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8月返校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8月返校联考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来自不同的细胞,其中不能体现相应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 )
A.胰岛素 B.tRNA C.血红蛋白 D.叶绿素
【答案】B
【分析】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细胞的各种理化性质发生改变,是细胞分化的表现。
【详解】由题意得,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表现是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趋于专门化,可高效完成其所承担的功能,而不同的细胞进行翻译时都需tRNA参与,故细胞中有tRNA不能体现细胞的分化,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花生是我国产量高、食用广、营养丰富的食品,其所含的营养物质有助于人脑细胞发育。为了研究花生中可能含有的营养成分,某同学通过实验得到结果如下表。据表分析,花生中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有( )
所用试剂
碘液
本尼迪特试剂(斐林试剂)
双缩脲试剂
苏丹Ⅲ染液
试管中颜色
蓝色
浅蓝色
紫色
橙(橘)黄色
A.蛋白质 B.还原性糖
C.油脂(脂肪) D.蛋白质、油脂(脂肪)、淀粉
【答案】D
【分析】由题表分析可知,遇碘液变蓝色,说明花生中含有淀粉;用本尼迪特试剂(斐林试剂)检测,由于试剂本身含Cu2+,自身呈现蓝色,所以花生中不含有还原性糖;用双缩脲试剂检测,产生紫色反应,说明花生中含有蛋白质;用苏丹Ⅲ染液检测,产生橘黄色反应,说明花生中含有脂肪。
【详解】ACD、由题表分析可知,遇碘液变蓝色,说明花生中含有淀粉;用双缩脲试剂检测,产生紫色反应,说明花生中含有蛋白质;用苏丹Ⅲ染液检测,产生橘黄色反应,说明花生中含有脂肪,AC错误,D正确;
B、由题表分析可知,用本尼迪特试剂(斐林试剂)检测,由于试剂本身含Cu2+,自身呈现蓝色,所以花生中不含有还原性糖,B错误;
故选D。
3.某噬菌体基因的部分碱基序列如下图所示。
该片段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甲硫氨酸—组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AUG)。科学家用诱变剂处理噬菌体的核酸,使得密码子顺序由“…AUGCAUGUUUU…”变成“…AUGCCAUGUUAU…”,得到的肽链发生彻底错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噬菌体发生基因突变的场所最可能是宿主细菌
B.含有上述密码子顺序的mRNA是以上述基因片段的①号链为模板转录而来
C.实验中该基因结构发生了在核糖核苷酸链中插入了一个碱基的变化,导致肽链延长
D.如果用32P的噬菌体侵染35S的大肠杆菌,则子代噬菌体中可能检测到放射性标记的物质是DNA
【答案】A
【分析】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就会在自身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利用大肠杆菌体内的物质来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进行大量增殖。当噬菌体增殖到一定数量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大量的噬菌体。
【详解】A、基因突变最容易发生在DNA复制时,该噬菌体的DNA复制发生在宿主细菌中,故发生基因突变的场所最可能是宿主细菌,A正确;
B、密码子在mRNA上,mRNA上的碱基与DNA模板链碱基互补配对,由密码子顺序可知mRNA由②号链为模板转录而来,B错误;
C、由题意可知,噬菌体的基因在DNA上,故实验中该基因结构发生了在脱氧核糖核苷酸链中插入了一个碱基的变化,C错误;
D、如果用32P的噬菌体侵染35S的大肠杆菌,则子代噬菌体中可能含有亲代噬菌体32P标记的DNA母链以及利用35S的大肠杆菌的氨基酸合成的蛋白质,故可能检测到放射性标记的物质是DNA和蛋白质,D错误。
故选A。
4.加酶洗衣粉不仅可以有效地清除衣物上的污渍,而且对人体没有毒害作用,使用后也不会污染环境,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加酶洗衣粉中添加了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等酶制剂,这些酶制剂不能用超过50℃的水溶解,也不宜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贮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以清除衣物上的油渍而不能很好地清除果汁,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B.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好,可以用于洗涤毛料衣物
C.加酶洗衣粉使用时再加些醋酸,会使洗涤效果更好
D.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受温度的影响,且温度越高洗涤效果越差
【答案】A
【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
【详解】A、因加酶洗衣粉中有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脂肪酶能催化油渍分解,没有清除果汁的酶,果汁不能被催化清除,说明酶具有专一性,A正确;
B、一般来说,毛料衣物不可以使用加酶洗衣粉洗涤,因为蛋白酶会水解蛋白质类的衣物,B错误;
C、酶作用的发挥需要适宜条件,加酶洗衣粉中添加了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等酶制剂,加入醋酸会改变pH而影响酶的活性,导致洗涤效果变差,C错误;
D、一般来说,洗涤温度越高,洗涤效果越好,但对于加酶洗衣粉,适当的提高温度会增加酶的活性,而在高温下酶会变性,故并非温度越高洗涤效果越差,D错误。
故选A。
5.下图表示酵母菌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变过程,①②③表示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的产物是丙酮酸、[H]和ATP
B.过程②、③参与反应的物质分别是氧气和水
C.过程②产生CO2只能发生在线粒体中
D.过程③产物中的氢都来自葡萄糖
【答案】A
【分析】f分析题图:①呼吸作用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和[H],以及释放能量;②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丙酮酸与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以及释放能量;③是一二阶段产生的[H]与氧气反应产生水以及释放能量。
【详解】A、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需氧呼吸时,①②③分别代表需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厌氧呼吸时①②还可代表厌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都产生丙酮酸、[H]和ATP,A正确;
B、需氧呼吸时,过程②、③参与反应的物质分别是水和氧气,B错误;
C、过程②可代表需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也可代表厌氧呼吸的第二阶段,C错误;
D、过程③产物中的氢来自葡萄糖和水,D错误。
故选A。
6.当玉米遭到甜菜黏虫侵袭时,会释放吸引黄峰的化学物质,从而招引黄蜂过来在甜菜黏虫体内产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玉米和黄蜂之间的种间关系为竞争
B.甜菜黏虫、玉米和黄蜂之间的关系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C.玉米释放出某化学物质吸引黄蜂的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
D.利用黄蜂防治甜菜黏虫侵袭,可减少农药使用,保护环境
【答案】A
【分析】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包括:①物理信息:如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可来源于环境或生物;②化学信息:如生物碱、有机 酸等物质;③行为信息:如动物的行为。
