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常见修辞手法判断方法(共15类)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常见修辞手法判断方法(共15类)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常见修辞手法判断方法(共15类)

    展开

    高考语文常见修辞手法判断方法1.比喻的判断方法: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类型的事物;本体和比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性;要有比喻词(注意:不一定有比喻词的句子都是比喻句)。2.比拟的判断方法:是否把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物人的思想感情或动作行为;拟人句使所写色彩鲜明,形象生动,表意丰富。3.借代的判断方法:看是否直说某人或某物的名称;看是否用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4.夸张的判断方法:看是否有对客观事实的夸大或缩小;看是否符合客观规律。5.对偶的判断方法:看结构是否相同、字数是否相等、意思是否相关或相反;看音节是否匀称、音律是否具有和谐的美感。6.排比的判断方法:看内容是否紧密关联、结构是否基本相同或相似、语气是否基本一致;看是否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或短语排列。7.设问的判断方法:看是否是无疑而问;看问句后面是否带有回答;看答案是否和问句相关。8.反问的判断方法:看问句后面是否有回答,如果没有,就是反问;看问句是否表达的是强烈的肯定的意思。1.比喻比喻:即表示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根据比喻结构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特征,可分为四种。(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若、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似的,恰似等连接。常见形式是甲像乙。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变成、构成了等连接。典型形式是:甲是乙。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3)借喻。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例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4)博喻。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例如:一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灰色的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2.比拟比拟: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1)人:把物当作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语言、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2)拟物(借物喻人):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3.夸张夸张: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方法叫夸张。(1)大夸张。故意把事物说的大、多、高、深、强等的夸张形式。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实说的小、少、低、浅、弱等的夸张手法。例如:乌蒙磅礴走泥丸。(3)超前夸张。用一件事物将来的将来可能出现的结果来形容这种事物现在的状态,或把一件事物将来的状态提到现在的状态之前的夸张手法。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翠绿的麦田,就都嗅出白面包子的香气来了。4.排比排比: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可分为句子成分的排比、句与句的排比、段与段的排比。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5.对偶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或基本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例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6.反复反复: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1)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例句: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7.设问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例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8.反问反问:又称激问、反诘、诘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例如:我呢,难道没有该责备的地方么?9.借代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1)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2)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地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3)具体代抽象。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4)工具代本体。例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5)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10.反语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来的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如:(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藤野先生》)11.对比对比: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例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12.双关双关: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或音近)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双关。13.顶针顶真:用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首尾相连两次以上,使邻近接的语句或片断或章节传下接,首尾蝉联,用符号表示就是ABC,CDE.这种修辞手法,叫作顶真,又叫顶针或联珠。例句:友情是花,引来群群之蝶。友情是蝶,两人翩翩起舞。友情是舞,舞出激情之火。友情是火,永恒地在燃烧。14.互文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在古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就是互文。例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烟笼寒水月笼沙;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15.回环回环:简单地说回环就是顺读逆读一个样。回环就是把前后语句组织成穿梭一样的循环往复的形式,以表达不同事物间的联系。回环可使语句整齐匀称,能揭示事物的辩证关系,使语意精辟警策。例如:响水潭中潭水响;黄金谷里谷金黄。佛山香敬香山佛;翁源乳养乳源翁。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