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二 酶的特性图片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二 酶的特性图片课件ppt,共15页。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2酶的特性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在催化反应完成后,被分解为氨基酸或脱氧核苷酸B.酶在最适温度和pH下催化效率高,体现了酶的高效性C.酶的合成一定需要核糖体,但不一定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D.酶既可以作为生物催化剂,也可以作为某些化学反应的反应物2.影响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反应物浓度、酶的浓度等。如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A点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反应速率减慢B.在B点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C.在A点提高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加快D.在C点提高反应物浓度,产物不再增加3.如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酶活性在t2时比t1时高,因此在t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B.由图可知随温度升高,酶的活性也不断升高C.当反应温度由t1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下降D.当反应温度由t1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4.下表表示过氧化氢分解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相关分析错误的是试管abcd3%过氧化氢溶液2ml2ml2ml2ml处理措施不作任何处理置于90℃水浴杯中加2滴3.5%的 FeCl3加2滴20%的新鲜肝脏研磨液实验结果-+++++++ 注表示无气泡产生;“+”表示气泡产生多少。A.a和b、a和c、a和d分别构成对照实验B.c和d是对比实验,自变量是催化剂类型C.实验过程中应保证无关变量的适宜且相同D.a、c、d说明化学反应中催化剂具有专一性5.以下有关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不一定在活细胞中起作用B.可在0﹣4℃环境中保存酶C.酶的专一性可以保证反应快速高效D.一般不宜用淀粉酶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6.下列有关酶的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一般不用过氧化氢作为底物B.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时,不能用碘液检测实验结果C.用H2O2作底物验证酶的高效性时,通过测定气泡或者氧气释放的多少可达到目的D.探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的实验时,应先用设定的温度分别处理底物和酶液后再混合7.将刚采摘的甜玉米立即放入沸水中片刻,可保持其甜味。这是因为加热会( )A.提高淀粉酶活性 B.改变可溶性糖分子结构C.防止玉米粒发芽 D.破坏将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的酶8.图甲是过氧化氢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为b时H202分解产生的02量随时间的变化。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降低温度,e点不移,d点右移B.增加H202,e点不移,d点左移C.pH为a,e点为0D.pH为c,e点下移,d点左移9.某植物体可以完成如图反应,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在适宜条件下,该反应也可发生在试管中B.若图示代表二肽水解,则二肽酶可以水解由任何两种氨基酸组成的二肽C.若图示代表二糖水解,则可表示麦芽糖水解的过程D.若图示代表二糖水解,则可表示蔗糖水解的过程10.如图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增大pH,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都不变B.B点后,升高温度,酶活性增加,曲线将呈现c所示变化C.酶量增加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D.反应物浓度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11.为了证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某同学设计了如下 5组实验,分别选择一定的试剂进行检 测,合理的实验方案是( )A.①和③对比,用双缩脲试剂检测B.②和④对比,用碘液检测C.④和⑤对比,用斐林试剂检测D.③和④对比,用斐林试剂检测12.为了探究酶特性的相关实验,下列各组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实验组
探究课题
选用材料与试剂
A
探究酶的专一性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蔗糖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
B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
C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蔗糖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
D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斐林试剂
A.A B.B C.C D.D 二、实验题13.请回答下列有关酶实验的问题。(1)用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处理后的核糖体仍可完成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由此可推测核糖体中对该反应起催化作用的物质是_________。(2)某同学为了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想用碘液作为观测指标的检测试剂,能否到达实验目的?_________。因为:_________。(3)为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见下表:试管底物和试剂实验条件11cm3瘦肉块+4ml蒸馏水37℃水浴;pH=1.52lcm3瘦肉块+4m胃蛋白酶37℃水浴;pH=83lcm3瘦肉块+4ml胃蛋白酶① _________;pH=1.541cm3瘦肉块+4m胃蛋白酶0℃水浴;PH=1.5 a.完成实验设计:实验方案中①应为_________。b.表格中3、4号试管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实验中要探究的自变量是_________,请为该组实验拟定一个课题名称:_________。c.本实验的因变量可以通过观察_________来确定。d.2、3号试管所研究的问题中,_________号为对照组。
