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中生物第二册 课堂作业.第3章 第3、4节 DNA的复制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高中生物第二册 课堂作业.第3章 第3、4节 DNA的复制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第1页
    高中生物第二册 课堂作业.第3章 第3、4节 DNA的复制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第2页
    高中生物第二册 课堂作业.第3章 第3、4节 DNA的复制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生物第二册 课堂作业.第3章 第3、4节 DNA的复制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二册 课堂作业.第3章 第3、4节 DNA的复制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共11页。
    第3章 第3节 第4节

    A组基础题组
    一、单选题
    1.沃森和克里克在发表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论文后,又提出了DNA自我复制的假说。下列有关假说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DNA复制时,双螺旋将解开,互补的碱基之间的氢键断裂
    B.以解开的两条单链为模板,以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通过氢键结合到作为模板的单链上
    C.形成的DNA分子包括一条模板单链和一条新链
    D.形成的两个DNA分子是由两条母链、两条子链分别结合而成
    [解析] 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自我复制的假说为半保留复制,即形成的DNA分子包括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
    2.(2020·河北承德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网课测试)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DNA复制是指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B.DNA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
    C.DNA复制只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D.DNA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
    [解析] DNA复制是指以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分别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A正确;DNA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B正确;DNA复制主要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原核细胞内、无丝分裂过程中也能发生DNA复制,C错误;DNA复制需要模板DNA双链、酶、能量、原料脱氧核苷酸等基本条件,D正确。故选C。
    3.(2020·河南南阳市期末)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其结果可能是( A )
    A.含有14N的DNA占100%
    B.复制过程中需游离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40个
    C.含15N的单链占1/8
    D.子代DNA中嘌呤与嘧啶之比是2︰3
    [解析] DNA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每个子代DNA都是由一条母链和一条新合成的子链构成。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复制4次形成16个DNA,其中2个子代DNA各含1条15N链,1条14N链,其余DNA都含14N,故全部子代DNA都含14N,含15N的单链占1/16,A正确;C错误;含有100个碱基对200个碱基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则A=40个,因此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4-1)×40=600,B错误;双链DNA中嘌呤等于嘧啶,D错误。故选A。
    4.将一个用14N标记的DNA放到15N的培养基上培养,让其连续复制三次,将每次复制产物置于试管内进行离心,复制1次、2次、3次后的分层结果分别是图中的( D )

    A.c、e、f   B.a、e、b
    C.a、b、d   D.c、a、b
    [解析] 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一个用14N标记的DNA在15N的培养基上培养,复制一次后,每个DNA分子的一条链含14N,一条链含15N,离心后全部位于中间层对应图中的c;复制二次后,产生4个DNA分子,其中含14N和15N的DNA分子为2个,只含15N的DNA分子为2个,离心后2个位于中间层,2个位于大密度层对应图中的a;复制三次后,产生8个DNA分子,其中含14N和15N的DNA分子为2个,只含15N的DNA分子为6个,离心后2个位于中间层,6个位于大密度层应图中的b,D正确,ABC错误。故选D。
    5.(2020·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高一期末)某个DNA片段由500对碱基组成,G+C占碱基总数的34%,若该DNA片段连续复制3次,第三次复制时,需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分子个数为( B )
    A.1 155   B.1 320  
    C.2 310   D.2 640
    [解析] A+T是66%,A是33%,500×2×33%等于330个。因为复制是双链同时复制的,复制两次以后是330×2×2等于1 320。所有第三次复制的时候需要1 320个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所以B正确。A、C、D不正确。
    6.(2020·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中学高一月考)下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模式图,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D )

    A.图示生命活动中可同时发生氢键的断裂和形成
