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河南省洛阳市创新发展联盟高三上学期7月摸底检测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河南省洛阳市创新发展联盟高三上学期7月摸底检测生物学试题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洛阳创新发展联盟2023届高三摸底考试生物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第1~3章,必修2,选修1或选修3。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认识,正确的是( )A.每一种生物个体都只能对应生命系统中的个体层次B.玉米和兔子都可以拥有生命系统中的所有结构层次C.生命系统中能完整地表现出生命活动的最小结构层次是细胞D.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因此病毒不属于生物2.下图为两种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蓝藻 水稻叶肉细胞A.蓝藻的遗传物质为RNA,水稻叶肉细胞的遗传物质为DNAB.蓝藻和水稻叶肉细胞均含有叶绿体,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C.两种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由核糖核苷酸组成的,但其存在的位置是不同的D.图中两种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等结构,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3.下图甲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图乙表示低倍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其中a、b、c、d表示视野中四个不同的区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甲 乙A.镜头①和镜头④的组合可以在视野中观察到更多的细胞B.要使b区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应该向左下方移动装片C.将镜头④转换为镜头③时,视野可能会变暗D.使用显微镜可以对叶绿体的形状进行初步观察4.下列有关植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的茎秆和枝叶中都含有丰富的纤维素B.蛋白质和核酸都是植物体内的有机大分子物质C.蔗糖和麦芽糖的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D.碳骨架决定了蛋白质和核酸的基本性质和直接功能5.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中各种化合物占细胞鲜重的含量。按甲、乙、丙、丁顺序,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A.水、脂质、糖类、蛋白质 B.蛋白质、脂质、糖类、水C.蛋白质、糖类、水、核酸 D.水、蛋白质、脂质、糖类6.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核酸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差异 B.蛋白质和核酸都具有复杂的空间结构C.蛋白质能与核酸结合构成复合物 D.蛋白质的合成需要核酸参与7.随着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苯丙酮尿症患者被早期确诊,并可及时对其进行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严格限制高蛋白食物摄入。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体内主要矿物元素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报告如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组别人数锌(μmol/L)铁(mmol/L)钙(mmol/L)镁(mmol/L)铜(μmol/L)患者组4270.58±1.537.38±1.201.68±0.171.65±0.1721.77±3.97对照组4278.61±0.907.75±0.951.72±0.171.48±0.2020.04±5.29A.这是对5种微量元素的检测B.铁是构成血红蛋白中的元素,缺铁会导致红细胞扭曲成镰刀状C.患者组锌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可能是饮食治疗导致锌摄入不足导致D.外界环境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不会导致检测结果发生变化8.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冬入春时期,植物体内自由水/结合水的值会升高B.自由水参与了多种生化反应,对于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十分重要C.Fe2+参与合成的血红蛋白是内环境中非常重要的物质D.生物体内的一些离子参与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9.下列有关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鸡蛋煮熟后不会和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B.若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则蛋白质-一定会变性失活C.若某种具有催化作用的物质含有C、H、O、N等元素,则该物质一定是蛋白质D.蛋白质的功能与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有密切关系10.人体细胞中溶酶体内部的pH为5左右,含有多种水解酶。下图表示溶酶体的作用机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病原体被吞噬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性B.由上图可知,细胞器在结构上有一定的联系C.溶酶体合成的水解酶可以将衰老的细胞器水解D.病原体被消化后的部分产物可以被细胞再利用11.下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各结构部分及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①是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B.