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第1 课《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1006/1355154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第1 课《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学设计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1006/1355154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学年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设计,共4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是20世纪30年代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诞生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曾作为国民革命军200师的军歌,1949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象征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的坚强斗志和不屈精神永远不会被磨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一首多乐句的一部曲式结构、进行曲风格的歌曲。歌曲开始是六小节进军号般的前奏:这分解式的大三和弦是全曲旋律发展的基础,也是推动乐思展开的主导动机。歌曲的第三乐句“中华民族到了”用重音(“>”)哨出,强调了形势的严峻;突然乐句被一个八分休止符打断,接着唱出“最危险的时候”,告诉人们国家和民族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抉择。歌曲中二次层层向上的“起来”呼喊之后,号角式的音调再现了,像一声冲锋号,激励着无数战士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结尾再三强调“前进”二字,音乐上富有动力,象征着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 [学情分析] 学生大部分都会唱我国的国歌,歌词也能背出来,但是对歌曲的节奏、速度、音准方面把握不好,更加无法唱出国歌庄严、奋进的精神。在每星期一的升旗仪式上唱国歌的声音小、音不准,甚至还有些学生在做小动作,不严肃对待升旗仪式。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体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号角式的音调及奋勇前进的精神,培养学牛的爱国主义情怀。 2.过程与方法 在音乐情景体验的过程中,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表现力,培养音乐感受力及鉴赏能力。 3.知识与技能 在音乐活动中,让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历史背景明白作曲者的创作意图,掌握重音、三连音及渐强记号在歌曲中的演唱方法使之更有感情地、准确地唱好歌曲。【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唱准国歌、唱好国歌。【教学难点】三连音及弱起拍子的掌握。[教学方法] 示范法、合作学习法 二、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歌曲 1.从多国的国旗引出我国的国旗,讲解国旗的含义 2.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旗,也有自己的国歌 活动二:歌唱国歌 1.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后2.学生试唱国歌,提出不足,讲解歌曲拍子、三连音、八分休止符、重音 及渐强记号。 教师引导学生唱好以下三个乐句: 让学生先读这句歌词,在语气中感受重音记号的作用,然后唱一唱。 设计意图:为什么“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要用重音记号?让学生感受音乐创作与语言的关系。 ①让学生唱一唱这个乐句,感受音乐旋律的走向及情绪。②再唱一唱这个乐句,体会三个“起来”的不同力度。 设计意图:旋律的走向从低到高起到什么作用?为什么连续用了三个“起来”,并且还用渐强记号?这些问题让学生在反复的演唱中体会。 ①用对比的手段让学生唱“前进”,先唱有重音记号的“前进”,再唱没有加重音记号的“前进”,感受其不同的效果。②带学生读“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在语言节奏中解决三连音,然后唱一唱。然后完整演唱国歌。 活动三:巩固歌曲1.个别同学上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大家点评。2.分组合作表演歌曲。(一组拍手伴奏,一组演唱歌曲) 活动四:拓展延伸1.介绍词作者田汉与作曲者聂耳。2.国歌第一次唱起情景。 3.国旗在各个地方升起的意义 , 体会我国国歌的影响力和震撼力。 4.少先队员该如何对待升国旗,唱国歌。 5.同学们行队礼,庄严地演唱国歌。 同学们拍着手,唱着国歌欢快地走出音乐教室,结束课堂。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花城版四年级下册歌曲《我爱中华》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花城版四年级上册歌曲《剪羊毛》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花城版四年级上册歌曲《快乐的铁匠》教学设计,共5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