C【详解】考古学家在河南堰师发现的二里头遗址,最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C项正确;半坡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中期的聚落遗址,排除A项;大地湾遗址是一处距今8000年—4800年的史前遗址,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发现的较早的遗址,排除B项;河姆渡遗址是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排除D项。故选C项。10.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朝开启了王位世袭制,是生产力发展和阶级对立的产物,D项正确;禅让制是部落时期选贤任能制度,排除A项;B项主要是在殷商时期,排除;分封制是西周时期推行的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11.A【详解】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有助于我们了解商代的社会发展状况,包括早期国家的特征,A项正确;私有制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排除B项;商代不属于母系氏族社会,排除C项;分封制在春秋战国时期瓦解,排除D项。故选A项。12.D【详解】根据材料,商朝用于各种仪式的牲畜数量众多,反映了商代畜牧业得到较大发展,D项正确;材料内容不能反映战争频繁,排除A项;材料内容不能反映青铜冶炼技术情况,排除B项;牛耕技术得到推广是在战国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13.A【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周王分封诸侯主要是基于血缘,A项正确;军功大小是秦朝选官标准,排除B项;CD均和史实不符,排除CD项。故选A项。14.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周时期,我国基本的土地制度即井田制,在本质上是奴隶主土地国有制,D项正确;地主土地私有制直到战国时期才确立,排除A项;商周时期生产力低下,不存在小农土地所有制,排除B项;土地公有制并非商周时期的基本土地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15.B【详解】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出现,社会生产力进步,因此人均占有土地量增加,B项正确;A项是结果,排除A项;战国时期,国家并未统一,排除C项;封建制度确立不是根本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16.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韩非子是法家代表,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法术势结合,加强君主专制,D项正确;孟子主张人性善,排除A项;“相生相胜”是阴阳家的主张,排除B项;隆礼重法是荀子的主张,排除C项。故选D项。17.C【详解】材料“为田开阡陌封疆”指的是商鞅在秦变法废除旧的井田制的阡陌封疆,开立新的阡陌封疆,用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土地私有制,C项正确;精耕细作指精细耕作,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实行分封疆域不符合商鞅变法史实,排除B项;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排除D项。故选C项。18.A【详解】根据材料“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在商鞅变法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国家对社会管理能力增强,可以集中财力、人力和物力进行经济建设,因此战国后期秦国完成了一系列大型工程建设,A项正确;农业发展需要、社会政局稳定、生产工具改进等属于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CD项。故选A项。19.B【详解】依据材料“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可知,反映的是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周王室衰微,卿大夫和士实力增强,传统政治秩序遭到破坏,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战国时期政治秩序遭到破坏,不是诸侯争霸频繁,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战国时期政治秩序遭到破坏,没有体现学术文化繁荣,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战国时期政治秩序遭到破坏,没有涉及华夏认同观念产生,排除D项。故选B项。20.B【详解】依据表格信息可知,夏朝和商朝是奴隶社会时期的王朝,属于早期国家范畴;齐桓公称霸和商鞅变法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表现,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先秦时期的政治状况,没有涉及文化遗存与文明起源、华夏认同以及经济发展,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21.B【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战乱是因为有诸侯王,统一六国后如果重新设立诸侯国,那就难以保持天下安定。结合所学,秦始皇为“求其宁息”,在地方彻底废除分封制,将战国时已经形成的郡县制在全国推广,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全面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安定统一,B项正确;创设皇帝制度不是秦始皇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强化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排除A项;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排除C项;焚书坑儒是为了强化思想控制,排除D项。故选B项。22.C【详解】根据材料,贾谊认为秦朝崩溃的主要原因是“仁义不施”,也即实行暴政政策,C项正确;秦朝确立皇帝制度、在全国推广郡县制在当时是符合历史潮流的,有其积极作用,并非秦朝灭亡的原因,排除A项、B项;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是东汉衰亡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23.