②是染色质,在人体神经元中最多可达到92条C.③与某种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D.④是大分子物质蛋白质和RNA进出细胞核的通道12.某校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实验(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实验材料选择方面,用苹果或梨的实验效果要好一些B.图中加人的X可以是石英砂,主要目的是促进还原糖的释放C.斐林试剂的组成成分经蒸馏水处理后也可用于检测蛋白质D.由于斐林试剂不稳定,在使用时要先加入NaOH溶液,后加人CuSO4溶液13.下图表示3H-亮氨酸(R基为一C4H9)参与分泌蛋白3H-X合成的过程,图中a、b、c、d为不同种类的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3H-X合成、分泌的过程中,所需的能量均由c提供B.细胞器a、b、c、d可能都含有C、H、O、N、PC.在3H-X合成、分泌的过程中,b膜的表面积基本不变D.可用3H标记亮氨酸的羧基去研究分泌蛋白X的合成、转运路径14.下列关于遗传规律的探索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阐述了染色体和基因在遗传中的变化规律B.孟德尔发现自由组合定律过程中,“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属于提出的假说内容C.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是摩尔根运用“假说一演绎法”找到的,其中“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属于推理内容D.萨顿将看不见的基因的行为与看得见的染色体的行为进行类比,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并用实验证实了其正确性15.下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某结构数量变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变化B.f~g阶段细胞中会出现8个四分体结构C.e时期的生理过程依赖于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的特点D.b~e阶段细胞中一般没有同源染色体的存在16.兔子的灰毛和白毛是一对相对性状且由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多对杂合白毛兔交配,后代中总是出现1/3的灰毛兔,其余均为白毛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后代中总是出现1/3的灰毛兔的原因可能是含显性基因的雄配子一半致死B.由题意可知,白毛为显性性状,灰毛为隐性性状C.灰毛、白毛的区别从根本上讲是相关基因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D.后代中出现1/3的灰毛兔证明了兔子毛色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17.下图表示某细胞中DNA的电镜照片,图中箭头所指的泡状结构叫作DNA复制泡,是DNA上正在复制的部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成熟的红细胞中观察不到复制泡的存在B.复制泡只能出现在细胞分裂的间期C.复制泡的形成只需要解旋酶的参与D.图中DNA复制场所一定为细胞核18.下图表示科研工作者所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1组 2组 3组 4组 正常R型细菌 正常S型细菌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正常R型细菌混合注:○为S型菌菌落 ●为R型细菌菌落A.R型细菌菌体表面有多糖荚膜,S型细菌菌体表面没有B.该实验证明了转化R型细菌为S型细菌的因子是S型细菌的DNAC.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蛋白质和DNA均发生了不可逆的失活D.该实验运用了基因重组的生物学原理19.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中可用同位素15N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或DNAB.噬菌体增殖所需的DNA模板、原料、酶等物质均由宿主细胞提供C.将噬菌体DNA标记放射性后侵染无放射性的细菌,子代噬菌体均具有放射性D.离心后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并进行比较,可知噬菌体放射性的标记部位20.下图表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过程需要解旋酶的催化,②过程需要tRNA的协助B.基因1和基因2可出现在人体的同一个细胞中C.④⑤过程形成的结果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D.图中过程体现了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直接途径和间接途径21.某二倍体生物的核基因A1中替换了一个碱基对后形成了基因A2,导致转录翻译后的肽链长度变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该变异为可遗传变异,该突变基因一定会遗传给子代B.基因A1、基因A2为控制同一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C.该变异可能导致了翻译过程提前终止D.正常情况下,基因A1和基因A2不可能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22.下图表示某RNA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的增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过程在该病毒的核糖体中进行B.该病毒的RNA不能直接作为翻译的模板C.①②③过程中碱基配对的方式是不完全相同的D.①过程产生的子链与模板链的碱基排列顺序一样23.下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四种不同类型的变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A.甲、乙、丙、丁均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B.甲、乙、丙、丁所示的变异均为染色体变异C.图乙所示细胞若为精原细胞,则可能产生正常配子D.图丙和图丁分别所示的染色体均为同源染色体24.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缺失或改变必然引起基因突变B.