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城版四年级下册歌曲 《噢!苏珊娜》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花城版四年级下册歌曲 《噢!苏珊娜》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基本信息,教学设计,学习节奏,掌握舞蹈动作,课程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基本信息学校 课名《噢!苏珊娜》教师姓名 学科(版本)音乐(花城粤教2011课标版简谱)章节第七单元学时一课时/40分钟年级四年级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歌曲的学习,丰富情感体验,总结出朋友和伙伴之间团结有爱之情的珍贵以及人与人友善相处的重要性。2、过程与方法:在完整充分聆听歌曲的基础上,学生可以通过音乐律动、乐句听辨、歌词问答、乐器拓展介绍等音乐活动,多方位的学习歌曲。3、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的演唱歌曲,并了解五弦琴的外形、音色特点、演奏姿势、在世界的起源与流行。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年龄特点:四年级学生乐于发言,喜欢与老师进行互动,注意的广度、深度适中,需要课堂上及时的提醒和引导;2、学生已有知识分析:在以往的音乐学习中掌握了一小部分音乐常识,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较为准确的演唱歌曲;3、学生学习风格分析:本班学生课堂上较为活跃,但思考问题的深度不够,准确性较为欠缺。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准确的演唱歌曲。教学难点:歌词的准确记忆。解决措施:1、从导入环节开始,以《噢,苏珊娜》的英文版本作为铺垫,通过舞蹈律动、听音大比拼两个环节,增强学生对乐曲的聆听感受,为准确的演唱歌曲奠定基础。2、歌词部分,着重解决“阿拉巴马”、“路易斯安娜州”两个地名,除了正确的朗读,还通过美国地图带领学生了解两个州的地理位置,加深印象,完整学习歌词后,通过师生问答以及听音乐排列歌词图片的方式,再次对歌词进行完整记忆。五、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起止时间(’”- ’”)环节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媒体作用及分析 一、音乐律动导入 00’06”-01’35”放松肢体,感受乐曲。师生音乐问好,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律动。聆听音乐,进行律动。电子白板:点击图片,播放开场音乐,营造音乐氛围。 二、学习节奏,掌握舞蹈动作。 01’36”-07’25” 通过节奏的学习,掌握有规律的舞蹈动作。教师随音乐有规律的加入舞蹈动作,引导学生掌握本节课重点的节奏训练,并规范学生的舞蹈动作。【1】学生观察老师的舞蹈动作,总结出捻指摇摆、叉腰跺脚、拍手三种舞蹈动作; 【2】通过节奏的学习,准确的掌握休止符的拍数,以及舞蹈动作要领。 电子白板:【1】出示重点节奏乐句,学生观察乐句特点,解决节奏重难点; 【2】运用淡入功能,复习巩固“休止符”的特点; 【3】点击音乐播放,学生跟随音乐做舞蹈动作。三、听音大比拼1.音阶练习 07’26”-10’18”通过音阶练习,复习每个音的特性,为听音环节做准备。 【1】在图片上运用阶梯式的排列引导学生直观的感受音级的高低关系; 【2】教师弹奏音阶练习,带领学生回顾每个音级的音响特点。 【1】学生观察音级的高低位置; 【2】跟琴演唱音阶练习,为听音环节做准备; 【3】击破气球,了解本节课主要聆听的三个音级。 电子白板:【1】击破气球,用阶梯图呈现7个基本音级,加强学生对音高位置的感受; 【2】随机点名,将学生的姓名输入在白板中,通过随机点名,请学生上来点击气球,增强课堂上回答问题的公平性。 2.聆听乐句开始音,做对应的舞蹈动作。 10’19”-13’35” 【1】学生对乐句的开始音进行听辨,并做出相对应的动作; 【2】在听辨的基础上,熟悉乐句的旋律特点。 【1】教师讲解聆听规则; 【2】教师选择学生转动音乐转盘; 【3】教师弹奏三种乐句,请学生用对应的舞蹈动作进行回答。 【1】一名学生转动随机转盘,根据指针的结果,各小组进行听辨;【2】听到以“12”开头的乐句时,做捻指摇摆的动作;听到以“4”开头的乐句时,做叉腰跺脚的动作。 电子白板:【1】随机转盘,将学生分为三组,学生点击转盘,对应的小组进行聆听,并做出相对应的舞蹈动作。随机转盘的使用,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与参与性,提高了学生的反应能力。3.聆听乐句结束音。 13’36”-16’26”【1】通过各乐句结束音的听辨,再次熟悉旋律; 【2】巩固“反复记号”的用法。 【1】教师讲解聆听规则; 【2】教师带领学生复习“反复记号的用法”。 