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教案设计-教案下载-教习网
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 第1章 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 讲义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 第1章 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 讲义第1页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 第1章 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 讲义第2页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 第1章 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 讲义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教案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列举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特征。生命观念通过相关生物学概念的学习形成稳态与平衡观。科学思维通过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的比较培养归纳、比较等分析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通过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实验设计和分析培养科学探究。一、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1概念:种群在单位面积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它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应用(1)濒危动物保护(2)农田杂草状况调查(3)农林害虫的监测和预报(4)渔业上捕捞强度的确定。3调查方法(1)逐个计数法适用条件: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2)估算法样方法a方法步骤: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算值。b适用生物:调查草地上蒲公英的密度农田中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标记重捕法a适用范围: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b步骤:确定调查对象 捕获并标记部分个体: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并记录个体数 重捕计数: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算种群密度二、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1出生率和死亡率(1)出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2)死亡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2迁入率和迁出率:对一个种群来说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3年龄结构(1)概念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2)类型类型出生率与死亡率种群密度变化趋势增长型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增大稳定型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基本不变衰退型出生率小于死亡率减小4.性别比例(1)概念: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2)意义:对种群密度有一定的影响。(3)应用:性引诱剂(信息素)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改变了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高三某班教室中全部师生可看成一个种群。 (  )2可用每平方米草坪上杂草的数量来表示种群密度 (  )3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 (  )4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               (  )5某小组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应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               (  )提示1.× 年级不是自然区域同时它不具有年龄结构、出生率、死亡率等种群的数量特征。2× 草坪上的杂草有很多物种而种群密度强调的是同一种生物。3× 行道树灌木丛为长方形调查其中蜘蛛的种群密度应采取等距取样法。45× 调查该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 种群数量特征分析1图解2图解分析(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可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种群密度与种群数量呈正相关。(2)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3)年龄结构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密度变化趋势。(4)性别比例出生率种群密度。3应用(1)利用性引诱剂诱捕雄蛾——通过改变性别比例来降低出生率。(2)将性引诱剂释放到田地里干扰雌雄蛾正常交尾——降低出生率。合作探究:如图表示种群数量特征间的关系依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af分别表示种群的什么特征?提示af分别表示性别比例、年龄结构、种群密度、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死亡率。(2)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主要依据图中的哪个特征?并说明理由。提示图中的b即年龄结构。因为不同年龄结构的种群中老年、成年、幼年的个体数不同因此可预测其未来的出生率与死亡率进而可预测种群未来的发展趋势。(3)利用性引诱剂可有效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其原理是什么?提示破坏了害虫的性别比例从而降低了害虫的出生率。1(不定项)如图表示种群的某些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出生率乙为死亡率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C丁为年龄结构每种类型中包括幼年、青年和老年三个年龄期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其他特征都会决定种群密度的变化AB [年龄结构可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不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它与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有关由此判定图中丁为年龄结构;甲、乙分别为出生率、死亡率丙为性别比例。年龄结构的每种类型中包括老年、成年及幼年三个年龄期。]2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分为图示①②③三种类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在我国近年的人口调查中获知人口出生率每年在下降说明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一定为图表述类型B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捕捞后该水域鱼种群的年龄结构可能为图表述类型C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有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结构为图表述类型D在某一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结构可能为图所示类型A [种群数量的增长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我国人口从现状看人口数量仍为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即人口数量仍在上升应用图(增长型)表示由此判定A项错误。](1)年龄结构能预测但不能决定种群密度的变化。