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的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C.用低温处理杂合(YyRr)的豌豆幼苗,获得的是纯合的四倍体新品种D.通过基因工程育种和杂交育种都能将不同品种生物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25.下列关于共同进化及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共同进化的结果B.捕食者的存在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C.共同进化中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作用都是相互的D.有性生殖的出现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发展二、非选择题:共50分。第26~29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0~31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38分。26.(8分)下图表示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及其形成的化合物,以及化合物与细胞结构的关系,图中X代表相关化学元素,a~j代表某些化合物,其中c、d、i和g是组成大分子化合物的单体,甲、乙代表细胞中的结构。回答下列问题:(1)若a是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其分子结构具有的特性是其“________”部亲水,“________”部疏水;若b是绝大多数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则绿色植物体内b中的能量来源于________(填生理过程)。(2)图中X包含的化学元素有________________。由RNA和h形成的细胞器甲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则甲为________。(3)若动物体内的f具有促进生殖器官发育和生殖细胞形成的作用,则f为________;若图中f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i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主要能源物质,则相同质量的f和i彻底氧化分解时,消耗氧气较多的是________。27.(10分)已知EBI3蛋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分泌蛋白,可以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使其失去侵染细胞的能力。回答下列问题:(1)EBI3蛋白是由氨基酸经________作用形成的。在其合成加工、运输的过程中,有________种具膜细胞器参与。(2)Sedlin蛋白是一种转运复合体蛋白,是SEDL基因的表达产物,在内质网到高尔基体的囊泡运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①已知Sedlin蛋白(53肽)彻底水解后,总分子量可增加774~828。由此可知,Sedlin蛋白是由________条肽链组成的。②为验证上述题干中Sedlin蛋白的作用机制。现用以下材料设计实验,请完善实验思路并对结果进行讨论。实验材料:正常小鼠浆细胞、SEDL基因表达抑制剂、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放射性检测仪、细胞培养液等。实验思路:将正常小鼠的浆细胞随机均分为两组,置于含放射性氨基酸的细胞培养液中,编号为甲、乙;甲组不做任何处理,乙组细胞注射入________;一段时间后,用放射性检测仪对________进行检测。结果讨论:若________,则可证明Sedlin蛋白在内质网到高尔基体的囊泡运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8.(8分)某地区高发的β-地中海贫血症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病。研究发现,患者的β-珠蛋白(血红蛋白的组成部分)合成受阻,其发病机制如下图所示,图中AUG、UAG分别为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过程①称作________,过程②在________中进行。(2)β-地中海贫血症体现了基因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生物体的性状。(3)据图分析可知,产生β-地中海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异常mRNA进行翻译产生了异常β-珠蛋白,则该蛋白与正常β-珠蛋白在肽链长短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12分)水稻为雌雄同株的植物,含有12对同源染色体。我国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把野生稻(D)染色体上的耐缺氮基因D导入裁培稻(H)的染色体上。现选育出了L7和L12两个水稻新品系,分别代表仅在7号染色体和12号染色体的一对染色体上都导入了耐缺氮基因D,分别记为SD、TD,没有导入耐缺氮基因D记为SH和TH。现将两个新品系分别与裁培稻(H)杂交,利用分子检测技术对实验一亲本及部分F2的SD/SH基因进行检测,对实验二亲本及部分F2的TD/TH基因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以带型表示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亲本及F2的带型 亲本及F2的带型 实验一 实验二(1)用分子检测技术对实验亲本及部分F2的基因进行检测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2)实验一F2中对应带型α的个体基因型为________。(3)实验二F2中产生带型Ⅰ:Ⅱ:Ⅲ的个体数量分别为108、120和12,进一步研究发现,F1的雌配子均正常,但部分花粉无活性。已知只有一种基因型的花粉异常,推测无活性的花粉带有________(填“TD”或“TH”)基因,用遗传图解表示该过程。(4)若将L7和L12品系杂交,获得F1植株再自交,然后对所有F2植株进行基因检测。由上述实验结果推测可知,选取________带型的植株,可获得同时带有来自耐缺氮基因D的7号和12号染色体片段的纯合品系。利用该纯合品系和栽培稻(H)杂交得到F1,若F1产生的无活性花粉所占比例与实验二的结果相同,雌配子均正常,则F2中与该纯合品系基因型不相同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二)选考题:共12分。