    B.图示体现了边解旋边复制及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C.复制完成后,甲、乙可在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开
    D.将该模板DNA置于15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3/4
    [解析] 酶①作用于DNA的两条母链之间,使DNA双链的配对碱基之间的氢键断开,为DNA解旋酶;在形成子代DNA时,一条母链和一条新形成子链的配对碱基之间有氢键形成,A正确;新形成的甲、乙两条DNA分子中均含有一条亲代DNA母链,符合半保留复制以及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B正确;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甲乙两条DNA所携带信息相同,位于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因此甲乙的分离即为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正确;将该模板DNA置于15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共产生DNA分子23=8个,所以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16-2)/16=7/8,D错误。故选D。
    二、非选择题
    7.图甲是DNA分子局部组成示意图,图乙表示DNA分子复制的过程。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甲图中有__4__种碱基,有__2__个游离的磷酸基团。从主链上看,两条单链的方向__反向平行__,从碱基关系看,两条单链__互补__。
    (2)DNA分子的__多样性和特异性__是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DNA与基因的关系是__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__。
    (3)乙图的DNA分子复制过程中除了需要模板和酶外,还需要__原料、能量__等条件,保证DNA分子复制精确无误的关键是__碱基互补配对原则__。
    (4)若图乙的该DNA分子含有48 502个碱基对,而子链延伸的速度为105个碱基对/min,则此DNA复制约需要30 s,而实际只需约16 s,根据图分析是因为__复制是双向进行的(多起点复制)__;由图可知延伸的子链紧跟着解旋酶,这说明DNA分子复制是__边解旋边复制__。
    (5)DNA分子在复制过程中,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由于诱变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可能是( D )
    A.胸腺嘧啶   B.腺嘌呤
    C.胸腺嘧啶或腺嘌呤   D.胞嘧啶或鸟嘌呤
    [解析] (1)由图看出DNA分子中有A、T、C、G 4种碱基,每一端都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两条链的方向相反且平行,碱基遵循互补配对原则。(2)DNA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特点,这也是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3)DNA分子复制需要模板、原料、酶和能量等条件;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其复制的精确性。(4)由题意可知,DNA分子复制具有双向复制(多起点复制)和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5)根据半保留复制的特点,DNA分子经过两次复制后,突变链形成的两个DNA分子中含有U—A、A—T碱基对,而另一条正常链形成的两个DNA分子中含有G—C、C—G碱基对,因此替换的可能是G,也可能是C。
    B组能力题组
    一、单选题
    1.下图为真核生物染色体上DNA分子复制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

    A.图中DNA分子复制是从多个起点同时开始的
    B.图中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双向复制的
    C.真核生物D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
    D.真核生物的这种复制方式提高了复制速率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有多个复制起点,但由于复制环的大小不同,所以复制起始的时间有先有后。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双向复制的,真核生物D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等酶的参与。这种半保留复制的模式不仅保持了前后代的稳定性,而且每次复制都可产生两个DNA分子,提高了复制效率。
    2.现有DNA分子的两条单链均只含有14N(表示为14N14N)的大肠杆菌,在含15N的培养基中繁殖三代,则理论上DNA分子的组成类型和比例分别是( A )
    A.14N15N和15N15N,1︰3
    B.14N15N和15N15N,3︰1
    C.15N15N和14N14N,1︰3
    D.14N15N和14N14N,3︰1
    [解析] 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的过程,在复制时,两条链解开形成母链,所以14N14N在15N的培养基中繁殖三代后,共有23=8个DNA分子,由于只有2条链14N,所以其中有2个是14N15N,其余6个是5N15N,所以比例为1︰3。故选A。
    3.(2020·枣庄三中高一第一次学情调查)在兔子的精细胞中,核DNA的重量为4×10-12 g,那么其骨髓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一个细胞中核DNA重量为( B )
    A.4×10-12 g   B.16×10-12 g
    C.8×10-12 g   D.2×10-12 g
    [解析] 精细胞中核DNA为N,则体细胞中核DNA为2N。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和DNA含量为4N,故一个细胞中核DNA重量为16×10-12 g。故选B。
    4.(2020·桂林市第十八中学高一期中)下列关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和“DNA复制特点”具体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某双链DNA分子中,G占碱基总数的38%,其中一条链中的T占该DNA分子全部碱基总数的5%,那么另一条链中T占该DNA分子全部碱基总数的比例为7%
    B.一个有2 000个碱基的DNA分子,碱基对可能的排列方式有41 000种