【1】全班学生对乐句的结束音进行听辨; 【2】学生复习“反复记号”的用法。 电子白板:【1】出示歌曲的乐谱,请学生观看聆听; 【2】根据学生的回答,运用淡入的方式呈现答案以及复习知识点“反复记号”。 四、新课教学出示课题初览美国 16’27”-17’51” 【1】掌握歌曲的名字和曲作者; 【2】初览美国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增强感性认识。 【1】教师揭示曲名和曲作者; 【2】播放美国风景集锦,介绍视频中的地点。 学生观看美国的风景视频,初步了解美国。 电子白板:出示课题,加强学生的对歌名的记忆;播放视频,欣赏美国风景。 2.学习歌词 17’52”-24’00” 【1】掌握歌词难点“阿拉巴马”和“路易斯安娜州”; 【2】有节奏的朗读、记忆歌词。 【1】引导学生朗读“阿拉巴马”和“路易斯安娜州”两个歌词中的难点; 【2】出示美国地图,与学生互动寻找两个地点的位置; 【3】教师有节奏的朗读歌词;【4】歌词填空,教师提问歌词内容,学生回答。 【1】学生分别朗读两个州的名字; 【2】在地图上找一找两个州的位置; 【3】有节奏的跟读歌词,理解歌词; 【4】根据老师的歌词提问,有节奏的进行回答。 电子白板:【1】淡入出现歌词难点“阿拉巴马”和“路易斯安娜州”,学生依次朗读,增强记忆; 【2】出示美国地图,运用拖拽功能,展现两个州的形状,学生观察地图,找出两个地点,加深方向感;【3】用“魔术笔”圈出两个地名进行放大,加深学生的印象。 【4】歌词填空中运用淡入,让学生在记忆歌词时,先思考。3、完整聆听及演唱歌曲 24’00”-34’00” 【1】完整聆听乐曲,体会歌曲的情绪; 【2】复听歌曲,排列歌词图片的顺序; 【3】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4】能够通过歌曲的聆听、演唱,处理歌曲的情绪。 【1】教师引导学生完整聆听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 【2】出示歌词图片,学生在反复聆听的基础上对歌词进行排列; 【3】带领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处理演唱中存在的问题; 【4】引导学生处理歌曲的情绪。【1】学生聆听歌曲,体会情绪; 【2】一边聆听,一边排列歌词图片; 【3】有感情的跟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4】再次聆听,处理歌曲。电子白板:【1】图片排序,学生一边聆听一边排列打乱的歌词图片,加强对歌词的理解,为演唱做准备; 【2】掌声动画,在学生准确的排列好图片后,给予动画掌声鼓励,引导学生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表扬和鼓励。 五、拓展:五弦琴 34’00”-37’06” 【1】通过观察图片,了解五弦琴的别称、外形、演奏姿势、起源; 【2】对比欣赏,与吉他进行区分。 【1】师点击三幅图片,依次向学生介绍五弦琴的外形、琴弦数、演奏姿势; 【2】教师点击播放页面记录,带领学生了解五弦琴起源于西非,然后来到了美国地区; 【3】教师播放吉他和五弦琴的演奏视频,总结出五弦琴音色明亮且具有金属特性。【1】学生观看五弦琴的图片,了解五弦琴的别称、外形、演奏姿势。 【2】学生观看世界地图上,五弦琴的起源与流行路线。 【3】学生观看吉他与五弦琴的视频,对比欣赏两者在外形和音色上的不同。电子白板:【1】图片淡入,依次了解五弦琴的外形、琴弦数、演奏姿势。 【2】页面记录,增强了白板的动态化教学,学生更直观的感受五弦琴在世界传播流行的路线; 【3】视频播放,学生欣赏五弦琴与吉他的演奏视频,区别两者在外形和音色上的不同。六、课程总结、体会“友善”的重要性、组织下课。 37’07”-39’59” 【1】回顾本课知识点; 【2】体会歌曲中“友善的重要性”; 【1】教师点击关键词生成器,回顾本课重难点; 【2】总结在学习和生活中“友善”的重要性; 【3】再次完整表演歌曲。【1】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回顾本课的知识点; 【2】感受“友善”的名言警句; 【3】完整表演歌曲。 电子白板:【1】关键词生成器,有序的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更有条理的进行复习巩固; 【2】淡入功能,随着背景音乐有节奏的点击名言警句进行朗读,体会“友善”的重要性,烘托课堂和谐的气氛。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人音版三年级上册噢!苏珊娜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花城版四年级下册歌曲 《噢!苏珊娜》教案设计,共2页。
这是一份小学花城版歌曲 《阿瓦日古丽》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初学新课,引导释疑, 拓展学习,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