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专题20 内环境与稳态教师版

    专题20 内环境与稳态教师版第1页
    专题20 内环境与稳态教师版第2页
    专题20 内环境与稳态教师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20 内环境与稳态教师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20 内环境与稳态教师版,共11页。
    专题20 内环境与稳态[考试标准]知识内容必考要求加试要求内环境与稳态(1)单细胞动物与多细胞动物进行物质交换的区别(2)内环境的含义及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意义(3)内环境的稳态及其调节(4)体温调节的方式和过程ab aabba一、动物必须维护内部环境的稳定1单细胞动物与多细胞动物进行物质交换的区别1)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和简单的多细胞动物直接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交换。2)复杂的多细胞动物绝大多数细胞通过细胞外液(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2、内环境1)概念:   细胞外液    多细胞动物  体内细胞直接接触的生活环境,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等,是身体的内部环境。内环境成分血浆组织液淋巴存在部位渗透关系成分来源从消化道吸收而来;从组织液中回渗而来;淋巴在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从血浆透过毛细血管壁而来;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由消化道吸收而来。化学成分营养物质、代谢废物、O2CO2等气体、血浆蛋白、激素等。与血浆相比,蛋白质含量低。生活在其中的细胞各种血细胞体内绝大多数细胞淋巴细胞2)对内环境的理解:内环境属于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生物无所谓内环境。正常内环境中必定有活细胞存在。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泪腺等有孔道与外界相通的结构中的液体应视为外部环境。体内的一些液体如尿液、泪液、消化液等不是细胞外液。内环境与细胞外液是同一概念。内环境是相对于外界环境提出的,细胞外液是相对于动物和人的细胞内液提出的。对细胞而言是在,对个体而言是在3)与内环境相关的几组概念的分析A.血液和血浆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部分,属于体液中的细胞外液。B.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是红细胞内的主要成分。血浆蛋白:是血浆中200多种蛋白质的总称,为血浆中含量最多的固体成分。        血浆           血浆蛋白           细胞外液成分(内环境成分)血液            白细胞       血细胞   血小板                红细胞            血红蛋白           细胞成分C.细胞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细胞液特指植物细胞大液泡中存在的液态。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特指多细胞动物中的两个概念,细胞内液是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内环境。                    细胞内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体液                                                                           细胞外液                        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淋巴等细胞外液的成分(血浆的化学成分)        血细胞:红细胞(内有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                   水(90%                      蛋白质(血浆蛋白等)(7-9%                   无机盐(1%                                    营养物质: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等                                    代谢废物:尿素等                                        体:O2CO2                                    信号分子等其他物质:神经递质、激素等注意:内环境各组分之间的成分并非完全相同。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概括地说,细胞外液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生命起源于海洋。D.内环境成分分析1内环境成分从外界吸收入内环境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等。细胞合成的分泌物质:抗体、白细胞介素-2、神经递质、激素、血浆蛋白、淋巴因子等。细胞的代谢废物:尿素等。气体O2CO22非内环境成分:存在于细胞内(不分泌出细胞)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成分,如血红蛋白、呼吸酶、膜上的载体等。存在于与人体外界环境相通的腔中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成分,如呼吸道、消化道中的物质。3、内环境的功能 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4、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意义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生存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  多种多样的酶促反应  需要合适的  温度、PH等。要求有一定的  离子  浓度、  底物  浓度等。失去了这些条件,代谢活动就不能正常进行,细胞的生存就会出现危机。如:1、渗透压是维持组织细胞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因素。2、适宜的体温和pH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基本条件。3、正常的血糖水平和血含氧量是机体供能的重要保障。4、内环境中过多的代谢产物如尿素、CO2等会使机体中毒。5、细胞的代谢过程是由细胞内众多复杂的化学反应组成的,完成这些反应需要各种物质和条件。内环境稳态失调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二、稳态1定义:通过  调节反应  形成的动物机体内部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2稳态的内容体温恒定。气体平衡:维持   O2    CO2  的平衡。血糖平衡:保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能量的供给。3内环境稳态的实质内环境的各种成分  保持相对稳定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相对稳定     4、特性:稳态并不意味着固定不变,而是一种可变的却又相对稳定的状态。