    C.已知一段信使RNA有30个碱基,其中A+U有12个,那么转录成信使RNA的一段DNA分子中C+G就有30个
    D.将精原细胞的l对同源染色体的2个DNA都用15N标记,只提供含14N的原料,该细胞进行1次有丝分裂后再减数分裂,产生的8个精子中(无交叉互换现象)含15N、14N标记的DNA的精子所占比例依次是50%、100%
    [解析] 某双链DNA分子中,G占碱基总数的38%,则该DNA分子T占碱基总数的12%,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T=(T1+T2)÷2,其中一条链中的T占该DNA分子全部碱基总数的5%,则占该链的比例为10%,那么另一条链中T占该链的比例为14%,占DNA分子全部碱基总数的比例为7%,A正确;一个有2 000个碱基的DNA分子,碱基对可能的排列方式有41 000种,B正确;已知一段信使RNA有30个碱基,其中A+U有12个,那么转录成信使RNA的一段DNA分子中有60个碱基,其中A+T有24个,则该DNA分子中C+G就有36个,C错误;该细胞经一次有丝分裂后,形成的两个精原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均含15N和14N。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复制得到的染色体中一条染色单体含15N,一条染色单体不含15N。减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减Ⅱ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的两个染色体一个含15N,一个不含15N,分别进入不同的子细胞,因此含15N、14N标记的DNA的精子所占比例依次是50%、100%,D正确。
    二、不定项选择题
    5.某DNA分子有1 6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700个,一条链含15N,一条链含14N。该DNA分子在含14N的溶液中复制2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BC )
    A.复制完成后,含有15N的胸腺嘧啶共有700个
    B.复制完成后,含14N的DNA分子总数与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之比为4︰1
    C.第2次复制过程中,消耗胞嘧啶脱氧核苷酸1 800个
    D.含有14N的子代DNA分子的两条链都含有14N
    [解析] 不能确定含15N的胸腺嘧啶有700个,A错;含14N的子代DNA分子两条链不一定都含有14N,D错。
    6.真核生物的DNA复制时( ACD )
    A.碱基互补配对,保证DNA复制的准确进行
    B.边解旋边复制,有利于DNA复制和转录同时进行
    C.复制起始点的A、T比例高,有利于两条链的解开
    D.半保留复制,有利于保持亲子代间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解析] DNA复制与转录不能同时进行,B错。
    三、非选择题
    7.关于DNA的复制方式,早期的推测有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分散复制三种(如下图)。究竟哪种复制方式正确呢?下面设计实验来证明DNA的复制方式。

    实验步骤:
    a.在氮源为14N的培养基中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轻密度带14N-DNA(对照)。
    b.在氮源为15N的培养基中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重密度带15N-DNA(亲代)。
    c.将亲代15N大肠杆菌转移到氮源为14N的培养基中,再连续繁殖两代(Ⅰ和Ⅱ)。
    实验预测:
    (1)如果子Ⅰ代DNA能分辨出一条轻密度(14N/14N)带和一条重密度(15N/15N)两条带,则可以肯定是__全保留__复制。
    (2)如果子Ⅰ代DNA分辨出只有一条中密度带(14N/15N),则可以排除__全保留__复制;接着做子Ⅱ代DNA密度鉴定时,若分出一条中密度(15N/14N)带和一条轻密度(14N/14N)带两条带,则又可以排除__分散__复制,且这两条密度带的DNA分子数的比为__1︰1__。
    实验分析:
    (3)此实验中用到的生物学技术主要有__同位素标记法__和密度梯度离心法,使用的酶主要有__解旋酶__和__DNA聚合酶__等。
    [解析] (1)如果与对照(14N/14N)相比,子Ⅰ代能分辨出两条DNA带:一条轻(14N/14N)带和一条重(15N/15N)带,则DNA的复制方式为全保留复制,则可以排除半保留复制和分散复制;(2)如果子代Ⅰ只有一条中密度带,则可以排除全保留复制,但不能肯定是半保留复制或分散复制,继续做子代ⅡDNA密度鉴定:若子代Ⅱ可以分出一条中密度带和一条轻密度带,则可以排除分散复制,同时肯定半保留复制,且这两条密度带的DNA分子数的比为1︰1;(3)此实验中用到的生物学技术有同位素标记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DNA复制需要的酶是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A组基础题组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DNA分子上任意一个片段都是基因
    B.人体细胞中染色体是基因的唯一载体
    C.等位基因的根本区别是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D.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解析]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而不是DNA分子中任意一片段;人体细胞中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线粒体中也分布着一定数量的基因;构成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基因的多样性与DNA分子的多样性均与脱氧核苷酸的数量和排列顺序有关。
    2.(2020·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中学高一月考)由50个脱氧核苷酸构成的DNA分子,按其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可分为多少种,说明了DNA分子的什么特性( D )
    ①504种 ②450种 ③425种 ④遗传性 ⑤多样性 ⑥特异性
    A.①④   B.②⑤  
    C.②⑥   D.③⑤
    [解析] 含有50个脱氧核苷酸的DNA分子片段,只有25对脱氧核苷酸,所以脱氧核苷酸的排列方式有425种,即最多可以编码425种不同的遗传信息,③正确;DNA分子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构成DNA分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碱基)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所以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说明了DNA分子的多样性,⑤正确;故选D。