【详解】A、由题意可知,当玉米遭到甜菜黏虫侵袭时,通过信息传递招引黄蜂过来产卵寄生在甜菜黏虫体内,说明玉米和黄蜂之间的种间互助关系,A错误;
B、甜菜黏虫、玉米和黄蜂之间的关系是不同物种相互影响共同进化的结果,B正确;
C、玉米释放出某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吸引黄蜂的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C正确;
D、利用黄蜂防治甜菜黏虫侵袭属于生物防治,其优点是:可减少农药使用,保护环境,D正确;
故选A。
7.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的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图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时,应找到呈正方形的分生区细胞进行观察
B.在一个视野中,大部分细胞处于进行蛋白质合成的相应时期
C.A时期染色体缩短到最小程度,可用于制作染色体组型
D.B时期细胞在纺锤丝牵引下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加倍
【答案】D
【分析】由题图分析可知,A中的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两边纺锤丝牵引着染色体,所以A中细胞为有丝分裂中期;B中的染色体由纺锤丝牵引移向两极,所以B为有丝分裂后期。
【详解】A、在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实验中,应选用高等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一方面由于分生区细胞可进行旺盛的有丝分裂,另一方面由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便于观察,A正确;
B、在一个视野中,间期为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的时期,这时期的细胞数目最多,因为间期时间最长,B正确;
C、由题图分析可知,A中的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两边纺锤丝牵引着染色体,所以A中细胞为有丝分裂中期,这时期染色体的螺旋化程度最大,缩短到最小程度,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为清楚,可用于制作染色体组型,C正确;
D、B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在纺锤丝牵引下移向两极,D错误;
故选D。
8.某科研团队欲从某抗生素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分离得到一种能有效降解该抗生素的菌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配制的培养基通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
B.筛选时在所用选择培养基中需添加该抗生素
C.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得的菌体数量低于实际值
D.菌种需经多次连续平行划线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中保存
【答案】D
【分析】欲从某抗生素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分离得到一种能有效降解该抗生素的菌株应选用选择培养基。
【详解】A、培养基通常试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A正确;
B、筛选时应该使用添加了该抗生素的选择培养基,B正确;
C、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所以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得的菌体数量低于实际值,C正确;
D、菌种的保存是通过划线接种在斜面固体培养中保存,而不是多次连续平行划线接种,D错误。
故选D。
9.2022年7月21日,有着“中国淡水鱼之王”之称的长江白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正式宣布灭绝。长江白鲟是体长2至3米、体重200至300公斤,主要生活于宜宾以下的长江干支流中,性凶猛、健游,主食鱼类,也食虾、蟹等,是长江里食物链的顶层物种,有“水中老虎”之称。下列叙述与长江白鲟灭绝不相符的是( )
A.人为地过度捕捞和非法捕捞造成了长江白鲟食物来源减少
B.栖息地丧失、水域污染、航运干扰是导致长江白鲟灭绝的主要原因
C.水利工程建设、挖沙疏浚河道,有助于拓展长江白鲟的生存空间
D.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答案】C
【分析】长江白鲟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白鲟的种群数急剧下降主要是白鲟生活的环境受到了破坏。由于滥伐和水土流失,洞庭湖和鄱阳湖的水域严重淤塞,不能满足白鲟繁殖的需要。随着工业、农业的发展,大量的污染物和废弃物最终进入长江,长江水质严重退化。每年有160亿立方米污水排放入长江。
【详解】A、长江白鲟主食鱼类,也食虾、蟹等,是长江里食物链的顶层物种,所以当人为地过度捕捞和非法捕捞,势必造成了长江白鲟食物来源减少,A正确;
B、栖息地丧失、水域污染、航运干扰是生物多样性下降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长江白鲟灭绝的主要原因,B正确;
C、水利工程建设使长江白鲟不能到上游产卵,挖沙疏浚河道,破坏了长江白鲟产卵的场所,都不能拓展长江白鲟的生存空间,C错误;
D、长江流域是地球的一部分,全球气候变暖势必会影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D正确。
故选C。
10.如图表示某生物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可以吞噬病菌和形成分泌蛋白,其中甲、乙均为具膜的细胞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生物膜系统是由核膜、甲的膜、乙的膜、溶酶体的膜和细胞膜等组成
B.甲合成的蛋白质,经乙的加工修饰,由囊泡运输至膜外形成分泌蛋白
C.溶酶体是乙通过断裂形成,其中含有多种水解酶,能消化外来的细菌
D.图示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说明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答案】B
【分析】由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等构成的膜系统叫做生物膜系统。
【详解】A、生物膜系统是由核膜、细胞器膜(甲为内质网、乙为高尔基体,都有单层膜)和细胞膜等组成,A正确;
B、分泌蛋白是由核糖体合成,内质网(甲)加工和运输,高尔基体(乙)加工、分类、包装和分泌,经过囊泡运输,最后通过细胞膜胞吐至膜外,B错误;
C、高尔基体(乙)断裂形成溶酶体,其含有多种水解酶,能消化外来的细菌和自身衰老的细胞结构,C正确;
D、内质网上结合有核糖体,该核糖体中形成的肽链直接进入内质网中进行加工,有利于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内质网通过囊泡将蛋白质运输到高尔基体,高尔基体能分泌囊泡,再把加工后的蛋白质运输到细胞膜,图示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说明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D正确。
故选B。
11.小黑麦是我国科学工作者利用普通小麦(AABBDD)和黑麦(EE)人工培育的(其中A、B、D、E分别代表不同物种的一个染色体组),其由于具有品质佳、抗逆性强和抗病害等特点,在生产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培育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如图形成小黑麦的过程不需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
B.普通小麦与黑麦杂交得到的是不育的单倍体植株
C.将小黑麦的花粉粒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是可育的四倍体
D.小黑麦的获得需要一次原生质体融合和一次染色体加倍
【答案】A
【分析】普通小麦与黑麦杂交产生的杂种为ABDE,杂种由于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不能正常的联会,无法产生正常的配子,杂种不育,则普通小麦与黑麦杂存在生殖隔离。
