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 5.3细胞呼吸的原理及应用 教学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55223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生物必修一 5.3细胞呼吸的原理及应用 教学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55223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生物必修一 5.3细胞呼吸的原理及应用 教学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55223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生物人教版 (2019)第3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人教版 (2019)第3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细胞呼吸的概念,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1第5章第3节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课题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单元第5章学科生物年级高1教材分析第五章主要介绍有关能量如何输入细胞,能量以什么形式存在以及细胞如何利用这些能量。第1节介绍的是能量代谢所需的生物催化剂-酶,第2节(本节)介绍的是直接能源物质-ATP。本节内容介绍了普遍存在于生物体中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以及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与前面所学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主动运输、ATP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也为后面学习光合作用细胞分裂、蛋白质合成、DNA复制、能量流动等知识相联系等其他生命活动的规律奠定基础,因此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在整个高中生物学教材中也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生命观念:1.理解并熟记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概念、化学反应式和过程。2.理解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3.理解细胞呼吸的实质。科学思维:1. 利用比较法掌握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及联系。2. 借助实例分析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科学探究:1.通过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学会验证CO2和酒精的方法。2. 通过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学会对比试验的设置。社会责任:能够运用细胞呼吸的原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重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概念、化学反应式和过程难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化学反应式和过程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问题导入:出示酵母菌和葡萄酒的生产车间提出问题:1.都是培养酵母菌,为什么有的需要通气,有的却需要密封?2.为什么通气有利于酵母菌大量繁殖?3.在密封发酵时,酵母菌将有机物转化为酒精对它自身有什么意义?思考、回答问题 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讲授新课知识点一: 细胞呼吸的方式一、细胞呼吸的概念细胞内的有机物在经过一系列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二、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兼性厌氧型生物,常用于呼吸作用方式的研究。请你设计和进行对比实验,分析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情况。问题:1.探究实验的步骤是什么?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试验、得出结论、交流讨论2.什么是对比实验?对比实验: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对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称为对比实验。 对比实验不设对照组,均为实验组(或互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是对照实验的一种特殊形式,即相当于“相互对照实验”。(1)提出问题1.说一说你了解哪些有关酵母菌的知识?2.想一想关于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自己有哪些不清楚的地方,提出要探究的问题。参考问题①酒精是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还是在无氧条件下产生的?②酵母菌的细胞呼吸会产生CO2,但是不同条件下产生的CO2是否一样多?(2)提出假设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针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3)设计实验先确定实验的总体思路,再逐步细化,写出包括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在内的实验方案。关注问题:1.怎样控制有氧和无氧的条件?2.怎样鉴定有无酒精产生?怎样鉴定有无CO2产生?如何比较CO2产生的多少?3.怎样保证酵母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能正常生活?参考资料:1.酵母菌培养液的配制:取20g新鲜的食用酵母菌,分成两等份,分别放入锥形瓶A(500mL)和锥形瓶(500mL)中。分别向瓶中注入240mL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2.检测二氧化碳的产生:用锥形瓶和其他材料用具组装好实验装置(如下图),A装置连通橡皮球(或气泵),让空气间歇性地依次通过3个锥形瓶(50min)(为什么在通入A瓶之前先用NaOH溶液处理?)。B装置中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想一想,这是为什么?)。然后将实验装置放到25~35℃的环境中培养8 ~10h。3.CO2的检测方法(1)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澄清石灰水越浑浊,说明产生的CO2越多。(2)CO2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色的时间越短,说明产生的CO2越多。4.检测酒精的产生:原理: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俗称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具体操作:(1)各取2mL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分别注入2支干净的试管中。(2)向试管中分别滴加0.5mL溶有0.1g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分数为95% ~ 97%)并轻轻振荡,使它们混合均匀。(3)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注意:(1)葡萄糖也能与酸性重铬酸钾反应发生颜色变化,因此,应将酵母菌的培养时间适当延长以耗尽溶液中的葡萄糖。(2)浓硫酸有腐蚀性,向试管中滴加浓硫酸时要缓慢、小心。(4)得出结论、交流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得出本小组的结论。然后,用简明而科学的语言,说出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有几种方式,每种方式的条件和产物有什么区别?