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中生物第二册 第06章 生物的进化 能力提升A卷 单元检测题 2020-2021学年人教版(2019)必修二期末复习

    高中生物第二册 第06章 生物的进化 能力提升A卷 单元检测题 2020-2021学年人教版(2019)必修二期末复习第1页
    高中生物第二册 第06章 生物的进化 能力提升A卷 单元检测题 2020-2021学年人教版(2019)必修二期末复习第2页
    高中生物第二册 第06章 生物的进化 能力提升A卷 单元检测题 2020-2021学年人教版(2019)必修二期末复习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生物第二册 第06章 生物的进化 能力提升A卷 单元检测题 2020-2021学年人教版(2019)必修二期末复习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二册 第06章 生物的进化 能力提升A卷 单元检测题 2020-2021学年人教版(2019)必修二期末复习,共10页。
    人教版(2019)必修二期末复习 单元检测题06 生物的进化 能力提升A一、单选题1.原始地球上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的能量来源于(   )A.无机物分解时释放的能量
    B.有机物分解时释放的能量
    C.物质合成时释放的能量
    D.紫外线、雷电、火山爆发时释放的能量2.日本科学家提出了中性进化论”,其根据主要来源于(   )A.化石证据                          B.形态学证据
    C.生物大分子证据                       D.行为学证据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证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基因组的差异越小B.同源器官外形的差异是长期适应不同环境的结果C.同源器官的存在,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D.越是古老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4.下列哪一类生物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就出现了(   )A.鱼类 B.两栖类 C.爬行类 D.鸟类5.“生物是不断进化的”观念的确立推动了科学的极大发展。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拉马克第一个提出完整的进化学说,并认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导致了进化    B.达尔文认为生命现象的统一性缘于生物都有共同祖先,生物多样性缘于进化    C.达尔文在科学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于他大量仔细的观察和严谨的逻辑推理    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形成是个体生物学、古生物学等多学科知识综合的结果6.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突变和基因重组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只有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从而导致生殖隔离的出现,才标志生物在进化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就能产生生殖隔离D.新物种产生量小于现有物种灭绝量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的原因之一7.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的是(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变异 D.不可遗传变异8.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   )A.遗传变异 B.自然选择 C.用进废退 D.生殖隔离9.某些动物依靠嗅觉发现食物、识别领地和感受危险。动物基因组中含有大量嗅觉受体基因。据资料报道,人类基因组中有38个编码嗅觉受体的基因和414个假基因(无功能基因)。小鼠基因组中有1037个编码嗅觉受体的基因和354个假基因。基因组比对结果显示,人类和小鼠嗅觉受体基因数目的差异是由于二者发生进化分支后,人类出现大量的假基因,而小鼠的嗅觉受体基因明显增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是产生嗅觉受体基因多样性的原因之一B.嗅觉受体基因的碱基突变频率与嗅觉受体蛋白的氨基酸改变频率相同C.嗅觉受体基因的多样性是群体中不同个体间嗅觉能力差异的遗传基础D.小鼠敏锐嗅觉的形成是长期进化过程中定向选择的结果10.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   )A.基因重组 B.用进废退 C.获得性遗传 D.自然选择11.淡色库蚊是多种传染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其对杀虫剂的抗药性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科研人员对使用杀虫剂的四个地域的淡色库蚊种群进行基因型检测,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基因型地理种群               数量检测总数AA(敏感型)Aa(敏感型)aa(抗药型)8539163083164423875526691463015A. 淡色库蚊四个地理种群的基因库没有差异B. 杀虫剂诱导淡色库蚊由敏感型突变为抗药型C. a基因频率由大到小依次是甲>>>D.杀虫剂对四个地理种群的定向进化发挥一定作用12.抗生素的出现和使用为人类健康作出了贡献然而抗生素的滥用可能会导致耐多种抗生素的超级细菌出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滥用抗生素会改变细菌进化的速度和方向B.菌群中出现新的表现型则该菌群一定发生进化C.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会使菌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D.利用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抑制细菌生长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13.美洲蟾蜍和福勒蟾蜍的分布区广泛重叠,它们之间的杂种能正常存活且可育。前者繁殖温度的起点是15 ℃,后者的繁殖温度起点是21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美洲蟾蜍和福勒蟾蜍属于同一个物种B.在同一地区,自然选择对两种蟾蜍的作用是相同的C.长期的地理隔离导致两种蟾蜍间产生了生殖隔离D.自然条件下,美洲蟾蜍和福勒蟾蜍不能进行基因交流14.下列有关基因库、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基因库中的全部基因,突变可改变基因库的组成B.当某七星瓢虫种群数量剧减时,可能增加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C.若一种群中基因型为Mm个体占22%,基因型为mm个体占2%,则基因库中M的基因频率为76%D.因为男性色盲患者较多,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15.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池塘内所有生物构成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进化的原材料只能由基因突变产生C.二倍体草莓与四倍体草莓存在生殖隔离D.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16.以下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生素可以诱发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B.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必将导致新物种的形成D.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表现型17.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B.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频率改变说明物种在进化C.基因型Aa的个体逐代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D.