【详解】A、由题意可知,小黑麦是同地物种形成方式,而不是异地物种形成方式,不需经过长期地理隔离形成,A正确;
B、单倍体是未受精的配子直接发育而成的。普通小麦(6个染色体组)与黑麦(2个染色体组)杂交得到植株是由受精卵(4个染色体组)发育而来,为四倍体植株,B错误;
C、将小黑麦的花粉粒ABDE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是含4个染色体组的不育的单倍体,C错误;
D、小黑麦的获得需要一次受精作用和一次染色体加倍,D错误。
故选A。
12.研究人员发现,经锻炼后的肌肉会分泌一种叫PGC-1α的蛋白,该蛋白调控的某种蛋白质经剪切和修饰形成鸢尾素。鸢尾素作用于白色脂肪细胞,可诱导其转化为棕色脂肪细胞。被激活的棕色脂肪组织产热效率却极高,可通过快速消耗葡萄糖和脂肪来发热,当它自身储存的脂防消耗殆尽,身体其他部位储存的白色脂肪就成为它的新燃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脂肪细胞中的脂肪因C、H、O比例高,分解时放能就多
B.运动促进合成的鸢尾素,可使白色脂肪细胞增殖增多
C.注射适量的鸢尾素阻断剂可以促进脂肪的氧化分解
D.鸢尾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其他部位的脂肪
【答案】D
【分析】脂肪相较于糖类,含H比例较高,因此氧化分解时好氧多,放能也多。
【详解】A、脂肪中C、H比例高,O的比例少,分解时消耗氧气多、放能多,A错误;
BC、由题意可知,运动促进合成的鸢尾素,作用于白色脂肪细胞转化为棕色脂肪细胞,提高产热效率。注射适量的鸢尾素阻断剂可以抑制脂肪的氧化分解,B和C错误;
D、运动形成的鸢尾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白色脂肪细胞,当它自身储存的脂肪消耗殆尽,又会作用于其他部位的脂肪,D正确。
故选D。
13.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生长调节剂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未经低温处理的冬小麦,可使其开花
B.用一定浓度的萘乙酸处理番茄幼苗,可得到无籽番茄
C.用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处理鲜花,可以延长保鲜期
D.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处理马铃薯,有利于延长储存
【答案】B
【分析】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
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
3、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4、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5、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植物体各部位都能合成乙烯。
【详解】A、赤霉素能够促进细胞伸长和促进种子萌发与果实发育,故赤霉素能够促进冬小麦开花,A正确;
B、在番茄花粉未成熟时,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如萘乙酸等)处理已除去雄蕊的柱头,然后套袋处理,可得到无籽番茄,B错误;
C、细胞分裂素可延缓衰老,用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处理鲜花,可以延长保鲜期,C正确;
D、乙烯能抑制茎和根的生长,因此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处理马铃薯,有利于延长储存,D正确。
故选B。
14.2022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其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旨在促进全社会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共同参与生态文明的建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实施垃圾分类有利于加快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
B.目前全球变暖,提倡“绿色出行”等低碳生活方式,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C.减少含N、P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的排放,避免水体出现富营养化
D.目前国家需要继续做好计划生育,避免人口激增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
【答案】A
【分析】1、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的,能量不能被循环利用。
2、全球变暖主要是由于温室效应造成的,CO2含量过多。
【详解】A、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实施垃圾分类有利于提高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和多途径利用,A错误;
B、绿色低碳出行可以减少CO2的排放,B正确;
C、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于水体中N、P含量过多,藻类大量繁殖造成的,减少含N、P的工业废水,可以避免水体富营养化,C正确;
D、我国目前老龄化严重,应鼓励生育,但是人口激增容易对资源过度利用,因此需要做好计划生育,D正确。
故选A。
15.大豆是我国四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而野生大豆产量低但却具有喜光耐湿、耐盐碱、耐阴,抗旱、抗病、耐瘠薄等优良性状,因此可将耐旱强的野大豆与高产栽培大豆进行体细胞杂交培育高产耐旱大豆新品种,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过程①可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细胞
B.过程②完成的标志是两细胞核成功融合,体现了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原理
C.过程③体现了细胞具有全能性,需要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参与而实现
D.过程④在干旱环境中种植杂种植株,选择高产且耐旱的性状
【答案】B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过程①表示酶解法去除细胞壁获得细胞原生质体的过程,过程②表示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过程③表示脱分化、再分化过程,④表示筛选。
【详解】A、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植物细胞后得到原生质体,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进行酶解处理可避免原生质体吸水涨破,A正确;
B、过程②是原生质体融合,体现了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原理,杂种细胞形成的标志是再生形成细胞壁,B错误;
C、过程③代表脱分化和再分化形成杂种植株,体现细胞全能性,脱分化和再分化使用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浓度、比例不同,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将影响愈伤组织分化的方向,C正确;
D、过程④表示筛选,即在干旱环境中种植杂种植株,选择高产且耐旱的植株,即为所需的新品种,D正确。
故选B。
16.过度肥胖可以引发包括“三高”在内的多种慢性疾病,导致人体肥胖的原因有很多,进食大量的高糖膳食是主要原因,其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小肠K细胞分泌GIP的方式是胞吐
B.GIP到达胰岛细胞表面依赖于体液传送
C.胰脏、肝脏和脂肪组织中的各种细胞均有GIP的受体
D.在血糖调节过程中,肾上腺素与GIP的作用是相互拮抗的
【答案】C
【分析】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是保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条件,血糖平衡的调节途径有激素调节和神经-----体液(激素)调节,当人体的血糖调节失衡后会引起多种疾病,其中糖尿病在生活中发病率较高,对人体危害比较严重。为此我们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更加珍爱自己的生命。