    3.科学研究发现,小鼠体内HMIGIC基因与肥胖直接相关。具有HMIGIC基因缺陷的实验小鼠与作为对照的正常小鼠,吃同样多的高脂肪食物,一段时间后,对照组小鼠变得十分肥胖,而具有HMIGIC基因缺陷的实验小鼠体重仍然保持正常,这说明( C )
    A.基因在DNA上   B.基因在染色体上
    C.基因具有遗传效应   D.DNA具有遗传效应
    [解析] 根据对照实验,正常小鼠吃高脂肪食物则肥胖,具有HMIGIC基因缺陷的小鼠吃同样多的高脂肪食物体重仍保持正常,说明肥胖由基因控制,从而得出基因能够控制性状,具有遗传效应。
    4.(2020·安徽省池州市高一期末)基因是描述遗传物质的概念。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C )
    A.对绝大多数生物来说,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基因组成不同的细胞,往往具有不同的性状表现
    C.染色体上的基因呈线性排列,它和性状也是线性对应关系
    D.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其表型也可能发生改变
    [解析]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但对RNA病毒而言,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A正确;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不同,其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往往不同,控制的性状表型也有差异,B正确;基因在染色体上线性排列,但基因和性状不是简单地线性对应关系,C错误;即使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由于某些环境因素的影响,其表型也可能发生改变,D正确。故选C。
    5.如图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B )

    A.基因R、S、N、O在果蝇所有体细胞中都表达
    B.R、S、N、O互为非等位基因
    C.果蝇的每个基因都是由成百上千个核糖核苷酸组成的
    D.基因R、S、N、O中的比值一般相同
    [解析] R、S、N、O控制果蝇不同的性状,在果蝇体细胞中选择性表达,互为非等位基因。
    6.下列对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含有一个基因
    B.都能进行复制、分离和传递,且三者行为一致
    C.染色体是基因的唯一载体
    D.在生物的传宗接代中,基因的行为决定着染色体的行为
    [解析] A项中一个DNA分子上含有许多个基因;C项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D项应是染色体的行为决定基因的行为。
    二、非选择题
    7.由于DNA上的“遗传因子”基本都是符合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因此人类可以利用PCR技术合成的DNA进行亲子鉴定,其原理是:首先获取被测试者的DNA,并进行PCR扩增,取其中一样本DNA用限制酶切成特定的小片段,放进凝胶内,用电泳推动DNA小片段分离,再使用特制的“探针”去寻找基因。相同的基因会凝聚在一起,然后利用特别的染料在X光照射下,便会显示由DNA探针凝聚在一起的黑色条码。每个人的条码一半与其母亲的条码吻合,另一半与其父亲的条码吻合。

    (1)2002年6月,我国第一张位点的“基因身份证明”在湖北武汉诞生。人的“基因身份证明”是否终身有效?__是__。理由是__因为同一个体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和不同组织的DNA是相同的,所以它有高度的个体特异性和稳定性__。
    (2)双胞胎或多胞胎的“基因身份证明”是否一定完全相同?__不一定__,原因是__如果是异卵双生的双胞胎,其遗传物质不相同__。
    (3)图示某小孩和其母亲以及待测定的四位男性的DNA指纹图谱示意图,请推测该小孩真正生物学上的父亲是__B__,原因是__子代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__。
    [解析] (1)同一个体的所有体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而来的,所以DNA相同,具有个体的特异性和稳定性,故“基因身份证明”终身有效。(2)同卵双胞胎DNA相同,但异卵双胞胎DNA不同。(3)对比DNA指纹图谱就会发现孩子的基因有一半与母亲相同,还有一半与B相同,而A、C、D与孩子DNA指纹图谱不相同,所以B是孩子真正生物学上的父亲。
    B组能力题组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基因和DNA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海蜇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不能在小鼠体细胞内稳定表达
    B.人类基因组计划需测定23条染色体上所有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
    C.含有100对碱基(腺嘌呤占10%)的DNA分子最多有4100种
    D.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解析] 人类已经培育出发绿色荧光的转基因小鼠,该小鼠就是导入了海蜇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A错误;人类基因组计划需测定的染色体是24条,即22条常染色体+X染色体+Y染色体,B错误;含有100对碱基的DNA分子有多种,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种类要比4100种少很多,C错误。
    2.(2020·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高一期末)以下关于果蝇的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A.一个染色体上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
    B.一个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并且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果蝇的白眼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X染色体片段
    D.DNA和基因的基本单位是相同的