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秦朝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掌图籍秘书,监察百官,B项正确;治粟内史是指秦和西汉初期管理国家财政的官吏,排除A项;三省六部始于隋朝五省六曹制,确立于唐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排除C项;中书门下是唐代中期至北宋前期的行政机构,由门下省、中书省与尚书省的最高长官共同参与行政,排除D项。故选B项。24.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统一文字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B项正确;这些措施与推动法律的完善关系不大,排除A项;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统治,排除C项;这些措施会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25.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县以下设乡、里和亭,故C项正确;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排除A项;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排除B项;官学教授律令,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26.C【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时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监察,将全国分为十三州(部),设置刺史进行监察,C项正确;宋以朝臣充任各州长官,称“权知某军州事”,简称知州,排除A项;通判,宋太祖赵匡胤设,是皇上亲自任命到各州,辅佐知州一起治理各州,排除B项;御史大夫秦代就已经设置,排除D项。故选C项。27.B【详解】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汉初为了巩固统治,在地方推行郡国并行制,造成了王国问题。为加强中央集权,打击王国势力,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中央集权大大加强,B项正确;AC两项是汉初封国制的内容,是王国问题形成的原因,排除;察举制是汉武帝时期的选官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28.B【详解】“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是君权神授思想,出自董仲舒,B项正确;A项是孟子的言论,排除A项;C项是法家主张,排除C项;“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出自《尚书》,排除D项。故选B项。29.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汜胜之书》是西汉晚期氾胜之汇录的一部农学著作,一般认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B项正确;《周髀算经》是数学著作,排除A项;《齐民要术》是北朝北魏时期,南朝宋至梁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排除C项;《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排除D项。故选B项。30.C【详解】《《史记》是汉武帝时期的司马迁编撰的,其记载的是汉武帝及以前的历史事件,因此能查到文景之治,C项正确;安史之乱在唐朝发生,排除A项;光武中心是东汉历史,排除B项;靖康之变是在北宋,排除D项。故选C项。31.(1)出现私有财产;出现贫富分化或者阶级。(6分)(2)手工业的发展或者冶铁技术;牛耕的出现。影响:井田制瓦解;出现封建土地私有制。(8分)(3)原因:铁农具牛耕的出现;兼并战争日益剧烈;私学或士阶层的兴起。(6分)【分析】(1)状况:根据材料“有的墓没有随葬品,而有的墓葬品却达58件之多”可归纳出出现私有财产及出现贫富分化或者阶级。(2)变化:根据材料“特别引人注意的是牛鼻子上有鼻环”可归纳出手工业的发展或者冶铁技术的发展、牛耕的出现。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铁犁牛耕的使用的影响可从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及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产生等角度进行分析。(3)原因:根据材料“特别引人注意的是牛鼻子上有鼻环”可归纳出铁农具牛耕的出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兼并战争日益剧烈;根据材料“王官之学的退场,私学的兴起”可归纳出私学或士阶层的兴起。32.(1)措施: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严禁私斗;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强制推行小家庭政策。(8分)影响: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为秦统一奠定基础;推动社会转型。(6分)(2)强国之道:官僚机器高效运转形成秩序和强权。认识:剥削压迫人民(或造成“其民不人”)。(6分)【详解】(1)措施:结合商鞅变法的内容,可从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严禁私斗;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强制推行小家庭政策等方面回答即可。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为秦统一奠定基础;推动社会转型。(2)强国之道:根据材料二“秦之胜在于官僚制度的建立,政治行政中心所体现出来的秩序和强权”可知是官僚机器高效运转形成秩序和强权。认识:根据材料二“在这种秩序崇拜的权力哲学之中,吏员不过是官僚机器的齿轮与螺钉,民众不过是人格化的力役和赋税”和材料三“有虎狼之民,牛马之士,国虽治,政虽理,其民不人”可从剥削压迫人民方面回答共同认识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文件包含高二历史答案docx、高二历史试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文件包含高一历史试题word版docx、高一历史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论述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