【详解】A、由图可知,人体进食后,小肠K细胞胞吐分泌GIP作用于胰岛细胞和脂肪细胞,A正确;
B、GIP到达胰岛细胞表面依赖于体液(血浆、组织液)传送,B正确;
C、胰岛细胞在升高的血糖与GIP共同作用下,分泌一种物质作用于脂肪细胞和肝细胞,使葡萄糖转化为甘油三酯。同时GIP还可以直接作用于脂肪细胞,说明胰脏和脂肪组织中的细胞有GIP的受体,而肝脏细胞没有GIP受体,C错误;
D、肾上腺素具升高血糖作用,而GIP使葡萄糖转化为甘油三酯来降低血糖,所以两者是相互拮抗,D正确。
故选C。
17.近年来,全国多地兴起“稻鱼共生”的种养模式。该模式营造了“稻养鱼、鱼养稻”的生态环境,鱼为水稻除草、除虫、松土,同时水稻又为鱼的生长提供小气候、饲料等生态小循环,从而实现零农药、零化肥的有机模式,农户实现“粮鱼双丰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稻鱼共生"模式中,生产者只有水稻,而鱼属于第二、三营养级
B.水稻生长过程中可以直接吸收利用鱼的排泄物中的有机养分
C.该生态小循环引入鱼、鸭等增加了食物链条数,提高了自我调节能力
D.该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归根到底来自于水稻的有机物
【答案】C
【分析】由题意可知,“稻鱼共生”模式中,生产者有水稻、草。
生产者不能直接利用环境中的有机物。
食物链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稳定性越高。
【详解】A、“稻鱼共生”模式中,生产者有水稻、水草,A错误;
B、水稻生长过程中能利用分解者分解有机物产生的无机物,但不能直接吸收利用环境中的有机养分,B错误;
C、该生态小循环引入鱼、鸭等会增加生物种类,增加了食物链条数,提高了自我调节能力,C正确;
D、该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主要是通过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所以归根到底来自于太阳能,D错误。
故选C。
18.在“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中,某同学对实验进行了改动。如图,在一个容器中放入了两种不同大小的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此容器可代表基因型为YyRr的F1个体
B.容器中R小球与r小球的数量要相等
C.随机抓取一个球,可以模拟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实验中第一次随机取一个大球和一个小球,可表示F1个体产生的配子
【答案】C
【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 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 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B、“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是模拟F1产生配子及配子受精作用产生F2的过程,所以此容器可代表基因型为YyRr的F1个体,这样一个个体中Y、y、R、r的数量应相等,A和B正确;
C、随机抓取一个Y或y小球和一个R或r小球组合,可以模拟等位基因分离,C错误;
D、实验中第一次随机取一个大球(Y或y)和一个小球(R或r),可表示F1个体产生的配子(YR或Yr或yR或yr),D正确。
故选C。
19.科学家研究了中国某地丹顶鹤越冬种群数量及栖息地分布动态变化,获得如图数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丹顶鹤的种群数量变化呈非周期性波动
B.在1985年至2015年间,丹顶鹤种群的K值保持不变
C.栖息地减少是影响丹顶鹤越冬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因素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丹顶鹤最有效的措施
【答案】B
【分析】就地保护是最有效的措施,比如建立自然保护区;易地保护有建立植物园、动物园等;利用生物技术保护:建立精子库、种子 库等。
【详解】A、栖息地减少等因素造成丹顶鹤的种群数量变化呈非周期性波动,A正确;
B、由图可知,在1985年至2015年间,由于栖息地分布减少,中国某地丹顶鹤越冬种群数量下降,所以丹顶鹤种群的K值减小,B错误;
C、由图可知,在1985年至2015年间,由于栖息地分布减少,丹顶鹤越冬种群数量不断变化,因此栖息地减少是影响丹顶鹤越冬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因素,C正确;
D、就地保护是最有效的措施,比如建立自然保护区,D正确;
故选B。
20.大卫·朱利叶斯利用辣椒素发现了辣椒素受体TRPV1而获得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辣椒素是一种来自辣椒的刺激性化合物,可引起热感;辣椒素受体TRPV1-香草酸受体是一个离子通道蛋白,该受体会在高温(>43℃)时与H+结合后被激活,从而使人感受到疼痛,是一种疼痛感受器。下图为辣椒素受体TRPV1被激活过程示意图。进一步研究发现辣椒素使感觉神经元产生兴奋的原因是Ca2+内流后,会触发通道蛋白开放从而导致Na+内流引起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a2+通过TRPV1内流进入细胞内的方式是主动转运
B.传出神经元轴突膜上的TRPV1接受高温,与H+结合,引起Ca2+内流
C.Ca2+内流后会触发感觉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
D.辣椒素作用于感受器,通过传入神经传到大脑皮层形成痛觉完成反射
【答案】C
【分析】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
【详解】A、由图可知,Ca2+通过TRPV1从高浓度到低浓度内流,是易化扩散,A错误;
B、由题意可知,辣椒素受体TRPV1是感觉神经元上的一种疼痛感受器,会在高温(>43℃)时与H+结合后被激活,引起Ca2+内流,B错误;
C、题意显示,Ca2+内流后,会触发通道蛋白开放从而导致Na+内流引起膜内外的电位发生逆转,进而产生兴奋(即动作电位),C正确;
D、辣椒素作用于感受器,通过传入神经传到大脑皮层形成痛觉,只是感觉的形成,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是反射,D错误。
故选C。
21.如图是甲、乙两种独立遗传的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其中Ⅲ-5携带致病基因,且不考虑基因突变。据调查发现,人群中患甲病的发病率为19/10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若Ⅲ-2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其发生的原因为Ⅱ-1产生的精子异常引起
C.通过遗传咨询手段,可以预防和监测遗传病的发生
D.Ⅲ-1与患甲病男性(无乙病家族史)婚配,则他们生育一个健康女孩的概率为9/38
【答案】D
【分析】判断遗传病的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女病父正非伴性”,“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据此分析。
【详解】A、甲病是Ⅱ-5、Ⅱ-6患病,III-3正常,可判断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Ⅱ-1、Ⅱ-2不患乙病、Ⅲ-2患乙病,可判断乙病是隐性遗传病,Ⅲ-5携带致病基因且不考虑基因的突变,乙病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也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错误;
B、如果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III-2为AaXbXbY,则是Ⅱ-2产生的卵细胞异常引起。或者如果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Ⅲ-2为AabbXXY,则是Ⅱ-2产生的卵细胞异常或Ⅱ-1产生的精子异常引起,B错误;
C、遗传咨询可以帮助检测和预防遗传病,C错误;
D、人群中甲病的发病率为19/100,不患甲病(aa)为81/100,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可知:a=9/10、A=1/10,人群患病男性中AA=1/10×1/10÷(1-81/100)=1/19、Aa=18/19。Ⅲ-1为aa,Ⅲ-1与患甲病男性(无乙病家族史)婚配,则他们生育一个健康女孩的概率为1/2×18/19×1/2=9/38,D正常。