    [解析] 一个染色体上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A正确。一个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并且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正确。果蝇的白眼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X染色体上的DNA片段;C错误。DNA和基因的基本单位是相同的,是脱氧核苷酸;D正确。
    3.(2020·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期末)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基因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B.细胞的基因全部位于细胞核中
    C.在杂合子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互不影响,独立存在
    D.纯合子所有基因都含有相同遗传信息
    [解析]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和DNA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A项错误;对真核细胞来说,基因主要存在于细胞核,还有少量存在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原核细胞的基因主要存在于拟核,B项错误;杂种中存在等位基因,等位基因存在于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互不影响,独立存在,C项正确;纯合子上有很多基因,不同的基因所含遗传信息不同,如AABBDDEE中的A和B遗传信息不同,应为纯合子任一对基因含有的遗传信息相同,D项错误。
    4.(2020·湖南永州市高一期末)从分子水平上对生物体具有多样性或特异性的分析错误的是( D )
    A.碱基对的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B.碱基对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
    C.一个含2 000个碱基的DNA分子,其碱基对可能的排列方式有41 000种
    D.人体内控制β-珠蛋白合成的基因由1 700个碱基对组成,其碱基对可能的排列方式有41 700种
    [解析] 碱基对的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A正确;碱基对的特定的排列顺序,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基因的特异性,B正确;一个含2 000个碱基的DNA分子,其碱基对可能的排列方式就有41 000种,C正确;β珠蛋白基因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β珠蛋白所特有的,D错误。故选D。
    二、不定项选择题
    5.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BD )
    A.每条染色体上都含有一个DNA分子或两个DNA分子,DNA分子上含有许多个基因
    B.都能复制、分离和传递,且三者行为一致
    C.三者都是生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D.在生物的传宗接代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DNA和基因的行为
    [解析] 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基因是遗传物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C错误。
    6.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C )
    A.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B.经测定,一个由n个脱氧核苷酸构成的DNA分子中,包含了m个基因,则每个基因的平均长度为n/2m个脱氧核苷酸对
    C.人体细胞内的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
    D.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是遗传信息,只能通过减数分裂传递给后代
    [解析]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但并非基因与基因紧密相连,那些没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并不是基因,因此B项中基因的平均长度小于n/2m个脱氧核苷酸对。人体细胞内的基因主要在染色体上,线粒体DNA分子上也有少量基因。有性生殖的生物通过减数分裂将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无性生殖的生物通过有丝分裂将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
    二、非选择题
    7.(2020·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中学高一月考)如图所示细胞中与基因有关的物质或结构,请分析并回答:

    (1)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 b ]__DNA__。
    (2)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 a ]__染色体__,基因和a的关系是__基因在a上呈线性排列__。
    (3)c和b关系是__c是组成b的基本单位__,b被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__d、e、f__(填字母)。
    (4)如果基因存在于__性染色体__上,则其遗传方式与性别相关联,这就是__伴性遗传__。这种遗传方式既遵循__基因分离__定律,又有特殊性。
    [解析] 分析图形:基因的组成单位c是脱氧核苷酸,d、e、f是脱氧核糖、磷酸、含氮碱基,元素g是C、H、O、N、P,b是DNA,h是蛋白质,a是染色体。(1)细胞内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遗传物质是DN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故b是DNA。(2)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DNA和蛋白质结合构成染色体,图中a是染色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3)b为DNA,c为脱氧核苷酸,c是组成b的基本单位,DNA彻底水解的产物是脱氧核糖、含氮碱基和磷酸,即图中d、e、f。(4)如果基因存在于性染色体上,则其遗传方式与性别相关联,称为伴性遗传,这种遗传方式既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又有特殊性。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