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了进化的方向18.下列不属于拉马克用进废退学说的是(   )A.鼹鼠长期生活在地下,眼睛就萎缩退化B.长颈鹿是采食高处树叶反复伸颈的结果C.羚羊听觉灵敏、奔跑快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蛇身体细长无足,是经常出入鼠穴捕食的结果19.调查时发现某昆虫种群中,AA个体所占比例为30%Aa个体所占比例为60%aa个体所占比例为10%。此种群中每一代个体中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各年龄段都有)被捕食的比例为50%,而aa个体被捕食的比例为10%。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天敌捕食使此种群朝着a基因积累的方向定向进化B.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基因型使A的基因频率下降C.此昆虫天敌与昆虫种群在捕食与躲避捕食中实现了共同进化D.由于不清楚被天敌捕食的昆虫的年龄组成,所以难以通过题中数据计算下一代的基因型频率20.下列关于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无机环境能与生物共同进化 B.共同进化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C.化石是了解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 D.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生物种类多种多样二、填空题21.研究化石时发现,某地区在距今10000年前生活着长尾和中长尾两种山鸡。距今5000年前,该区域出现了一条宽阔的大河,大河将该地区分割为甲、乙两区域。大约距今30年前,统计发现甲区域山鸡为长尾山鸡和中长尾山鸡,乙区域全部为短尾山鸡。研究发现,甲区域的长尾山鸡和中长尾山鸡能正常交配、产生可育后代;甲区域的两种山鸡与乙区域的短尾山鸡均能杂交,但受精卵不能发育。回答下列问题:1.甲区域内山鸡个体间尾部形态的差异,体现的是__________多样性。2.乙区域内出现的短尾山鸡__________(是或不是”)一个新物种,原因__________3.请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乙区域短尾山鸡出现的原因__________4.近些年,该区域的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研究人员对该区域的山鸡的数量与山鸡的翅色基因A/a、翅形基因B/b频率的研究数据如下表: 中长尾鸡长尾鸡数量AB数量AB1980800031%66%590038%59%1988790029%57%605041%60%1997590030%48%600040%57%2006420031%32%595039%6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近些年发生明显进化的山鸡是__________1997年时,基因型为AA的长尾山鸡数量为__________22.有人用一种螳螂做实验:用细线把绿色螳螂和褐色螳螂缚在绿色的草地上和褐色的草地上,让鸟来吃。实验结果如下表:环境 绿色螳螂 褐色螳螂 经过时间 数目 被鸟吃掉的数目 数目 被鸟吃掉的数目 绿色草地 20 0 45 35 19 褐色草地 25 25 20 0 11 用达尔文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1.螳螂的体色有绿色的,也有褐色的,这说明生物具有__________,这一特性一般是__________,它能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始的选择材料。
    2.螳螂与鸟的关系在生态学上属于捕食,被达尔文称为__________,它是生物进化的__________
    3.环境对螳螂起了__________作用,这种作用是__________23.某地一年生的某种植物群体,其基因型为aa,开白色花。有一年,洪水冲来了许多基因型为AAAa的种子,开红色花。不久群体基因型频率变为55%AA40%Aa5%aa。分析并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洪水冲来了许多基因型为AAAa的种子后,该群体的A基因频率为________(2)若该植物属于严格自花传粉植物。则理论上该植物种群连续自交三代后,子代群体中开白花植株比例为_________。在这三年中,该植物种群____________(发生/未发生)进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没发洪水前的群体和洪水冲来的群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不能正常授粉,说明这两个群体属于不同的物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某昆虫的翅可接长度分为残翅、中翅和长翅,且残翅昆虫不能飞行,翅越长运动能力越强。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该种昆虫具有各种翅长的原因是________2如果有两个较小的此种昆虫的种群分别迁入了甲、乙两个岛屿,其中甲岛食物匮乏,飞行能力强的生物更容易获得食物,而乙岛经常有大风,善于飞行的昆虫反而容易被吹入大海淹死,我们能从这一事实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3若干年后,甲岛屿形成的昆虫种群 A 与乙岛屿形成的昆虫种群B 再次相遇,但它们已经不能进行相互交配,说明两种群的________已存在很大差异,导致它们之间最终形成了______,而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4现有 1000 只该种昆虫迁入丙岛屿,其中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 550 只,Aa 的个体 300 只,aa 的个体 150 只,如果不考虑自然选择和基因突变昆虫个体进行自由交配,且每只昆虫的繁殖能力相同,则繁殖 3 代以后,该种群中 A 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Aa 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____25.程海是云南境内的内陆型大湖泊,并非真正的海。很久以前,湖水可通过某河流入金沙江,但随着环境的变化,该河流逐渐断流,使金沙江与程海隔绝,程海渐渐成为封闭式陆湖。对生活在金沙江和程海中的鲤鱼形态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其形态特征出现显著差异,如表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主要食物栖息口位置背鳍起点位尾鳍高与眼后头长比较程海鲤鱼浮游动物及丝状藻类中上层端位稍后小于眼后头长 金沙江鲤鱼软体动物、昆虫幼虫、水草中下层亚下位稍前大于眼后头长 1)科学工作者近期对程海水系鱼类进行调查时发现,目前程海有鱼类20余种,如鲤鱼、鲢鱼、鲫鱼、裂腹鱼等,这一现象体现的是                      多样性。2)结合题干中的信息,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两个水系鲤鱼形态特征出现显著差异的原因:                                 3)有人认为,“两个水系的鲤鱼形态特征差异显著,说明已经进化成两个鲤鱼物种”,你是否同意此结论?请依据进化理论说出你的判断与理由:                              
    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2.答案:C解析:3.答案:C解析:化石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C错误。4.答案:A解析: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已经发现的大量化石证据,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因此鱼类生物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就出现了。5.答案:D解析:6.答案:D解析:7.答案:D解析:8.答案:B解析:9.答案:B解析:10.答案:D解析:A、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选择材料,不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A错误;
    B、用进废退是拉马克的进化论观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B错误;
    C、获得性遗传是用进废退学说的核心内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C错误;
    D、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正确.