故选D。
二、选择题组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I: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是单股正链RNA病毒,用RNA(+)表示,其结构如图1所示。SARS-CoV-2与人体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膜上的ACE2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引起病毒性肺炎。SARS-CoV-2侵染细胞后的繁殖过程如图2所示。
材料Ⅱ:一般来说,可通过检测病毒核酸、抗原以及人体在感染后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来判定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
22.下列关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刺突糖蛋白基因是DNA上的一个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B.包膜是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自身合成的
C.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需依赖质膜上的ACE2受体
D.研究需要的新型冠状病毒可以在内环境中大量增殖获得
23.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增殖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可将遗传物质逆转录成DNA
B.过程①②③④⑤⑥所需的模板、原料、核糖体均由宿主细胞提供
C.若RNA(+)上有400个碱基,A+G占碱基总数的30%,则复制形成一个RNA(+)共需A+G为120个
D.过程⑥中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有利于较短时间内合成大量病毒蛋白
24.新冠病毒侵染人体会引发特异性免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只有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中有ACE2受体基因
B.新冠病毒的刺突糖蛋白可刺激效应B细胞分化产生抗体
C.新冠病毒的血凝素糖蛋白可直接作用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D.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通过某些免疫活性物质诱导靶细胞凋亡
25.下列关于检测新冠病毒感染者或患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通过单克隆抗体对抗原进行检测
B.利用PCR技术扩增相应基因后,通过电泳和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检测核酸
C.利用单克隆抗体技术检测病毒核酸的灵敏度比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的灵敏度更高
D.为加强免疫,人体注射新冠肺炎疫苗加强针能使机体产生更多记忆细胞和抗体
【答案】22.C 23.D 24.D 25.C
【分析】新冠病毒是RNA病毒,其寄生在活细胞体内,依靠活细胞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动。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本身含有全套遗传物质。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同病毒作战。辅助性T细胞可以通过向B细胞传递信息,分泌细胞因子等方式参与体液免疫过程;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直接裂解被病毒感染的靶细胞使病毒释放出来,从而使得病毒能被体液免疫消灭。B细胞主要参与体液免疫过程,它受到刺激后,可以分化为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能分泌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抗体与病毒的结合可以抑制病毒对人体细胞的黏附,并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消化。另外B细胞可以作为抗原呈递细胞,也可以向辅助性T细胞呈递抗原信息。
22.A、新型冠状病毒是RNA病毒,A错误;
B、由图可知,包膜是组装的病毒释放时来自宿主细胞的细胞膜,B错误;
C、由题意可知,SARS-CoV-2与人体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膜上的ACE2受体结合进入细胞,C正确;
D、病毒是寄生在宿主细胞中,在宿主细胞中大量增殖,D错误。
故选C。
23.A、由题意可知,新型冠状病毒是RNA复制型病毒,A错误;
B、过程①②③④⑤⑥所需的模板是由病毒提供,而需要的原料、核糖体由宿主细胞提供,B错误;
C、1分子RNA(+)先形成1分子RNA(-),再形成RNA(+)。若RNA(+)上有400个碱基,A+G占碱基总数的30%,则先形成的1分子RNA(-)上U+C占碱基总数的30%(120个)、A+G占碱基总数的70%(280个),再复制形成一个RNA(+)需要A+G为120个,因此复制形成一个RNA(+)共需要A+G为400个,C错误;
D、过程⑥中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可提高翻译的速率,有利于较短时间内合成大量病毒蛋白,D正确。
故选D。
24.A、一个人的所有体细胞来自同一个受精卵的分裂分化,故都有ACE2受体基因,A错误;
B、效应B细胞(浆细胞)不具有识别功能,不能直接被抗原刺激,也不能增殖分化,只能合成并分泌特异性抗体,B错误;
C、新冠病毒的血凝素糖蛋白作为抗原需经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形成抗原-MHC复合体才能被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识别,C错误;
D、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靶细胞,通过某些免疫活性物质诱导靶细胞凋亡,D正确。
故选D。
25.A、利用抗原和抗体可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可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通过单克隆抗体对抗原进行检测,A正确;
B、利用PCR技术扩增相应基因后,通过电泳(不同核酸的电泳图谱不同)和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抗原-抗体杂交)检测核酸,B正确;
C、单克隆抗体不能检测病毒的核酸,但可以检测病毒的抗原,C错误;
D、为加强免疫,人体注射新冠肺炎疫苗加强针(相当于二次免疫.)能使机体产生更多记忆细胞和抗体,D正确。
故选C。
三、综合题
26.浙江省正进行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推动基本农田“小田”变“大田”,有效解决耕地和几本农田碎片化问题,满足了机械化、现代化农业生产要求,大大提高了耕地质量,实现规模化种植粮食作物。请回答下列关于大田生态系统的问题:
(1)大田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生物共同组成______________。与种植单一品种相比,在不同田块种植不同品种的水稻,可增加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______多样性,提高大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水稻常见的病虫害有螟虫和稻飞虱,螟虫又称钻心虫,幼虫钻入稻茎蛀食为害,而稻飞虱主要栖息在稻丛基部。两者分布区有重叠,但为达到共存发生了______________。管理人员连年使用同种化学杀虫剂杀灭害虫,结果导致害虫再度大爆发。害虫再度爆发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3)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能量流动过程中,______________的能量逐级递减,而田间除草和杀虫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4)“小田”变“大田”,有利于建设成生态田园,说明人类活动可影响演替的______________。