(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不完全取决于年龄结构还与气候、食物、天敌等因素有关例如遇到剧烈的气候变化可使种群数量急剧减少。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1样方法与标记重捕法的比较项目样方法标记重捕法调查对象植物或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的动物活动范围大、活动能力强的动物调查程序确定调查对象捕获并标记(数量为N1)计算种群密度注意事项A随机取样;B样方大小适中;C样方数量不宜太少A.调查期间无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或能测定数目变化情况;B标记物对所调查动物生命活动无影响2.样方法的计数原则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若有正好在边界线上的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即只计数相邻两边及顶角上的个体。3利用标记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的误差分析设种群数量为A第一次捕获B只并标记第二次捕获了a其中有b只被标记根据公式A。由上式分析可知:(1)若由于某种原因(如标记物易脱落、被标记个体的被捕机会降低、标记物导致被标记个体易于被捕食、在被标记个体稀少处捕获等)造成b偏小A偏大。(2)若由于某种原因(如被标记个体放回后还未充分融入该种群中就再次捕获且在被标记个体密集处捕获等)造成b偏大A偏小。(3)若在调查期间调查区域有较多个体出生和死亡或迁入和迁出也会造成估算中出现较大误差。应用实践:1.下表是某兴趣小组调查某植物的种群密度的结果:样方N1N2N3N4N5种群密度/(·m2)8718x9其中第四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1)如何计数第四个样方的植株数量?该样方的种群密度是多少?(2)该植物种群密度是多少?N3的数量明显高于其他样方应如何处理?提示(1)需要计数样方以内的个体数量以及上边和左边及其夹角上的个体数量。个体数量=5218种群密度为8·m2(2)8·m2。舍弃。2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动物的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调查结果是偏高、偏低还是不变?为什么?提示:偏高。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天敌捕食则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减小故种群密度调查的结果会偏高。1某同学拟调查一个面积为100 m2的草地上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4个调查方案其中最可行的是(  )A统计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B设置11 m2的样方统计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C随机设置1 m2的样方若干统计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D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1 m2的样方若干统计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C [调查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样方法直接统计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难度较大A错误;只选取一个样方进行调查不具有代表性B错误;要随机选择样方不能只选择所调查植物分布密集的地段C正确、D错误。]2(不定项)下列有关生物种群数量调查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调查蝗虫幼虫跳蝻用样方法B调查马尾松小样方划分为1 m2左右C查蒲公英,只计数小样方内的个体数D调查趋光性农业害虫可用定位设置灯光诱捕定时计数法AD [调查蝗虫幼虫跳蝻的种群密度用样方法A项正确。一般而言北温带地区每个样方的大小乔木为100 m2灌木为16 m2草本为1 m2所以调查马尾松小样方划分为100 m2左右B项错误。调查蒲公英除计数小样方内的个体数外还要把样方两个相邻的边及顶角处的个体统计在内其他边缘不作统计C项错误。]两看法选择合适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课堂小结]知 识 网 络 构 建核 心 语 句 归 纳1.种群的数量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等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调查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有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3.年龄结构有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类型年龄结构可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4.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直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1下列种群的数量特征中最基本的是(  )A种群密度   B.出生率和死亡率C性别比例   D.年龄结构A [种群密度能直接反映种群数量的大小所以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在分析种群年龄特点时也可将种群的年龄结构分为幼年期()、成年期()及老年期()三个层级。比较这三个年龄层级的成员数量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可推测该种群未来的发展情形。下列各项中最可能成为濒危物种的是(  )A>>丙    B>=丙C甲=乙=丙 D<<D [年龄结构的三个层级的关系发展为甲<乙<丙该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最可能成为濒危物种。]3(不定项)某小组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随机取样B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C根据调查数据估算该种群密度D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ACD [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A正确、B错误;根据调查数据取平均值可估算该种群的种群密度C正确;根据地段的不同可因地制宜地采用不同的取样方法如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等D正确。]4在对某池塘内鲫鱼种群进行数量调查时第一次捕捞200全部进行标志后放生;第二次捕捞160其中有标志的鲫鱼10则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为(  )A4 000尾     B3 200C1 600 D800B [据标记重捕法的计算公式得鲫鱼的总数NM×n÷m(200×160)/103 200()]5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结构结果如下表:年龄0123456789101112个体数92187121706962637264554239264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回答下列问题:(1)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为________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2)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记重捕法。标记重捕法常用于调查________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解析] (1)种群的年龄结构包括增长型、衰退型和稳定型三种类型。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幼年个体数为92187121400成年个体数为706962637264400老年个体数为554239264400所以三个年龄段的个体数比例为111则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该鱼种群数量将保持相对稳定。(2)标记重捕法常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答案] (1)增长型、衰退型、稳定型 111 保持稳定 (2)活动能力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