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课件:生态系统的结构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课件:生态系统的结构,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强化模拟限时训练,②数据为重金属含量,真题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法一 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关系及判断
1.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关系及判断(1)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的图示分析
①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中物质和能量的最终来源。②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唯一能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转变成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有机物及其贮存的化学能)的成分,因此,可以说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③消费者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从理论上讲,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必需的基础成分,但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④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因此,从物质循环角度看,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2)关系图中4种成分的判断方法
如图,先找出双向箭头,确定“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生产者”,再判断两者中有“3”个指出箭头的D为“生产者”,有“3”个指入箭头的C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最后根据D→A→B、D→B,确定A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
1 [江苏2019·26节选]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部分生物关系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图中由乔木、草本植物、蝗虫、蜘蛛和杂食性鸟构成的食物网中,杂食性鸟分别处于第________营养级。(2)从图中所示的营养关系分析,属于分解者的有________________。有机碎屑被彻底分解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类)等供生态系统循环利用。
【答案】(1)生产者 二、三、四(2)大型真菌、跳虫 无机盐、CO2、H2O【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在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生物成分是生产者;根据图中的食物网,杂食性鸟的食物为乔木、草本植物、蝗虫和蜘蛛,以乔木、草本植物为食,杂食性鸟处于第二营养级;以蝗虫为食,杂食性鸟处于第三营养级;以蜘蛛为食,杂食性鸟处于第四营养级。(2)利用有机碎屑的生物为分解者,包括大型真菌和跳虫;有机碎屑被彻底分解产生的物质有无机盐、H2O和CO2,这些物质可继续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题型一 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关系及判断
1.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光能通过甲输入生态系统B.参与构成捕食食物链的成分有甲和乙C.碳元素在乙与丙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D.丙一定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答案】D 【解析】依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丁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光能通过甲(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输入生态系统,A正确;参与构成捕食食物链的成分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即甲和乙,B正确;碳元素在乙消费者和丙分解者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C正确;分解者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某些动物也是分解者,如蚯蚓,D错误。
2.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三种类型的生物CO2释放量(相对量)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b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任何一种生产者B.c可以说是生态系统的基石C.曲线a代表的生物一定是消费者D.由a、b、c三种生物可组成一个生态系统
【答案】B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曲线b的CO2释放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代表进行光合作用的生产者,A错误;c是化能自养型生物,属于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B正确;曲线a表示只释放CO2、不吸收CO2的生物,因此可能是消费者或分解者,C错误;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因此a、b、c三种生物不能组成一个生态系统,D错误。
考法二 有关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分析
1.食物链(网)中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动分析(1)食物链的第一营养级生物减少,相关生物都减少。(2)“天敌”减少,被捕食者数量将增加,随着其数量的增加,种内竞争加剧,种群密度将会下降,直到趋于稳定,但最终种群数量要比原来多。(3)“中间”营养级生物减少的情况①生产者相对稳定的原则:消费者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考虑生产者数量的增加或减少。②最高营养级的生物种群相对稳定的原则:当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有多种食物来源时,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生物减少,该最高营养级的生物种群的数量一般不会发生较大变化。③在食物网中,分析某种生物因某种原因数量减少对另一种生物数量造成的影响时,若沿不同食物链分析结果不同,则应以中间环节少的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2.构建食物链(网)的几种题型分析(1)图形形式
图1和图2以每个营养级中有机物的多少为依据,图1中的食物链是丙→甲→乙→丁;图2中的食物链是丙→丁→甲→乙;图3中甲是被捕食者,乙是捕食者,即有食物关系甲→乙;图4表示的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图解,A是生产者,B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D是非生物环境,其中的食物链是A→B。
(2)以表格数据形式直接呈现①数据为能量值(能量单位相同)
根据各种群能量多少和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若两种生物能量差距过小,则很可能位于同一营养级)可以确定食物链(网):
重金属含量存在生物富集现象,即随着营养级的增加,重金属含量升高,故食物链为A→C→B→D。
2 [全国Ⅰ2019·31节选]某果园中存在A、B两种果树害虫,果园中的鸟(C)可以捕食这两种害虫;使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Y诱杀B可减轻B的危害。回答下列问题。(1)果园中包含害虫A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食物链的第三营养级是________。(2)A和B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种间竞争通常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果树→A→C C(2)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相同的资源和空间而表现出来的相互抑制现象【解析】(1)根据题干中给出的捕食关系,可得出包含害虫A的一条食物链:果树→A→C;C处于第三营养级。(2)种间竞争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相同的资源和空间而表现出来的相互抑制现象。