【答案】(1) 群落 遗传(基因)
(2) 生态位分化 害虫中具抗药性的个体生存下来并大量繁殖;化学杀虫剂导致害虫天敌大量死亡,破坏了生态系统原有营养结构(害虫天敌大量死亡,破坏了食物链的结构)
(3) 同化 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路径,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4)进程(或“方向和速率”或“方向和速度”)
【分析】1、群落的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
2、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具有两个重要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1)
大田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生物共同组成群落。在不同田块种植不同品种的水稻,由于均为同一物种,但在基因组成上存在差异,所以可增加生物多样性中的遗传多样性,增加了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
水稻常见的病虫害有螟虫和稻飞虱,螟虫的幼虫钻入稻茎蛀食为害,而稻飞虱主要栖息在稻丛基部,两者分布区有重叠,但因生态位分化,食用的部位发生改变,避免了竞争而达到共存。管理人员连年使用同种化学杀虫剂杀灭害虫,导致害虫再度大爆发的原因可能是同种化学杀虫剂对害虫种群起到了选择作用,害虫中具抗药性的个体生存下来并大量繁殖,也可能是因为化学杀虫剂不具有专一性,导致害虫天敌大量死亡,破坏了生态系统原有营养结构。
(3)
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同化的能量逐级递减。而田间除草和杀虫的目的是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路径,减少能量流向杂草或害虫,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4)
人类活动使“小田”变“大田”,有利于建设成生态田园,影响了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27.夏腊梅是一种濒危植物,图1表示该夏腊梅光合作用某阶段的过程,其中英文字母表示物质成分。为研究气候变暖对夏腊梅生长的影响,实验室通过模拟三种增温模式(仅夜间增温、仅白天增温、全天增温),观测夏腊梅代谢活动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2,其中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启程度越大。
(1)图1中,该阶段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其中物质B为碳反应提供______________。ATP的形成需要______________浓度梯度提供分子势能。叶绿素主要吸收的光为______________。
(2)图2中,三种增温模式处理后与处理前相比,光合速率均增加。适度增温可促进______________合成,提高光能捕获效率,加快光反应速率,从而提高光合速率。除此之外,适当增温还能引起哪些变化来增加光合速率?______________。(答2点即可)
(3)夜间增温处理后与处理前相比,有机物含量减少,为什么?______________。
【答案】(1) 叶绿体的类囊体膜(光合膜) 氢(或“能量和还原剂”或“H+和电子”或“氢和能量”) H+(氢离子) 红光和蓝紫光
(2) 叶绿体色素(或光合色素) 适度增温,气孔导度增加,叶片中CO2浓度增加;适度增温能升高酶活性,提高光合速率。
(3)提高呼吸酶活性,增大了夏腊梅夜间的呼吸速率,全天有机物消耗量增加,有机物含量减少(答出“增大了夏腊梅夜间的呼吸速率”就得分)
【分析】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前者的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后者是叶绿体基质。
【详解】(1)图1中,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光反应。物质B为NADPH为碳反应三碳酸的还原提供氢和能量。由图1可知,ATP的形成需要H+浓度梯度提供分子势能。叶绿素a主要吸收的光为红光和蓝紫光。
(2)图2中,三种增温模式处理与处理前相比,光合速率均增加。适度增温可提高光能捕获效率,加快光反应速率,从而提高光合速率,说明适当增温可促进叶绿体色素合成。由图2,还可知适当增温,气孔导度增加,叶片中CO2浓度增加,提高碳反应速率,从而提高光合速率。由温度影响酶活性,可推测适度增温能升高酶活性,提高光合速率。
(3)夜间增温处理会提高呼吸酶活性,增大了夏腊梅夜间的呼吸速率,全天有机物消耗量增加,所以有机物含量减少。
28.水貂毛色有白色、灰蓝色、银蓝色、深褐色,受三对基因控制,其机理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Ps基因和Pr基因是由P基因突变而来,说明基因突变有______________特点。
(2)P基因突变为Ps基因导致Ps蛋白不均匀运输真黑色素,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Ps蛋白不均匀运输真黑色素,说明基因可通过______________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3)研究人员利用3个纯系(其中品系3的基因型是HHttPP)亲本水貂进行杂交,F1自由交配,结果如下:
①实验一中,亲本品系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F2出现上述表型和比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F2灰蓝色水貂与白色杂合水貂随机交配,子代中银蓝色水貂占_____________。
②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判断控制水貂毛色的Pr、Ps和P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为_____________(显性对隐性用“>”表示)
③根据以上实验结果无法确定三对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研究人员让实验二F1自由交配,若F2的表型种类和比例为_____________,证明这三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如果这三对基因确实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F2深褐色水貂个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
【答案】(1)多方向性##不定向性
(2) 基因突变导致基因表达产生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基因突变导致基因转录和翻译产生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控制蛋白质的结构
(3) HHTTPrPr F1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1/3 P>PS>Pr 深褐色:银蓝色:白色=27:9:28 1/27
【分析】图中H_T_决定了酪氨酸酶的产生,如果两对基因有一对为隐性纯合子,则表现为白色,P、Pr、Ps为复等位基因,可以产生PP、PPr、PPs、PrPr、PrPs、PsPs共6种基因型。
(1)
Ps基因和Pr基因是由P基因突变而来,说明基因突变有多方向性的特点,可以产生一个或多个等位基因。
(2)
P基因突变为Ps基因导致Ps蛋白不均匀运输真黑色素,其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导致基因表达产生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发生改变,导致不均匀运输真黑色素。Ps蛋白不均匀运输真黑色素,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3)
①白色品系3的基因型是HHttPP,由实验二产生F1深褐色,可推知白色品系2的基因型为hhTTPsPs,再由实验一F1银蓝色中,可推知亲本品系1的基因型是HHTTPrPr。实验一F1银蓝色自由交配,F2出现3种表型和9:3:4比例的原因是F1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F2灰蓝色水貂(1HHTTPrPr、2HhTTPrPr)与白色杂合水貂(hhTTPsPr)随机交配,(1/3HH、2/3Hh)×hh→2/3Hh、1/3hh,PrPr×PsPr→1/2PsPr、1/2PrPr,子代中银蓝色水貂(HhPsPr)=2/3×1/2=1/3。