请考生从以下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答,则按所答的第一题计分。30.[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2分)尿素[CO(NH2)2]是农业生产上一种重要的氮肥,但是不能被农作物直接吸收,土壤中的某些细菌能合成脲酶,可以将尿素分解成氨和CO2,然后被植物利用。为分离和培养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某实验小组要完成活动“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部分操作过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该实验活动中,配制培养基需要以________为唯一氮源,还需要添加葡萄糖,原因是________,配制该培养基需要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灭菌。(2)在接种前需要对样品进行稀释处理,以保证获得菌落数在30~300个、适于计数的平板。该实验活动一般选用104、105、106倍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若测定放线菌数量,则需要采用与此不一样的稀释倍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3)在进行实验时,甲同学从对应106倍稀释的培养基中筛选出大约200个菌落,但是其他同学在同样稀释度下只筛选出大约90个菌落。若甲同学的结果有问题,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项即可)。若培养时观察到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则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4)测定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可以借助________________直接计数,这种方法得到的结果一般比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得到的结果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31.[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2分)下图为筛选、制备单克隆抗体的示意图,1~6代表相关过程,a~g代表相关细胞。根据图解回答问题:(1)由图可看出,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运用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有________,过程①是给小鼠注射S抗原蛋白,其目的是________,过程②的促融方法可以有________。(2)图中过程③④为两次筛选过程,过程③是指把c细胞群稀释,然后都放在________培养基的多孔培养皿中培养,只有________________能够存活且增殖,因此细胞集落为单个存活细胞的克隆;过程④是用________方法,经多次筛选得到能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群。(3)已知细胞合成DNA有D和S两条途径,其中D途径能被氨基蝶呤阻断。鼠淋巴细胞中有这两种DNA的合成途径,但一般不分裂增殖。鼠骨髓瘤细胞中尽管没有S途径,但能不断分裂增殖。若将这两种细胞在含氨基蝶呤的试管中混合,加聚乙二醇促融,则试管中细胞的种类数和能增殖的细胞种类数分别是(不考虑三个及以上细胞融合)( )A.3和1 B.5和3 C.5和1 D.3和3 生物1.C2.D3.B4.D5.A6.B7.C8.C9.D10.C11.B12.D13.B14.B15.B16.D17.A18.D19.D20.A21.A22.B23.C24.D25.B26.(1)头(1分) 尾(1分)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2分)(2)N、P(1分) 核糖体(1分)(3)性激素(1分) f(脂肪)(1分)27.(1)脱水缩合(1分) 3(2分)(2)①7~10(2分)②适量的SEDL基因表达抑制剂(1分) 细胞中的放射性(或细胞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放射性)(1分) 甲组细胞中内质网中的放射性低于乙组细胞中的,且甲组细胞中高尔基体的放射性高于乙组细胞的(3分)28.(1)转录(1分) 核糖体(1分)(2)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2分)(3)正常基因A发生了碱基对替换,引起基因突变(2分)(4)异常-珠蛋白的肽链更短(2分)29.(1)碱基互补配对(1分)(2)SDSD(1分)(3)TD(2分) 遗传图解(4分)(亲代基因型、表现型1分,子代基因型、表现型1分,配子和表现型比例1分、符号1,共4分。用表格的形式写遗传图解也可以。)(4)同时具有α和Ⅲ(2分) 79/80(2分)30.[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尿素(1分) 分解尿素的细菌为异养生物,葡萄糖可为其提供碳源(2分) 高压蒸汽灭菌(1分)(2)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是不同的(2分)(3)培养基被杂菌污染或培养基中混入了其他含氮物质(2分) 菌液浓度过高(或土壤溶液稀释倍数不够),接种时无法将细菌充分分散开来(2分)(4)显微镜、血细胞计数板(1分) 偏大(1分)31.[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动物细胞融合、动物细胞培养(2分) 刺激小鼠产生分泌抗S蛋白抗体的B淋巴细胞(2分) 聚乙二醇处理、电激或病毒诱导等(2分)(2)选择(1分) 杂交瘤细胞(1分) 抗原检测或抗体检测或抗原—抗体检测(2分)(3)C(2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洛阳市创新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轮阶段性考试(三)生物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藜麦是一种耐盐能力很强的植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洛阳市创新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轮阶段性考试(三)生物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藜麦是一种耐盐能力很强的植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2022.8),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