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课件 高中生物新苏教版必修2第1页
    2.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课件 高中生物新苏教版必修2第2页
    2.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课件 高中生物新苏教版必修2第3页
    2.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课件 高中生物新苏教版必修2第4页
    2.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课件 高中生物新苏教版必修2第5页
    2.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课件 高中生物新苏教版必修2第6页
    2.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课件 高中生物新苏教版必修2第7页
    2.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课件 高中生物新苏教版必修2第8页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生物苏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DNA是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授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苏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DNA是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授课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在中央电视台《等着我》栏目是一个利用国家力量打造的全媒体公益寻人平台(右图)。当看到失散多年的亲人相聚,观众也为之动容。节目中需要确定离散者身份时,常采集血液等样本进行DNA鉴定。其实DNA鉴定技术的应用已经家喻户晓,可广泛用于血缘鉴定、刑事认定、物种亲缘关系比较等多个领域。DNA为什么可用于亲子鉴定?DNA分子具有怎样的结构特征?DNA分子在生物繁衍过程中担任怎样的角色?
    中央电视台《等着我栏目》
    19世纪中期,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证明了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
    20世纪初期,摩尔根通过果蝇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 染色体 上。
    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现:染色体主要由 蛋白质和DNA组成。
    蛋白质和DNA, 谁是遗传物质?
    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们对DNA有了新的认识。DNA是生物大分子,它由许多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它具有多样性和特性异的特征,同时也具有热稳定性。而这些是作为遗传物质的必须条件。
    20世纪20年代,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1982年,英国的科学家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做了体内转化实验,得到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体内存在一种物质,能将活的R型细菌转化为有毒的S型细菌,他把这种物质称为转化因子。
    那么,这种转化因子究竟是什么物质呢?1944年,艾弗里设法将S型细菌体内的各种物质分离开,单独和R型细菌混合培养。最终他发现了遗传因子是DNA。但是,由于他提取的DNA中仍含有0.02%的蛋白质,使得一些研究者提出了质疑。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做了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得出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直到后来科学家们发现了烟草花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才真正揭开遗传物质的面纱——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一、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资料1】肺炎链球菌(又称为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图2-1-1),它结构简单、繁殖速度快,是生物学研究常用的实验材料。 【资料2】肺炎链球菌是法国科学家巴斯德(1822-1895)等人从一些肺炎患者的痰液中分离出来的。肺炎链球菌多数不致病,部分有致病力的菌株在菌体外般具有由多糖构成的莱膜。致病菌株可引起人患肺炎,鼠患败血症。【资料3】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斯在研究中选择肺炎链球菌作为实验材料,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分析讨论:1.科学家为什么常用细菌作为实验材料?2.为什么有的肺炎链球菌可以使人患病,而多数肺炎链球菌并不具有致病性?
    1. 实验材料:两种肺炎双球菌
    R型菌菌体无荚膜粗糙,无致病性
    S型菌的菌体有多糖类的荚膜,表面光滑,有致病性。可使小鼠患肺炎,小鼠并发败血症死亡。
    【资料1】1928年,格里菲斯发现,肺炎链球菌有多种类型,其中R型活细菌的菌体外无芙膜,在培养基上培养形成的菌落表面粗糙;S型活细菌的菌体外有莱膜,在培养基上培养形成的菌落表面光滑。S型活细菌是有毒性的肺炎链球菌,能使被感染的小鼠患败血症。【资料2】格里菲斯采用S型和R型两种活细菌分别感染小鼠,进行实验(下图)。
    分析讨论: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实验能说明什么问题?
    2.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过程
    实验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体内在一种物质能将活的R型细菌转化为有毒的S型细菌,这种物质叫转化因子。
    在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哪些物质?
    但究竟哪一个才是转化因子呢?那如何才能在这些物质中将它找出来呢?你有何想法?
    (1)将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破碎后,设法去除绝大部分糖类、蛋白质和脂质,制成细胞提取物。(2)将细胞提取物加入有R型活细菌的培养基中,混合培养。(3)对细胞提取物分别用蛋白酶、RNA酶或酯酶进行不同的处理后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4)用DNA酶处理后提取物后再与R细菌混合培养。主要思想:逐一去除每种物质,观察实验结果,找寻出找化因子。
    二、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2. 艾弗里的实验过程分析
    S型细菌的提取物
    与含有R型细菌的培养基混合
    2. 艾弗里的实验过程
    思考:1.甲组实验起到什么作用? 2.乙、丙组实验中分别用了蛋白酶、RNA酶的作用是什么? 3. 综合甲、乙、丙组实验能否说明DNA就是转化因子?4.丁组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培养基中没有出现S型菌落
    3. 艾弗里的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1. T2噬菌体的结构模式图
    T2噬菌体中60%是蛋白质,40%是DNA.对这两种物质的分析表明,仅蛋白质分子中含硫,磷几乎都存在于DNA分子中
    三、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
    2.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
    3. 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思路和步骤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1)分别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发现位素的32P的培养基上培养大肠杆菌。
    (2)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得到蛋白质含有35S标记的噬菌体或DNA含有32P标记的噬菌体。
    (3)分别用35S 或32P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
    3. 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过程(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菌体与细菌分离,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质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而离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侵染的大肠杆菌
    4. 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结论
    在噬菌体中,亲代和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也就是说,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遗传给后代的,因此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表明
    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四、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叶片的实验
    实验结论:RNA也是遗传物质
    在自然界,所有的动物、植物以及细菌、蓝细菌等具细胞结构的生物均含有DNA,其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通常由核酸与蛋白质外壳构成。依据病毒体内核酸的种类,可将病毒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大多数病毒是DNA病毒,如T2噬菌体;少数病毒不含有DNA,而含有RNA,如烟草花叶病毒、流感病毒和艾滋病病毒(HIV)。
    结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极少数病毒的遗传物是RNA。

    相关课件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评优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评优课课件ppt,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我们表示怀疑”,基因重组,深入分析,先标记大肠杆菌,噬菌体侵染细菌,积极思考,各种生物的遗传物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优质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优质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DNA病毒,RNA病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版 (2019)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获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获奖ppt课件,文件包含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pptx、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练习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