5、稳态的实现:主要依靠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的活动来实现,即神经-体液调节,通过各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实现内环境稳态。6、内环境稳态维持的基本途径1)机体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协调一致地正常进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2)神经体液调节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3)内环境稳态调节中涉及三种信息分子,其来源及靶细胞或作用部位不同:调节方式信息分子来源靶细胞或作用部位神经调节神经递质突触前膜释放突触后膜体液调节激素内分泌腺细胞相应靶细胞免疫调节抗体浆细胞(效应B细胞)抗原白细胞介素2辅助性T细胞致敏B淋巴细胞7、稳态调节的实例血糖调节:葡萄糖浓度下降肝释放葡萄糖进入血液血糖浓度恢复。8、维持机体稳态的器官机体稳定器官O2CO2平衡水和无机盐平衡消化器官、肾脏血糖平衡9、内环境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约770KPa影响因素:主要由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Cl(胞内K+浓度比胞外高约20倍,在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上起决定性作用;胞外Na+浓度比胞内高约10倍,在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上起决定性作用。)溶质微粒数量越多,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相反溶质微粒数量越少,对水的吸引力越小,溶液渗透压越低。(渗透压与浓度呈正相关)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pH7.357.45。血浆的pH维持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3)正常人的温度为37左右,通过体温调节机制来维持。[诊断与思考]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膀胱上皮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血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直接内环境分别是尿液和组织液、血液和组织液、细胞液和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 )(2)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若淋巴管阻塞会引起下肢水肿(  )(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生理盐水20mL后,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 × )(4)内环境是机体细胞代谢的场所,外界环境变化稳定时,机体就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只要内环境保持稳态,人体一定健康( × )2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 (1)1中的甲、图2中的A和图3中的a分别代表什么?提示 组织液、血浆、淋巴。(2)人体的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主要存在于上述图中的什么液体中?(用图中的文字或字母表示)提示 1的丙液和乙液;图2A液和C液;图3中的a液和b液。3内环境稳态就是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在一个固定不变的值,这句话对吗?提示 不对。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成分、理化性质相对稳定。题组一 内环境成分的判断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血液、组织液和淋巴 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 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  喝牛奶,进入胃中 口服抗菌药物和唾液淀粉酶 肌肉注射青霉素 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A②③⑦   B①②③⑦    C①②③⑦⑧    D①②③⑥⑦⑧血液不属于内环境,错误;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正确;葡萄糖、CO2和胰岛素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正确;递质小泡在突触前膜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错误;胃直接与外界环境相通,所以胃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错;口服抗菌药物后进入消化道,消化道直接与外界环境相通,唾液淀粉酶也存在于消化道中,均不属于内环境,错;肌肉注射青霉素直接进入组织液,组织液是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输卵管直接与外界环境相通,不属于内环境,错。答案A2.下列各项中,属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环境的是(  )A.肺泡腔内的气体 B.小肠腔内的消化液  C.心室腔内的血浆  D.膀胱腔内的尿液解析 内环境是指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主要由血浆、淋巴和组织液构成。肺泡腔内的气体、小肠腔内的消化液和膀胱腔内的尿液,都属于哺乳动物和人体的外界环境成分。答案C题组二 体液的组成及其成分的辨析3.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若某人患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的B.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液体增加C.图中细胞具体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组织液D.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标号解析 据图可知,是毛细血管壁细胞,是组织液,是组织细胞,是淋巴,是血浆,是红细胞。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血红蛋白发生改变,红细胞由正常的圆饼状变成镰刀状,故A正确;营养不良会引起组织水肿,B正确;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C错误;皮肤受伤后会出现水泡,其中的成分主要是组织液,D正确。答案C4.如图表示人体中甲、乙、丙、丁4种体液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可发生在甲中B.乙表示组织液,丙表示淋巴C.丁中O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D.