②由实验二F1深褐色可推知深褐色(P)对银蓝色Ps完全显性,由实验一F1银蓝色中可推知,银蓝色Ps对灰蓝色Pr完全显性,因此控制水貂毛色的Pr、PS和P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为P>PS>Pr。
③如果三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实验二F1(HhTtPPs)自由交配,F2中深褐色H_T_P_:银蓝色H_T_PsPs:白色(H_tt__、hhTT__和hhtt__)=3/4×3/4×3/4:3/4×3/4×1/4:(3/4×1/4+1/4×3/4+1/4×1/4)=27:9:28。F2深褐色水貂H_T_P_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3×1/3×1/3=1/27。
29.甲状腺激素是含碘的化合物,在调节动物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1)高等动物体中,垂体通过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对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属于体液的_______________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后,将通过________________调节机制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2)将小鼠置于低温环境中,结果小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明显增强。请对此现象作出合理解释_______________。
(3)为研究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对甲状腺吸收碘的影响,某科研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完善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和用具:若干只同种生理状态相近的健康小鼠、适宜浓度的放射性碘溶液、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生理盐水、注射器若干等。
(要求与说明:甲状腺中放射性碘含量的具体测定方法及过程不作要求,实验条件适宜)
I实验思路:
①将若干只同种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小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丙3组,_______________,定时测定甲状腺中放射性碘的含量,记录并取各组平均值。
②若干天后给甲组每只小鼠注射适量的生理盐水,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
④统计并分析处理各组实验数据。
Ⅱ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请设计一个坐标系,用曲线图表示甲状腺中放射性碘含量的变化,并注明药物处理时间点)
【答案】(1) 分级 负反馈
(2)寒冷刺激,甲状腺激素、肾上腺髓质激素含量升高,甲状腺激素、肾上腺髓质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3) 给3组小鼠注射等量的放射性碘溶液 给乙组每只小鼠注射等量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给丙组每只小鼠注射等量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 将3组小鼠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饲养,每隔一定时间分别测定3组小鼠甲状腺中放射性碘的含量,记录并取各组平均值 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分别会抑制和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从而影响碘的吸收。
【分析】1、分级调节:将下丘脑、垂体和靶腺体之间存在的分层调控,称为分级调节;分级调节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
2、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为反馈调节。
3、由题中实验分析可知:
(1)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甲状腺是合成、贮存、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器官。实验目的是研究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对甲状腺吸收碘的影响。
(2)实验自变量:三组小鼠注射的试剂,因变量是三组小鼠甲状腺在不同试剂下所含放射性碘的含量。
(1)
在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中,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会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又会促进甲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属于体液的分级调节。但是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这是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调节。
(2)
寒冷刺激,调动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调控轴,大量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有能促进物质与能量代谢,使机体产热增加,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同时,机体遇寒冷,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即刻调动,大量分泌肾上腺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机体处于反应机敏状态,同时代谢也加强,产热增加。因此,将小鼠置于低温环境中,寒冷刺激,甲状腺激素、肾上腺髓质激素含量升高,甲状腺激素、肾上腺髓质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3)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甲状腺是合成、贮存、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器官。实验目的是研究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对甲状腺吸收碘的影响。
I实验思路:
①由于实验最后需要测定三组小鼠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则在实验开始应给三组小鼠注射等量的放射性碘溶液,然后测定三组小鼠的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
②分析题意,可知自变量是注射的试剂,所以三组实验分别注射生理盐水、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和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
③分析实验思路①和④就可以写出实验思路③:将3组小鼠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饲养,每隔一定时间分别测定3组小鼠甲状腺中放射性碘的含量,记录并取各组平均值。
Ⅱ预测实验结果: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分别会抑制和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从而影响碘的吸收。根据甲状腺的放射性强度可以知道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对甲状腺吸收碘的影响:
四、非选择题组
30.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尽管除草剂的使用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但是因除草剂在土壤中不易被降解,且长期使用会导致土壤被污染,也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及产量。为修复被某除草剂污染的土壤,科研人员选育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已知该除草剂是一种含氮有机物,在水中溶解度低,含一定量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