题型二 有关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分析
3.如图是一个简化的食物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食物网由________条食物链组成,写出鹰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其中的初级消费者是__________。(3)该食物网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___种。(4)蜘蛛与青蛙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5)要使图示生态系统完整,还需要增加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此食物网中,若草的总能量为100%,鹰获得的最高能量应是__________。
【答案】(1)5 草→植食性鸟→鹰 (2)植食性鸟、食草昆虫(3)4 (4)捕食与种间竞争(5)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分解者(6)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4%
【解析】(1)该食物网由5条食物链组成,分别是①草→食草昆虫→食虫鸟;②草→食草昆虫→蜘蛛→食虫鸟;③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鹰;④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⑤草→植食性鸟→鹰。由于能量在流经生态系统各营养级时,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因此,在一条食物链中,营养级越低,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少,最高营养级生物获得的能量就越多,故鹰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为草→植食性鸟→鹰。(2)直接以植物为食的生物属于初级消费者。在该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是植食性鸟、食草昆虫。(3)该食物网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食虫鸟、蜘蛛、青蛙、鹰,共4种。(4)由题图可知,蜘蛛与青蛙的种间关系是捕食与种间竞争。(5)图中有生产者、消费者,要使图示生态系统完整,还需要增加的成分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6)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最高(为20%)时,在营养级最少的食物链中,鹰获得的能量最高,为100%×20%×20%=4%。
2.[广东2021·2,2分]“葛(葛藤)之覃兮,施与中谷(山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节选自《诗经·葛覃》)。诗句中描写的美丽景象构成了一个( )A.黄鸟种群 B.生物群落C.自然生态系统 D.农业生态系统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诗句译文:葛草长得长又长,满山遍谷都有它,藤叶茂密又繁盛。黄鸟在上下飞翔,飞落在灌木上栖息,鸣叫声婉转清丽。诗句中描写的除了“葛藤、黄鸟、灌木”等生物群落外,还有“山谷”等无机环境,所以诗句中描写的美丽景象构成了一个自然生态系统,故选C。
3.[辽宁2021·15,2分]辽宁省盘锦市的蛤蜊岗是由河流入海冲积而成的具有潮间带特征的水下浅滩,也是我国北方地区滩涂贝类的重要产地之一,其中的底栖动物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具有重要作用。科研人员利用样方法对底栖动物的物种丰富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底栖动物主要包括滤食性的双壳类、碎屑食性的多毛类和肉食性的虾蟹类等。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本次调查的采样地点应选择底栖动物集中分布的区域 B.底栖动物中既有消费者,又有分解者 C.蛤蜊岗所有的底栖动物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D.蛤蜊岗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大于间接价值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的结构等相关知识。采用样方法调查物种丰富度要做到随机取样,A错误;由题干信息“该地底栖动物主要包括滤食性的双壳类、碎屑食性的多毛类和肉食性的虾蟹类等”可知,底栖动物中既有消费者,又有分解者,B正确;生物群落是该区域在一定时间内所有生物的集合,蛤蜊岗所有的底栖动物只是其中一部分生物,不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错误;蛤蜊岗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大于直接价值,D错误。
5.[北京2021·17,12分]北大西洋沿岸某水域生活着多种海藻和以藻类为食的一种水虱,以及水虱的天敌隆头鱼。柏桉藻在上世纪末被引入,目前已在该水域广泛分布,数量巨大,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为探究柏桉藻成功入侵的原因,研究者进行了系列实验。(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划分,柏桉藻属于________。(2)用三组水箱模拟该水域的环境。水箱中均放入柏桉藻和甲、乙、丙3种本地藻各0.5克,用纱网分区(见图1);三组水箱中分别放入0、4、8只水虱/箱。10天后对海藻称重,结果如图2,同时记录水虱的分布。
图1 图2
①图2结果说明水虱对本地藻有更强的取食作用,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与没有水虱相比,在有水虱的水箱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水虱分布情况记录结果显示,在有水虱的两组中,大部分水虱附着在柏桉藻上,说明水虱对所栖息的海藻种类具有________。(3)为研究不同海藻对隆头鱼捕食水虱的影响,在盛有等量海水的水箱中分别放入相应的实验材料,一段时间后检测,结果如图3(甲、乙、丙为上述本地藻)。
该实验的对照组放入的有________________。(4)研究发现,柏桉藻含有一种引起动物不适的化学物质,若隆头鱼吞食水虱时误吞柏桉藻,会将两者吐出。请综合上述研究结果,阐明柏桉藻成功入侵的原因。
【答案】(1)生产者(2)①柏桉藻重量增加值明显提高,而本地藻的变化则相反②选择性/偏好性(3)隆头鱼和水虱(4)因柏桉藻含有令动物不适的化学物质,能为水虱提供庇护场所,有利于水虱种群扩大;水虱偏好取食本地藻,有助于柏桉藻获得竞争优势。因此柏桉藻能够成功入侵。
【解析】本题结合生物入侵的研究实验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以及实验探究能力。(1)柏桉藻为自养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生产者。(2)①由图2结果可知,与无水虱组相比,加入水虱组中,柏桉藻重量增加值明显提高,而本地藻重量增加值都是下降的,说明水虱主要取食本地藻。②根据题意,在有水虱的两组中,大部分水虱附着在柏桉藻上,说明水虱对所栖息的海藻种类具有选择性(或偏好性)。(3)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不同海藻对隆头鱼捕食水虱的影响,实验自变量是海藻种类,因变量是水虱的生存率,因此对照组中应向盛有等量海水的水箱中放入隆头鱼和水虱,不添加海藻。(4)结合前述分析可知,水虱大多栖息在柏桉藻上,且由于柏桉藻含有一种引起动物不适的化学物质,能减少隆头鱼对水虱的捕食,即为水虱提供庇护场所,有利于水虱种群扩大;水虱偏好取食本地藻,使得柏桉藻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因此柏桉藻能够成功入侵。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无机环境,生物圈,人工生态系统,绿色植物,将动植物遗体和动,有机物,化学能,加速物质循,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课件(多项),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生物群落,生物圈,组成成分,营养结构,物质和能量,腐生细菌和真菌,物质循环,生产者,自然选择,相互交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生态系统的构成与类型,食物链和食物网,课时精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