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河流和湖泊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鲁教版(五四学制)(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355264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3河流和湖泊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鲁教版(五四学制)(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355264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3河流和湖泊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鲁教版(五四学制)(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355264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地理鲁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课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鲁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课时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3河流和湖泊 (同步练习) 七年级地理上册 (鲁教版) 一、选择题1.流经新疆境内的外流河是( )A.雅鲁藏布江 B.塔里木河 C.黑龙江 D.额尔齐斯河2.图9是黄河干流各河段主要的生态和环境问题示意图,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过度开发加剧了上游河段的荒漠化B.中游应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C.上、中游的生态问题是下游形成地上河的主要原因D.泥沙淤积造成了黄河凌汛3.“一碗水,半碗泥”反映了黄河的哪种水文特征( )A.水量大 B.有凌汛 C.汛期短 D.含沙量大4.如图所示的“地上河”位于下列哪条河流的下游( )A.松花江 B.塔里木河 C.长江 D.黄河5.关于黄河、长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资源 B.在航运上都是“黄金水道”C.全年水量都很丰富 D.初春或初冬都有凌汛6.下列关于我国河流、湖泊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地势的影响,我国的外流河全部从西向东流入太平洋B.内流河多分布在非季风区,河流水量随气温而发生变化C.长江是我国水量最大、汛期最长的河D.青海湖是我国最大湖泊,它是一个淡水湖7.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属于同一地形区,即黄土高原B.数字②处是黄河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C.图中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是太行山,④河段易发生凌汛现象D.黄河中的泥沙主要来自乙地区,所以④河段形成了“地上河”8.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是A.长江 B.黄河 C.珠江 D.松花江9.长江有“黄金水道”之称,是指长江的( )A.水能 B.航运 C.灌溉 D.游览10.近年来,长江洪灾频繁发生,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①中游地区围湖造田 ②中下游地势低平 ③流域内降水丰沛 ④上中游砍伐森林,破坏植被 ⑤支流众多,雨季涨水集中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④⑤11.有关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北地区均为内流河B.外流区域河流深受夏季风影响C.南方河流汛期长、含沙量大D.越往北河流汛期越短、流量越小12.我国下列几条河流中,汛期最长的是( )A.珠江 B.黄河 C.黑龙江 D.长江13.长江和黄河干流都流经了的地形区是(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C.黄土高原 D.横断山脉14.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最后注入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15.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这是因为它( )A.地理位置重要B.为农业灌溉提供了丰富的水源C.航运价值大D.水能资源丰富,建设了许多大型水电站我国地域广大,地理事物的区域特征十分显著。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6.关于中国地理事物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线是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B.乙线以西以畜牧业为主,以东以种植业为主C.丙线以西地区人口稠密,以东地区人口稀疏D.丁线是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17.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两河结冰期长,航运价值高B.②③两河流经我国三大阶梯,水能资源丰富C.①④两河春汛的水源来自大气降水D.③④两河支流众多,水流量大 二、解答题18.黄河宁,天下平。黄河流域必须下大力气进行大保护、大治理,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子。如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1)黄河发源于_______山脉,最终注入________,是我国第二长河。(2)黄河上中游河段的分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水利枢纽是黄河上最大的水利工程。(3)黄河上游流经宁夏和内蒙古自治区,塑造了________平原和________ 平原,为当地农业生产带来丰富的__________。(4)黄河中游流经________高原,该地区________问题严重,下游河段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________”。(5)要使黄河水由“黄”转“清”,人们可以采取那些措施?(至少答出两点。)19.读“长江水系图”’和“三峡工程船闸示意图”,回答问题。(1)图中甲、乙两河段相比,流速快的是____,水量大的是____,航运价值大的是____。(2)图中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城市分布的共同特征是____。(3)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河段,围湖造田使湖泊对河流的调节作用减弱,有可能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____灾害更加频发。(4)三峡工程是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船舶过长江三峡要经过五级船闸蓄水、放水,使船闸水面与上游水面保持一致。分析长江三峡修建多级船闸的原因____。(5)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园,每年4、7、11月人工锄草三次,土壤肥力“消瘦”。茶园主人想到“羊喜欢吃嫩草,却不吃嫩茶”,把羊引进茶园,既节省了人力,又保持了水土。分析人工锄草导致土壤肥力“消瘦”的原因____。
参考答案:1.D2.D3.D4.D5.A6.B7.C8.C9.B10.C11.B12.A13.A14.A15.C16.B 17.B 18.(1) 巴颜喀拉 渤海(2) 河口 小浪底(3) 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 灌溉水源(4) 黄土 水土流失 地上河(5)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修建水利工程,护坡、挡土坝等,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19.(1) 甲 乙 乙(2)沿河分布(3)洪涝(4)位于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交汇处,落差大,水流急,行船不便(5)人工锄草破坏茶园植被,引发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巩固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鲁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工业测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鲁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交通运输达标测试,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