甲、乙、丙中可有激素、尿素、葡萄糖、CO2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甲、乙、丙、丁分别是血浆、组织液、淋巴和血细胞,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可发生在甲中,AB正确;丁若为红细胞,细胞内O2浓度可能高于甲,C错误;甲、乙、丙组成细胞内环境,含有激素、尿素、葡萄糖、CO2等物质,D正确。答案C题组三 内环境的稳态及其调节机制的分析5.如图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若饮食过咸,则Y中渗透压会升高B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pH降低D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解析 肌细胞浸泡在组织液中,与其赖以生存的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因此图中X是组织液,与组织液进行双向物质交换的是血浆Y,则Z是淋巴。若饮食过咸,则血浆中渗透压会升高,A项正确;组织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如部分蛋白质)可通过淋巴进入血浆,B项正确;肌细胞厌氧呼吸的代谢产物是乳酸,可导致组织液的pH略降低,C项正确;内环境稳态依赖于神经体液调节,D项错误。答案 D6.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BBC段下降的原因:一是乳酸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CAB段上升是因为此段时间内,人体只进行厌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2CO3反应解析 由题意可知,选项A中呼吸频率加快是为了获取更多的O2;选项C中人体无论在O2充足还是在高原缺O2的条件下,细胞都以需氧呼吸为主;选项D中进入血液的乳酸,被缓冲物质(NaHCO3)转化为其他物质(CO2)答案B1三看法判断内环境的成分一看是否属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成分(如血浆蛋白、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脂质、O2CO2、激素、代谢废物等)。若是,则一定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二看:是否属于细胞内液及细胞膜的成分(如血红蛋白、呼吸氧化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载体蛋白等)。若是,则一定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三看是否属于外界环境体液的成分(如消耗液、尿液、泪液、汗液、体腔液等中的成分)。若是,则一定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2巧判四种体液的名称(1)巧用单箭头识别四种体液分析单方向(箭头) 淋巴形成:组织液淋巴  淋巴流向:淋巴血浆  双方向(箭头) 组织液  血浆  组织液  细胞内液 结论:甲是细胞内液,乙是组织液,丙是血浆,丁是淋巴。(2)  巧用内环境示意图识别四种体液a.管状结构无盲端毛细血管为血浆;有盲端毛细淋巴管→④为淋巴b.组织细胞细胞内液体→①为细胞内液;外细胞间的液体→③为组织液cA端若为动脉上端,则A处氧分压高于B处,A处营养物质含量高于B处,BCO2和代谢废物含量均高于A处。3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机制、基础及相对稳定状态的含义调节机制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协调活动主要是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排泄系统相对稳定状态是指内环境的各项指标处于一种可变的却又相对稳定的状态三、体温调节1.体温调节(1)体温调节中枢:  下丘脑   (2)恒温动物的体温相对稳定:  散热=产热  (3)产热  安静时:  主要由内脏、肌肉、脑等组织的代谢过程增加热量  运动时:  主要依靠增加肌肉活动来增加热量   (4)散热  方式:  传导、辐射、对流、蒸发(重要方式),35以上出汗成了唯一有效的散热机制  器官:  体表(皮肤是主要的散热器官)  2.构建体温调节模型(1)寒冷环境下                                       (2)炎热环境下  [诊断与思考]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冬泳时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2)剧烈运动过程中,汗液的大量分泌是为了保持体温和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 )(3)高烧不退的病人通过加盖棉被促进退烧( × )(4)寒战指骨骼肌不自主战栗,起鸡皮疙瘩指立毛肌收缩,二者都是增加产热的途径(  )2寒冷条件下,体温调节的过程有哪些提示 既有神经调节又有激素调节。3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及温度感受器位于何处?提示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温度感受器分布于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中。题组 体温调节图解及曲线分析1.如图表示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感受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感受器和体温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中B.甲的含义是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舒张C.如果乙表示激素的作用,则主要是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D.如果丙表示相关骨骼肌的活动,则通过战栗增加厌氧呼吸的强度解析 感受环境温度变化的感受器在皮肤,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中,A错误;毛细血管舒张会增加散热,B错误;寒冷环境中,通过下丘脑等神经结构的调节,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均增加,以增加产热过程,C正确;骨骼肌产热主要通过需氧呼吸过程,D错误。答案C2.如图表示动物体温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中代表激素,当某人走出房间进入寒冷环境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血液中激素的含量会增加B.骨骼肌受有关神经支配,不自主战栗C.激素对垂体的作用效应都为促进D.该图表示体温调节的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解析 图中分别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刚进入寒冷环境时,激素分泌增加促进的含量增加,从而使的含量增加,A正确;骨骼肌发生不自主战栗,增加产热,是神经系统调节的结果,B正确;激素对垂体的作用效应分别为促进和抑制,C错误;图中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并且图中激素参与体温的调节,因此该图表示体温调节的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D正确。答案 C3.