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一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一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培养基的配制,无菌技术,微生物的纯培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章第2节 一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 教学设计 课题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单元第一章学科生物年级高二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阐明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简述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举例说明微生物纯培养。1.文化基础:微生物培养的条件和提纯。2.自主发展:认识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3.社会参与:了解微生物生长繁殖条件和提纯技术重点微生物的培养和提纯难点倒平板和平板划线法的具体操作方法步骤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从社会生活例子,展示自制酸奶和发酸葡萄酒图片,分析发酵中含杂菌的危害。进一步分析传统发酵技术应用中,发酵产品的制作都离不开微生物的作用,在古代,微生物大多来自于制作过程中菌种的自然感染。而在工业化生产中,为了提高发酵产品的质量,需要用到纯净的优良菌种。而在此过程中,就涉及微生物的纯培养。本节我们先来学习微生物培养的基础知识:培养基的配制及无菌操作技术,微生物的纯培养。思考:自制酸奶导致肠胃不适和葡萄酒变酸的原因 通过自制酸奶导致肠胃不适和葡萄酒变酸的原因分析,激发学生对微生物纯培养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讲授新课微生物是难以用肉眼观察的微生物,实验室培养微生物,一方面要为人们需要的微生物提供合适的营养和环境条件。另一方面要确保其他微生物无法混入,并将需要的微生物分离出来。一、培养基的配制1.培养基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2.培养基的种类 标准培养基类型配制特点主要应用物理性质固体培养基加入凝固剂较多菌种分离,鉴定,计数半固体培养基加入凝固剂较少菌种保存液体培养基不加入凝固剂工业生产,连续培养化学组成合成培养基由已知成分配制而成,培养基成分明确菌种分类、鉴定天然培养基由天然成分配制而成,培养基成分不明确工业生,产降低成本目的用途鉴别培养基添加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剂菌种的鉴别选择培养基添加(或缺少)某种化学成分菌种的分离营养物质作用功能主要来源碳源能为微生物代谢提供碳元素构成生物体的细胞物质和一些代谢产物,有些是异养生物的能源物质无机碳源:CO2、NaHCO3等;有机碳源:糖类、脂质、蛋白质、有机酸等氮源能为微生物的代谢提供氮元素合成蛋白质、核酸以及含氮的代谢产物无机化合物:N2、NH3、铵盐、硝酸盐等;有机氮源:尿素、牛肉膏、蛋白胨等水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不仅是优良的溶剂,而且可维持生物大分子结构的稳定外界摄入无机盐为微生物提供除碳、氮以外的各种重要元素细胞内的组成成分,生理调节物质,某些化能自养菌的能源,酶的激活剂无机化合物 二、无菌技术1.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2、无菌技术包括:(1)对实验操作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 ;(2)将培养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3)为避免周围微生物污染,实验操作应在 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4)避免已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物品相接触。 比较消毒与灭菌,完成下列表格 消毒灭菌概念 常用方法 适用对象 常用灭菌与消毒方法的比较灭菌和消毒的种类主要方法应用范围灭菌湿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法) 干热灭菌 灼烧灭菌 消毒煮沸消毒法 巴氏消毒法 紫外线消毒 化学药物消毒 思考与讨论: 1.无菌技术除了用来防止实验室的培养物被其他外来微生物污染外,还有什么目的?提示:无菌技术还能有效避免操作者被微生物感染。2.对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者的双手、空气和牛奶常采用的灭菌或消毒方法分别是什么?提示:分别为高压蒸汽灭菌、干热灭菌、灼烧灭菌、化学药物消毒、紫外线消毒、巴氏消毒。3.用于生物消毒的微生物具有什么特点?提示:用于生物消毒的微生物能产生杀死其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或是寄生性的微生物。 三、微生物的纯培养概念:1.培养物2.纯培养物3.纯培养3.酵母菌的纯培养(1)菌落:分散的微生物在适宜的表面或内部可以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体。菌落特征:大小、形状、光泽度、颜色、透明度等。(2)获得单菌落的方法: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3)酵母菌纯培养实验方法步骤:培养基的制备①配制培养基②灭菌③倒平板④接种⑤分离酵母菌⑥培养酵母菌平板划线法平板划线操作及培养结果:接种环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将聚集的菌种逐步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平板划线示意图(A)及培养后菌落分布示意图(B)如下图所示。 (1)平板划线法:①接种环的灼烧:a.第一次划线前:杀死接种环上的微生物,避免污染培养物。b.每次划线前:杀死残留菌种,保证每次划线菌种来自上次划线末端。c.划线结束后:杀死残留菌种,避免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②灼烧接种之后,要冷却后再进行操作,以免温度太高杀死菌种。③划线时最后一区域不要与第一区域相连。④划线用力要大小适当,防止用力过大划破培养基。 思考与讨论1.在未接种的培养基表面是否有菌落生长?如果有,说明了什么?提示:未接种的培养基是不能有菌生长的,如果有菌生,长则说明受到污染或者灭菌不彻底.不仅表面不能有菌生长,内部也不能有菌生长.正确的做法是:配好培养基之后,将培养基放在温箱里培养24小时观察,长菌的培养基应该丢弃,无菌生长的方能使用.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是将培养基上的水气和培养基表面的水蒸发干,不会对细菌培养产生影响。2.如果你观察到了不同形态的菌落,你能分析出可能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吗?提示:培养基灭菌不彻底或接种过程中感染了杂菌。四、练习与应用1.下列关于灭菌和消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灭菌是指杀死环境中的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B.灭菌和消毒实质上是相同的C.接种环用灼烧法灭菌D.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湿热灭菌等提示:灭菌与消毒的实质是不同的。灭菌是指杀死一定环境中的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使用的是较为强烈的理化因素,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湿热灭菌等,根据不同的材料选用不同的灭菌方法,如接种环的灭菌用灼烧法;消毒是指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使用的是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 【学习活动一】学生阅读课本P9—10,联系实际,思考以下问题。1.培养基的定义2.培养基的类型3.培养基的成分 分类比较,对比记忆,拓展思维 【学习活动二】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阅读课本P10—11,完成相关表格。 小组讨论,完成相关探究,解决实验相关问题。 【学习活动三】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阅读课本P11—13,完成相关表格。 根据所学,完成相关练习 联系实际,根据老师引导,学会概括培养基概念,分析微生物培养所需营养物质。 拓展知识 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概括无菌技术概念,描述对比灭菌和消毒的基本情况及实验方法。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此环节可以让学生思考真正发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此环节可以让学生思考真正发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 回顾旧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板书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一、培养基的配制概念营养物质二、无菌条件消毒煮沸消毒、巴氏消毒、紫外线消毒、化学药物消毒灭菌 湿热灭菌、干热灭菌、灼烧灭菌三、微生物纯培养1.概念 2.酵母菌纯培养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一 动物细胞培养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动物细胞培养的概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1节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明确无菌技术,体验灭菌的操作,回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1章 发酵工程第2节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二 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微生物的数量测定,培养与观察,菌落计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