(1)选育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应从______________中采集1g土样制备成细菌悬液,配制以_____________的固体培养基。
(2)在固体培养基中通过_____________方法分离培养出目的菌的单菌落,然后需通过测量______________的直径,比较它们的比值从而确定并筛选出降解除草剂的能力最强的菌株。
(3)取4个平板,在培养皿底部分别标记A、B、C、D,其中A、B、C平板分别取10-4稀释液加入0.1mL,D平板不加稀释液作对照,置于37℉恒温箱培养24小时,A、B、C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是37、41、39,且对照的D平板上_____________,则可以推测1g土样中能降解该除草剂的菌数约为______________个。
(4)科研人员用射线处理该细菌进行_____________育种,获得两个突变株A和B,分别将A和B菌种接种在一般培养基中均不能生长,但是在一般培养基中添加营养物质甲后A菌种能生长,添加营养物质乙后B菌种能生长。如果将A菌种和B菌种混合接种在一般培养基中不加营养物质甲和乙也能生长,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二)甜玉米与普通玉米相比,甜玉米中可溶性糖向淀粉的转化较慢含可溶性糖量高,汁多质脆,富含多种维生素。为了使甜玉米更有应用价值,科研人员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了超量表达P蛋白转基因甜玉米。在超量表达P基因载体的构建中,所用DNA片段和Ti质粒的酶切位点如图所示。
(说明:强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BamH、HindⅢ、EcoRI、NotI、SacI代表不同的限制酶;T-DNA是农杆菌的Ti质粒上的DNA片段;)
(5)构建超量表达P基因载体,需选用________________限制酶的组合和DNA连接酶。
(6)为了特异性扩增P基因序列,一般要加入的原料为_______________,需根据_______________设计特异性引物。
(7)经农杆菌液浸泡过的玉米愈伤组织,超量表达P基因会随T-DNA_______________,从而获得转基因植物细胞。继而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培养能中需加入_______________进行筛选,筛选出的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丛芽,然后在_______________培养基上形成根,最终获得多个玉米株系。发现某株系的P蛋白表达量较低,请对该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该除草剂污染的土壤 该除草剂作为唯一氮源
(2) 稀释涂布分离 透明圈和菌落
(3) 无菌落(或“菌落数为0”) 3.9×106
(4) 诱变 突变株A为突变株B提供营养物质乙,突变株B为突变株A提供营养物质甲
(5)BamHⅠ和SacⅠ
(6) 4种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dNTP) P基因两端的碱基序列
(7) 整合到玉米细胞染色体DNA上 潮霉素 生根 该株系玉米中可能没有导入目的基因或目的基因未表达
【分析】1、实验是从土壤中筛选分离能降解除草剂的细菌的过程。该实验要将土壤稀释处理,以除草剂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筛选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以菌落计数法进行统计计数。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工作,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常采用农杆菌转化法。标记基因的作用是: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
【详解】(一)(1)选育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应从该除草剂污染的土壤中采集1g土样制备成细菌悬液。已知该除草剂是一种含氮有机物,配制以该除草剂作为唯一氮源的固体培养基进行筛选。
(2)该除草剂在水中溶解度低,含一定量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在固体培养基中通过稀释涂布分离方法分离培养出目的菌的单菌落,然后需通过测量透明圈和菌落的直径,比较它们的比值从而确定并筛选出降解除草剂的能力最强的菌株。
(3)D平板不加稀释液作对照的目的是检测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因此要使A、B、C平板上的菌落数有效,则对照的D平板的上无菌落(或“菌落数为0”)。1g土样中能降解该除草剂的菌数约为(37+41+39)÷3÷0.1÷10-4=3.9×106个。
(4)科研人员用射线处理该细菌获得两个突变株A和B,说明进行了诱变育种。分别将A和B菌种接种在一般培养基中均不能生长,但是在一般培养基中添加营养物质甲后A菌种能生长,添加营养物质乙后B菌种能生长。说明A和B菌种分别不能自身合成营养物质甲和乙。如果将A菌种和B菌种混合接种在一般培养基中不加营养物质甲和乙也能生长,可能是突变株A为突变株B提供营养物质乙,突变株B为突变株A提供营养物质甲。
(二)(1)由图分析,构建超量表达P基因载体,需选用BamHⅠ和SacⅠ限制酶的组合。
(2)采用PCR技术特异性扩增P基因序列,一般要加入的原料为4种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dNTP)和特异性的引物。而设计特异性引物需根据目的基因(P基因)两端的碱基序列进行。
(3)经农杆菌液浸泡过的玉米愈伤组织,超量表达P基因会随T-DNA整合到玉米细胞染色体DNA上,从而获得转基因植物细胞。潮霉素基因与目的基因一起随T-DNA整合到愈伤组织细胞染色体DNA上,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在培养基中需加入潮霉素进行筛选。筛选出的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丛芽,然后在生根培养基上形成根,最终获得多个玉米株系。发现某株系的P蛋白表达量较低,原因可能是该株系玉米中没有导入目的基因或目的基因未表达。
2024浙江省七彩阳光高考联盟高二上学期返校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浙江省七彩阳光高考联盟高二上学期返校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浙江省七彩阳光高考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返校联考生物试题docx、浙江省七彩阳光高考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返校联考生物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浙江省七彩阳光高考联盟高二上学期返校联考生物试题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浙江省七彩阳光高考联盟高二上学期返校联考生物试题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浙江省七彩阳光高考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返校联考生物试题pdf、浙江省七彩阳光高考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返校联考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浙江省七彩阳光高考联盟高二上学期返校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浙江省七彩阳光高考联盟高二上学期返校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浙江省七彩阳光高考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返校联考生物试题docx、浙江省七彩阳光高考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返校联考生物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