下图是正常人体处在温度变化的环境中,机体散热量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3t4时段,产热量等于散热量Bt1t2时段,散热量增加是由于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增大造成的Ct2t3时段,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Dt3t4时段的散热量大于Ot1时段,t3t4时段的体温低于Ot1时段解析 根据曲线图分析可知,t3t4时段,产热量等于散热量,A正确;根据曲线图分析可知,t1t2时段,散热量增加是由于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增大造成的,B正确;根据曲线图分析可知,t2t3时段,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C正确;根据曲线图分析可知,t3t4时段的散热量大于Ot1时段,但t3t4时段的体温等于Ot1时段,D错误。答案D体温调节过程中关于产热和散热的3个误区(1)体温调节过程中,改变的是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而不是产热和散热相对平衡的状态。(2)寒冷环境中比炎热环境中散热更快、更多。寒冷环境中机体代谢旺盛,产热增加,散热也增加,以维持体温的恒定。(3)体温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环境温度的改变超出了机体的调节能力时,则体温会发生明显的改变。四、拓展1、关于组织水肿(红肿)1组织水肿:是指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2原因:血浆渗透压下降或组织液渗透压升高而导致水分过多地进入组织液。3引起组织水肿的实例营养不良肾小球肾炎过敏反应淋巴循环受阻正常情况下,毛细血管壁只允许水、葡萄糖、无机盐等小分子透出毛细血管壁,形成组织液。但当毛细血管受过敏反应的影响通透性增加时,原来应留血液中的大分子蛋白质也能透出毛细血管壁,组织液的浓度就会增加,渗透压升高。血浆的水渗出增多,导致组织液有所增加。2、导致组织水肿的原因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正常毛细血管壁仅允许水分、Na+、葡萄糖和少量蛋白质通过。但在病理情况下,通透性增加,会使大量蛋白质进入组织液,结果一方面血管内液体渗透压降低,另一方面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发生水肿。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除了大部分从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外,少部分还从淋巴管回流入血浆。当淋巴管阻塞,淋巴回流受阻时,就可使含蛋白质的淋巴在组织间隙中积聚而引起水肿,称为淋巴水肿。过敏性物质引起(过敏性水肿)。过敏反应时某些细胞释放组织胺使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血浆中的蛋白质渗出毛细血管进入组织液,结果增加了蛋白质的浓度而降低了血浆中蛋白质的浓度,从而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而吸水。营养不良引起。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合成量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使水分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也就是说当摄入的蛋白质较少时,人体缺少必需氨基酸,体内的蛋白质减少,细胞中的水渗出、积累在组织液中,而血浆的吸水能力下降,组织液中的水不能及时运走,从而引起组织水肿。3、几种稳态失调实例病症名称内环境理化性质变化症状尿毒症尿素等代谢废物在体内积累自身中毒和综合病症糖尿病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过高多食、多饮、多尿、口渴、饥饿感强烈、身体消瘦高原反应体内缺氧、血氧过低头痛、乏力、心跳加速感冒发烧体温过高、影响酶的活性食欲不振、四肢无力严重腹泻丢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疲倦、周身不适、恶心4、关于等渗溶液(肌肉注射:组织液;静脉注射:血浆)输液用的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NaCl溶液,输液用的葡萄糖液的质量分数一般为5%。此溶液的渗透压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大致相同,所以是血浆等细胞外液的等渗溶液。如果输液时使用的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低于或高于0.9%,则会造成组织细胞吸水或失水,无法保持正常的形态,无法行使正常的功能。5酸碱度(7.357.45血液中含有许多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缓冲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如H2CO3/NaHCO3剧烈运动时血浆pH的调节:乳酸+NaHCO3    乳酸钠+H2CO3     H2O + CO2     由肺将CO2排出碳酸钠进入血液时血浆pH的调节:NaCO3    H2CO3    NaHCO3     由肾脏排出6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7内环境的作用:通过各系统协作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相关课件

    2023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六第9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

    这是一份2023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六第9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共5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思维导图体系构建,教材剖析扩展提升,答案A,图解血糖平衡调节,答案C,续上表,理清两大免疫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新教材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五 生命系统的稳态与调节 第3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

    这是一份2023新教材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五 生命系统的稳态与调节 第3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基础自查·明晰考位,考点梳理·整合突破,2免疫活性物质,葡萄糖,氨基酸,神经递质,二氧化碳,血红蛋白,DNA聚合酶,呼吸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一轮专题复习】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第3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复习课件(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高考一轮专题复习】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第3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复习课件(全国通用),共1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