参考答案1.D【解析】【分析】【详解】酶是催化剂,反应前后其化学性质和数量不变,所以反应后酶不会被降解,A项错误;酶的高效性是指同无机催化剂相比较,催化效率更高,B项错误;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当蛋白质作为酶时,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当RNA起催化作用时,酶不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C项错误;酶既可以作为生物催化剂,也可以作为某些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如唾液淀粉酶进入胃中失活,作为蛋白质可被胃蛋白酶水解,故D项正确。【点睛】本题考查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D【解析】【分析】分析曲线:曲线AB段,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因此该段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浓度;B点时,酶促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值;曲线BC段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催化速率不变,说明此时限制催化速率的因素最有可能是酶的数量和酶的活性。【详解】A、本实验是在最适温度条件下进行的,若再提高温度,酶活性会下降,则反应速率降低,A正确;B、曲线BC段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催化速率不变,说明此时限制催化速率的因素最有可能是酶的数量,所以B点时,往反应物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反应速率会加快,B正确;C、曲线AB段,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所以在A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C正确;D、曲线BC段随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催化速率不变,所以在C点增加反应物浓度,产物增加,D错误。故选D。3.D【解析】【分析】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温度、PH值等。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酶的活性达到最高;低于最适温度条件时酶活性会下降,高于最适温度条件时酶活性也会下降;并且在高温条件下会导致酶的空间结构改变,进而导致酶失活;在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会受到抑制。【详解】A、低温抑制酶的活性,恢复最适温度酶活性恢复,因此在低温下保存酶,A错误;B、当反应温度由t1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超过最适温度,酶的活性降低,B错误;CD、据图分析,当反应温度由t1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升高,C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知识,需要明确的是:低温和高温条件下虽然酶的活性都很低,但是低温只是抑制了酶的活性,酶的空间结构保持稳定,而高温破环酶的空间结构。4.D【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催化剂的类型,变量是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通过观测相同时间内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量来表示。【详解】A、a和b对照说明温度能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a和c对照说明FeCl3具有催化作用、a和d对照说明酶具有催化作用,A正确; B、c和d对比,自变量是催化剂类型,说明酶具有高效性,B正确;C、为了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实验过程中应保证无关变量的适宜且相同,C正确;D、a为空白对照,c是无机催化剂,d是有机催化剂,可说明酶具有高效性,无法说明化学反应中催化剂具有专一性,D错误。故选D。【点睛】对表格分析,明确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进而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便可准确判断各个选项。5.C【解析】试题分析:A、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可以在细胞内起作用,也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例如消化酶,A正确;B、酶的活性受到温度的影响,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会逐渐恢复,常在低温下保存酶,B正确;C、酶的高效性可以保证反应快速高效,C错误;D、淀粉酶的最适pH近中性,一般不用淀粉酶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D正确.故选:C.6.C【解析】本题考查探究酶活性的实验,解题要点是了解实验目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A. 过氧化氢在高温条件下也可以分解产生氧气,所以不能用过氧化氢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故A正确B.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中,碘液只能检测淀粉有没被水解,而蔗糖及其水解产物都不能和碘液发生显色反应,故B正确C. 用H2O2作底物验证酶的高效性时,,因为底物的量是一定的,最终实验组和对照组氧气的释放量或气泡量是相同的,所以应测定单位时间内产生氧气的体积或产生相同体积氧气所需的时间,故C错误D. 探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的实验时,先用设定的温度分别处理底物和酶液后再混合,以保证能观察到不同温度下酶的催化效率,故D正确答案选C[点睛]:关于探究酶活性的实验中易错点有:1.选择正确的实验材料:如 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不宜选择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作实验材料,因为过氧化氢在常温常压时就能分解,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会加快,从而影响实验结果。2.选择恰当的检测试剂:如用淀粉酶来验证酶的专一性时,检测底物是否被分解的试剂“宜”选用斐林试剂,“不宜”选用碘液,因为碘液无法检测蔗糖是否被分解。3.观察因变量:观察的指标可以是底物的分解速率或生成物的产生量。如用H2O2作底物验证酶的高效性时,应测定单位时间产生的气泡数或产生相同氧气所用的时间。7.D【解析】试题分析:A.将玉米立即放入沸水,由于温度过高会使酶失去活性,A错误;B.刚采摘的嫩玉米立即放入沸水中片刻,可保持其甜味,原因不是高温改变可溶性糖的分子结构,B错误;C.刚采摘的嫩玉米立即放入沸水中片刻,可保持其甜味,原因不是高温可以防止玉米发芽,C错误;D.