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能进行细胞呼吸。在有氧条件下,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CO2,在无氧条件下通过细胞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的CO2。细胞呼吸的方式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三、有氧呼吸(1)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线粒体结构:外膜、嵴、内膜、基质(含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功能: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的动力车间)(2)有氧呼吸最常用的物质:葡萄糖(3)有氧呼吸总反应式:(4)有氧呼吸的过程第一阶段:葡萄糖的初步分解场所: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丙酮酸彻底分解场所:线粒体基质第三阶段: [H]的氧化场所:线粒体内膜(5)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大量ATP的过程。(6)与生物体外的燃烧相比,有氧呼吸具有的不同特点:①有氧呼吸过程温和。②有机物中的能量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逐步释放。③这些能量有相当一部分储存在ATP中。(7)思考:①在细胞内,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可以释放出2870kJ的能量,其中977.28kJ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中,其余以热能形式散失。请你计算一下,有氧呼吸的能量转化效率大约是多少,这些能量大约能使多少ADP转化为ATP?②与燃烧迅速释放能量相比,有氧呼吸是逐级释放能量的,这对于生物体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四、无氧呼吸(1)无氧呼吸最常用的物质:葡萄糖(2)无氧呼吸的场所 :细胞质基质(3)无氧呼吸的分类:①以酒精和二氧化碳为呼吸产物的无氧呼吸:反应式:常见例子:苹果、水稻等绝大多数高等植物在缺氧时可进行这样的反应;酵母菌在缺氧时也可进行这样的反应。②以乳酸为呼吸产物的无氧呼吸:反应式:常见例子:高等动物和人在剧烈运动时骨胳肌细胞会进行这样的呼吸;某些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在缺氧时也可进行这样的呼吸,如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等;某些微生物,如乳酸菌也进行这样的呼吸。在没有氧气参与的情况下,葡萄糖等有机物经过不完全分解,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就是无氧呼吸。(4)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不同点场所 条件 产物 能量变化 相同点联系 实质 (5)细胞呼吸除了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还是生物体代谢的枢纽知识点二: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出示图片1.包扎伤口时,需要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或“创可贴”等敷料。2.利用麦芽、葡萄、粮食和酵母菌以及发酵罐等,在控制通气的情况下,可以生产各种酒3.储藏水果、粮食的仓库,往往要通过降低温度、降低氧气含量等措施,来减弱水果、粮食的呼吸作用,以延长保质期4.花盆里的土壤板结后,空气不足,会影响根系生长,需要及时松土透气。5.破伤风由破伤风芽孢杆菌引起,这种病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皮肤破损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病菌就容易大量繁殖,遇到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到医院治疗6.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的原因之一是:有氧运动能避免肌细胞因供氧不足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的大量积累会使肌肉酸胀乏力。思考讨论:1.任选上述2~3个实例,分析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了细胞呼吸原理的哪些方面。2.生活和生产中还有哪些应用细胞呼吸原理的事例?试再举一两例加以说明。思维训练:运用证据和逻辑评价论点关于真核细胞线粒体的起源,科学家提出了一种解释:约十几亿年前,有一种真核细胞吞噬了原始的需氧细菌,被吞噬的细菌不仅没有被消化分解,反而在细胞中生存下来了。需氧细菌从宿主细胞那里获取丙酮酸,宿主细胞从需氧细菌那里得到丙酮酸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在共同生存繁衍的过程中,需氧细菌进化为宿主细胞内专门进行细胞呼吸的细胞器。以下哪些证据支持这一论点,哪些不支持这一论点?1.线粒体内存在与细菌DNA相似的环状DNA。2.线粒体内的蛋白质,有少数几种由线粒体DNA指导合成,绝大多数由核DNA指导合成。3.真核细胞内的DNA有极高比例的核苷酸序列经常不表现出遗传效应,线粒体DNA和细菌的却不是这样。4.线粒体能像细菌一样进行分裂增值。按要求阅读课本、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按要求阅读课本、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能力 培养学生阅读提取信息的能力和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能力 启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练习1、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呼吸实际上是在细胞内进行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B、细胞呼吸实际上就是细胞与外界环境间的气体交换 C、细胞呼吸是细胞内有机物“缓慢燃烧”的过程 D、细胞呼吸发生在活细胞内2. 下列有关“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B、该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有温度、pH、培养液的量等C、可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D、该实验中将葡萄糖溶液煮沸的目的是灭菌和去除葡萄糖溶液中的O23. 如图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装置甲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CO2 B、装置乙中瓶Ⅱ封口后应该静置一段时间再连通瓶ⅢC、相同实验时间内,瓶Ⅰ内酵母菌释放的能量比瓶Ⅱ多D、相同实验时间内,甲、乙两装置中澄清石灰水的浑浊程度相同4.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 A.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可抑制厌氧菌的繁殖 B.稻田定期排水,可避免水稻幼根因缺氧产生乳酸,导致其变黑、腐烂C.花盆中土壤板结,需要及时松土透气,以促进根对无机盐的吸收D.种子在低温、低氧、干燥环境中,可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限时独立自主完成巩固新知,提升能力课堂小结 梳理知识、理清思路,便于记忆板书设计5.3细胞呼吸的原理及应用 第一阶段有氧呼吸 第二阶段细胞呼吸的方式 第三阶段 无氧呼吸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透气创可贴 酿酒 土壤松土 慢跑 水果储藏 深伤口需及时治疗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3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教案,共6页。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设计,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