    故选:D11.答案:D解析:12.答案:B解析:13.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种的形成。根据题意,两种蟾蜍的繁殖温度不同,即二者的繁殖季节不同,因而在自然条件下,美洲蟾蜍和福勒蟾蜍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属于两个物种,A错误、D正确;因为两种蟾蜍的繁殖季节不同,因此,即使生活在同一地区,自然选择对两种蟾蜍的作用也是不同的,B错误;根据题意,两种蟾蜍分布区广泛重叠,不存在地理隔离,C错误。14.答案:B解析:基因库是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由于不同个体之间在基因组成上存在差异,所以每个个体是不可能含有种群基因库中的全部基因的,且可遗传的变异均可能改变基因库的组成,A错误;当某七星瓢虫的种群数量剧减时,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会增加,可能会使某些基因消失,B正确;若一种群中基因型为Mm个体占22%,基因型为mm个体占2%,则基因型为MM个体占1-22%+2%=76%M的基因频率=76%+22%÷2=87%C错误;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大于女性,是因为男性X染色体只要带色盲基因就会患病,但并不意味着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D错误。15.答案:C解析:16.答案:D解析:17.答案:D解析: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是通过物种之间和物种与环境的生存斗争来实现的,A错误;基因型频率改变,基因频率不一定改变,生 物不一定进化,B错误;基因型Aa的个体逐代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群 体中,A基因的频率等于a基因的频率.C错误;突变和基因重组为 进化提供了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了进化的方向,D正确。18.答案:C解析:ABD选项都是拉马克用进废退学说的观点。C选项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19.答案:B解析:根据此种群中基因型为AAAa个体被捕食的风险高于aa个体,可知天敌捕食使此种群朝着a基因积累的方向定向进化,A正确;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物的表现型,从而影响A的基因频率,B错误;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被捕食者与捕食者之间相互选择、共同进化,C正确;由于不知道被天敌捕食的昆虫的年龄组成,所以难以确定被捕食的个体是否已经繁殖,也难以确定题中捕食比例对子代基因型频率的影响,D正确。20.答案:D解析:21.答案:1.基因 ; 2.; 短尾山鸡与其它山鸡间存在生殖隔离; 3.突变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大河阻碍甲、乙区域山鸡间的基因交流;自然选择使山鸡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基因库逐渐产生明显差异,最终导致生殖隔离。
    4.中长尾鸡; 960解析:22.答案:1.变异性; 不定向; 2.生存斗争; 动力; 3.选择; 定向的解析:1.不同的性状是由不同的遗传物质控制的,说明了遗传物质的多样性,新基因的产生是通过基因突变而来的,它具有不定向的特点。
    2.捕食关系是生物生存斗争的表现,它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3.环境对生物起的作用是选择,而且这种选择是定向的,适应环境的个体被保留,不适应环境的个体会被淘汰。23.答案:(1)75%    (2)22.5%     未发生    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3)两群体间已形成生殖隔离解析:24.答案:1)突变和基因重组是随机的,不定向的。(或变异是不定向的)2)基因突变的有害和有利不是绝对的,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    3)基因库    生殖隔离    AB两种群发生的可遗传变异不同;AB两种群存在地理隔离,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甲、乙两岛自然选择的作用不同,导致基因频率改变的方向不同(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4 70%    42%解析:25.答案:1)物种2)由于两个水系的地理隔离,两个种群的基因交流中断,每个种群发生不同变异,因环境选择不同而向不同方向逐渐积累,进而导致生物的形态特征差异逐渐显著3)不同意;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出现生殖隔离,而非形态结构出现差异解析:1)调查发现目前程海有鱼类20余种,如鲤鱼、鲢鱼、鲫鱼、裂腹鱼等,这一现象体现的是物种多样性。2)由于两个水系的地理隔离,两个种群的基因交流中断,每个种群发生不同变异,因环境选择不同而向不同方向逐渐积累,进而导致生物的形态特征差异逐渐显著。3)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出现生殖隔离,因此两个水系的鲤鱼形态特征差异显著,不能说明已经进化成两个鲤鱼物种。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