可溶性糖转变为淀粉是酶促反应,高温可以使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的酶的结构发生改变而失去活性,可溶性糖不能转化成淀粉,从而保持其甜味,D正确.8.A【解析】【分析】【详解】A、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因此温度降低时,酶的活性下降,酶促反应速率减慢,但化学反应的平衡点不变,所以e点不变,d点右移,A正确;B、底物(H2O2量)增加时,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升高,到达化学反应平衡点所需的时间延长,即e点上移,d点右移,B错误;C、乙图表示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pH=a时,酶的活性减弱,酶促反应速减慢,但化学反应的平衡点不变,所以e点不变,d点右移,C错误;D、pH=c时,酶变性失活,但H2O2在常温下也能缓慢分解,所以e点不变,d点右移,D错误。故选A。9.C【解析】试题分析:A、水解反应可发生在试管中,只要环境条件适宜,A正确;B、若图示代表二肽水解,则二肽酶可以水解由任何两种氨基酸组成的二肽,B正确;C、麦芽糖水解形成两分子的葡萄糖,而图中两分子的化合物不同,C错误;D、蔗糖水解形成一分子的葡萄糖和一分子的果糖,D正确.故选C.10.D【解析】题干中提出“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因此如果增大pH,酶的活性会下降,A、B点位置都会下移,A错误;曲线b是在最适温度条件下进行的,如果升高温度,酶活性将会下降,反应速率应在B点后下降,B错误;曲线b在B点时反应速率不再增加,这是受酶的数量的限制,因此如果在B点增加酶量增加,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c表示,C错误;图中可以看出,在曲线AB段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呈正相关,因此反应物浓度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但是在B点时反应速率不再增加,此时的限制因素为酶的数量,D正确。【考点定位】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名师点睛】分析图解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干中提出“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进行的,因此此时的酶活性最强,改变温度或PH都会降低酶的活性,使曲线下降。图中可以看出,在曲线AB段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呈正相关,因此反应物浓度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但是在B点时反应速率不再增加,此时的限制因素为酶的数量。11.B【解析】【分析】1、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蔗糖)。(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2、酶的特性:(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3)作用条件较温和: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在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详解】A、①和③都有蛋白酶,蛋白酶为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不能区别,A错误;B、②蛋白酶不能分解淀粉,④淀粉酶不能将淀粉在短时间分解完,二组的淀粉都能与碘液反应生成蓝色物质,不能区分,B错误;C、④淀粉酶将淀粉分解生成麦芽糖,⑤淀粉酶不能分解麦芽糖,二组的麦芽糖都能与斐林试剂反应,C错误;D、③淀粉酶不能分解蛋白质,蛋白质不能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而④淀粉酶将淀粉分解生成麦芽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能够区分,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酶专一性实验验证,验证考查考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能力。12.B【解析】试题分析: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中,采用斐林试剂,A错误。采用过氧化氢酶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C错误。采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试剂用碘液,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酶特性的有关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13.RNA 不能 因为蔗糖是否被淀粉酶分解,均无法用碘液检测到现象 37℃水浴 温度 探究温度对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相同时间内瘦肉块的变化(或记录瘦肉块消失所用的时间) 3 【解析】【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酶起催化作用的机理是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效果更显著,因此酶具有高效性;温度和pH影响酶的活性。【详解】(1)核糖体是由蛋白质和RNA组成,用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仍能起催化作用,故核糖体中对该反应起催化作用的物质是RNA。(2)因为蔗糖是否被淀粉酶分解,均无法用碘液检测到现象,故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不能用碘液作为观测指标的检测试剂。(3)a、本实验意在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设计时应遵循对照原则和单因子变量原则,所以试管3的实验条件①应为37℃水浴,pH=1.5。b、据表分析可知,实验过程中的自变量是指人为改变的变量,因变量是指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无关变量是指对实验结果能造成影响的一些可变因素,必须严格控制。3、4号试管中的自变量为温度,该对照实验实验目的应为探究温度对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c、随着实验中温度或pH的变化,相同时间内瘦肉块的变化(或记录瘦肉快消失所用的时间)为因变量。d、2、3号试管可作为研究pH对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的一组对照,3号为对照组。【点睛】本题考查了对酶实验的实验设计,学会控制自变量,检测应变量,保证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是解决这道题的关键。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二 酶的特性一等奖课件ppt,文件包含512酶的特性课件pptx、512酶的特性含答案解析docx、512酶的特性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二 酶的特性教学ppt课件,共4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一 酶的作用和本质图片ppt课件,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